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案1(无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pdf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pdf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形的特征。

3.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大的特点,体会到我国疆域辽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图片:漠河风光、哈尔滨冰雕、长白山天池提问:你知道下列图片描述的景观吗?它们位于我国哪个地区?(学生回答)明确:漠河风光、哈尔滨冰雕、长白山天池,它们都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今天,我们就走近东北地区,首先来看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提问:东北地区包括哪些省?(学生回答)明确: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活动: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其邻国、临省(区)和濒临的海洋。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2. 东北地区大约跨越多少经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学生读图讨论回答)3.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就是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

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

读图,判断下面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哪一幅表示的是相对位置。

明确:1.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和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濒临的海洋有渤海和黄海。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案例进行分析,如三江平原的农业、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北地区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或可持续利用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八年级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他们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使用地图等地理工具。
2. 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对探索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充满好奇心。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在实际案例中进一步锻炼。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图像、实例和互动交流来学习,对实践活动和合作学习有较高的参与热情。
-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前进行测试和检查,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
4. 教室布置:
- 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划分为不同区域,如教师讲解区、学生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
- 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地图、图片和知识点海报,营造地理学习氛围。
- 设置小组讨论区,配备白板或黑板,方便学生记录和展示讨论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增加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地理现象。
2. 提前提供讨论主题的背景资料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和参与讨论。
3. 鼓励学生在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中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详细介绍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并使用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我觉得这个环节学生掌握得还不错,他们能够理解并记住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在案例分析环节,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对这个环节比较感兴趣,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我觉得这个环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例如,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更多的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属于中温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临黄海、渤海,西接内蒙古高原
-工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保护: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2.东北地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基本概念、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过程:
讲解东北地区的定义,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基本信息。
详细介绍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东北地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他们将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并能够描述其形成原因。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梳理型教案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梳理型教案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梳理型教案东北地×104km2,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8.2%,人口10696万(2001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条件〔一〕地表构造略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带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紧接着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内那么是广阔的平原。

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地形轮廓。

〔二〕自然景观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地表积雪时间长。

深厚的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广泛分布,草甸化与沼泽化现象显著。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东北自然景观的主要表现。

二、资源优势(一)农业资源丰富、质量良好〔1〕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为192×104hm22,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2倍。

土壤比拟肥沃,东北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

全区可开荒地多,约有667×104hm2。

〔2〕是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针叶林分布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以红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为主,材质优良。

×104h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3.8%,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

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强,适合多种牲畜饲养。

×104hm2,南临黄海、渤海,利于开展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二)水资源比拟丰富较多的降水,较低的蒸发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岭,保证了本区有比拟丰富的水资源。

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条,水网稠密。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1653×108m3。

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80%。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330×108m3。

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1530×104kW〔大于10000kW〕,其中可开发的约为1370×104kW。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湘教版
东北地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方 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
分析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标要求 重点 难点 教法 教学程序 激情导入 自主学习 激情互动 拓展延伸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① 读图 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 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② 读图 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③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 江冲积而成的。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2、 阅读:“白山黑水” 四、 气候特征 1、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 温暖短暂。 2、 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 3、 活动 (1) 读图 6-9、6-10、6-11,完成下列任务。 ① 东北地区 1 月、7 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 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 东北地区的 1 月平均气温 有什么特点 ②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 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 图 6-14、6-15、6-16 表示的是大连、长春、 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据此 完成下列任务。 ① 将上述三个城市按 1 月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 ② 在上述三个城市中, 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个? ③ 判断城市 A、B、C 的名称,并归纳东北地区的气 候特征。 (3) 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 要素的综合影响。 由于植物的生长对地理环境的依赖 性很大,因而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 用。在一定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读图 6-17,完成下列任务。 ① 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一 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② 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 1000 毫米以上,而 西北侧仅为 600~700 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 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明显不同? ③ 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 还是西北侧? 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板书设 计 教学 反思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 地理位置 二、地形特征 三、气候特征 让学生多动眼看、动脑思、动口议、动手写,并且联系实际情况,应用所学到的知 识,达到迁移深化的效果。

湘教版八下地理 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 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教案设计

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运用“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等图像,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结合“沿125°E东北地区剖面”、“沿45°N东北地区剖面”等图像,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4.以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教学重难点:1.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谜语导入:你知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指的是我国哪一个地区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切入课题。

一、地理位置教学过程: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两幅图,教师指图讲解: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中国温度带分布”三幅图,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4“活动”。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相应点拨和指导。

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我们学习过描述大洲、地区、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过评价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方法。

你还记得这些知识和方法吗?你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及其分类吗?你了解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吗?你知道如何来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吗?下面,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25“活动”第1题,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课件(新版)湘教版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与自然环境
咱东北不差钱,
不差事
鹿茸
人参
貂皮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
400N—530N
经纬度位置
1200E—1350E
相对位置
临海、邻国、邻省
一、地理位置
•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 经纬度:120°E~135°E 40°N~53°N
降水量 由东南向西 北递减
气温由 南向北递减
东北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蒸 发 少
冻土 沼泽 稻田 多湿地 多针叶林 最大林区 东北林区
湿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2、植被受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的影响, 读图P30页图完成:
(1):长白山位,东部沿海,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合作探究二
东南为迎风坡,降水多,西北为背风坡,降水少
黑土面积大,沼 泽分布广是东北 平原的特色。
河 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二、地形特征
地形以___ 、___和___为主
半环状的三带: 地表结构大致呈______ 乌苏里江 外围是黑龙江、 ______ 、 ______和 鸭绿江 图们江 ______等流域低地, 平原 中间是_____ 山地 和______ 丘陵 内部则是广阔的___ 平原 丘陵
(2):玲玲这一侧为东南坡,
受降水的影响,
植被基带更高一些 。
3、“白山黑水”分别是指什么?
白-----长白山 黑------黑龙江
4、长白山的天池是怎样形成的?
火山作用
对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纬度差异,了解中国 纬度位置对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东北平原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知识点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3.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水较多的地区。

4.人口分布:(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可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可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较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等。

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线沿线地区(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哈尔滨:职能: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工业部门: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长春:职能: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工业部门:汽车制造、铁路车辆制造。

(4)沈阳:职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部门: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5)大连:职能: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工业部门: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服装等工业发达。

6.农产品生产基地(1)农业发展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城市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
A、漠河
B、哈尔滨
C、长春
D、大连
2、辽宁省濒临的海洋是()
A、渤海和朝鲜海峡
B、渤海和黄海
C、黄海和朝鲜海鲜
D、渤海和东海
6.目前,影响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 )
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③自然灾害频繁④环境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
A、辽河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黑龙江
8、长白山东南部降水多是因为()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
(二)、读图回答:
例题:下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

(2)地形区的名称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

(3)写出下列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4)C地区适于建成全国性商品粮基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5)在A、B、C三地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 地,C区域应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C地形区的名称是:松嫩平原,从降水量看C比B少,其原因主要是:B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 ,从积温看C比两侧地区略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7)图中的B山脉是:_____________,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写出它可以作为哪些事物的分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回答:
(1)图中邻国A______;B______平原;C______海;
(2)地形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该地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