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_.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40张PPT)
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探究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初识全貌:探究一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锻炼你的归纳能力 (1)、经济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社会政策 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兴起
(4)、增长模式 “新经济”出现
二战后 加强宏观调控Fra bibliotek1、含义
理论:凯恩斯主义
2、发展历程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①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 ②进一步发展: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普遍奉行 “黄金时期” “滞涨”(70年代初)
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 “复苏和繁荣”(80年代到90年 代)
英 国
法 国
德 国
日 本
聚焦个案:探究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核心
——形成你的分析能力
探究二:新变化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政策)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1933年 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经济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英国 法国 西德 日本 美国 航天 100 100 100 100 100 电站 100 100 75 私有 25 煤炭 100 100 50 私有 私有 铁路 100 100 100 75 25 航空 75 75 100 25 私有
探究:从材料可看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行业公有化 程度较高?这些行业有何共同特点? 提示: 行业:航天 电站 煤炭 铁路 航空等 特点:投资大、风险大、回报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质PPT课件
(2)原因: 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公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要求多样化 (3)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产值和就业人数
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4)作用:
①以新技术改造了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②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 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小组讨论:与传统经济模式比较)
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 信息技术为主导。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 (2)表现:
阅读第二目,归纳:
1、什么是“福利国家”制度? 2、为什么西方国家要实行高福利政策? 3、福利国家制度的资金来源? 4、福利国家制度的内容? 5、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过程? 6、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 7、福利国家制度的作用和实质?
1、含义: 在混合经济前提下,实现国家对社会资源的
再分配过程。
2、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发展历程
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 长趋缓
①开始出现: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
②进一步发展: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普遍奉行
“黄金时期”
“滞涨”(70年代初)
③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混合经济”
“复苏和繁荣”(80年代到90年代)
增长率(%)
9 8.7 8 7 6 5
黄金时期
6.3 5.6
课标要求: 以二战后的美国为例,分析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第三产业兴 起、新经济)
阅读课本第一目, 归纳: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产生 和发展历程?
2、滞胀的特征和表现?资本主义国 家应对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

高一历史 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2张PPT)

高一历史 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2张PPT)
1、定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 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 凯恩斯主义; 3、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发展过程
(1)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2)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4)失灵: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减少干预; (5)调整:80、90年代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形成“混合经济”;
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担,出现财政赤字; ②“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它的作用减弱; ③国有化企业效益低,政策性生产损失严重,80年代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出现私有化浪潮。
㈡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定义:见教材P89页『历史纵横』
㈠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定义: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 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 凯恩斯主义; 3、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 4、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5、发展过程
(1)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2)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
A.“守夜人”
B.“大管家”
C.“中间道路”
D.“甩手掌柜”
12345 6
解析 A、D两项指的是自由放任政策下的政府职能; B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它盛行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 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适 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345 6
解析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政策,与 题目20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生产和资本集中 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也就是垄断组织,故B、D两 项错误; 20世纪中期也就是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凯恩斯主 义,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 答案 C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1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方式及其作用 • 2 “滞涨”状态的出现
好课件乐分享
13
随着竞争者的减少和社会总产量的降低,大垄断集团在 不断壮大后,对资源配置的控制权扩大了,政府调节功 能日益下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管制失灵”, 西方经济逐渐陷入“滞涨”状态,再度令美国人对经济 的前景感到迷茫。
安全网:社会福利政策给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好课件乐分享
19
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
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汽车、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烤箱等。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
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
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
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
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
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
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
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
然而,光靠给穷人撒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满足。
结果:混合经济 好课件乐分享
14
二、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 原因
•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 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国家的长期实行导 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负,社会成 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 增长缓慢。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 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有哪些?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22张ppt)

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2、兴起原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作用
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
四、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 1、含义
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 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根本)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③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
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年 6% 36% 58%
1995年 2% 27% 71%
2012年 1.2 % 21.9 % 76.9 %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三、第三产业兴起
1、含义:
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 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它们提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的经济职能大大 加强,表现为国家通过其宏观调控机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 行全面调节和干预,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所有制形式、 分配制度、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
——张立华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指西方的国家干预经济
福利国家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直接目的: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发展过程 ①早期:罗斯福新政; ②兴起:二战后; ③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73危机后受挫但仍发
展; ④缩小规模:财政不堪重负,八十年代以后缩小;
二战后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特点
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 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

二战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1973年经济危机后 20世纪80年代后
出现
日渐完备
继续发展
缩小规模
利: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消费市场。 5、评价: 弊:①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② 助长惰性,降低了社会 社会发展效率;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含义:也称服务业,除农业、制造业以外的行业。
3、影响: 极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 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五、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1、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政策的变化:建立“福利国家”;
3、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 4、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新经济”的出现
六、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①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
②经济政策:依照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奉行国家给予的经济政 策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结果:
(2)“滞胀”时期:
①时间和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②表现: ③政策调整: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结果: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4、混合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 涨”现象,各国立即调整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 步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策。
二、建立“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变化)
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1、建立目的: 直接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根本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 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 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主要内容: 失业保险、社会救济、教育、住房、社会福利等 4、发展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课件

(3)预防经济危机的需要。
自 主 预 习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 凯恩斯主义 。 (1)经济理论:盛行_____________
(2)主要特征:普遍奉行国家的干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
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黄金时期 ”。 (3)影响:出现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滞胀 ”现象,通货膨胀严重。 (1)概况:出现了“_______ (2)主要特征: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
(3)影响: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 混合经济 ”。 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
规律总结: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 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 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 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
材料一
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
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 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材料二 配政策。 材料三
“二战”中,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国家
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特殊调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国家经
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
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2 . 内容: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 失业保险 、教育等在内的福 保健服务、养老、住房、 _____________ 利国家制度。
3.发展历程
4.认识 (1)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资金大多由政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共25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共25张PPT)
思考: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
图说历史
美国宇航中心 (模型) 法国国营核电站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世界工业年均增长率示意图
1948- 1971年
1879- 1900年
1860- 1870年
0.00%Βιβλιοθήκη 5.60%3.70%
2.90%
2.00%
4.00%
下,波音由军用航空转向了民用航空,取得了重大进 展,Tom 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并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思考:这反映了美国在实行什么经济政策?这一经济政
策的理论基础是?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存在消费不足 等弊病。提出:当商品供给大于需 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 程、降低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 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 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 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 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 命。
情景三:Tom失业后的“悠闲”生活!
Tom在失业的头一年内靠领取由政府举办的, 向雇主征收的失业保险金,为原工资的50%。后来仍 没有就业,就只能领取由政府财政拨款的每月300美元 社会救济,同时,他还可领取政府的食品券补贴。政 府还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宽敞明亮的福利房。 大儿子上 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刚 生的女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他一家基
6.00%
黄金时代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 增长率的比较
联邦德国, 6.70%
意大利, 5.60%
法国, 5.30%
日本, 9.60%
英国, 2.90%
美国, 3.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