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X)——稻(3)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Ⅳ)——大豆(2)、马铃薯

38 选育 单位 :中国科学 院遗 传与 发育 生物学 研 究 .. 2
所。
383 品种 来 源 : 0 — 9郑 9 1 6 6 . . K 2 3 / 2 1— 。 384 特征 特性 : .. 生育 期平 均 1 7天 。株 型 收敛 , 限 0 有 结 荚 习性 。株 高 8 . c 主茎 1 . 68 m, 69节 , 效 分 枝 23 有 _ 个 , 荚 高 度 1 . c 单 株 有 效 荚 数 4 . , 株 粒 底 86 m, 67个 单 数 8. , 87粒 单株粒 重 1 . g 百粒 重 1 . g 卵 圆叶 , 69 , 91 。 紫 花 , 毛。 灰 籽粒 椭 圆形 , 皮浅 黄色 , 种 微光 , 脐浅 褐色 。 种
31 . 品种 来 源 : 丰/ .03 巨 豫豆 2 号/ F 5 7 1 1 / 90 - 。 K 31 . 特征 特性 : . 4 0 生育 期平 均 1 6天 。 型 收敛 , 限 0 株 有 结 荚 习性 。株高 7 . c 底 荚 高度 l . c 主茎 1 . 73 m, 72 m, 68 节 , 效 分枝 21个 , 株 有效 荚 数 4 . , 株 粒数 有 . 单 8 6个 单 11 0 . , 株 粒重 1. g 百 粒 重 1 . g 9粒 单 69 , 68 。椭 圆 叶 , 紫 花, 毛。 灰 籽粒椭 圆形 , 皮黄 色 , 光 , 脐褐 色 。 种 微 种 接种 鉴定 , 抗花 叶病 毒病 3号 和 7号株 系 , 高感 胞囊 线 虫病 1号 生 理 小 种 。粗 蛋 白质 含 量 3 . % ,粗 脂 肪 含 量 85 4
株 。() 施腐 熟有 机 肥 100k 、 3亩 0 g氮磷 钾 三元 复合 肥
1 g或磷 酸 二胺 1 g 5k Ok 作基 肥 , 花期追 施 氮磷 钾 三 初 元 复合 肥 1 g 尿素 5~8k 。 5k 或 g 397 审 定意 见 :适 宜在 山东南 部 河南 东南 部 和江 .. 苏 、 徽两 省淮河 以北地 区夏播 种植 , 囊线虫 病 易发 安 胞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Ⅳ)——大豆(1)

31 品种 来源 :晋豆 9号 ×诱变 3 ) .. 3 ( 1 x晋豆 2 3号。 31 特征 特性 : 均生育 期 18天 , 高 6 . c 亚 .. 4 平 0 株 77 m, 有 限结荚 习性 。株 型 收敛 , 主茎 1 . , 49节 有效 分 枝 27 . 个。 单株有 效荚 数 3 . , 株粒 数 7 . , 株粒 重 42个 单 36粒 单 l . g 百粒 重 2 . g 籽粒 椭 圆形 , 色 , 光 , 色 6 , 5 1 。 2 黄 微 褐 脐 。 种 鉴定 , 花 叶病毒 病 S 3 S 7株 系 , 接 抗 C 、C 高感 大豆
31 产量 表 现 :0 6年 、0 7年 参 加 黄淮 海 中片 夏 .. 5 20 20 大 豆 品种 区域试 验 , 两年 平均 亩 产 173k , 8. g 比对 照齐 黄 2 8号 增 产 7 . 5% ;2 0 0 7年 生 产 试 验 , 平 均 亩 产 2 59k , 0 . g 比对照增 产 l. 02%。 31 栽 培技 术 要 点 :结 合 早 春 耙 地 ,亩 施 农 家肥 .. 6
20 0k 、 0 g 磷酸 二铵 2 g6月上 、 0k ; 中旬 抢 时播 种 , 留 亩 苗 1 . 6万株 。 31 审 定意 见 : 宜 在 山西南 部 、 南 中部 和北 部 、 .. 7 适 河 河 北南 部 、 山东 中部和 陕西 关 中地 区夏播 种植 。 32 汾 豆 7 - 2号 321 审定 编号 : . . 国审 豆 2 0 0 2 0 80 。
3 . 审定编 号 : .1 3 国审豆 2 0 0 3 0 80 。 332 选育 单位 : ..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作物科 学 研究所 。 33 品种 来源 : _. 3 吉林 2 汾 豆 3 1X( 1×中豆 1 ) 9。 33 特征特 性 : 均生 育期 1 5天 , .. 4 平 0 株高 9 . c 亚 85 m, 有 限结 荚 习性 。株 型 收敛 , 茎 1 . , 效分 枝 1 主 81节 有 . 8 个 。底 荚 高度 1 . c 单 株 有效 荚 数 4 . , 粒重 49 m, 1 0个 百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Ⅴ)——小麦(1)

51 产 量表现 :0 8~2 0 .. 5 20 0 9年 度参 加 长江上 游 冬麦
组 品种 区域试验 ,平 均亩产 3 6 g 6 . k ,比对 照川 农 1 0 6 号 增 产 1 . ;0 9 —2 1 53 2 0 % 0 0年 度 续 试 , 平 均 亩 产 3 78k , 8 . g 比对 照 增产 68 . %。2 1 0 0~2 1 0 1年度 生 产试 验 , 均亩 产 3 38k , 平 7 . g 比对 照增 产 32 . %。 51 栽 培技 术要 点 : 1适 宜播 种期 1 .. 6 () 0月底 至 1 月 1
初 , 亩适 宜基 本苗 1 每 0万 ~1 4万苗 。 ( ) 2 注意 防治蚜 虫、 白粉病 和 叶锈病 。 51 .. 审定 意见 :适 宜在西 南冬 麦 区 的四川 省 、贵州 7 省 、 庆市 、 西省 汉 中和安康 地 区 、 重 陕 湖北 省襄 樊地 区 、 甘肃 省徽 成盆 地川 坝河谷种 植 。
5 小 麦 品种
51 川麦 6 . 0号 511 审定编 号 : .. 国审麦 2 1 0 1 0 10 。
51 选 育 单位 : I .. 2 四川省农 业科 学 院作物研 究 所 。 51 品种 来源 :8 13 / .. 3 9 — 2 1 贵农 2 / 1号/ 生核 3 9 。 2 5 51 特 征 特性 :春 性品种 ,成 熟期 平均 比对 照川农 .. 4 1 晚熟 1天 。 6号 幼苗 半直立 , 叶较窄 , 蘖力 强 。 高 苗 分 株
9 m, 型较 紧凑 。穗层 整齐 , 2e 株 熟相 好 。穗长 方 形 , 长 芒, 白壳 , 红粒 , 粒半 角质 , 匀 、 籽 均 较饱 满 。亩穗数 2 . 52 万穗, 穗粒 数 3 . 粒 , 57 千粒重 4 . g 抗 病性 鉴定 : 66 。 高抗 条 锈病 , 高感 白粉 病 、 赤霉 病 、 叶锈病 。 0 9年 、0 0年 20 21 品质测定 结果分 别为 :籽粒 容重7 6r 、9 L 硬 度 8 L 7 2r , C 4 指 数 5 .、3 , 白质 含量 1 .3 l.5 面 粉湿 面 2 5. 蛋 9 9 2 %、2 %; 2 2 筋 含量 2 . 2 .%, 降值 2 . m 3 . mL 吸水 率 40 %、43 沉 85 L、00 , 5 .%、95 , 定 时 间 3 i、 . r n 最 大 抗 延 阻 53 5 .% 稳 . r n 30a , 4a i 力 3 0 . 3 2 . 延伸 性 14 m 121 拉 伸 面积 0 EU、7 EU, 4 m、8 i T m,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Ⅰ)——玉米(1)

学 院植 物保 护 研究 所两 年 接种 鉴定 , 抗茎 腐病 , 高 中抗 大斑病 和 玉米 螟 , 丝 黑穗 病 和弯 孢菌 叶斑 病 。 感 经农 业 部 谷 物 及制 品质 量监 督 检 验 测试 中心 ( 哈尔 滨 ) 测定 , 籽 粒 容 重 7 0 gL 3 / ,粗 蛋 白含 量 92 % ,粗 脂 肪 含 量 . 8
办 公 室
(国家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 京 1 0 2 ) 北 0 15
1 玉 米 品 种
11 辽 禾 6号 .
穗 长 1 . c 穗行 数 l 85 m, 6或 1 行 , 轴 白色 。 8 穗 籽粒 浅黄 色 , 齿 型 , 粒重 3 . g 经 吉林 省 、 马 百 49 。 黑龙 江 省农业 科
定。
11 产 量表 现 :0 9~2 1 参加 东北 早 熟 春玉 米 .. 5 20 0 0年 品种 区 域试 验 ,两 年 平均 亩 产 7 47k ,比对 照增 产 3. g 58 ;0 0年 生产 试 验 , 均 亩 产 7 53k , . 21 % 平 1 . g 比对 照 增 产 40 .%。 11 栽 培技 术要 点 : 1 .. 6 ( )在 中等肥 力 以上 地块 种植 。 ( ) 宜播 种 期 4月 中下旬 。 3 每亩 适 宜密度 3 0 2适 () 5 0~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Ⅱ)——玉米(2)、棉花(1)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Ⅱ)——玉米(2)、棉花(1)佚名【摘要】(上接第1期第54页)1.18荃玉9号1.18.1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8。
1.18.2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18.3品种来源:Y3052×18-599。
1.18.4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9天,比渝单8号早1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71 cm,【期刊名称】《种子科技》【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品种介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棉花;选育单位;品种来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029(上接第1期第54页)1.18 荃玉9号1.18.1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8。
1.18.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18.3 品种来源:Y3052×18-599。
1.18.4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119天,比渝单8号早1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71 cm,穗位高109 cm,成株叶片数18片。
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形,穗长19.1 cm,穗行数16或18行,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5 g。
平均倒伏(折)率4.9%。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06 g/L,粗蛋白含量12.10%,粗脂肪含量3.76%,粗淀粉含量69.04%,赖氨酸含量0.42%。
1.18.5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06.2 kg,比对照增产7.6%;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1 kg,比对照增产6.8%。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IX)——稻(2)

底 墒充 足 , 足墒 下种是 小麦 苗全 苗壮 , 夺取 丰收 的 关 键措施 之 一 。同时形 成 以播期 调整 播量 的生产 指导 技 术 , 到早 播 不 稀 , 做 晚播 不 密 , 小 麦 冬 前单 株 叶 龄 使 达五 叶一 心 。金禾 9 2 13最 佳播 期 为 l 0月 5~1 5日, 亩基 本苗 l 8~2 0万 株 。每晚播 1天 , 基本 苗增 加 1 亩 万株 , 以确 保全 苗不 断垄 。
抗 性 :稻瘟 病综 合 指数 27级 ,穗 瘟 损失 率 最 高 级 3 . 级; 白叶枯 病 5级 ; 飞 虱 9级 ; 褐 白背 飞虱 7级 。 中抗 稻 营养 。高 水肥 地应在 抽穗 、 扬花 、 灌浆 三个 时期 保证 供
水, 防止 因水不 足形 成秕 粒 。
736 栽 培技 术要 点 : 1育 秧 : 好种 子消 毒处 理 , .. () 做 适
・
种 子 科技 ・
・0 2 0 ) 2 1 (9 ・
中 图分 类 号 : 1 . 9 S5 1 2 0 文献标志码 : B
・ 品种 介绍 ・
文 章 编 号 :1 0 — 6 0 2 1 ) 9 0 5 — 4 0 5 29 (02 0 — 0 0 0
第 二届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 通过 的品种介绍( ——稻 ( ) I x) 2
74 欣 荣 优 5号 .
综合 指 数 6 . , 6级 穗瘟 损 失 率最 高 级 9级 ; 白叶枯 病 7 级 ; 飞虱 9级 ; 褐 白背飞虱 9级 。高感 稻瘟病 、 飞虱和 褐 白背飞虱 , 白叶枯病 。 感 米质 主要指标 : 整精米率 5 . 8 %, 2 长宽 比 3 , 白粒率 1 %, 白度 3 %, 稠度 5 i, -垩 2 9 垩 . 胶 9 8ii n1 直链淀 粉含量 2 .%, 21 达到 国家 《 优质 稻谷 》 准 3级 。 标 73 产量 表现 :0 8 参 加长 江 中下 游早 籼 迟 熟组 -5 . 20 年 品种 区域试 验 , 平均 亩产 5 57k , 1. g 比对 照 金 优 4 2增 0 产 24 极 显 著 )2 0 . %( ;0 9年 续试 , 均亩 产 5 78k , 平 2 . g 比 对 照增 产 57 极 显著 ) . %( ;两 年 平 均亩 产 5 18k , 2 . g 比 对 照增 产 41 增产 点 比率 8 . 2 1 生产试 验 , .%, 00 %。 0 0年
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关于审定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的公告

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关于审定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9.09•【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施行日期】2010.09.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其他正文农业部公告(第1453号)陵两优472、华农18、冀棉169、合农61号、中薯17号等113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1品种名称:陵两优472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湘陵628S×恢47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
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博优998长1.6天。
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稃尖无色,偶有短顶芒,每亩有效穗数16.4万穗,株高115.3厘米,穗长24.5厘米,每穗总粒数143.8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9.0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7%,长宽比3.2,垩白粒率15%,垩白度2.9%,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7.9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3.7%(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452.5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2.3%(极显著)。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0.2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3.1%,增产点比率70.8%。
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3千克,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多蘖壮秧。
2.移栽:适龄移栽,适当密植,适宜软盘抛秧和小苗带土移栽。
一般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每平方米抛栽28~30穴;水育小苗5叶左右移栽,每穴栽插2~3苗。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的品种介绍(Ⅷ)——油菜(2)、稻(1)

61. 产 量表 现 :0 9~2 1 .95 20 0 0年 度参 加 长 江 下 游 区
61 . 审定编号 : 审油 2 10 9 . 1 9 国 0 11 。
油 菜 品种 区域 试验 , 均 亩 产 1 58k , 平 5 . g 比对 照秦 油 7
号 增 产 40 ;平 均 亩 产 油 7 .0 k , 比对 照 增 产 .% 29 g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 通过的品种介绍( l—— 油菜( )稻() Ⅵ1 ) 2 、 1
办 公 室
(国家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 京 10 2 北 0 15)
( 上接 第 7期 第 5 3页)
61 .9 油 研 8 8 1
2 .6I Ug 含 油量 4 .3 25 mo , x 65 %。
乖 乖 乖 乖 不 尔 . 希 尔 尔 . ! 矫
乖
乖
乖
不 乖 乖 乖 乖 希 乖 乖
8 0倍 水 溶 液进 行 喷雾 防治 。 白粉 病可 用 2 %百 理通 0 5 可 湿性 粉剂 1 0 0 0倍 液进行 喷雾 防治 。 害虫 主要 有 白粉 虱和潜 叶蝇 , 可使用 1 %爱 福 丁 . 8 乳 油 30 0 0倍液 、0 4 %绿 菜宝 乳油 2 0 0 0倍液 、 . 25 %功夫 乳 油 20 0 0倍液 交替 喷洒 。 6 玉米 田间管理
7 采 收 与 贮 藏
底 肥 亩 施 20 5 0~3 0 g农 家 肥 ,0 碳 酸 氢 0 0k 3 铵 、0k 过磷 酸钙 , g 4 g 8k 钾肥 , g 酸锌 。追 肥看 苗 1 硫 k 巧施 : 5—6片叶早 追攻 苗肥 , 亩施 尿素 4—5k ; g 对小 弱苗 重施 , 进平衡 生 长 , 促 同时进行 人工薅 锄一 次 。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农作 物品 种 审定委 员会 ,北京 102 015)
( 上接 第 9期 第 5 3页) 71 天两优 6 6 .2 1
移栽 : 龄 3 秧 0天左 右 , 时移栽 。合 理密植 , 亩栽插 适 每
1 . 5万 ~1 . 7万穴 、 7万 ~8万 株基 本苗 为宜 。( ) 3 肥料 管理 : 多施有 机肥 , 氮磷 钾合 理配施 。 中等 肥力 田亩施 纯 氮 l g左 右 , 、 、 比例 1 0 05 :. , 用 2k 氮 磷 钾 . :.0 07 施 0 5 方 法 以前促 、 中控 、 后补 为宜 。 ( ) 分管 理 : 到浅水 4水 做
应根 据播 种 时间 、 土壤墒 情 、 地质 量及 肥力水 平 整
确定。 在适 播期 内 , 一般亩 留基 本苗 1 8万 ~2 株为 2万 宜, 亩播 量 1 0一l , 2 薄地 和 晚播 田块 应酌 情 增加 播
量。
73 施 足 基 肥 .
对 生长过 旺或群 体偏 大 的麦 田 ,起身 期除控 制肥 水 外 , 拔节 前还应 采取镇 压 、 中耕 和化 控等 控制措 在 深
71 . 审定编 号 : . 1 2 国审稻 2 10 2 0 1 1。 71 . 选育单位 : . 2 2 武汉 武 大天源 生物科 技股 份有 限公
司。 71 3 品 种 来 源 : 源 6 x 0 6 . 2 天 SR 1。
71 . 特 征特性 : 籼型两 系杂 交水 稻 。在 长江 中下 . 4 2 属
准 3 。 级
插秧 , 深水 护 苗 , 薄水 分 蘖 , 时 晒 田 , 期 湿 润灌 溉 , 及 后 不 宜 过早 断 水 。 ( ) 虫 防治 : 时防 治稻 瘟 病 、 5病 及 纹枯 病、 白叶枯病 、 螟虫 、 飞虱等 病虫 。 稻 71 . 审定意 见 : . 7 2 适宜 在江西 、 湖南 ( 陵 山区除外 ) 武 、 湖北 ( 陵 山 区除外 ) 安徽 、 江 、 苏 的长 江 流域 稻 武 、 浙 江 区 以及 福建 北部 、 南南 部稻 区 的稻 瘟病 、 河 白叶枯病 轻 发 区作 一季 中稻 种植 。
7 1 泸优 9 0 .3 83
71 . 审定编 号 : .31 国审稻 2 10 3 0 11 。 71 . 选 育单 位 :四川 省 农业 科 学 院水 稻 高 粱研 究 .3 2
所。
71 . 品种 来源 : 9 A 泸恢 H1 3 .3 3 泸 8x 0。
71 . 产 量 表 现 :0 9年 参 加 长江 中下 游 中籼 迟 熟 .2 5 20 组 品种 区域 试 验 , 平均 亩 产 5 1 g 比对 照 Ⅱ优 8 8 9.k , 0 3
71 . 特 征特 性 : 籼型三 系杂交 水稻 。在 长江 中下 .3 4 属 游 作一 季 中稻种 植 , 生育 期平 均 144天 , 全 3. 与对 照 Ⅱ 优 8 8相 同 。 3 株高 167Cq穗 长 2 . c 亩 有效穗 数 2 . l, l 53 m, 1. 穗 , 总 粒 数 11 5 4万 穗 7 . , 实 率 8 . , 粒 重 9粒 结 26 千 % 2.g 92 。株 型适 中 , 长势 繁 茂 , 间 、 尖 黄色 , 头 白 节 颖 柱
增产 61 极显 著 ) 2 1 续 试 , 均 亩产 5 01k , .%( ;0 0年 平 6 . g 比对照 增产 3 %( 显著 ) . 极 2 ;两 年平 均 亩 产 5 56k , 7 . g 比对 照增 产 4 %, . 增产 点 比率 8 . 6 49 %。2 1 生产 试 0 0年 验, 平均 亩产 5 1 g 比对照 增产 1 %。 4.k , 4 . 0 71 . 栽 培技 术要 点 :1 育 秧 : 好 种子 消毒 处理 , .26 () 做 每 亩大 田用种 1 . 2一1 g . k 。适 时播 种 , 5 培育 壮秧 。( ) 2
72 合 理 密 植 .
色, 熟期转 色好 。 抗性 : 稻瘟病 综合 指数 46级 , 瘟损 . 穗 失 率最 高级 7级 ; 白叶枯病 7级 ; 飞虱 9级 ; 穗期 褐 抽 耐 热性 7级 。 稻瘟病 和 白叶枯病 , 感 高感 褐 飞虱 。 米质
充 分发挥 高产 潜力 。
75 防 止 倒 伏 .
・
种 子科技 ・
・0 2(0 ・ 2 1 1 )
中图 分 类 号 : 1 : 9 S5 1 2 : 0 文 献标 志码 : B
・ 种介绍 ・ 品
文 章 编 号 : O 5 2 9 (o 2 l 一 00 0 lO — 6 o 2 1 )O 0 5 — 4
第二届国家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 通过 的品种介绍 ( ——稻 ( ) X) 3
游作 一季 中稻 种植 , 生育 期平 均 1 1 全 3. , 4天 比对 照 Ⅱ 优 8 8短 25天 。株高 138c 穗 长 2 . c 亩有效 3 . 2 . m, 46 m, 穗数 1 . 穗 , 总粒 数 1 53粒 , 实 率 8 .%, 72万 穗 6. 结 07 千 粒重 2 . g 株 型适 中 , 72 。 熟期 转色 好 。 性 : 抗 稻瘟病 综合 指数 5 . , 瘟 损 失率 最 高 级 9级 ; 6级 穗 白叶枯 病 7级 ; 褐飞 虱 9级 ; 抽穗 期 耐热性 7级虱 。 质 主要指 标 : 精米 率 6 .%, 米 整 5 2 长 宽 比 2 ,垩 白粒 率 2 . ,垩 白度 46 ,胶 稠 度 . 9 53 % .% 7 8mm, 直链 淀 粉 含量 1 .%, 到 国家 《 质 稻谷 》 58 达 优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