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维生素与辅酶

合集下载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和辅酶

维生素缺乏病:是由缺乏维生 素引起的疾病。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不是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 也不是体内能源物质。 它的作用是调控新陈代谢。
维生素的分类
按其溶解度不同分为两大类。 一. 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2、 PP、B6、B12、泛酸、叶酸和生物素 共8种)和维生素C。 二. 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K 4种。
维生素B6组成的辅酶及其功能
维生素B6主要在脑肝肾等组 织中磷酸化生成三种磷酸酯,其 中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在转 氨酶反应中可以互变, 可作为转氨酶、氨基酸脱羧 酶的辅酶而参与代谢。
5 . 泛酸的结构( B3 )
酸借酰胺键与,-二羟-,二甲基丁酸缩合而成的一 种酸性物质,因自然界中 普遍存在,故又名遍多酸。
GSSG 谷胱甘肽还原酶 维生素C + NADPH+H+ 2GSH + NADP+
维生素C的功能
2.作为 羟化酶的辅助因子参与 胶原等物质的合成和肝脏的生 物转化作用。
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分子羟 赖氨酸、羟脯氨酸残基的合成需要它。 缺乏时,血管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引 起皮下出血,骨骼牙齿容易折断,即坏血 病。
维生素PP组成的辅酶
维生素PP在体内是组成 脱氢酶的辅酶。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又叫CoI,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又叫CoII。 磷酸(NADP
NAD+的组成
NADP+的组成
+或 NAD
+的功能 NADP
NAD+或 NADP+是许多不需氧 脱氢酶的辅酶,其结构中所含的尼 克酰胺的吡啶环可逆地加氢和脱 氢反应,进行递氢作用,是氧化还 原作用中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参 与物质代谢和生物氧化过程。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活性形式: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是AA代谢中多种酶的辅酶
CHO HO H3C N CH2 OH HO H3C N CH2NH2 CH2 OH
PLP参与反应有多种(7种)反应,转氨酶通过磷酸吡
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
VitB6在动植物中分布广,同时肠道细菌可以合成VitB6, 很少有缺乏病。


VitB2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如酵母、肝、肾、蛋黄、奶中,所 有植物和很多微生物都能合成核黄素。
OH OHOHOH N N N C O FMN FAD O N N N N NH2 OH OH
CH2CHCHCHCH2OPOCH2 O CH3 CH3 C O NH
四.泛酸和辅酶A

泛酸VB3又名遍多酸(pantothenic acid) 泛酸是由,-二羟基- ,-二甲基丁酸 和一分子-丙氨酸缩合而成。
维生素D的结构

R
HO
在生物体内,D2和 D3本身不具有生物 活性。它们在肝脏 和肾脏中进行羟化 后,形成1,25-二 羟基维生素D。其中 1,25-二羟基维生 素D3是生物活性最 强的。
食物形式的VitD
UV
前VitD3
VitD3(胆钙化醇) 肝
1,25-二羟VitD3

25-羟VitD3
如同激素调节钙、磷代谢
二.维生素的发现
我国唐代就有用动物肝(VA)防治夜盲症,用谷皮 汤(VB1)熬粥防治脚气病
1890年 荷兰医生Eijkman的实验鸡群中爆发了多样 性神经炎—类似脚气病 1897年 才明白可能是喂白米而引起的,缺乏“保 护因素” 1913年 美国的生物化学家Mendal和Osborni,等发 现VA,VB. 一般说植物体内能够合成Vit,但也不是绝对的,有 一些微生物合成某些Vit,E.coli能合成VitK,生物 素等,人体能合成VitD,大小白鼠能合成Vc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NH2 CONH2 O O O
-
N N
N
CH2OPOPOCH2 N O O O OH
OH
OH(OPO3H2)
传递电子和质子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泛酸和辅酶A(CoA) (4) 泛酸和辅酶A(CoA)
维生素(B3)-泛酸是由α 维生素(B3)-泛酸是由α,γ-二羟基-β-二甲基丁 (B3) 二羟基酸和一分子β 丙氨酸缩合而成. 酸和一分子β- 丙氨酸缩合而成.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 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可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 大类. 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 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 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功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MN(黄素单核苷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 黄素 是核黄素(维生素B 的衍生物, 酸)是核黄素(维生素B2)的衍生物,
OH OH
传递氢和电子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3) 维生素PP 维生素PP
烟酸和烟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 烟酸和烟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和 辅酶II II. 辅酶II.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 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7) 生物素 (8) 维生素B12辅酶 维生素B
(9)硫辛酸
维生素C 维生素C
O
在体内参 与氧化还 HO 原反应, 原反应, HO 羟化反应. 羟化反应. H 人体不能 HO 合成. 合成

生物化学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生物化学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编辑ppt
辅酶A(CoA-SH)
VB3
OH
C H2
H3C
C
C H3
CH OH
CO
NH
C H2 C H2 CO OH
编辑ppt
巯基乙胺
酰胺键
泛酸
磷酸二酯键 5`
3`.5`-ADP
3`
功能 以CoA-SH的形式参加代谢。
(1)它是酰基的载体,可充当多种酶的辅酶参加酰化反 应和氧化脱羧反应。 (2)作为酰基载体蛋白(ACP)的辅基,参加脂肪酸的合 成代谢。
维生素B12作为辅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 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甲基钴胺素
编辑ppt
编辑ppt
功能
(1)在体内维生素B12辅酶作为变位酶的辅酶参加一些 异构化反应
(2)甲基钴胺素参与生物合成中的甲基转移 (3)维生素B12对红细胞成熟起重要作用,可能与它参
与DNA的合成有关。
来源 肝脏是最好的来源,其次是奶类、肉、蛋、鱼等。
功能 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细胞
内固定CO2的反应。如丙酮酸羧化酶。
来源 在动、植物界广泛存在。
编辑ppt
七、维生素B11 (叶酸,folic acid )与辅酶F (CoF)
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PGA),它是2-氨基-4-羟基6-甲基蝶呤啶与氨基苯甲酸(PABA)和谷氨酸三部 分组成。 广泛存在于绿叶中
(3)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
编辑ppt
缺乏病∶
脚气病: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麻木、四肢乏力和神经系 统损伤等症状。
性质∶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在酸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易破坏。
来源 它广泛分布于植物中 谷类、豆类的种皮中含量丰富,酵母中含量也很多。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2)饮食不良 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致病原因: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过剩 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外皮及胚芽中,米糠、麦麸、
黄豆、酵母、瘦肉等食物中含量最丰富。
2、VitB2(核黄素)和黄素辅酶(重点)
脱氢酶黄素酶的辅基
核黄素(维生素B2),是由5碳的核糖 醇(核糖的还原形式)和 7,8-二甲 基异咯嗪(这是黄素的特征)构成。
维生素B6
自由地进行转移。多数 都不能在组织中大量贮
生物素 存,反之过量的部分会
泛酸
通过尿液排出。
有些酶表现活性除了需要蛋白部分以外还需要辅 助因子,两者合起来才称为全酶。
辅助因子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称为必需离子的 无机离子(例如,镁、铁等一些金属离子),另一类 是称为辅酶或辅基的有机化合物。
有些辅酶或辅基可转移氢或电子,有些辅酶或辅 基可以转移大的、共价连接的化学基团。
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FAD + 2H = FADH2 FMN + 2H = FMNH2
核黄素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VB2缺乏症
生理功能:广泛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糖、 脂肪和蛋白质代谢。 缺乏症症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 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谷物、鸡蛋、乳类及肝脏中
在动物细胞内,许多辅酶或辅基是由称为B族维 生素的前体合成的。
二、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1、VitB1和焦磷酸硫胺素(TPP):别名,硫胺素
硫胺素(VB1)结构式 嘧啶环 噻唑环
NH2 N
ClCH2 N+
H3C N

五维生素与辅酶

五维生素与辅酶

素D3是生物活性最
强的。
23页 共29 第 / 页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3,维生素E
? 又叫做生育酚,目前(mùqián)发6现种的,有其中(qí ? ,?,?,?四种(sì zhǒnɡ)有生理活性。
R1 HO
R2
O
R3

第24页 /共 29页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4,维生素 K
? 维生素 K有3种,K1,K2,K3 。 其中(Kq3í是zh人ōn工g合) 成(rén ɡōnɡ hé ch
一、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fǔ méi)
(3) 泛酸(fàn suAā(nC)o和A辅) 酶
中 功 ? 辅酶A(f是ǔ 生m物éi体) 内代谢反应中乙酰化酶的辅酶,
间 能 它的前体是维生素 (B3)泛酸。
产?
物是
CH3OH O
O
的传
CH2 C CH C NH CH 2 CH 2 C NH CH 2 CH 2SH
素 K是 2- 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O
O
O
CH 2 [CHC(CH 3)CH2CH2]5CHC(CH3)2 O
第 25页 共 29 页 /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zuòyòng
? 辅酶(fǔ méi)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直接参加了反应。
? 每一种(yī zhǒnɡ)辅酶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特定地
金属( jīnshǔ)酶和金属( jīnshǔ)激酶。
? 在金属酶中 ,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如 Fe2+/ Fe3+ 、Cu+/Cu3+、Zn2+ 、 Mn 2+、 Co2+ 等。
? 金属酶中的金属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在酶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与辅酶

五、 维生素B6与磷酸吡哆醛辅酶
五、 维生素B6与磷酸吡哆醛辅酶
2、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参加的反应 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作为辅酶,广泛参不涉及氨基
酸癿各种反应: 转氨基作用 脱羧作用 脱氨基作用 消旋作用 3、来源广泛: 五谷杂粮 肠道细菌合成
六、 维生素B7 生物素与羧化辅酶
1、结构: 生物素的结构 尿素-噻吩-戊酸衍生物 活性位点:N-1
辅酶?
• 不酶蛋白结合疏松,用透析法容易不蛋白部分分开癿有机 小分子。 • 由于辅酶在酶催化反应中其化学组分发生了变化,因此可 以认为辅酶是一种特殊癿底物或者称为“第二底物”。这 种所谓癿第二底物可以被许多酶所利用。例如,目前已知 有约七百种酶可以利用辅酶NADH迚行催化。 • 在细胞内,反应后癿辅酶可以被再生,以维持其胞内浓度 在一个稳定癿水平上。例如,NADPH可以通过磷酸戊糖 途径和甲硫氨酸腺苷基转移酶作用下癿S-腺苷基蛋氨酸来 再生。由于辅酶癿再生对于维持酶反应体系癿稳定是必要 癿,因此,辅酶再生系统获得了大量癿实验室以及 • 工业应用。
2、NAD+、NADP+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
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 3、B5来源广泛
肝脏、酵母、花生、谷类、豆类、肉类
五、 维生素B6与磷酸吡哆醛辅酶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醛、吡哆胺、吡哆醇
1、结构
吡啶衍生物
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三、 维生素B3—泛酸与辅酶A(CoA)
三、 维生素B3—泛酸与辅酶A(CoA)
2、 功能:
(1)组成CoA-SH:
CoA-SH是主要癿脂酰基载体,乙酰辅酶A是糖代谢、脂肪代谢、氨基酸代 谢癿枢纽。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水溶性维生素可以形成辅酶。

1.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体内活性形式为焦磷酸硫胺素(TPP)。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也是转酮醇酶的辅酶。

2.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体内活性形式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3.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体内活性形式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

4.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内活性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也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合酶)的辅酶。

5.泛酸:又名遍多酸,体内活性形式为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

CoA及ACP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6.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参与C02的羧化过程。

7.叶酸:又称蝶酰谷氨酸,体内活性形式为四氢叶酸
(FH4)。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

8.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体内活性形式为甲基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生化作用:参与体内甲基转移作用。

9.维生素C:又称L-抗坏血酸。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参与体内羟化反应,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1 页 共 8 页 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Vitamin and co-enzyme) 主要内容 介绍维生素的概念、种类、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掌握B族维生素作为辅酶的生理功能。 重点:B族维生素与辅酶、代号、作用机制 难点:维生素的结构 维生素(vitamin)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 一类微量有机物质。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足,所以必需由食物供给。已知绝大多数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机体缺乏维生素时,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本章讲授内容 第一节 维生素的发现和分类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四节 作为辅酶的金属离子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一、 维生素的概念 1.定义:维生素(vitamin)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 2.特点:微量、必需 3.发现 4.功能——调节代谢、构成辅酶成分

二、维生素的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 2.水溶性维生素——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第二节 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 1. 维生素A: 视黄醇(retinol) 2. 维生素D:麦角钙化(甾)醇(ergocalciferol,即维生素D2) 胆钙化(甾)醇(cholecalciferol,即维生素D3) 3. 维生素E:生育粉(tecopherol) 4.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主要脂溶性维生素的辅酶形式及主要功能 维生素 辅酶 功能 1. 维生素A 11-顺视黄醛 视循环 2. 维生素D 1,2-二羟胆钙甾醇 调节钙、磷代谢 3. 维生素E 保护膜脂质,抗氧化剂

4. 维生素K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羧化反应的辅助因子

1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2 页 共 8 页 1、维生素A 维生素A分A1, A2两种,是不饱和一元醇类。维生素A1又称为视黄醇,A2称为脱氢视黄醇。 CH2OH

CH2OHA1

A2

2、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固醇类化合物,主要有D2,D3, D4, D5。其中D2,D3活性最高。 麦角固醇7-脱氢胆固醇22-双氢麦角固醇7-脱氢谷固醇

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D4维生素D5

维生素D的功能:促进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有助于骨骼钙化和牙齿形成 在生物体内,D2和D3本身不具有生物活性。它们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后,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其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生物活性最强的。 VD3的生成

7—脱氢胆固醇 前维生素D3 维生素D3 25—羟维生素D3(胆钙化醇)

1,25—维生素D3

VD2的生成 麦角甾醇 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

3、维生素E —— 功能: 抗氧化剂、抗动物不育 又叫做生育酚,目前发现的有6种,其中α、β、γ、 δ四种有生理活性。

OHOR2

R1

R3

4、维生素K—— 功能:促进凝血 维生素K有3种,K1、K2、K3。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是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某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在一起并协同实施催化作用,这类分子被称为辅酶(或辅基)。 辅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参与的酶促反应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 大多数辅酶的前体主要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 许多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的作用密切相关。

2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3 页 共 8 页 (1) 硫胺素 硫胺素(维生素B1)在体内以焦磷酸硫胺素(TPP)形式存在。缺乏时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

Cl-N+

SCH3CH2CH2OHN

N

NH2

功能:催化酮酸的脱羧反应。焦磷酸硫胺素是脱羧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硫胺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1和焦磷酸硫胺素 (2) 核黄素(VitB2) 核黄素(维生素B2)由核糖醇和6,7-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

核黄素和 FAD和FMN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是核黄素(维生素B2)的衍生物。

维生素B2 FMN FAD

H3CCH2

NN

NH2

H3CCH2N

+

SCH3CH2CH2OPOOPOHOHO

OH

Cl-

NC

CNHN

N

OO

CH2CHCHCHCH2OPOH

OHOHOHO

OHCH3

CH3

3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4 页 共 8 页 (3) 维生素PP 菸酸和菸酰胺,在体内转变为辅酶I和辅酶II。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NCOOH

NCONH2

维生素PP和NAD+ 和NADP+ 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 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 和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又称为辅酶II )是维生素烟酰胺的衍生物,

OCH2OPOPOCH2

OHOHOO

O-O-N+

CONH2

O

OHOH(OPO3H2)

NN

NH2

NN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

(4)吡哆素吡多素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NH3C

HO

CH2NH2

CH2OH

NH3C

HOCHOCH2OH

4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5 页 共 8 页 磷酸吡哆素主要包括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NH3C

HOCHOCH2OPOH

O

OHNH

3C

HO

CH2NH2

CH2OPOHO

OH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胺 磷酸吡哆素是转氨酶的辅酶。 转氨酶通过磷酸吡多醛和磷酸吡多胺的相互转换,起转移氨基的作用。 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

(5)泛酸和辅酶A (CoA) 维生素(B3)-泛酸是由α、γ二羟基-β-二甲基丁酸和一分子β- 丙氨酸缩合而成。

CH2CCH3CH3CHOHCONHCH2CH2COHCOOH

O

功能:是传递酰基、形成代谢中间产物的重要辅酶。 辅酶A是生物体内代谢反应中乙酰化酶的辅酶,它的前体是维生素(B3)泛酸。

CH2CCH3CH3CHOHCONHCH2CH2CNHCH2CH2SHO

OOOHPOOHHO

NN

NH2

NN

OPO OOH

POHCH2 辅酶 A(coenzyme A) 泛酸(pantorthenic acid) OOCH2CCH3CH3CHOHCONHCH2CH2COHCOOH

O

5生物化学:第五章 维生素和辅酶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 6 页 共 8 页 (6) 叶酸和四氢叶酸 (FH4或THFA) 四氢叶酸是合成酶的辅酶,其前体是叶酸(又称为蝶酰谷氨酸,维生素B11)。

CONHCHCOOHCH2

CH2

COOH

NNH

HCH2

H

HH

NH

四氢叶酸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碳基团,如-CH3, -CH2

-, -CHO 等的载体,参与多种生物合成

过程。

叶酸(folic acid)和 四氢叶酸(FH4)

四氢叶酸H

H105

(7) 生物素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 它本身就是一种B族维生素

生物素的功能是作为CO2的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

NNH2N

OH

生物素(biotin)和羧化反应HNNHCOCHH2CS(CH2)4COOH+

-R—CH—CO—SCoA

酶蛋白酶蛋白

ATP+CO2ADP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