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合集下载

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精选7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精选7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奴娇赤壁怀古详细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把握全词主旨。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

3.通过拓展比较阅读,了解豪放词风。

教学重难点:朗读技巧,作者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设想:1.在初读中,熟悉全词,把握诗词主要内容。

2在精读中,赏析精美词句,分析周瑜形象。

3在品读中,感受作者豁达超脱的情感态度。

教学步骤及设计:一、导入环节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是非成败转头空。

无论是生活亦或是政治仕途,都可能遭遇困顿。

当人生不尽如人意时应当怎样面对?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一代文豪苏轼的词,看看他是如何面对政治上的失意。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读学习目标三、作者介绍师:提到苏轼,大家都不陌生。

那谁来帮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作者?生:介绍苏轼年代及主要成就师:嗯,老师再给你补充一下——其实除了诗词,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

正如林语堂先生评价所说: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刚才XX同学谈到了苏轼的成就,那么关于苏轼的经历,有没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生: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比如乌台诗案等教师:正如你所说,苏轼的一生都可以说是文坛得意,官场失意,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正是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所写。

四、初读识词师傅:简单的知人论世后,我们一起来初读识词。

给同学们3分钟,大家反复自由朗读全词,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请句读,并思考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师:刚才大家读的都比较投入,现在谁来回答一下:本首词的主要内容?生:上阙主要写了赤鼻矶的景色,下阙主要是抒情(板书写景怀古抒情)师:好,那现在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初读成果?侯华富朗读师:谁来点评一下他的朗读?李怿卓:点评:字音、节奏、感情等角度师:点评的比较到位,那你能不能再来示范一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3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优秀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

(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四,教学设想: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

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牛牛范文】皆情语" 。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二)感知全文: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

(教师范读全文)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1教学设想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诗的意境、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的能力。

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把握。

__作者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具备了开阔雄浑、刚健清新的特点。

__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词中的意象,品味词中优美的.词句,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相生、映衬烘托的写作技巧,进而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审美品位。

按“听—读—品”的步骤进行,力求获得语感、美感、情感的熏陶,积累与运用兼容。

教学目标1.在诵读品味诗词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学习深入地品味词的意境,感受词人抒发的豪情壮志,掌握__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新课。

2.倾听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调动起每一个感官去体会、去领悟。

①听第一遍,整体感受,想象词的画面美。

②听第二遍,感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

③听第三遍,领悟词的意境美,体会词中的感情。

3.朗读听别人的朗诵,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首词磅礴的气势,雄奇的意象。

要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感情、韵味还要我们自己来读。

①读第一遍,整体把握,读准字音。

读时语音要饱满圆润。

学生齐读。

②读第二遍,注意语气,体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

诗人培根说“读诗使人聪慧”,就是说读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对诗的语言进行再表达,要注意诗的节奏、停顿和快慢。

大家各自体味一下。

③读第三遍,进入情境,把握好语气,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朗读诗歌要具有抒情性,作到个性化的朗读。

所谓个性化就是要融入自己对诗歌的体会,融入自己的性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朗读。

4.品味指导诗词鉴赏技法。

“品”即妙点揣摩。

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揣摩这首词好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妙处?师生共同回忆鉴赏诗歌的方法和角度。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本词“景、史、情”相融合的写作特色。

2.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把握内容,感受风格,领会思想。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型:课内赏析课教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

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首诗词,要读懂,首先仍是字词入手。

语文实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朗读,同学评价,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读得怎么样?应该怎样读?2.检查字词的理解见幻灯23.集体朗读4.师范读或者听多媒体的朗读解释:词与诗歌不一样,押的是入声韵。

入声韵现在已不存在,现在无锡的老言颇有点相像。

举例试用无锡话读。

入声韵的特点是压抑,此词虽然是豪放词,然归根结底是压抑的情感。

5、学生朗读,要求:体会文化三、品味鉴赏:词是有章法的,理解词要一层一层的看。

全词共八句,分别是:1、第一句从眼前江景起兴,由眼前的大江联想到历史长河,引出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讨论:你认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吗?幻灯5哪几个词是最有历史感的?“浪淘尽”是什么意思?(任何英雄人物都会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笔苍凉)2、点明怀古内容,引出古战场幻灯6故垒西边……这是真是赤壁吗?何以见得?3、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气势和赤壁的雄奇红灯7“乱石穿空”写什么?“惊涛拍岸”突出什么?“ 卷起千堆雪”写什么?(写山,雄俊,力度。

惊涛,表明水,江流的湍急。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9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9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语文教案1教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一、导入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1.对苏轼你了解多少?知人论世:见《新新学案》第24页“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关于宋词的“豪放派”的知识?文学常识:见《新新学案》第24页“相关知识”。

3.本首词的写作背景吗?写作背景:见《新新学案》第24页“背景资料”。

4.你能准确朗读这首词吗?检查朗读,看同学们能否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三、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的。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上阕:1.词章写了什么内容?上阕着重是在写什么?明确:以长江为背景,着重在写赤壁的壮丽景色,并称颂当时的英雄人物。

2. 开头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8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8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8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精选8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成诵。

体会苏词豪迈词风。

2.掌握情景交融写法。

3.领会词人借景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教学模式】诵读法旁批式【诵读法】:就是并用心、眼、口、耳出声阅读的一种教学法。

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它能够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其标准:声情并茂合一。

其精髓:熟读精思,口诵心惟。

【旁批式】:在正文旁边写的评语。

旁批就是对字词句的含*释,或资料的深入理解,或写作技巧的分析,或由此引发的联想想象,或语言风格的品味,或人物性格的分析,或人物潜台词的填补,或前后的钩连,或读者的抒情议论,总之它就是认真品读原文,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不断追问、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有所获的过程。

力求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语言凝炼精辟,一语中的。

其标准:准:整体把握,准确理解;深:品味语言,深入挖掘;美:显现积淀,体现文辞美。

诵读是旁批的基础,旁批是诵读的提升,两者相依相随,互为促进。

教学过程活力导课积蓄情感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评价一个人,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对,这个人就是苏轼,下头让我们一齐学习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不一样的人生。

(课前分发苏轼的材料,尤其“乌台诗案”前后、诗文书画成就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便于学生能角度了解苏轼,有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初读:把基调宋朝俞文豹在《吹剑录》中记录当时咏唱苏词花絮,从中可看出苏柳的不一样词风,那就是苏豪柳俗。

(展课件)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通用12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心情。

3、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诵读、背诵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快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潇洒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宽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概宏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概雄壮。

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乐观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三、同学特点分析:1、学习特点:学习对象为高一同学,对学习资源利用和学问信息的猎取、加工、处理与综合力量较低,但富有朝气且对本课学习有深厚爱好。

2.学习习惯:学问面仍较为狭隘,习惯于老师满堂灌式的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觉和自主学习力量。

3.学习交往: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沟通与协同争论学习机会很少。

四、学法指导采纳诵读感悟式教学。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美丽,感情深厚,境界开阔,应引导同学多多诵读,品尝语言,感悟意境,特殊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同学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育了同学的语感,一石二鸟。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六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篇1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3.指导学生领悟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大意教学难点:领悟词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讲读教学手段:电脑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导语: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三足鼎立的局面才得以形成。

因而后人描写同赤壁有关的诗、词、文很多,仅苏轼就写下了名篇《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

一、作者简介(内容见课件)二、问题思考(见课件)三、作品朗读(要求:边听朗读边思考上述问题)四、意境分析:1、首先要理解“意境”这个概念。

要清楚什么是“意”,什么是“境”,“意境”又指的是什么。

(内容见课件)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领悟词的意境。

(师生问答、讨论)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这样解释对不对?[这样解释不对]问:“浪”在这里指的是浪花吗?[不是指浪花,比喻时光]问:同学们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

江,直接用一个“大”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问:如此的磅礴气势,让我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问: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有这样两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那么,我们就用这两句来改写苏轼这两句,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不可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如果可以换用的话,那么苏轼为何不干脆用“英雄人物”呢?虽然“英雄人物”跟“风流人物”都指的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但苏轼心中其实是不等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学习与测评》了解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来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3.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品析全词。

4.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重点:
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的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一、词的知识
1、词是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又称乐府、长短句、诗余、曲、曲子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如《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分: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
二、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1)怀古咏史诗的特点:
标题: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后加上“怀古”、“咏怀”等。

内容:咏古迹;怀古人;忆古事。

思想感情:感慨物是人非;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劝勉警戒等等。

(2)鉴赏怀古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1、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2、体会感情:为什么要描写古人的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什么态度(感情)?(怀人伤己、怀古伤今、感慨兴衰、劝勉警戒等)
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多用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典故等手法。


自主学习
一、阅读《学习与测评》31页,了解作者苏轼及其词作背景,并完成下列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但始终能乐观面对。

在诗、词、文、书法方面都有很
1
2
高的造诣。

诗:与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
词:开创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法四大家”。

苏轼写作本首词之前,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经其弟苏辙等人营救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虚职)。

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二、朗读词作,感受词的豪放词风。

(读对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参考注释,弄懂大意。

(预习时完成)
2、个体朗读。

3、听音频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全词:
根据标题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上片:写赤壁之景。

下片:借怀周瑜来抒人生感慨。

合作探究
一、上片中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具有什么特点的赤壁图景?有何作用?
明确:词人选取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奇险雄伟)的赤壁江山图,表现了词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同时为下文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
乱——写出了岩石的险怪
穿——写出了山崖的高耸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
拍——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的力度
卷——写出了浪涛翻滚力量的巨大
雪——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和洁白
这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

二、找出描写周瑜的语句,概括周瑜的形象特点。

明确:
小乔初嫁了——年轻有为(得意\得志)——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英俊儒雅(英俊潇洒、从容儒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泰然自若\从容镇定)
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有很多,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呢?
明确: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

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
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与自己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对比),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写出周瑜的年轻得志,又抒发了自己年将半百却功业无成、报国无门的感慨,渴望能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

(补充:映衬——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消极?积极?)
明确: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时年47岁的他想到自己年岁已老,却无法如周瑜那般建功立业,所以,在看到赤壁的雄奇景色、想到周瑜的丰功伟绩之后,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

此时,词人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词人又转念一想,人生犹如梦一般(人生如梦),所有的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东去,被淘尽在大江之畔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一尊还酹江月),体现了词人特有的旷达洒脱的情怀。

达标检测
用怀古咏史诗鉴赏的一般方法,完成下列题目: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主要写了越王灭吴胜利归来以及如今故地只有鹧鸪飞的画面,诗人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对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