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B.铝C.红磷D.氯化钠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3.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金Ag B.氖Ne C.氯cl D.钙Cu4.豆类、动物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6.某粒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该粒子一定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7.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A.O2B.2O2C.2O D.O2-8.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9.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

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显电性B.相当于一个氦(相对原子质量为4)原子的质量C.失去一个中子后带一个单位正电荷D.元素周期表中目前没有它的位置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现象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堤(tī)拱桥(gǒng)饮涧(jiàn)池沼(zhǎo)B、豁亮(huò)匀称(yún)椭圆(tuǒ)鸟瞰(kàn)C、漕运(cáo)田塍(shèng)微薄(bó)菜肴(yáo)D、情愫(sù)沟壑(hé)天堑(qiàn)擅长(sh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安装千态万状残损鲜花簇拥B、孩提行影不离浸溢流连忘返C、陪伴出尘脱浴简陋潸然泪下D、摧毁瑰丽多彩雕啄错落相连3.与下面两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成语是()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巴黎这座世界文明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A、穷年累月B、计日程功C、矢志不移D、来日方长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井有条。

C、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那时侯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重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⑵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⑶石拱桥的桥洞呈弧行,就像虹。

()⑷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6.你知道下面的诗句是谁写的吗?请模仿这两句诗,也试着写两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代的诗人《秋夕》里的两句诗。

仿写:。

7.古诗文中含有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2.5时=()分1260m=()km2.3.6÷0.25=36÷()13.7÷0.58=()÷58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km,每行驶1km需要()小时。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34545……不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无数D.小数2.9.8除以2.9的商是3,余数是()。

A.11B.0.11C.1.1D.1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k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A.652÷90÷1.5B.652÷(90÷1.5)C.652÷(90×1.5)D.90÷1.5×652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0.28125。

A.0.5625B.0.125C.0.65D.5635四、在○里填上“>”“<”或“=”。

3.5÷0.9○3.5 5.3÷5.3○14.6÷0.02○4.6÷0.2 3.6÷1.2○3.63.2÷0.1○3.2×10 6.56÷4.2○1五、计算题。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太阳从西方升起B.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C. 一年有13个月D. 地球是方的2. 哪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3.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国家?A. 美国B. 法国C. 中国D. 英国4. 下列哪个动物是哺乳动物?A. 鳄鱼B. 蛇C. 马D. 鱼5. 以下哪个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A. 乘法B. 加法C. 减法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一年有______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7.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______。

8. 我们通常用______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9. 一个完整的圆周是360______。

10. 我们通常用“______”来表示一周的第一天。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地球绕着太阳转。

()1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13. 所有的昆虫都有六条腿。

()14. 人类的血液是蓝色的。

()15.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来预测天气。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四季的特点。

17. 请列举三种哺乳动物,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如果小明有10个苹果,他给了小华3个,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19. 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需要2本练习册,那么这个班级一共需要多少本练习册?六、作文题(15分)20.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短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C5. D二、填空题6. 四7. 亚洲8. 米或厘米9. 度10. 星期一三、判断题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16. 春季温暖,万物复苏;夏季炎热,植物茂盛;秋季凉爽,果实成熟;冬季寒冷,万物休眠。

17. 马:四肢发达,善于奔跑;熊猫:以竹子为食,体态圆润;海豚:生活在海洋,善于跳跃。

Unit3单元测试含答案

Unit3单元测试含答案

Unit3单元测试含答案
本文档是关于Unit3单元测试的内容,包括题目和答案。

题目:
1. 请列举五个有关环保的措施。

2. 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3.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减少废物产生。

4. 简要介绍大气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5. 解释什么是碳足迹,并提供减少碳足迹的方法。

答案:
1. 五个有关环保的措施可以是:节约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提倡废物回收利用,倡导绿色出行。

2.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3. 在生活中,可以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法有:购买可持续包装的产品,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制作商品,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进行垃圾分类和再利用。

4. 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焚烧废弃物等。

大气污染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例如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问题和气候变化。

5. 碳足迹指个人、组织或社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减少碳足迹的方法可以包括:节约能源,减少交通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以上内容是关于Unit3单元测试含答案的文档总结。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垂髫.(tiáo)间隔..(jiàn ɡé)清洌.(liè)俶.尔(chù)翕.忽(xī)悄怆.(chànɡ)轩敞..(xuān )箬.篷(ruò)篆.章(zuàn) 娇.首(jiǎo)窈窕..(cēn cī)溯迴..(shù )..(yǎo tiǎo)好逑.(qiú) 参差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缘.溪行(沿着,顺着)B.日光下澈.(清澈)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D.如有所语.(说话)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B.雕栏相望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D.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核舟记》是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手法。

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耳机偷走少年听力张华1 近年来,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产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单元-自测练习测验题目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三单元-自测练习测验题目与答案

1.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调大电容,则电路()。

选择一项:a. 呈电阻性b. 感性增强c. 性质不变d. 容性增强2.题图3‒1所示是某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u和电流i的波形,可以判断该支路是()电路。

题图3‒ 1选择一项:a. 纯电感b. 电阻电容串联c. 纯电容d. 电阻电感串联3.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回路的()。

a. 电流达到最小值b. 电流达到最大值c. 电压达到最大值d. 电压达到最小值4.下列Y形三相负载连接的电压电流关系中,()正确。

选择一项:a. UP =UL,IP=ILb. UL =UP,IL=IPc. UL=UP,IP=ILd. UL =UP,IP=IL1.当XL =XC时,φ=0,表明电压u与电流i同相,电路等效为一个纯电阻。

选择一项:对错2.因为电流I与功率因数cosφ成反比,所以功率因数越小,电流在输电线路上的功率损耗越小。

对错3.三相交流电路中,无论负载是对称还是不对称,三相电路总的有功功率都等于各相负载的有功功率之和。

选择一项:对错4.由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P=3UP IPcosφ=ULILcosφ可知,相位差φ既是相电压和相电流间的相位差,也是线电压和线电流的相位差。

选择一项:对错1.某RLC串联电路,其电阻R=10kΩ,电感L=5mH,电容C=μF,正弦电压源的振幅为10V,ω=106 rad/s,求电路的阻抗并判断电路阻抗性质。

答:Z=R+jX=10+j4=<°KΩ由于电抗X﹥0,阻抗角﹥0,所以阻抗呈感性。

2.已知RLC串联电路的R=10Ω,L=2mH,C=180pF,电源电压为5V,求谐振频率f 0、谐振电流I、品质因数Q。

f 0=265kHz,I=,Q=333。

3. 某供电设备输出电压为220V,视在功率为220KVA,如果为额定功率33KW,功率因数cosφ=的小型民办工厂供电,问能供给几个工厂若把功率因数提高到,又能供给几个工厂额定功率33KW为工厂实际消耗的功率即有功功率,功率因数cosφ=表示供电设备需要为它提供的视在功率为33除以,即,供给工厂数为个;功率因数cosφ=时,供给工厂数提高到个。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第三单元学习的内容?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3. 根据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下列哪个公式是正确的?A. 公式一B. 公式二C. 公式三D. 公式四4.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主要概念是什么?A. 概念一B. 概念二C. 概念三D. 概念四5. 下列哪个例子是第三单元中不涉及的?A. 例子一B. 例子二C. 例子三D. 例子四6. 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什么的?A. 主题一B. 主题二C. 主题三D. 主题四7. 根据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下列哪个结论是错误的?A. 结论一B. 结论二C. 结论三D. 结论四8.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什么?A. 技术一B. 技术二C. 技术三D. 技术四9. 下列哪个问题不是第三单元中讨论的?A. 问题一B. 问题二C. 问题三D. 问题四10. 第三单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目标一B. 目标二C. 目标三D. 目标四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第三单元的重点是________。

12. 根据第三单元,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 选项D在选择题1中代表的是________。

14.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公式是________。

15. 概念二在第三单元中指的是________。

16. 第三单元的一个主要例子是________。

17. 第三单元中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

18. 技术二在第三单元中用于________。

19. 第三单元中不涉及的一个例子是________。

20. 第三单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21. 简述第三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

22. 解释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概念。

23. 描述第三单元中讨论的一个技术的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原子都可以构成分子
B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并不是所有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 .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 2. 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可以再分
3.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对此现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原子是( )
A .非金属原子
B .金属原子
C .不能确定
D .稀有气体原子
5.下列各种原子各l g 。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A .氧原子(32) B .铁原子(56) C .氢原子(1) D .碳原子(12)
6.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

以下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
B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 .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D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7.Cl --
与Cl 相比,不相同的是( )
A. 电子层数
B.化学性质
C. 中子数
D.元素种类
8. 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其含义相符的是 A . 3N ----3个氮元素 B . O 2 ----氧气
C . Al ----铝离子
D . Fe ----1个氟原子 9.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10. A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 .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 .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二、选择填充题(每题3分,选择2分,填充1分,共15分) 11.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3
A. 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硅元素
D. ______________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Fe C.N D.____________
13. 下列化学用语中只有微观意义而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A.Ag B. N C.8C D.____________
14.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58
C.铈元素是金属元素D.______________
15. 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最后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三、填空与说明题(45分)
16.(4分)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
(3)氯化钠是由构成的;(4)铁是由铁构成的。

17.(15分)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各空:
(1)2个氢原子(2)3个氢氧根
(3)银元素(4)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2个钠离子(6)氧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7)氩元素(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9)五个氮原子(10)三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11)五氧化二磷(12)四氧化三铁
(13)两个氧分子____________ (14)水___________ (15)二氧化硫_________
18.(4分)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
(2)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19.(3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右图(填“<”、“=”或“>”):
(1) 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8 ;
(2) 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8;
(3) 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8。

20.(5分)A、B、C、D均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8之间的常见元素。

其中A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的;B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C2-与D3+的结构
示意图均可表示为。

由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 B ;
(2)C2-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__ ,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3)写出A元素与C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_______。

21.(6分)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4)1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纯净物中,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是(填序号,下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
(2)下列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23.(4分)完成下列表格
四、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4.(7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符号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质子数为8的离子;
⑵一个水分子共有个质子;
(3)我发现如下规律:
① 化学反应中,第Ⅰ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电子;第Ⅵ纵行的元素比较
容易______电子,(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数。

②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数。

25.(3分)小芳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
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l)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选择填充题(每题3分,选择2分,填充1分,共15分)
11.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12.B Ag等
13. C 2 N 14.C 质子数是58 15. A. 该反应中原子不变
三、填空与说明题(45分)
16.(4分)(1) 元素;(2) 分子;(3) 离子;(4) 原子。

17.(15分)
(1)2H (2)3OH (3)Ag (4)O (5)2Na+(6)O2- (7)Ar (8)Al (9)5N (10)3SO42- (11)P2O5 (12)Fe3O4 (13)2O2 (14)H2O (15)SO2 18.(4分)
(1) 很小 (2)氢原子和氧原子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19.(1) = ;(2) < ;(3) >
20. (5分)(1)H N ;(2)8 ,(3) H2O或H2O2
21.(6分)(1)20,19.00 ;(2)8 ;B、C ;(3)B;(4)第三周期第七主族22.(4分)(1)B,A ;(2)C、D 。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24.(7分)(1)O2-(2)10 ;(3)①失去;得到,最外层电子。

②电子层;最外层电子。

25.(3分)(l)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构成氨气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②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酚酞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更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