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doc
一级学科简介及博士硕士学位

一级学科简介及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研究生院二○一四年三月目录1-1 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1-2 0710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1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14)2-2 0713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3-1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5)3-2 0802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31)4-1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37)4-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41)5-1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48)5-2 0815水利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52)6-1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60)6-2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67)7-1 0828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77)7-2 0828农业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8-1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93)8-2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99)9-1 0832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简介 (110)9-2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14)10-1 0834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20)10-2 0834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24)11-1 0901作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29)11-2 0901作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35)12-1 0902园艺学一级学科简介 (147)12-2 0902园艺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0)13-1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7)13-2 0903农业资源环境一级学科简介 (165)14-1 0904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介 (168)14-2 0904植物保护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71)15-1 0905畜牧学一级学科简介 (176)15-2 0905畜牧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81)16-1 0906兽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87)16-2 0906兽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1)17-1 0907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97)17-2 0907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02)18-1 0908水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12)18-2 0908水产学科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216)19-1 0909草学一级学科简介 (220)19-2 0909草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23)20-1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29)20-2 1201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35)21-1 1203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242)21-2 1203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46)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物学(英文)名称: Biology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人类在对生存环境和自身认识的长期积累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学科,与医学、农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学科介绍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
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动物、植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
目前,植物生态学部分是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的重要支撑领域。
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海涂湿地生态、生态工程、动物生态和森林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等科技奖励10余个。
1990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国家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70余个,经费6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20个,经费320余万元。
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著作(教材)10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6名和工程师1名。
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4位教师拥有硕士学位。
教授:钦佩、陈建秀、李建龙、安树青;副教授:陈建群、黄诚、孟文新、张立新、刘茂松、孙书存;钦佩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盐土农业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生态工程学。
陈建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动物(昆虫)系统分类学和土壤动物学。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

招生学科专业和主要研究方向简介 生态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071012)含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水文生态学、气候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十二个研究方向。
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演替;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复杂性;森林健康评价与管理;森林质量、景观格局及环境效应;森林水生昆虫生态;森林界面生态过程;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树木生理生态特性及抗逆性机制与调控;天然林经营管理与保护对策;人工林土壤生态管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森林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3S”(GIS、RS、GP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林业生态工程:防护林构建、培育及其生态学基础;防护林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林木种质资源选育及优化组合利用技术;退化立地生态恢复与植被重建;土地荒漠化形成的生态学机制及防治技术。
生态气候学:研究森林、农业、草原等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水文、气象功能;生态系统的水气功能调控机理与生产潜力评价;森林作用层生态过程的模拟与模型建立;大型生态工程(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等)建设的水文、气象效应,为生态工程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定量指标。
本学科还研究生态破坏可能引起的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性质和程度及其防御对策,并涉及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因子(大气、光、水分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菌物、苔藓、地衣等)的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植物-微生物共生生态机理和调控;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菌物和重要资源植物、菌物的生态保护及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学:以野外考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景观的空间格局、生态过程与动态变化,建立景观指标体系与空间直观模型,进行区域景观评价与生态安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与全球变化、区域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研究。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原创版】目录1.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介2.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简况表的内容3.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的注意事项4.举例:中国语言文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正文一、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授权单位可以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
这些学科领域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二、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简况表的内容申请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简况表是学位授予单位在申请设立硕士点时需要提交的文件之一。
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位授予单位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代码、单位地址等。
2.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名称:填写申请的学科门类及其对应的一级学科名称。
3.学科简介:简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历程、学术地位、研究方向、人才培养情况等。
4.师资队伍:列举该学科的师资力量,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及他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
5.科研情况:介绍该学科在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获得的科研项目、取得的专利等。
6.教学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等方面。
7.学科建设规划:对该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计划等进行详细阐述。
三、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的注意事项在填写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表格要求填写: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填写错误导致申请失败。
2.突出学科优势:在填写时,要着重强调学科的特点、优势和特色,以提高审批通过率。
3.严谨客观:在描述学科情况时,要做到严谨客观,避免夸大其词。
4.认真审核:在提交前,要对表格内容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无一遗漏。
四、举例:中国语言文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以下是中国语言文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简况表的部分内容:1.学位授予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名称:湘潭大学单位代码:10530单位地址:湖南省湘潭市2.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名称:学科门类:文学一级学科名称:中国语言文学3.学科简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术地位较高。
0713 生态学一级学科

0713 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1869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935年英国植物学家A.G.Tansley 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标志着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超出了生物学的领域,其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分子、个体一直到生物圈乃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更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近几十年来,生态学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应用生态学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普遍关注,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
国际生态学研究在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生态学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纯自然主义的倾向,正越来越紧密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并服务于生产实践,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分析以及生态工程设计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于生态设计、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学评价、生态预报、生态过程及其调控、生物入侵、流行病生态学等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湿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脆弱与退化生态学、恢复与重建及保护生态学、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经济与人文生态学等则是以全球变化为起点和主题的新兴研究领域。
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模式系统类型,企业生态、产业生态、区域经济生态以及生态管理等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总之,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以高效和谐为方向,以生态工程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特征。
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有了明显变化,因此生态学的定义不能局限于当初经典的含义,结合现代生态学发展动向,归纳各种观点,可将生态学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其目的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现代经济发展的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英文)名称: Ecological一、学科概况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
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
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
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071012 生态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贵州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学科代码: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主要从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景观等层次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对象包含了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包含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重点开展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个体适应性、人工林培育理论与实践、喀斯特植被恢复理论与方法、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技术等。
本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设置四个学科方向招生培养。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生态学学科视野,严谨的工作态度,诚恳合作的求实创新精神,在生态学方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较宽的知识面、生产实践知识、较强的工作适应性,具有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专业人才。
二、学科方向【植物生态学】以西南喀斯特山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喀斯特适生植物对生态因子的个体适应、种间关系、生态因子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菌根共生机理、植物种群结构与种群动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喀斯特高原生态建和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修复生态学】以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高原湿地生态修复和喀斯特区生物多样性维持的科学问题,从生态系统退化、生境脆弱性、生物逆境适应机制、种间关系以及群落配置机制开展系统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退化生态工程工程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微生物生态学】以西南山地生态环境真菌资源发掘、真菌多样性、植物病害种类系统发育,微生物与动植物功能关系进行微生物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支撑西南山地生态有机产品生产以及农林生产服务。
【动物生态学】以喀斯特高原山地兽类、鸟类、两爬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物种及其栖息地的野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及区域多样性研究。
重点包含:从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解析喀斯特高原动物多样性维持机制,为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动物生态研究支撑;从珍稀濒危特有动物基础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自然保护地管理成效评估及民族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入手,开展动物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研究,支撑喀斯特山地物种保育决策与管理;服务于喀斯特高原自然生态保护事业。
生态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2.0
春
硕士选修课
S060806
土壤生态学
2.0
秋
硕士选修课
S060807
景观生态学及应用
2.0
秋
硕士选修课
S060809
有机农业及其产品贸易
2.0
春
硕士选修课
S060811
生态程
2.0
春
硕士选修课
S060812
系统生态学
2.0
秋
硕士选修课
S060813
污染生态学研究进展
1.5
春
硕士选修课
S060814
全球生态学
2.0
秋
08年新开
硕士选修课
S060815
分子进化生态学
2.0
春
08年新开
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培养环节要求
培养环节安排时间
学分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同学校要求
开学第四周完成
2.开题报告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3.学术交流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2
4.实践教育
同学校要求
中期考核前完成
外国语(硕一外)
3.0
秋
硕士学位课
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
秋
硕士学位课
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0
秋
硕士学位课
S060801
生态学前沿与进展
2.0
秋
硕士学位课
S060802
生态系统分析与模拟
2.0
春
硕士选修课
S060803
泛生态学与农业农村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简介
本学科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陆地生物的生态学及其保护与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服务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宗旨,立足海南、面向全国。
形成了方向稳定的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行为及生理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研究团队。
生态学学科于1999年被确立为海南省首批8个重点学科之一,2003年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资格。
2013年被批准为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招收了首届博士研究生。
该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
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8项,科研经费26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50篇,出版著作10部。
本学科设有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行为及生理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4个主要研究方向。
①动物生态学
本方向致力于两栖和爬行动物等热带陆地野生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研究。
②植物生态学
本方向以热带岛屿陆地和湿地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植被恢复为研究核心,对海南岛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植被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
③行为及生理生态学
本方向属于行为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交叉领域。
运用行为和生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揭示动物行为的功能、生理机制及其进化适应性,回答与动物生存和繁殖相关的行为及生理生态学问题。
④微生物生态学
本方向致力于正常自然环境、极端自然环境和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同时也开展资源微生物开发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生态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本学科专业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包括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环保、林业等单位及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