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
guān
qiáng lǔ
纶 巾,谈笑间,强 虏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一 尊huán lèi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 “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 “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赤壁怀古:题目
•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 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 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等目的。
还
酹
江月。
唐宋古文八大家:唐代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欧 阳修八位散文家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 六艺:《诗》《书》《礼》 《乐》《易》《春秋》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 •
•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 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 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 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 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 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苏轼
导入
余光中说过,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 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 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 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现象,背诵 《赤壁赋》; 2、梳理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鉴赏写景、抒情、 说理融合的特点; 3、把握苏轼情感变化过程,培养积极乐观、豁达 的生活态度。
第一段写了什么? 明确:描绘月夜游赤壁时的优美风光和舒畅心情。
第二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
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主谓倒装句
注释:于是:在这时候。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 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 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注释:苟:如果。虽:即使。惟:只有。适:享有。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第四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句
注释:尝:曾。盈:满。虚:缺。卒:终究。消长:消减和增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优秀教案-图文PPT课件

.
19
课文解析
下阕小结
下阕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赤壁的历史事件,最 后借对周瑜的仰慕,反衬自己功业未成、壮志未酬。最后作者从 失意中解脱出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表达了苏轼特有的 洒脱与旷达。
.
20
课文解析
全文总结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 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 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 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忧愤。从词的 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 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
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 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 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 染了环境气氛。
11
课文解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过渡句: 由景到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同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12
课文解析
上阕小结
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 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 功立业的渴望。
樯(qiáng)橹(l船ǔ)的:桅杆和桨,指代曹操的水 军。一作“强虏”,也指曹军。
.
15
社会经历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
16
课文解析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多情应笑我: 解释1:倒装,应笑我多情(自作多情、多愁善感) 解释2:多情人(指周瑜)应笑我
.
14
《念奴娇·赤壁怀古》ppt课件

作者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消 极
精神情感的自由 洒脱旷达的情怀
(1)苏轼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 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 如梦”两句,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 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 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 己的渺小与惭愧,自愧功业无成。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 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在千古人 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是 千古不变的江月。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 存。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他特有的旷达 洒脱情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人物是谁?他的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 表现的?
周瑜——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34岁 小乔初嫁了——风流倜傥 雄姿英发——有气魄、气概不凡 羽扇纶巾——气度儒雅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镇定自若、大智大勇
合作探究:为什么单单怀周瑜?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周瑜
年龄: 生活:
苏轼 47岁 屡遭不幸
24岁-34岁 幸福美满
华发
团练副使(虚职) 仕途坎坷
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建立的辉煌业绩激起了贬 谪黄州的苏轼的热情,他借笔下雄奇的赤壁景象,抒 发了对建功立业的美好人生境界的向往,抒发了人生 感慨。
抒发了什么感慨?
一 时 多 少 豪 杰
小乔初嫁
(公瑾) 赤壁之战 伤己: 早生华发 现实 感慨: 人生如梦 怀古
故垒 看到长江 赤壁 西边 (人道是)
(我)
乱石穿空
《念奴娇 赤壁怀古》PPT课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 -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 苏”,同样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1岁中进士, 开始为官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 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 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 风。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顾作者
一代文豪苏东坡
惠崇春江晚景二 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二年(一零七九),苏轼43岁时 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因“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分 军区的司令员,但“不得签书公事”),游赤 鼻矶,作词抒怀。《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 后的作品。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耕种, 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 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 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 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作者借景抒情,写了 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婉约派
婉约派是宋词的一大流派,其特点是感情表达细腻入微、含蓄蕴藉、 婉约动人,而且音律和谐,语言精美。内容多为离愁别绪、男情女爱,代表 人物有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kuí)、吴文英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完美版ppt课件

12
11.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 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12.樯橹:船上的桅杆和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 军战船。强大的敌人,又作“强虏”“狂虏”。 13.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 战场。 14.华发:花白的头发。 15.尊:通“樽” ,酒杯。 16.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 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 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31
2、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 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
▪ 苏轼游赤壁而思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壮志 难酬之痛折磨着苏轼的心。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面对 无奈的现实,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要在对历史与人 生的沉思中使自己从心灵困境中突围而出。
▪ 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与《三 国演义》的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异曲同 工之妙:大江东去,岁月无情,淘空一切,无数英雄都 如滚滚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一切如梦一般,甚至像 周瑜这样建立了赫赫功业的英雄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 淘洗。那么我这样一个贬谪之人,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 耿耿于怀,何必可笑地为“功名”二字烦恼而“早生华 发”呢?既然功成名就如过眼云烟,又何必强求呢?
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
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
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
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14
上片着力 描绘赤壁 雄奇之景
简要概括全词思路,并指 出那一句起到了过渡作用
大江赤壁,起兴点题
状写江山,思慕古人
【新人教版课件】高中语文必修4_第5课《苏轼词两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71张)

词中豪放的气势在前三幅图画中步步 升华,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成 高潮,然后,急转直下,淡化于“人生如 梦”的朦胧意境,随即又融入到“一尊还 酹江月”旷达的思想感情中,如同奔腾的 江水偶遇暗礁,略作回旋之后,继续浩浩 荡荡,奔向前方;又像热烈奔放的音乐, 到达高潮时戛然而止,让听者余音缭绕, 回味无穷。
七、三读课文,深入探究
• 5、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有 什么作用? • 明确:目的在于衬托周瑜才华横 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貌。
七、三读课文,深入探究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 6、作者借怀周瑜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感 情?
• 本词表现了苏轼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 叹和愤慨,以及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的豪迈之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预习检查
子瞻 • 1.走进作者:苏轼,字________ ,号 东坡居士 ________ ,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三苏” “唐宋八大家” ________ 。是“___________” 之一。我们 浣溪沙 以前学过他的《________ 》,请默写出其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中脍炙人口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东坡乐府 本文选自《________ 》。
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 1.上阕中写景的是哪一句? •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
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 3.下阕主要赞颂了哪个历史人物? • 明确:下阕主要写了周瑜。
三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怀
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
周瑜形象。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 成就了文学上的大幸。
统编版《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课件

统编版《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三章《宋词》部分,详细内容为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析和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意境和主题。
2. 分析并欣赏苏轼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意境和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打印稿、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赤壁古战场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苏轼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境。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诗词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理解诗词意境。
5. 例题讲解:结合诗词内容,讲解一道关于修辞手法的例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答一道类似的练习题。
7.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词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分享各自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2. 诗词背景:苏轼、赤壁古战场3. 修辞手法:对仗、夸张、借代、设问等4. 诗词意境:豪放、激昂、怀古、抒情5. 课堂练习: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诗词内容,具体分析并列举至少三种修辞手法,给出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苏轼的诗词作品,深入了解其文学特点,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