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一课测试卷(附答案)02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 第一课测试卷(附答案)02

第一课测试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是()A.氏族B.家庭C.部落D.国家2.在原始社会,人们通常把采集和捕猎到的食物平均分配给其他人,男女老少共同劳动,氏族成员间是平等的。

这表明()①原始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很高②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③原始社会的各个阶级之间是平等的④私有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古罗马的一项法律规定,如果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就要被戴上镣铐,监禁六十天。

如仍没有人为其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将其卖为奴隶。

这说明()①还不起债的平民是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②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奴隶制的法律是为奴隶主服务的④这是一部为奴隶主和平民服务的法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古希腊的奴隶主思想家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把人们分成三个等级。

至于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根本不包括在三个等级之中。

这表明()①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②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还完全占有奴隶③奴隶的劳动技能低下④奴隶制是一种野蛮的剥削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这表明国家()①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②是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统治③其存在同阶级密切相连④是为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下图是西欧封建制度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D.等级森严是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7.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其剥削的秘密在于()A.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B.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劳动者一无所有,没有人身自由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8.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l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练习

统编版必修四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随堂检测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字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阻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

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

”这段话体现了()A.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推动作用C.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四个伟大”。

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伟大工程指的是深入推进党的建设C.伟大事业指的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D.伟大斗争指的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4.随着《马克思靠谱》《社会主义“有点潮”》等节目热播并推出续集,深刻的理论阐释、贴近生活的“轻娱乐”方式颇受年轻学生欢迎。

马克思主义跳脱出以往严肃的“面容”,以愈来愈“活”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下面合理的观点是()A.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成熟、最完善的成果B.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的重要物质力量C.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解放的道路5.研究人员发现,小鼠神经元中的一种蛋白质能使神经元存储长期记忆。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重点〗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⑵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⑶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观念的本质。

理解:①意识的概念。

②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能力方面:通过对意识的三种类型的分析及对其进行的概括,让学生体会哲学的思维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悟方面:⑴通过关于宗教本质的教学,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通过对“人们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分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重点解决办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观点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障碍。

由于学生易把 "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等同,因此,从直观上找 "鬼神"、"抽象思维"和"未来"等同的客观事物,这当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唯物主义,克服有神论。

讲解时,可通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宗教"可抓住"玉皇大帝的外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创造神的"、"宗教观念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从而理解"反映"的含义。

应主要分析为什么是 "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揭示宗教本质。

后两句的教学可参考后面的教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练习美好生活的向导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③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对生活与实践具有促进作用B.哲学源于实践活动C.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3.“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

”上述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学习好哲学就可以解决具体科学的所有问题4.我们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是因为(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不是世界观的简单相加C.哲学是具体生活的体现 D.只有哲学家才能有科学的方法论5.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

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6.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这表明()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7.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高二政治第一课练习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原理。

它认为人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受到社会存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经济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出现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从而促使社会转型。

3.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由生产关系矛盾引起的,通过阶级斗争,社会可以取得进步和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由矛盾和运动组成的统一整体,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矛盾的解决。

辩证唯物主义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事物的矛盾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消亡和转化,实现质的飞跃。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是多样的,其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矛盾,次要矛盾是辅助主要矛盾的矛盾。

3. 质量互变:质量互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之一。

它指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即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它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实践观念的确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练习题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表明()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上述要求符合的道理是()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世界的思考④人们研究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思想”等有关。

哲学用批判的方式、系统化的方法、理性的论证为人们呈现一种信仰、概念和态度。

这说明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况和总结4.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一个下午的相处,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

”乔布斯意在说明()①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④离开哲学的指导,科学研究不能取得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这主要是因为()A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世界观对方法论具有促进作用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推荐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推荐
7.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
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 答4-5题 4、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 点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课练习题 银川一中 刘玉凤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达到温故而知新
【练习范围】 哲学与生活第一单元。
1、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高二哲学生活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 单选题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 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 “物是观念的集合”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
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及答案神奇的货币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的第一课,那么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0年3月28日,由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博宥集团、江苏省南京市总工会主办,云南省民政厅协办的“奉献爱心,赈灾送水”援赠仪式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以及“中国扶贫开发典型人物”丁书苗共同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总量达5300吨,价值1300万元的饮用矿泉水。

据此回答第1—2题。

1.材料中向西部干旱灾区捐赠的饮用矿泉水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进行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不用于交换2.在云南某些干旱灾区,一吨自来水可以卖120元,而在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5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3000元/吨。

人们可以感受并计算出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但是不购买却不需要支付现金,这是因为A.自来水的价格是偶然出现的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C.人们购买矿泉水和自来水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生产矿泉水和自来水只供生产者自己享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共3枚。

其中1/3盎司金币1枚,最大发行量50000枚;1盎司银币2枚,最大发行量70000×2枚。

金银纪念币第一组图案如下。

据此回答第3—4题。

3.对以上金银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与现行流通的人民币具有相同的职能②与相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③纪念币不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其购买能力由中国人们银行决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的门票价格,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指定日普通票价格为200元人民币、指定日优惠票价格为120元人民币、平日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解析:选D。

回答引文题重在理解引文含义,李振声的观点体现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D正确。

A错误,颠倒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B错误,哲学研究事物的共性,它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2020·广东河源龙川中学第一次模拟)东方哲学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中国社会科学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东方哲学史》最近完成并出版。

该书共5卷,约250万字。

我们之所以重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C.哲学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前提D.哲学社会科学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A项错误,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B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项符合要求。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解析:选D。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A错误。

人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但必须根据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存在的条件,但并不能改变规律本身,故B、C错误。

D的说法反映了人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自然界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4.(2020·高考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选D。

荀子的话说明天地都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因此D 项入选。

A项强调世界的本原,B项强调自然界的产生,都与荀子的话不一致。

C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析:选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应选D。

A、B、C虽然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但不能理解为是社会客观性的集中体现,故不选。

6.(2020·安徽荣达学校调研)漫画《蒸了一锅馍,费了三堆柴》启示我们(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任何观念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的“原型”④先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选B。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

因此,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

②③切题,排除①④,故选B。

二、非选择题7.在关于世界的客观性的课堂讨论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甲同学: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是客观的;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观性了。

乙同学:自然界是客观的,社会则是主观的。

上述观点是否正确,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1)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自然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甲同学认为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是客观的观点是正确的。

②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无论是人们利用自然物,还是人们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都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它们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甲同学认为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就不具有客观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2)乙同学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是正确的,但认为社会是主观的则是错误的。

因为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所以社会也是客观的。

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

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

”钱学森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解析:选C。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A观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B不合题意。

D中“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不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入选。

C正确切题。

2.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是因为( ) A.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A观点是错误的;B观点也错误,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观点是错误的,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故答案为D。

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认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B、D说法有误,故正确答案为C。

4.(2020·黑龙江大庆质检)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力量自身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把自然界的发展与社会的产生混为一谈C.揭示了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客观性D.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解析:选C。

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

人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劳动为自然界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因素,促成了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巨大飞跃。

因此,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5.“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此处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解析:选C。

该题直接考查哲学意义上所讲的物质的定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6.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B.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C.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生动具体的D.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解析:选A。

“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故选A。

7.(2020·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一直以来,科学界认为生命以磷、碳、氧、氮、氢、硫6种元素为基础而生存,生命体不能将砷元素作为生命结构的组成部分。

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GFAJ-1”,在其DNA中磷的位置却可以由砷代替。

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一重大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B.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C.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D.科学实验是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创造出新的客观规律解析:选A。

所谓的“新细菌”本来就在自然界中存在,只是人们刚刚发现。

因此,材料中的内容说明人可以不断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与规律。

选项A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发现”与B中的“改造”不一致,B项不选;C、D两项中的观点错误。

8.2020年8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央党校联手推出的《CCTV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一书与读者见面。

该书详细描绘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获奖人物和特别奖获得者的感人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普遍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忘我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的人间大爱。

这表明( ) A.道德信念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解析:选C。

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A中“决定”的说法错误;B中“自觉”的说法错误,D中“科学”的说法错误。

故选C项。

9.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②马克思主义③亭台楼阁④工作计划⑤动植物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⑦工程设计方案⑧电磁场⑨法律和法规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⑦⑨C.②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⑦⑨解析:选B。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唯一能把物质与意识区别开来的特征,按照这一特征,①③⑤⑥⑧属于物质的范畴,②④⑦⑨不属于物质的范畴。

10.(2020·内蒙古通辽一中调研)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充分说明这一论述的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A。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则是主观的,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