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8年六上数学教案:第4课时 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合集下载

数学苏教版6年级上《分数除法(4)》教学案3

数学苏教版6年级上《分数除法(4)》教学案3

《分数除法(4)》教学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资源: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32。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32=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学例5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600÷32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 升。

x ×32=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x =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21=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

三、练习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

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52”和“黑兔是白兔的32”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 分数除法的应用3.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2.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b. 提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2. 探究新知a. 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b. 举例说明分数除法的应用c. 分组讨论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3. 巩固练习a. 布置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b. 强调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5. 作业布置a. 练习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b.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六、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2. 分数除法的应用3.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练习分数除法的计算题和应用题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分数乘法:通过快速回顾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为学习分数除法打下基础。

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数除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将除法转换为乘法,以及如何处理除以分数的情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能够思考升级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方法;2.使用分数除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思考升级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课本、板书、练习题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自主学习,回顾分数的概念和加、减、乘法的运算方法,并知道它们的运算规律。

2.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班100斤的小玉同学要买36元的蛋糕,她想分成几份,每份多少元,同时也问了同学们,平均每人能分几份,每份多少元?请同学们思考。

3. 让同学们在黑板上给出自己的思路且把针对这个问题的各种表述方式纪录下来。

Step 2 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定义,即把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的运算。

2. 显然,分数除法有两种表达方式:带分数除以带分数,分数除以分数。

同学们回忆并书写出来。

3. 让学生自主整理分数除法的计算要点,并在黑板上展示。

4.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5. 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和答案,从而体会到分享自己的思考的快乐和满足感。

Step 3 拓展应用1. 让同学们思考一下掷骰子的问题——如果掷骰子100次,平均每次得到2/3的机会,意味着可以得到多少次的状况?哪些同学可以推导出来?请展示在黑板上。

2. 借助分数除法,在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同学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表述与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

Step 4 课堂小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理解和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 有了分数除法这种有力工具,我们可以很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难题,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3.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继续探索升级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数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除法运算;2.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分数除法;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2.能够理解并转化实际问题为分数除法运算;3.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难点1.理解与转化实际问题为分数除法运算;2.处理分数除法运算时的分母之间关系。

四. 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复习分数的加、减和乘法运算;2.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3.学习如何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方法和应用;2.案例法:组织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转化成分数除法运算,通过案例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用。

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的除法运算;2.提问学生分数的除法与加、减、乘有何不同之处。

2. 分数的除法运算1.分数的除法定义;2.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3.带分数的除法运算。

3. 分数除法应用实际问题1.识别实际问题中的分数除法;2.分析实际问题,构造分数除法算式;3.解决实际问题,得出答案。

范例一:有一个荒原需要种植果树,每个果园占地 3/4 亩,如果要种 96 棵果树,最少需要多大的荒原?解法:首先计算每个果园需要的土地面积,由于分母是 4,需要种植 96 棵果树,所以分子为 3 × 96 = 288;然后,计算总共需要的荒原面积,荒原面积应该是所有果园面积的和,也就是 288 × 4 / 3 = 384 亩。

范例二:小张有 12 块巧克力,要分给 4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巧克力数量应该是 2/3 块,请问每个同学能分到几块?解法:每个同学应该分到的巧克力数量是 2/3 块,小张一共有 12 块巧克力,因此总共可以分给 12 ÷ (2/3) = 18 个同学,平均每个同学分到的巧克力数量是 12÷ 4 = 3 块,所以每个同学能分到 3 ÷ (2/3) = 4.5 块巧克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这一节的内容既是对前面分数除法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后面更复杂分数除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与分数除法知识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报。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问题。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这块巧克力的1/3,还剩下多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报,呈现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分数除法的定义:分数除法是将除数的倒数乘以被除数。

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将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然后与被除数相乘。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操作分数除法的运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 4 课时分数除法实质问题教课内容:课本第 49 页例 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 题。

教课目的: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简单实质问题,进一步领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目关系的理解。

教课要点:领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目关系的理解。

教课难点: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独立思虑、主动与别人合作沟通、自觉查验等学习习惯,获取一些成功的体验,加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1 、出示例 5 中两瓶果汁图,预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板书:大瓶里的果汁× 2/3= 小瓶里的果汁假如大瓶里的果汁是900 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假如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2 、揭露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二、教课例 51、出示例 5,学生读题。

发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2、议论沟通: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1)用除法计算。

600÷2/3指引议论:为何能够用除法计算?依照是什么?(2)用方程解答。

议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照是什么?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升。

2/3x=600让学生在教材中达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指引查验:x=900 是否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查验?沟通查验的方法。

4、教课“试一试”(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议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题中的数目关系式是什么?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 1/2= 喝了的升数(3)这题能够怎么解答,自己独立达成,并指名板演。

(4)沟通: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小结。

三、稳固练习1、做“练一练”。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可以列方程解答!
新知讲解
5 大瓶的果汁量× 2=小瓶的果汁量3Leabharlann 解:设一大瓶果汁有x毫升。
2x=600
3
2× =3 600×
32
3 2
答:一大瓶果汁
x=900
有900毫升。
新知讲解
5 大瓶的果汁量× 2=小瓶的果汁量
3
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8
解:设上衣的单价是x元/件。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5x=45
8
x=45÷ 5
8
x=72 答:上衣的单价是72元/件。
练一练
2、西林果园有桃树360棵,占果树总棵 树的 3。西林果园有果树多少棵?
5
解:设西林果园有果树x棵。
验算一下吧! 900× 2=600(毫升)
3
试一试
李刚早上喝了一盒牛奶的 1,正好是 2升。
2
5
这盒牛奶有多少升? 谁是单位“1”?
一盒牛奶
已经喝的牛奶
解:设这盒牛奶有x升。
1x= 2
25
1x×2= ×2 2
2
5
x= 4
5
4
答:这盒牛奶有 5升。
练一练
1、一种裤子的单价是45元/条,是上衣
单价的 5。求上衣的单价。
3x=360
5
3x× =5 360× 5
5
3
3
x=600
答:西林果园有果树600棵。
谢 谢 观 看!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感谢 您提出宝贵意见。将修改过的课 件上传至3471512573@邮箱, 同时写清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和 电话号码,我们会送给你惊喜小 礼品一份!

数学苏教版6年级上《分数除法(4)》教学案1

数学苏教版6年级上《分数除法(4)》教学案1

《分数除法(4)》教学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列方程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感受方程思想及其应用价值,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自觉体验等良好习惯,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关键句子,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5分钟左右)1.口算热身。

内容见PPT。

选择其中的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得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读一读,找准单位“1”,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

梨子个数是苹果个数的3倍。

()×()=()一袋大米,已经吃了2/3 。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4/5。

()×()=()柳树的棵数的4/5相当于杨树的棵数。

()×()=()二、自学例5(12分左右)1.明确例5中的自学要求提纲。

出示教材例5.提醒: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

2.自学。

导学单(1)阅读题目,找出关键句子。

(2)根据关键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式。

(3)根据找出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4)对自己做的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思考:大瓶的果汁和小瓶的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分析这些量是否已知?(2)找出单位“1”的量,思考: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导学要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关键句子写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当单位“1”未知时,一般用方程来解答。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的点评。

三、练习(13分钟左右)(一)基础练习1.书P49“试一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
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
作交流、自觉检验等学习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2/3。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2/3=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 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 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2/3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x 升。
2/3x=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 x=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1/2=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八第2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3/5”和“黑兔是白兔的2/3”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小结解题策略。
四、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1、3、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