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奴
潮语翻译

房奴
• mortage slave •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 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 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 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 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车奴
• mortage slave • car's slave
裸婚
• naked wedding • “裸婚”是指丌买房、丌买车、丌办婚礼甚至没 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
山寨
• copycatting • “山寨”是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 大起来,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 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
泡良族
• “车奴”这个词汇,多少就是搭了“房奴”的便车产生的。 在2005年前的燃油价格体系下,99%的购车者恐怕都丌会 认同自己是“车奴”,但迚入2006年的两次油价调整,开 始出现了更多抱怨燃油价格过高、用车成本攀升的购车者。 抱怨归抱怨,油价的攀升只会带来短期内用车方式的改 变——更谨慎的长途驾车旅行预算、更周全的市内用车计 划等,至于夸张到把他们称为“车奴”,那就纯粹是为了 渲染出燃油价格上涨的悲情效果。
• • • • • •
囧:be sunk/sunken 异地恋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 剩女 3S lady(single,seventies,stuck)/left girls 熟女 cougar 拼车 car-pooling 闪婚 flash marriage
• pick-up artists • 所谓泡良族,便是指那些将良家妇女做为猎艳对 象,一旦到手,便立刻转身走人、象泡沫一样消 失在空气中的那类男人。
房奴现象分析

哪些人群属于“房奴” 哪些人群属于“房奴”?
• 大家谈房奴的时候,有一个 大家谈房奴的时候, 问题需要搞清: 问题需要搞清:房奴的主体 究竟是哪些人? 究竟是哪些人?这并不是一 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因为如 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果年轻人居多, 果年轻人居多,出现所谓的 房奴就很正常; 房奴就很正常;如果中年人 甚至老年人成为房奴的主体, 甚至老年人成为房奴的主体, 那肯定说明这是一种不正常 甚至危险的现象。从网上的 甚至危险的现象。 帖子以及一些调查来看, 帖子以及一些调查来看,可 以初步判断,成为房奴的, 以初步判断,成为房奴的, 大多数是20~30岁的年轻人。 岁的年轻人。 大多数是 岁的年轻人
BACK
不幸福的奴役生活
• ★不幸的理由一:背上一套房 不幸的理由一 背上一套房 从此拒绝娱乐,抵制浪漫 子,从此拒绝娱乐 抵制浪漫 担 从此拒绝娱乐 抵制浪漫,担 心失业,害怕生病 害怕生病,还有加息这 心失业 害怕生病 还有加息这 个恐怖的东西……人生最黄金 个恐怖的东西 人生最黄金 的20年在长长的债务单下黯 年在长长的债务单下黯 然失色。正如郭海萍所说:“这 然失色。正如郭海萍所说 这 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 ★不幸的理由二 是房子为人 不幸的理由二:是房子为人 服务,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服务 而不是人为房子服务。 租房也一样过日子。 租房也一样过日子。如果赚钱 只是为了养房子,生活也失去 只是为了养房子 生活也失去 了意义。在房子的巨大压力下, 了意义。在房子的巨大压力下 苏淳险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苏淳险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值得吗?要当房奴?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要当房奴?
• 手中有房 心中不慌 手中有房,心中不慌 • ★幸福的理由一:“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 先拍上一 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先拍上一 幸福的理由一 男人若真爱一个女人 摞票子,再奉上一幢房子 再奉上一幢房子。 毫无疑问,房子已经是 摞票子 再奉上一幢房子。”毫无疑问 房子已经是 当代爱情、婚姻的重要砝码。郭海藻的男友小贝, 当代爱情、婚姻的重要砝码。郭海藻的男友小贝 恰是这条幸福理由的反面写照。 恰是这条幸福理由的反面写照。 • ★幸福的理由二: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 不如用这 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不如用这 幸福的理由二 与其每月为房东打工 笔钱供房,既是置业 既是置业,还是一笔稳赚 笔钱供房 既是置业 还是一笔稳赚 不赔的投资。 再说,房贷的压力 房贷的压力, 不赔的投资。 再说 房贷的压力 总能让许多不懂理财的青年学会 省钱、存钱。 省钱、存钱。
浅谈当代中国房奴群体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房奴”群体现状“房奴”这一词语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喜欢看《奋斗》、《蜗居》等电视剧的人们应该深知其含义,而海青、李小璐等著名演员对于剧中郭海萍、杨晓芸等“房奴”角色的深入演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人对于大城市住房的认知、态度,更让我们对“房奴”这一社会群体乃至他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究和认识。
一、“房奴”现状“房奴”,2006年开始在媒体上流行。
顾名思义,就是房子的奴隶。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屋按揭还贷金额的一条警戒线。
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据一份有1501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在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额的50%以上。
调查发现,77.9%的人认为房贷还款负担太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身上“背”着房子,享受着高新、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好好享受生活。
他们能常常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
更可怕的是,构成“房奴”主题的,竟然还是未来中国的希望和中坚力量所在——白领阶层。
北京市设委在网站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北京商品住宅购房对象正趋于年轻化,20 —— 30岁群体是商品房购房主力军。
不仅如此,对于很多“房奴”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而计划生育的政策又使得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又必须留下部分积蓄以备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不时之需。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人们应该怎么办?“房奴”们应该怎么办?二、“房奴”产生的原因2009年,一场由美国突如其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让中国人记住了“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
有人说,中国人被美国老太太“忽悠”了;有人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更有人说,“房奴”的出现是高房价逼的……然而,在中国当下转型的矛盾凸显期,“房奴”的出现是必然的。
房奴经典句子

房奴经典句子
1. “房奴是我唯一的身份标签。
”
2. “签了30年的房贷,这辈子都要望贷奴形。
”
3. “每个月为了还房贷,只能远离亲朋好友。
”
4. “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
5. “用一生来换取一张圈养自己的银行卡。
”
6. “房奴生活就像在赌场里,输了还要赌,赢了却怕输。
”
7. “房奴的婚姻,都是贷款之间的媒婆。
”
8. “每个月工资的大半被房贷抢走,只能剩下几块过日子。
”
9. “独立韬光养晦,就是养房成为了人生的全部。
”
10. “小时候的梦想是自由,长大了却只能选择做奴隶。
”
11. “为了买房,我可以放弃任何奢侈的欲望。
”
12. “只有拥有房产,才能在这个城市里安身立命。
”
13. “房奴的人生没有期待,只有压力。
”
14. “为了还房贷,我一天比一天无力。
”
15. “每次房价涨了,我的心脏都会跟着疼。
”
16. “虽然一直在努力工作,但生活却像越陷越深的泥潭。
”
17. “越来越发现,自己像只受困在黄金笼子里的小鸟。
”
18. “周末只能宅在家里,和朋友的聚会成了奢望。
”
19. “花了几万元装修,感觉自己连自由都被装进了房子里。
”
20. “越住越熟悉的房子,让我感到越来越不自由。
”
21. “房贷压力让我厌恶了这个社会,同时也被迫变得卑微。
”
22. “和银行签了合同,就像和魔鬼签了契约。
”。
做房奴的九大危害你中枪了么

做房奴的九大危害你中枪了么现在的楼市,房价一路看涨,无论是最新崛起的刚需购房族80后,还是想着改善置业的70后,大都面临着贷款,成为房奴的境地。
很多人都常听说“房奴”这个词,也经常给自己冠上“房奴”的帽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
一听着“房奴”二字,总是有一种苦大仇深的感觉。
而且,因为房奴,也造成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今天来盘点一下盘点下房奴的十大危害,小伙伴们你们中枪了么?相关词解——来自度娘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相关新闻——扒一扒那些年因为房子酿成的悲剧·恋人相爱七八年,为房产证上署名而分道扬镳云云...·女房奴为省钱还贷每天到单位接开水·房奴压力大月开销仅800元!·39岁台湾歌手自杀身亡因买房致资金周转不畅·五旬母亲没钱为儿子买房跳护城河自杀·广州一则情侣因为买不起房,惨遭丈母娘棒打鸳鸯,两人相约互捅自杀。
结果女方死了,男方没死,被告故意杀人...·一IT男买不起房,因无钱支付婚房首付款,在付款日期最后一天,选择了抢劫银行。
最后被抓在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接受审判。
………………每天都有如此的新闻出现,看着跟自己一样是房奴的,或者准备成为房奴的兄弟姐妹们,走上了极端的道路,你心里什么感触?而今,房子的价格,尤其是快节奏高压力的一线城市,还在变态地蹭蹭往上涨,为一线城市奋斗的人们增添了新的压力,对于一些人来说,更是成为了倒地前得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房子,过的什么生活?盘点房奴生活的十大危害一、增加生活压力。
房奴是怎样炼成的

房奴是怎样炼成的房奴是怎样炼成的人生的所有智慧,都是为了帮助人们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当人们放弃智慧的时候,不仅赔钱,而且还要赔上自己的人生,“房奴”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人的本质都一样,就是每个人都有弱点。
人的命运不同,主要在于人们如何利用这些弱点。
成功的人充分地利用别人的弱点,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弱点,防止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用;失败的人则相反,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让别人利用。
充分利用别人的弱点,并趁机获利,又叫做“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36计中第5计,“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它的意思是,当敌人处在极大的危险困难之中的时候,要乘此势头获得他的利益,以强击弱,力争上游。
“趁火打劫”是人们为了获取最大利益,最普遍使用的智慧原则之一。
能否运用好这个原则,往往决定了人们的命运。
比如说,买卖的过程,就是人们相互“趁火打劫”的过程。
买方充分利用卖方的弱点,进行“趁火打劫”,就能够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卖方充分利用买方的弱点,进行“趁火打劫”,就能够卖掉“质次价高”的东西。
人生的输赢就在一次次的买卖中,在一次次的“趁火打劫”中积累起来的。
而且,能够成功的人,都是在自己重要的事情上,不被人“趁火打劫”;同时,还要在其他人重要的事情上,尽可能发挥“趁火打劫”的效用。
如果人们不对自己负责,就很容易被人“趁火打劫”,造成人生的“满盘皆输”。
结婚,人生的大事;买房,人生的大事。
而结婚买房是双重的人生大事。
这时候,人们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做好周密的自我保护措施,防止因为自己的弱点暴露,而遭到别人的“趁火打劫”。
如果人们因为急于因为结婚而买房,而被房地产商“趁火打劫”,就会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购买“质次价高”的住房。
那么,这些负债将长期成为自己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事业。
而因为买房而“负债累累”的人,又被称作“房奴”。
“房奴”,这个21世纪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描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房奴

从老师推荐看的《房子房子我爱你》影片的对话中,我找到了一些促使男女主人公加入“房奴”行列的原因:
(一)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分析
1、住房的刚性需求。
影片开始,女主角在电话里和男主角对话:“你总不能让我们娘儿俩住在现在的房子里吧?”之后,女主角提到她已无法忍受现在的“脏乱差”住房条件。
3、生活压力
影片中,在买房后,男女主角和睦的家庭中出现了许多争吵,两人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
1、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经济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近年来,我国GDP的节节拔高,房地产行业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之一。然而,众所周知,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泡沫之多会随时给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威胁,泡沫破裂,我国经济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1021)点击 | (2)评论 | 本文地址: /post/10349/370758
【摘要】"房奴"是随着中国大中城市房价的上涨而产生的一个新名次,用以形容通过贷款而购房的一部分人,由于购房支出过大而给自身的生活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的生活状态。"房奴"的产生是以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家庭结构变迁和人口流动水平提高为背景的。"房奴"现象中包含着显著的社会心理学意义,从脸面观、住宅的社会心理意义、社会安全感、消费社会文化及从众心理等角度,可以对"房奴"现象的产生进行解释,而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则需要实证研究,以及将中国人社会行为研究和消费研究与之相结合。
(四)从地方政府的角度
1、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2、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购房政策并认真落实
五、概念界定。
房神秘籍

房神秘籍前言——房神是谁什么是房奴?顾名思义,就是“房屋的奴隶”: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 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具体在小市民身上就表现为:“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截止2006 年底,处于这种“奴隶”状态的青年有近3000 万。
更可怕的是,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卖身为奴”。
那么,奴隶主是谁?让我们看一套数据:1998 年以来,房地产价格持续保持2 位数以上增长。
从北至南,涨声一片。
其中的典型代表,上海房价年涨幅为30%以上,房价两年左右翻一番。
虽然经国家强力调控某些地方涨幅趋缓,但房价在未来10年至少再翻一番,平均年增长率达7%左右。
与此同时,1997 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 亿元;到2005 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 万亿元。
8年的时间,增加了近80 倍。
但悲惨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低工资制度,人们的收入增长率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率。
改革前,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由政府和单位统管,低工资的弊端没有显现。
随着住房货币化的推进,一方面是快速上涨的房价,另一方面是工资制度改革滞后、住房补贴数额较少,住房市场供需脱节的问题不断凸显。
房价不断升高,人们就只能选择贷款;贷款越多,还贷压力越大。
“房奴”正是“银行”与“开发商”合谋的牺牲品。
“房屋”已不再这3000 万人的“财产”,而是他们的被奴役的“皮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普通的老百姓,如何才能战胜“奴隶主”,从而“翻身做主人”呢?与之截然相反,中国永远不缺少“世外高人”以及“草莽英雄”。
芸芸众生之间,就存着一大群充满睿智与神通的房地产投资高手。
他们运用超出常规、却又合理合法的投资手段,巧妙地周旋于那些“奴隶主”之间;他们明白如何使用“空手道”绝技购入房产;他们知道怎样驱使各大银行为其“打工赚钱”;他们精通整合各种法律及融资武器为己所用;他们看似平凡,却过着“经济富足”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