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先要稳定病人情绪,避免病人躁动,嘱病人深呼吸,放松四肢,改用冰冻0.9%氯化钠液持续膀胱冲洗,为减轻膀胱痉挛性疼痛,冲洗液中每2000m L 加入2%利多卡因10m L ~20m L ,同时口服α受体阻止剂(如盐酸坦洛新等)或静脉输注间苯三酚减轻膀胱痉挛㊂经以上处理大多数病人症状明显缓解,引出液明显变淡,病人情绪稳定㊂如出血症状继续加重,病人烦躁不安,选择静脉应用止血药治疗,加强对病情的观察和对病人的安抚㊂尿管仍排出鲜红色液体,且伴有血块,说明病情未能改善,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好再次手术的护理准备,送手术室行膀胱镜检电凝止血㊂3.4 出院指导 远期继发性出血发生于术后2周至2个月,该期为病人恢复期,前列腺窝会被膀胱黏膜逐渐覆盖,前列腺窝出血才会明显减少㊂应对病人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术后3个月内避免增大腹压的活动,多饮水,避免饮酒及辛辣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大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大便及不适当的用力,如骑车㊁搬重物等㊂4 小结习惯性便秘常见发生于老年病人,同时也是造成T U R P 术后并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少T U R P 术后出血的发生及减轻术后出血的严重程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出院㊂参考文献:[1] 裴贞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9):18091810.[2] 李俊英,苟风娟,李露露.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对策[J ].华西医学,1997,12(4):505507.[3] 尤毅敏,卢妙英,李莉.乳果糖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预防继发性出血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0,8(5A ):11621163.[4] 史炎泽,郑瑾.T U R P ㊁T U R B t术后冲洗液颜色与出血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3,27(5B ):12971298.作者简介 黄春丽,主管护师,大专,单位: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陈秋梅㊁张雪燕单位:524002,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321)(本文编辑卫竹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兰建芸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 I )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C I )的围术期护理㊂[方法]对急诊P C I 治疗的70例AM I 病人给予精心的术前㊁术中㊁术后护理㊂[结果]70例AM I 病人行急诊介入治疗时18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均得到积极处理,病人均治愈出院,仅1例因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而死亡㊂[结论]给予急诊P C I 治疗AM I 病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提高疗效㊂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44748.2014.26.015 文章编号:16744748(2014)26243202 急性心肌梗死(AM I )是心血管疾病中急危重症[1],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是急诊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㊂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 C I)可使梗死相关血管动脉再通率高㊁残余狭窄缩小,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复发,是治疗AM I 的常规方法[2]㊂由于急诊P C I 介入治疗AM I 病人在术中㊁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急诊P C I 成功的重要环节㊂我院导管室2013年9月 2014年2月对AM I 病人行急诊P C I 共70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满意㊂现将护理总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AM I 病人,男42例,女28例;年龄38岁~81岁,平均54岁;冠脉造影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6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例,急性前壁18例,前间壁10例,侧壁7例;合并糖尿病20例,高血压33例,大量吸烟史28例㊂1.2 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m g ㊁氯比格雷300m g,根据血压和胸痛情况给予硝酸甘油㊁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㊂通过 绿色通道 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病变部位㊁狭窄程度㊁范围,并迅速制订P C I 治疗方案㊂有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下壁AM I 伴有缓慢心律失常者,预先经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电极㊂术中100%实现冠状动脉早期再开通,术前㊁术中㊁术后给予精心护理㊂2 护理2.1 术前准备2.1.1 物品准备 术前护士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病人情况准备各种术中所需急救器械:心电监护仪㊁除颤仪㊁临时起搏器㊁吸痰器㊁氧气㊁I A B P 仪器等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同时备好术中常用抢救药品,如多巴胺㊁阿托品㊁利多卡因㊁胺碘酮㊁吗啡等及P C I 手术需要的各种耗材㊂2.1.2 病人准备 病人进入导管室后护士要细致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㊁恐惧情绪,了解病人需求,详细耐心地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帮助病人树立对手术的信心,消除其对住院㊁手术的恐惧感[4]㊂尽快完成备皮㊁碘过敏试验,快速在左㊃234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S e pt e m b e r ,2014V o l .12N o .26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㊁吸氧㊁心电监护㊂2.2术中并发症观察及护理2.2.1再灌注心律失常由于急诊P C I要求在12h 内开通与梗死相关的 犯罪 血管,因时间早㊁速度快㊁血流充足,故心律失常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且绝大多数心律失常发生在冠状动脉再通瞬间及30m i n内,称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5,6]㊂临床上以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当梗死血管开通后密切观察心电图㊁心律㊁心率㊁血压的变化㊂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㊁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应立即报告术者,及时处理㊂常规抽好阿托品㊁多巴胺备用,并确保除颤仪㊁临时起搏器处于紧急备用状态㊂本组有10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2例发生心室颤动立即给予200J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8例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术中给予阿托品1m g 静脉推注,多巴胺3m g~5m g静脉推注,8例中有5例植入临时起搏器,病人均抢救成功㊂2.2.2冠脉穿孔和心脏压塞冠状动脉穿孔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很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以导致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病人生命㊂急性心包填塞症状表现多为突发性呼吸困难㊁烦躁不安㊁面色苍白㊁胸痛㊁血压迅速下降㊁X线下有心影进行性扩大,搏动减弱或消失㊂因此介入护士术中要严密观察有无造影剂渗漏㊁急性心包填塞症状,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协助医生尽快抽出积血,以缓解压迫症状,并留置心包引流管㊂如引流量大且持续引流血性液体,应及时做好输血及外科开胸准备㊂本组1例发生冠状动脉穿孔,介入医生迅速用球囊持续低压扩张封堵破孔㊂经医生积极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㊂2.2.3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AM I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心源性休克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小于90/60mmH g(1mmH g=0.133k P a),末梢循环差,指端皮肤湿冷㊁发绀,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尿量每小时小于20m L㊂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立即遵医嘱给予强心㊁利尿等药物,以减轻病人的容量负荷,若血管容量不足时迅速扩容㊂术中严密观察呼吸㊁心率㊁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同时床边备好I A B P仪器㊂本组1例大面积心肌梗死急诊行介入治疗时因术中发生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㊂2.2.4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由于穿刺时疼痛㊁手术时间较长㊁病人情绪紧张和支架植入的因素,术中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表现为胸闷㊁头晕㊁恶心㊁呕吐㊁面色苍白㊁大汗淋漓㊁血压下降㊁心率进行性减慢(小于50/m i n),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时病人出现晕厥㊁休克甚至危及生命㊂本组5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遵医嘱给予阿托品㊁多巴胺静脉推注,及时处理后好转㊂2.3 术后护理病人术后返回心内科监护室(C C U),持续心电㊁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心率㊁心律㊁血压变化㊂鼓励病人术后6h~8h内饮水1000m L~ 2000m L,如不能饮水则应遵医嘱适量补液,以利造影剂排出㊂桡动脉穿刺者腕部制动4h~6h㊂股动脉穿刺者拔管后局部压迫止血15m i n~20m i n,绷带加压包扎,术侧下肢伸直并制动12h~24h㊂由于术中应用肝素,术后常规P C I抗凝治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一旦出现出血情况立即采取相关处理措施[7]㊂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㊁皮下淤血及血肿范围;观察病人术侧肢体的颜色和温度及活动情况㊂本组2例出现血肿,予以观察,血肿未继续扩大,自行吸收,无不良后果㊂术后指导病人规律服药,向病人讲解按时服用抗血小板药和调脂药物的必要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脂情况[8]㊂3结果所有病人于90m i n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除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外,18例病人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0例,冠脉穿孔1例,迷走神经反射5例,术后穿刺处血肿2例,经积极处理转危为安,均康复出院㊂4讨论P C I术具有创伤小㊁恢复快㊁治疗效果好等优点㊂AM I病人行急诊P C I治疗,即刻再通率高,尽快恢复再灌注,能最大限度开通血管,改善心肌供血,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急性期病死率㊂但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风险性大,易发生并发症,期间随时会出现预知和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导管室护士熟悉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术中严密观察病情㊁密切配合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术后精心护理是急诊P C I术成功的关键,可减少术中㊁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㊂参考文献:[1]侯桂华,辜小芳.心血管介入治疗围术期安全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37142.[2]徐清斌,李延丽,马萍.急诊P C I患者再灌注时间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6):10551056.[3]钱宏,陈琰.一体化护理模式在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549550.[4]刘志荣.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8):231.[5]郭军,陈韵岱,田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11):866870.[6]钟雪莲,邢凤梅,王希柱,等.护理观察指标与急性心梗急诊P C 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9B):107108.[7]方红艳.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1):106107.[8]于春辉,曲红芳,李于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3,21(4);4.作者简介兰建芸,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0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㊂(收稿日期:20140322)(本文编辑卫竹翠)㊃3342㊃全科护理2014年9月第12卷第26期(总第335期)。
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06
出院指导与随访管理
药物服用指导
详细介绍术后所需药物的名称、剂量 、用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和家属 充分理解并正确掌握用药方法。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和应 对措施,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
全身并发症
如造影剂肾病、迷走神经反射等。
紧急处理措施
01
穿刺部位并发症处理
立即给予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行超声引导下压迫或外科处理。
02
冠状动脉并发症处理
对于冠状动脉夹层或急性闭塞,应立即行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恢复
冠状动脉血流。对于无复流或慢血流,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和抗栓治疗。
03
全身并发症处理
造影剂肾病应水化治疗,促进造影剂排出。迷走神经反射应立即停止手
02
03
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护 理措施,确保患者获得持续、有 效的治疗。
0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 饮食均衡。
02
03
04
戒烟限酒
强调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心血管健 康的危害,鼓励患者戒烟限酒。
定期随访安排
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者的症状、 体征变化,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
提醒患者按时参加随访,如有不 适或疑问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01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 1年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患者的 康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 护理
目录
• 介入术基本概念与原理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配合与监测 • 术后恢复与观察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管理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 ] 李清明, 2 彭培宏. 气管切开手术适应证 的变化和发展 [ ] 临床 J. 耳鼻咽喉科杂志 ,04,8 3 :7 2 0 1 ( ) 10—12 7.
[] 万之爱. 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 管切开后气道护理 [ ]当代护 J.
士 ・ 术版 ,0 6,6)4 4 . 学 2 0 ( :7— 8
点渗血 4例 , 前臂皮下瘀斑 4例 , 桡动脉搏 动消失 1 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 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手 术患者实施全面针对性的护理 ,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手术并 发症 的发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梗化 ; 介入治疗 ; 桡动脉 ; 护理 [ 中国图书资料分 类法分类号 ]R 5 14 4 . [ 文献标识码]A
[ 参 考 文 献 ]
[ ] 尤荣开. 1 人工气 道建立 与维护 [ . M] 北京 : 人民军 医 出版社 ,
2 0 1 0. 0 2: 3
次数 , 保证 了气 道通 畅 , 免 因 痰液 黏 稠 , 痰负 压 避 吸 大, 时间长 引起 的气 道黏膜 损伤 出血 , 降低 了肺 部感 染机会 , 感 染率 下 降 。 ( ) 加 强气 管 切 开 患 者 使 2应
11 一 般 资料 本 组 男 20例 , 16例 ; 龄 . 0 女 2 年 3 8 6~ 6岁 。术 前 疑似冠 心 病 20例 , 2 不稳 定性 心 绞
[ 收稿 日 ] 070 - 期 20 - 2 40
吸道 。建 立人工 气道后 , 吸道失去 了生理 屏 障 , 呼 呼 吸道 内水 分从气 管切 开 处 大量 流失 , 量 注射 泵持 微 续 湿化符 合气道 持续 需 要 , 气 道始 终 处 于一 种 湿 使 化 状态 , 液黏 稠度 降 低 , 痰 患者 自行 咳 出 , 减少 吸 痰
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2、如无过敏史,常规接受青霉素皮试及碘 过敏试验;
3、病人应接受改善心脏或其他脏器功 能的治疗;
4、术前1天接受手术部位的备皮,以 减少术后感染,术前晚用肥皂冼净手 术部位,不宜用力过猛,以免皮肤受 损;
6、术前一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大小 便的练习,以及卧床时翻身动作技 巧的练习;
•术后饮食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 1500 ml /日以上,以促进造影剂的 排泄
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1、入院教育 • 2、疾病介绍 • 3、心理指导 • 4、饮食指导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5、作息指导 • 6、用药指导 • 7、特殊指导 • 8、行为指导 • 9、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方法:
人良好睡眠
一、术前准备:
• 术晨禁食、禁水4-6h,可口服晨间药 物
• 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 必要时手术前30分钟应用镇静剂
一、术前准备:
• 嘱患者排尿、排便,去除带有金属 的物品
• 检查各种仪器、设备运作是否正常, 准备好各种用物
术中配合
二、术中配合:
1、查对患者,平卧于造影床上,妥善 固定两侧手臂,处于舒适位
三、心脏传导系统:
• 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 •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
四、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 房缺、室缺封堵术 • 动脉导管未闭
术前准备
一、术前准备:
• 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做碘过敏试验 • 术前双侧腹股沟区域备皮、测右手臂围 • 术前检查ECG及三大常规 • 术前1天晚遵医嘱应用镇静剂,保证病
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PC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用于恢复或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对于接受PCI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和术前检查结果,包括心电图、冠脉造影等,以便为手术做好准备。
2.评估患者的心、肺、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3.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预防麻醉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进行身体及精神上的准备,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术中护理:1.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室准备,包括准备器械、药品等。
2.协助患者转移到手术台上,确保安全。
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4.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及药品。
5.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6.术中需要给患者注射造影剂,注意观察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情况。
三、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2.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特别是对造影剂。
3.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如是否出血、感染等。
4.给予患者必要的镇痛、止血、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5.注意术后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活动肢体、呼吸锻炼等。
6.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术后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栓药物等。
四、术后康复:1.定期复查患者的心脏功能、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2.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饮食调理等,以预防再次发生心脏病事件。
3.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焦虑和恐惧。
4.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识别病情改变等。
总结而言,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的评估、监测和干预。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熟悉手术器械和药物,具备处理急性并发症的能力。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护理—— 3.适量饮水清淡饮食
1、患者自身感受,少量多饮,已不引 起胃部不适为前题。术3h内尿量最好 能达800ml。 2、对于术前肾功能异常(尤其是肌酐 清除率<30mL/min), 术前6~12h及术后 12h持续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1~1.5mL/(kg.h)水化治疗。 3、饮食不宜过饱,清淡饮食
Company Logo
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4、尿潴留(1)术前训练 (2)心理疏导 (3)诱导排尿 (4)导尿术 5、低血压:严密观察 6、造影剂反应:使用地塞米松后可缓解
Company Logo
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7、心肌梗死: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症状,并 注意有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8、遵医嘱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波立维 75mg,1次/日,阿斯匹林150mg,1次/日,长期服 用,以预防血栓形成或栓塞而致血管闭塞和急性 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定期检测血小板、出凝血时 间的变化。
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
前面观
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冠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
第一及第二钝缘支 左冠前降支 第一对角支 第二对角支
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
后面观
右冠状动脉 冠状窦
后降支
冠状动脉的解剖
Company Logo
诊断冠心病常需要做哪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 心脏CT
心电图
5、新近发生的单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
6、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病变。
PCI 禁 忌 症
1.对碘过敏。 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3.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4.电解质紊乱。 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6.发热 感染 凝血障碍 7.严重三支病变
术前准备?
冠脉介入诊疗及围术期的处理

3 出血和感染风险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 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围术期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镇痛和镇静药物
使用合适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的 疼痛和焦虑感。
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 物
控制血液的凝结和血小板聚集, 预防血栓的形成。
抗心律失常药物
维持正常的心律,预防心律失 常的发生。
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1
感染预防
保持良好的卫生和手术器械的无菌性来预防感染。
2
出血控制
合理使用止血带和纱布,定期监测出血情况,及时干预。
3
血管损伤
小心操作,在插入和拔出导管时避免血管损伤。
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风险评估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血管的 通畅程度。
并发症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状况等因素评估并发症的风 险。
通过诊断确定的病变可以 及时进行介入治疗,避免 病情进一步恶化。
3 改善生活质量
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 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及相关 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冠脉介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导管插入
通过导管插入患者的冠状动脉,以Leabharlann 进行治疗和 检查。支架植入术
将金属支架放置在血管内,以维持血管的通畅和 稳定。
血管成形术
结论和展望
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但仍需更多研究和改进,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使用特殊的导丝和球囊来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 正常的血液流动。
其他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选择使用药物、射 频消融等其他治疗方法。
围术期管理的重要考虑因素
1 镇痛与镇静管理
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同 时维持必要的协调和反应 能力。
冠脉介入诊疗及围术期的处理

• 冠脉介入诊疗概述 • 冠脉介入诊疗术前准备 • 冠脉介入诊疗手术过程 • 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处理 • 冠脉介入诊疗案例分享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冠脉介入诊疗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冠脉介入诊疗是一种通过导管等器械对冠状动脉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
目的
通过冠脉介入诊疗,医生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阻塞等病变进行精确诊断,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 风险。
血管损伤
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管 损伤等并发症,医生需及时调整导管 位置或停止操作。
04
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处理
术后观察与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 压、呼吸等,以及心电图的变化。
伤口护理
定期检查手术部位的伤口,保持清洁干燥,避免 感染。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控制措施, 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出血
术后应密切观察是否有 出血症状,如局部肿胀、 淤斑等,如发现应及时
处理。
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注 意定期活动下肢,预防
血栓形成。
心律失常
术后应监测心再狭窄,需定期进行复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05
冠脉介入诊疗案例分享
感谢观看
术后药物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凝药、降脂 药等,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太极拳 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以降低冠心 病的复发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
【关键词】冠心病病人;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24-02
为做好冠心病病人的护理,现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56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56例,其中男94例,女62例,年龄36岁-76岁(平均58.3岁)。
临床诊断(根据1997年who分型[1]劳力性心绞痛59例,自发性心绞痛21例,混合性心绞痛3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7例,未分型12例。
单纯冠状动脉造影119例,放置支架37例,置入1枚支架者28例,同时放置2枚者9例。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顺利出院。
2护理及体会
2.1介入诊疗术护理它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濒死感,大多数患者有焦虑、恐惧心理。
患者在局麻下的介入检查治疗中也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因此,在快速作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护士在术前用温和的言语,耐心细致地介绍冠脉造影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安全性、方法、配合要点、治疗中可能出现不适感觉及应对措施等,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患者均能以
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如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hiv、胸部x线胸片、心脏彩超等,重点是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
认真询问过敏史,做青霉素、碘过敏实验;按医嘱给予抗凝、扩冠、控制心衰、调节血压等药物。
术前进行患此部位处清洁皮肤并备皮,标记股动脉、桡动脉波动点。
详细了解并记录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及桡动脉的搏动情况,以便术后对比。
备好造影导管和抢救器材。
2.2介入诊疗术中护理冠心病介入术中,病人意识清楚,护士要关心安慰病人;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手术室环境及医护人员,及时与患者交谈转移注意力,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并指导患者运用深呼吸等放松方式,缓解恐惧紧张心理,取得患者合作。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迅速准确的执行医嘱,做好各种应急的抢救准备工作。
发现问题(如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
手术过程中认真记录给药时间、用量、用法,及时更换造影剂。
若有并发症出现及时积极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
术毕,穿刺点指压止血及局部压沙袋或加压包扎,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无明显变化和不适时平车护送至病房。
2.3介入诊疗术后护理
2.3.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t、p、r、
bp、神志、肢体肤色、心电变化及临床症状。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2.3.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病人穿刺局部情况下肢动脉穿刺者,嘱病人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24h,沙袋压迫6h按时取下。
上肢穿刺者,术侧肢体制动4-6h,注意穿刺局部有无敷料渗血,换敷料后有无血肿形成,鼓励病人于术后20-24h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
2.3.3并发症的护理冠心病介入术的并发症包括:腹胀、腰背酸胀、恶心呕吐、尿赌留、血栓形成、低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穿刺口血肿出血等。
2.3.3.1术后常见症状的护理①腹胀:原因是卧床后肠蠕动减慢、食入不易消化食物、个别患者原有胃肠疾病。
给予腹部热敷,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必要时肛管排气或灌肠导便。
②恶心呕吐:常见原因是药物反应或喝水太急、太多。
解决方法:适当饮水,补液促进造影剂排泄。
③排尿困难:原因有术前未能很好的训练床上使用便器,以及术后要求绝对卧床引起。
可采用诱导排尿的方法,必要时行导尿术。
2.3.3.2局部穿刺部位出血与血肿术毕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血肿形成,询问病人下肢是否有疼痛、发凉、麻木等,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有出血或血肿,应向患者解释原因,积极采取措施[3]。
穿刺口如有渗血,可能是静脉穿刺点出血,一般轻压局部待血止,更换敷料适当延长肢体制动时间。
2.3.3.3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多发生在拔除动脉鞘管时,或发生冠脉痉挛,故须根据病情,备好抗心律失常、升压、解痉、扩血管的药物。
2.3.3.4低血压术后病人多数血压偏低,由于术中疼痛、紧张、术前禁食等所致,一般表现为低血压、心率快。
因此,应加强监护,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
2.4介入诊疗术后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病人,必须按时服用抗凝药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在大量服用抗凝药期间,病人易发生过敏、出血、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大量饮酒、高胆固醇饮食、过度劳累等,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禁止吸烟,少量饮酒,合理膳食,进食不宜过饱,避免进食易胀气、生冷食品,以免出现腹胀、腹泻,可进清淡、易消化食物。
应用抗凝药物期间禁食硬性、粗糙食物以免发生消化道出血。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或动物肝脏以免降低抗凝作用。
同时应进含纤维素高的饮食,以保持大便通畅。
并协助病人制定运动计划,使病人劳逸结合,身心尽早康复。
3体会
在临床中通过积极做好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
教育,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更能够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大幅度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也能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此种治疗方法,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康复
训练。
故加强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3;叶圣雅,沈晓红,姜乾金,等.心理社会因素与手术康复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3.
[2]杨慧敏,赵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5-6.
[3]刘庚,郭秀琴,德爱军,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行angio-seal 封堵术的护理31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