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合集下载

实验八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实验八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光路图如图2
图2
实际上由于角很小,可以认为:
(2)
其中为衍射零级光谱线至第k级光谱线的距离,f为L2透镜的焦距,所以超声波的波长
(3)
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目的】
1. 了解声光效应的原理;
2. 掌握利用声光效应测定液体中声速的方法。
【学史背景】
1922年布里渊(L·Brillouin)曾预言,当高频声波在液体在传播时,如果有可见光通过该液体,可见光将产生衍射效应。这一预言在10年后被验证,这一现象被称作声光效应。1935年,拉曼(Raman)和奈斯(Nath)对这一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声光效应的衍射光强分布类似于普通的光栅,所以也称为液体中的超声光栅。
3.液槽内充好液体后,连接好液槽上的压电陶瓷片与高频功率信号源上的连线,将液槽放置到分光计的载物台上,且使光路与液槽内超声波传播方向垂直。
4.调节高频功率信号源的频率(数字显示)和液槽的方位,直到视场中出现稳定而且清晰的左右至少各二级以上对称的衍射光谱,再细调频率,使衍射的谱线出现间距最大,且最清晰的状态,记录此时的信号源频率。
图1 为在t和t+T/2(T为超声振动周期)两时刻振幅y、液体疏密分布和折射率n的变化分析。由图1可见,超声光栅的性质是,在某一时刻t,相邻两个密集区域的距离为,为液体中传播的行波的波长,而在半个周期以后,t+T/2。所有这样区域的位置整个漂移了一个距离/2,而在其它时刻,波的现象则完全消失,液体的密度处于均匀状态。超声场形成的层次结构消失,在视觉上是观察不到的,当光
图3(a) 图3(b)
1-复合目镜; 2-固定的毫米刻度玻片;
3-可动的叉丝玻片; 4-传动螺旋;

超声光栅测量声速

超声光栅测量声速

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一、实验目的(1)学习声光学实验的设计思想及其基本的观测方法。

(2)测定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3)了解超声波的产生方法。

二、仪器用具分光计,超声光栅盒,高频振荡器,数字频率计,纳米灯。

三、实验原理将某些材料(如石英、铌酸锂或锆钛酸铅陶瓷等)的晶体沿一定方向切割成晶片,在其表面上加以交流电压,在交变电场作用下,晶片会产生与外加电压频率相同的机械振动,这种特性称为晶体的反压电效应。

把具有反压电效应的晶片置于液体介质中,当晶片上加的交变电压频率等于晶片的固有频率时,晶片的振动会向周围介质传播出去,就得到了最强的超声波。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其声压使液体分子呈现疏密相同的周期性分布,形成所谓疏密波,如图1a)所示。

由于折射率与密度有关,因此液体的折射率也呈周性变化。

若用N0表示介质的平均折射率,t时刻折射率的空间分布为式中ΔN是折射率的变化幅度;ωs是超声波的波角频率;Ks是超声波的波数,它与超声波波长λs的关系为Ks=2π/λs。

图1b是某一时刻折射率的分布,这种分布状态将随时以超声波的速度vs向前推进。

如果在超声波前进的方向上垂直放置一表面光滑的金属反射器,那么,到达反射器表面的超声波将被反射而沿反向传播。

适当调节反射器与波源之间的距离则可获得一共振驻波(纵驻波)。

设前进波与反射波分别沿y轴正方向传播,它们的表达式为其合成波为此式就是驻波的表达式。

其中表示合成以后液体媒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同周期的简谐振动,但各点的振动为,即振幅与位置y有关,振幅最大发生在处,对应的(n=0,1,2,3……)这些点称为驻波的波幅,波幅处的振幅为2A,相邻波幅间距离为。

振幅最小发生在处,其中,这些点称为波节,如图2中a、b、c、d为节点,相邻波节间的距离也为。

可见,驻波的波腹与波节的位置是固定的,不随时间变化。

对于驻波的任意一点a,在某一时刻t=0时,它两边的质点都涌向节点,使节点附近成为质点密集区;半周期后,节点两边的质点又向左右散开,使波节附近成为稀疏区。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

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引言】1922年布里渊曾预言,当高频超声波在液体在传播时,如果有可见光通过该液体,可见光将产生衍射效应,这一预言在10年后被验证。

1935年,拉曼和奈斯对这一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其衍射光强分布类似于普通的光栅。

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使介质产生弹性应力或应变,导致介质密度的空间分布出现疏密相间的周期性变化,从而导致介质的折射率相应变化,光束通过这种介质,就好像通过光栅一样,会产生衍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作声光效应(又叫做超声致光衍射)。

人们把这种载有超声的透明介质称为超声光栅。

利用超声光栅可以测定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摘要】超声波作为一种纵波在液体中传播时,超声波的声压使液体分子产生周期性变化,促使液体的折射率也相应的作周期性变化,形成疏密波。

平行单色光沿垂直于超声波方向通过疏密相间的液体是会被衍射,就形成超声光栅。

超声波传播时,如前进波被一个平面反射,会反向传播。

在一定条件下前进波与反射波叠加而形成超声频率的纵向振动驻波。

由于驻波的振幅可以达到单一行波的两倍,加剧了波源和反射面之间液体的疏密变化程度。

单色平行光λ沿着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上述液体时,因折射率的周期变化使光波的波阵面产生了相应的位相差,经透镜聚焦出现衍射条纹。

被超声光栅衍射后,自液体槽窗口出射的光,经望远镜物镜会聚在物镜的后焦面上。

用测微目镜观测由超声光栅产生的衍射条纹。

这样通过计算就能利用超声光栅衍射测量出液体中的声速了。

【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光栅产生的原理。

2.了解声波如何对光信号进行调制3.通过对液体(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声速的测定,加深对其中声学和光学物理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1.超声光栅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被超声衍射的现象,称为超声致光衍射(亦称声光效应)。

超声波作为一种纵波在液体中传播时,超声波的声压使液体分子产生周期性变化,促使液体的折射率也相应的作周期性变化,形成疏密波。

利用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利用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超声光栅测液体声速【实验目的】1.理解超声光栅形成的原因,了解声光作用的原理。

2.调整光路,用超声光栅声速仪测量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原理】一、超声光栅及其成像特点任何能对入射光相位、振幅给与周期性空间调制的装置,都可称为光栅。

载有超声波的液体(本实验是液体槽)具有上述作用,所以称为超声光栅,其光栅常数等于超声波波长。

当压电晶体被信号发生器激励产生超声波时,适当调节压电晶体与反射板之间的平行度,使槽内形成驻波。

这时如果用具有一定扩散角度的线光源垂直于声波方向照射透明液槽,在液槽的另一侧成像装置上可以观察到光线被超声驻波调制而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超声波驻波的自身放大像,即超声光栅的自身影像,其条纹间距对应于超声波的半波长。

二、测量基本原理当我们用点光源(球面波)照射超声光栅时,类似投影幻灯形式可看到被放大的超声光栅自身像,即超声驻波像。

由于超声波频率可由频率计测得,其波长可由驻波像的间隔测得,根据关系式v=L/Y(1)可得到超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值,这种利用超声光栅测声速的方法,通常称为振幅栅法。

测定波长的方法及特点1. 振幅栅法(超声光栅驻波像法)在声波传播方向上利用测微装置测量液槽的移动,此时显示器上驻波的放大像也随着移动,利用显示屏上的十字标记,记录移过标记的条纹数。

如果液槽移动距离为L(利用数显卡尺测定),已过标记的条纹数为N,则待测液体的声波波长为(2)由公式(1)和(2)得到最后测量公式(3)2.干涉法、相位法(见空气声速测定实验介绍)【实验装置】1.载有超声波的透明液槽,透明液槽内装有产生超声振动的压电晶体。

2.稳频超声波信号源:1.710MHz。

3.微小平行移动距离的测微装置。

4.前置狭缝及光源。

5.观察超声驻波像的成像装置:CCD摄像镜头和显示器等。

A:超声波信号源 F:图像显示器 E:CCD摄像镜头 G:微小平移测微装置H:压电传感器 I:透明液体 J:前置狭缝及光源图2 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把液槽放在测微测量装置上,装满待测透明液体,使超声波传播方向与测微装置移动方向一致。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精)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精)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实验简介:光通过处在超声波作用下的透明介质时发生衍射的现象称作声光效应。

1922年布里渊(Brillouin,L.1889—1969)曾预言液体中的高频声波能使可见光产生衍射效应,10年后被证实。

1935年拉曼(Raman,C.V.1888—1970)和奈斯(Nath)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声光效应的衍射光强分布类似于普通光栅的衍射。

这种声光效应称作拉曼—奈斯衍射,他提供了一种调控光束频率、强度和方向的方法。

本实验要求在理解超声光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实验的调节和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光栅产生的原理。

2、了解声波如何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3、通过对液体(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声速的测定,加深对其概念的理解。

实验仪器:超声光栅实验仪(数字显示高频功率信号源及内装压电陶瓷片的液槽)、分光计、低压汞灯、温度计。

实验原理:1、超声光栅的形成汞灯超声池分光计在透明介质中传播的超声波使介质的局部发生周期性的压缩与膨胀,以至密度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某时刻,纵驻波的任一波节两边成为质点密集区,而相邻的波节处为质点稀疏区;半个周期后两个节点附近的质点又向两边散开变为稀疏区,相邻波节处变为密集区。

稀疏区作用使介质折射率减小,而压缩作用使介质折射率增大(如图1所示)。

单色平行光束沿着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槽中的液体时,因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要槽足够宽,槽中的液体就像一个衍射光栅,途中的声波波长Λ就相当于光栅常数。

2、光栅常数的测量及声速的计算:根据光栅方程,衍射的主极大(光谱线)由下式确定:sin()(2,1,0,1,2,)k k k ϕλΛ==--其中λ为光源波长,k 为干涉级数,k ϕ为光栅衍射零级至k 级光谱的夹角。

超声的实验光路图如图2所示,实际上因ϕ角很小,可以认为k k ϕλΛ= 所以超声波波长/k k λϕΛ=t2T t + 图1 在t 和2T t +(T 为超声振动周期)两时刻振幅y ,液体疏密分布和折射率n 的变化图2 超声光栅衍射光路12超声光栅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f式中:f是高频功率信号源与压电陶瓷的共振频率。

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全)

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全)

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全)超声光栅测声速一、实验目的1. 了解超声光栅的产生原理。

2. 了解声波如何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3. 通过对液体中声速的测定,加深对声学光学中物理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光波在介质中被超声光栅衍射的现象,被称为超声致光衍射。

超声波作为一种纵波在液体中传播时,超声波的声压使液体分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促使液体折射率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形成疏密波。

当产生驻波时,波节处变为密集区,其作用使液体折射率减小,压缩作用使液体折射率增大。

形成类似于光栅的作用。

当满足拉曼-奈斯衍射条件:22/1l A πλ<<时这种衍射相似于平行光栅衍射,可得如下光栅方程:k ASin k φλ=在调好的分光计上,且当k φ很小时,有:/k k Sin l f φ=其中,k l 为衍射零级谱至k 级的距离;f 为透镜焦距。

所以超声波波长:k kk k f A Sin l λλφ== 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k f v A l λγυ==?其中υ是振荡器的共振频率,k l ?为同一色光衍射条纹间距。

三、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整,用自准法使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目镜调节使看清分划板刻线,实验过程中无需调节。

2.采用低压汞灯作光源。

3.将待测液体注入,液面高度以刻线为准。

4.将此液体槽置于载物台上,放置时使超声池表面两侧基本垂直于望眼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

5.连接号电路,开启超声信号电源,观察衍射条纹,微调信号的频率,使条纹级次明显增多和清晰。

6.观察到3~4级以上的衍射条纹使,取下阿贝目镜,换上测微目镜,分别测出不同颜色条纹的间距。

7.计算公式为:c k f v l λγ=四、数据处理1、纯净水Y =1.38502.1320 2.91503.68104.4150L =1.48502.1950 2.91503.64504.3450B =1.71802.2950 2.91503.47004.0950黄光间距均值绿光间距均值蓝光间距均值1.0e-003 *0.7632 0.7183 0.5920黄光标准差绿光标准差蓝光标准差1.2032 0.9376 0黄光声速绿光声速蓝光声速1.0e+003 *1.5051 1.5108 1.4629相对误差0.0150 0.0188 -0.01352、酒精Y =1.15102.11603.0090 3.97104.9210L =1.27002.18103.0090 3.89104.8310B =1.67502.29903.0090 3.67504.4550黄光间距均值绿光间距均值蓝光间距均值1.0e-003 *0.9375 0.8785 0.6927黄光标准差绿光标准差蓝光标准差1.4856 1.0974 0黄光声速绿光声速蓝光声速1.0e+003 *1.2273 1.2375 1.2525相对误差0.0508 0.0595 0.0723五、实验心得这次实验又一次使我看到了光的波动性在精确测定微小值时的准确性,这次利用的是光栅衍射的特性,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光学原理的重要应用。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
超声光栅是一种利用光栅衍射原理和声光相互作用来measure声波速度的技术。

该技
术主要可以应用于测量液体中声速的测量中。

液体中声速的测量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
一个步骤,因为声速的测量可以确定物体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从而为质量控制,分析和研
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超声光栅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原理能够将声波转换成光波,然后通过光栅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超声光栅产生了声波激励信号,并将激励信号发送到液体中以产生反射信号。

反射信号被传送回光栅中,通过测定光栅内的干涉模式,就可以确定传播时间来测量声波
速度。

超声光栅的测量过程必须保持实验室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必须高度稳定以确保最
高的测量精度。

为此,超声光栅的测量需要在恒温箱内进行。

此外,校准幅度,时间分辨
率和分辨率的参数是优化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

超声光栅测量的准确度与用于声波产生的激励信号所采用的技术和用于检测反射信号
的光学探测器有关。

准确的超声激励信号可以产生更稳定的声波信号,并且都可以对检测
解像能力产生影响。

此外,检测器的分辨率越高,就可以检测到反射信号中更小的时间
差异,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总的来说,超声光栅技术是测量液体中声速的可靠和精确的方法。

通过使用此技术,
可以获得精度高,重复性好的声速值,这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质量控制测量。

此外,超声光栅测量仪器也可以用于其他应用中的测量,例如测量固体材料的声波
速度等。

(推荐)超声光栅

(推荐)超声光栅

实验47 利用超声光栅测定液体中的声速1921年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L.Brillouin 1889-1969)曾预言液体中的高频声波能使可见光产生衍射,1935年拉曼(C.V.Raman 1888-1970)和奈斯(Nath )证实了布里渊的设想。

【实验目的】1. 学习测量声速的一种方法 2. 了解超声光栅的衍射原理3. 熟悉仪器调整【实验原理】 众所周知,声波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波动性,它在盛有液体的玻璃槽中传播时,液体将被周期性压缩、膨胀,形成疏密波。

声波在传播方向被垂直端面反射,它又会反向传播。

当玻璃槽的宽度恰当时,入射波和反射波会叠加形成稳定的驻波,由于驻波的振幅是单一行波振幅的2倍,因而驻波加剧了液体的疏密变化程度,如图47-1所示。

描述声波有三个特征量:波长Λ,声速u ,频率ν。

它们之间满足关系u =Λ*ν。

一般我们事先知道声波频率ν,因此求声速实际上是求波长Λ。

对于疏密波,波长Λ等于相邻两密部的距离。

布里渊认为,一个受超声波扰动的液体很像一个左右摆动的平面透射光栅,它的密部就相当于平面光栅上的刻痕,不易透光;疏部就相当于平面光栅上相邻两刻痕之间的透光部分,它就是一个液体光栅,或称超声光栅,超声波波长Λ正是光栅常数(a +b )。

从图47-2可知,平面光栅的左右摆动并不影响衍射条纹的位置,因为各级衍射条纹完全由光栅方程描述,而不是由光栅位置确定。

因此当平行光沿着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受超声波扰动的液体时,必将发生衍射,并且可以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位置来确定超声波波长Λ,即Λsin φ=k (k =0,±1, ±2, …)其中k 为衍射条纹的级次,φ为k 级条纹的衍射角,为平行光波长。

当φ小于50时Λ≈k tg φ= k f l k = f l 1 = f Δ l其中f 为透镜的焦距,l k 为k 级条纹与0级条纹的距离,l 1为1级条纹与0级条纹的距离。

由于单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因此实验中常常进行多次测量,即测出各级衍射条纹的位置坐a b ϕ(a +b )sin ϕa b平 行 光 图47-2 平面透射光栅的衍射 图47-1 液体在不同时刻的疏密发布波节 t =3T /4反 射面 x y yx t =0t =T /4t =T /2 t =T 密 疏 疏 密 疏密 疏 密 疏 密 波节 波节 波节 Λ/2 Λ/2 Λ/2 Λ/2 波节标,然后采用逐差法求出各级衍射条纹的平均间隔Δ l,用Δ l代替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超声光栅测液体中的声速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致光衍射的原理。

2.学会利用超声光栅测量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实验仪器WSG-Ⅰ型超声光栅声速仪(超声信号源、液体槽、锆钛酸铅陶瓷体连液体槽盖板、液体槽座、高频信号线)、分光计、测微目镜、钠光灯、纯净水、酒精(95%)、小毛巾。

实验原理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被超声波衍射的现象,称为超声致光衍射(亦称声光效应)。

超声波作为一种纵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其声压使液体分子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促使液体的折射率也相应的作周期性的变化,形成疏密波。

此时,如有平行单色光沿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这疏密相间的液体时,就会被衍射,这一作用,类似光栅,所以称为超声光栅。

超声波传播时,如前进波被一个平面反射,会反向传播。

在一定条件下前进波与反射波叠加而形成超声频率的纵向振动驻波。

由于驻波的振幅可以达到单一行波的两倍,加剧了波源和反射面之间液体的疏密变化程度。

某时刻,纵驻波的任一波节两边的质点都涌向这个节点,使该节点附近成为质点密集区,而相邻的波节处为质点稀疏处;半个周期后,这个节点附近的质点又向两边散开变为稀疏区,相临波节处变为密集区。

在这些驻波中,稀疏作用使液体折射率减小,而压缩作用使液体折射率增大。

在距离等于波长Λ的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折射率也相等,如图1所示。

图1 在t和t+T/2(T为超声振动周期)两时刻振幅y、液体疏密分布和折射率n的变化1单色平行光λ沿着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上述液体时,因折射率的周期变化使光波的波阵面产生了相应的位相差,经透镜聚焦出现衍射条纹。

这种现象与平行光通过透射光栅的情形相似。

因为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要盛装液体的液体槽的宽度能够维持平面波(宽度为ι),槽中的液体就相当于一个衍射光栅。

图中行波的波长Λ相当于光栅常数。

由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光栅作用称作超声光栅。

当满足声光喇曼-奈斯衍射条件:2πλι/Λ2<<1时,这种衍射相似于平面光栅衍射,可得如下光栅方程(式中k 为衍射级次,φk 为零级与k 级间夹角)λφk k =Λsin (k =0,1,2,……)在调好的分光计上,由单色光源和平行光管中的可调狭缝S 与会聚透镜L 1组成平行光系统,如图2所示。

让光束垂直通过装有锆钛酸铅陶瓷片(或称PZT 晶片)的液槽,在玻璃槽的另一侧,用自准直望远镜中的物镜L 2和测微目镜组成测微望远系统。

若振荡器使PZT 晶片发生超声振动,形成稳定的驻波,从测微目镜即可观察到衍射光谱。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φk 很小时,有:f l k k /sin =φ其中为衍射光谱零级至k 级的距离;为物镜L k l f 2的焦距,所以超声波波长:k k l f k k /sin /λφλ==Λ (3)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k l f ∆=Λ=/νλνυ (4)式中的ν是振荡器和锆钛酸铅陶瓷片的共振频率,k l ∆为同一色光衍射条纹间距。

图2 WSG-I 型超声光栅声速仪衍射光路图2WSG-I 型超声光栅声速仪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液体槽(可称其为超声池)是一个长方形玻璃槽,它的两个通光侧面(窗口)为平行平面。

液槽内盛有待测液体(水或酒精)。

液体槽通过液体槽座被放置在分光计的载物平台上,其通光侧面与平行光管光轴垂直。

换能器为压电陶瓷晶片,晶片两面的引线与液体槽上盖的接线柱相连。

由超声信号源输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驱动锆钛酸铅陶瓷片,产生的超声波会在液体中形成稳定的驻波,形成超声光栅。

超声信号的共振频率一般在11MHz 左右。

用钠光灯作单色光源,它所发出的单色光(λ=589.3nm )经过平行光管入射到液体槽上。

被超声光栅衍射后,自液体槽窗口出射的光,经望远镜物镜(JJY 型分光计的物镜焦距为=170mm)会聚在物镜的后焦面上。

用测微目镜观测由超声光栅产生的衍射条纹。

f1 钠光灯2 平行光管3 液体槽4 望远镜(去掉目镜筒)5 测微目镜6 压电陶瓷晶片7 导线8 频率显示窗 9 超声信号源 10调频旋钮图3WSG-I 型超声光栅声速仪的实验装置仪器介绍WSG-I 型超声光栅声速仪由超声信号源、超声池、高频信号连接线、测微目镜等组成,并配置了具有11MHz 共振频率的锆钛酸铅陶瓷片。

完成整个实验必需配备的仪器有:单色光源(汞或钠)、JJY1’分光计(大部分学校实验室都有)。

仪器的性能指标为:输入电压 220V50Hz输出信号频率: 8 ~ 12 MHz 工作频率: 9.5~11.5 MHz 测微目镜测量范围:8mm测量精度:0.01mm超声信号源面板如图4所示。

为保证仪器正常使用,仪器实验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振荡线路过热,所以在超声信号源电源上设置了定时选择开关,可见仪器的后面板。

开启超声信号源电源前,先选择定时时间。

定时时间可选四档,分别为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和3不选定时。

建议信号源定时功能设定为60分钟为宜。

图4 超声信号源面板示意图实验内容步骤1.调整分光计到使用状态。

(1) 调节望远镜使之适合于观察平行光。

(2) 调节望远镜的主光轴与分光计转轴垂直。

(3) 调节平行光管使之产生平行光。

(4) 调节平行光管与望远镜共轴。

(5) 调节载物平台与分光计的转轴垂直。

(6) 采用钠光灯作光源。

调节平行光管的狭缝至合适的宽度。

2.将液体槽放置到载物平台上,并且利于自准直法,调节平台的倾角螺钉,使液体槽的通光表面垂直于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即,使光路与液槽内的超声波传播方向垂直。

3.把待测液体(纯净水或酒精)倒入液体槽中,液面高度以液体槽侧面的液体高度刻线为准。

将液体槽盖板盖在液体槽上。

4.先选择定时时间为60分钟,然后开启超声信号源电源。

5.从目镜观察衍射条纹。

仔细调节频率微调钮,使电振荡频率与锆钛酸铝陶瓷片的固有频率共振,此时,衍射光谱的级次会显著增多且更为明亮。

记录此时的信号源的频率。

6.观察液体中超声光栅的衍射现象。

为使单色平行光垂直于超声波的传播方向,可微调载物台,使观察到的衍射光谱左右对称,各级谱线亮度一致。

经过上述仔细调节,一般应观察到±3级以上的衍射谱线。

7.将分光计目镜更换为测微目镜。

对目镜调焦,看清分划线。

然后以平行光管出射的平行光为准,对望远镜的物镜进行调焦,使平行光管的狭缝象清晰。

8.记录液体的温度(室温)。

用测微目镜沿一个方向移动,逐级测量钠黄光各级衍射谱线的相对位置,并用逐差法求出条纹间距的平均值。

9.计算液体中的声速。

4注意事项1.锆钛酸铅陶瓷片未放入有媒质的液体槽前,禁止开启信号源。

2.实验过程中要防止震动,也不要碰触连接超声池和高频电源的两条导线。

因为导线分布电容的变化会对输出电频率有微小影响。

只有压电陶瓷片表面与对面的玻璃槽壁表面平行时才会形成较好的表面驻波,因而实验时应将超声池的上盖盖平。

3.一般共振频率在11MHz 左右,WSG-Ⅰ型超声光栅仪给出9.5-12MHz 可调范围。

在稳定共振时,数字频率计显示的频率值应是稳定的,最多只有末尾1-2个单位数的变动。

4.实验时间不宜太长。

特别注意不要使频率长时间调在11MHz 以上,以免振荡线路过热。

5.测量完毕应将超声池内待测液体倒出,不能长时间将锆钛酸铅陶瓷片浸泡在液体槽内。

6.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与液体温度有关,要记录待测液体温度,并进行温度修正。

7.提取液槽应拿两端面,不要触摸两侧表面通光部位,以免污染,如已有污染,可用酒精乙醚清洗干净,或用镜头纸擦净。

8.实验中液槽中会有一定的热量产生,并导致媒质挥发,槽壁会见挥发气体凝露,一般不影响实验结果,但须注意液面下降太多致锆钛酸铅陶瓷片外露时,应及时补充液体至正常液面线处。

数据表格处理表1 测量纯净水的声速 实验温度: 光波长λ=589.3nm 物镜焦距=170mm f 共振频率ν=衍射条纹级次 -4 -3 -2-10 1 2 3 4 衍射条纹位置 衍射条纹的间距∆=k l 纯净水中的声速k l f ∆=Λ=/νλνυ=表2 测量酒精的声速 实验温度: 光波长λ=589.3nm 物镜焦距=170mm f 共振频率ν=衍射条纹级次 -4 -3 -2-10 1 2 3 4 衍射条纹位置 衍射条纹的间距∆=k l 酒精中的声速k l f ∆=Λ=/νλνυ=思考题1. 本实验如何保证平行光束垂直于声波的方向?2. 驻波波节之间距离为半个波长,为什么超声光栅的光栅常数等于超声波的波长?53. 超声光栅与平面衍射光栅有何异同?4. 实验时可以发现,当超声频率升高时,衍射条纹间距加大,反之则减小,这是为什么?附录声波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20℃纯净介质。

液 体 t0℃ V0(m/s) A(m/s·k)苯 胺 20 1656 -4.6丙 酮 20 1192 -5.5苯 20 1326 -5.2海 水 17 1510-1550 /普通水 25 1497 2.5甘 油 20 1923 -1.8煤 油 34 1295 /甲 醇 20 1123 -3.3乙 醇 20 1180 -3.6表中A为温度系数,对于其他温度t的速度可近似按公式Vt=V0+A(t-t0)计算。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