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第23课

合集下载

关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解释

关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解释

关于“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解释作者:罗明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9年第12期关键词说课设计,知识理解,预设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1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组织了同投机资本作斗争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相关内容编入了《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

以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通常流于程式,以致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浅尝辄止,难以企及情感价值观的感悟。

如何在教学中弥补建国初期经济史的罅漏,认识生计经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如何使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在“两大战役”中显示的智慧,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此,笔者预设从“学什么”与“教什么”,“怎么学”与“怎么教”,“为什么而教”的角度,解释“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以饴读者并求得指教。

“学什么”决定“教什么”,指向内容主旨的把握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基于深入阅读,笔者初步拟定本课的教学立意为:从新中国的成立、新政权的巩固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到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开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虽是子目“人民政权的巩固”的组成部分,但要呼应整体的教学立意,建构完整的史学逻辑,应将其置于宏观格局以理解核心知识、把握内容主旨。

首先,要基于1949年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理解“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内外动因。

1949年前后,诞生于两极格局背景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孤立与封锁;国内,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试图“反攻大陆”,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局势波诡云谲,反映在经济领域里,“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延续,一大批不法投机商趁机兴风作浪,致使黄金、银元、外币充斥市场,物价猛烈上涨,经济秩序极其混乱。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世界经济)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世界经济)
国公司研究 盟、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 孔 瑞 级和技术进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等。本方向 重视全球化下国际投资发展趋势的研究,同时将中 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企业战略 与管理等问题列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5 亚太经济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 陈 雯(*) 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亚太地区的经济改 革和经济发展、亚太地区的贸易与投资、亚太地区 的产业发展等问题,并探讨中国的相应对策。 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代经济学的分析 方法,强调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既把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又进行不同类型国家的比 较以及特定领域和部门的比较研究。
34
现代财务管理
35
世界经济史
学术讲座或职业规划讲座
其他 培养环节
社会、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开题报告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Chinese
2nd year,A 3
56
Lecturer Wang Yongjin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Trade(Required)
17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nd year,A 3
56
Chinese
王永进 陈爱贞 张少军 郑甘澍 何其帼 黄梅波、熊爱宗

世界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

世界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

世界经济史马工程课后思考题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实证工具,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1)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或事实是大量的。

经济史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

这就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的实证范围。

(2)经济史所提供的经验事实比经济学家所感知的现实经济世界要可靠得多。

(3)经济学家可以利用经济史提供的经验世界,对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进行“试错”式研究。

(4)经济史世界最适于经济学溯因法研究。

2、阐述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经济史是经济学的一部分。

经济史与经济学并非相互包含或融为一体,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论。

所以说,经济史又是与经济学相互独立鳌黍街鹤蹙鑫率亮堂科同,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历史,它是经济学的流,而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

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一用经验和事实说话。

直接用经验和事实说话,正是经济史的根本特点和优势-方面,经济史可以为经济学的假设和命题提供更可靠的经验实证另一方而,可以为经济理论提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假定。

3、东方专制主义长期存在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古代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恩格斯:“古代的公社,在它继续存在的地方,从印度到俄国,在数千年中曾经是最野蛮的国家形式一即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

经济基础是东方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东方各国都是利用河水泛滥来肥田,节省用水和共同用水是基本的要求,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广,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

东方专制主义与军队组织和军事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

4、筒述农业革命的特点。

(1)经济活动的特点农业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是农耕经济,生产形式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基本单位的体力劳动,生产产品以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主,也就是我们习惯上常说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社会生活的特点农耕属于周期性生产劳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居”,定居成了农业时代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小农经济的生产比较散漫,各个农业家庭又以同-地理环境或同一血缘姓氏为依托,结合或者积聚在某个中心点上,形成农业时代特有的社会基层组织一村社。

高中文科历史书有几本高中历史必修书目录整理

高中文科历史书有几本高中历史必修书目录整理

高中文科历史书有几本高中历史必修书目录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共有三本,要背的知识点特别多。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小编整理了以下高中文科历史必修书目录供大家参考。

高中历史复习大事年表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必备术语大全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考历史答题经典万能句
1高中文科历史书有几本必修一:政治史
必修二:经济史
必修三:思想文化科技史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高中文科历史必修一目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课商课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高中历史教学(部分)P23—26-Charlotte_Perkins_Gilman2(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高中历史教学(部分)P23—26-Charlotte_Perkins_Gilman2(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策略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组历史科学记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程,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习史明智”,学习历史可以增进学生的历史智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学生对中学历史课却普遍缺乏兴趣。

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对最不愿学的课选择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中,历史课居前3位;在学生对15门课程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2位;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课居第5位。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之低,令人震惊。

其实,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探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改革对策,北京市九五重点课题——“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三年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重对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我们的课堂教学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了——问题的提出从世界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实看,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发展,吸收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加强理论的科学基础,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经验之一。

这也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学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真正产生新的方法;新的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科学之日算起。

”近二三十年来,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受到普遍重视。

例如,美国历史教学界比较关注对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集中在学生历史概念的形成过程、社会认知的发展等方面。

日本注重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教学界人士经常采用问卷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历史知识获得的途径、是否能接受历史用语、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的考察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并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提问法、讨论法、体验式学习等方法改进课堂教学。

法国、英国则将研究集中在历史想象力和历史理解力的培养上。

如法国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学生所具有的想象力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试题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试题

必修二中国经济史专题一.选择题1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3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5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6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7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

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8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9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共23张ppt)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共23张ppt)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源自合组织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
因特网的国际管理应是多边的、透明的和民主的…… 呼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发展和落实一种全球性的网络
安全文化…… ——《建设信息社会:新千年的全球性挑战》(联合国)
一部手机走天下
漫画:“隐”忧 (作者:徐骏)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以及出
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半导体是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开拓了很多新的业务模式和产业,对美国
的国防系统和军队实力也是重要的保证。……本报告精心制定并推荐了三个重点策略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保持美国半导体的全球领先地位。
——《确保美国半导体的领导地位》
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阿富汗战争使美军损失5000多名士兵,更有上万名美军士兵受伤……巨大的人员 伤亡和军费开支,迫使美军不得不与塔利班谈判。
20美01方“最9·1终1”没2事有00件找1年到1所0月谓美的国大发规动模阿杀伤性武器2,00…3年…3在月历20时日近凌8晨年,的美伊英拉对克伊战拉争中, 有9000多名美国富士汗兵战死争亡,56000人受伤。截至克20开13始年实,施美军国事为打伊击拉克战争花费2.2万 亿美元。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
推动多极化的其他力量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大学者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 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 联系的趋势。

中国经济史课件

中国经济史课件

中国经济史课件中国的经济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这个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了解中国的经济历史对于了解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中国的经济历史,很多教育机构都推出了相关课程,其中包括了中国经济史课程。

在中国经济史课程中,通常会首先讲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秦汉时期开始有铸币和货币流通,宋代时期则开始发展手工业制造。

唐朝时期,中国的丝绸制造、造纸等行业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联系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也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中心。

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中国的经济历史也经历了其它国家都可能要面对的许多的挑战和机遇。

从清朝参加国际贸易,到近现代的战乱和动荡,再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历史充满了波澜和风景。

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过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模仿的榜样。

在中国经济史课程中,学生们还会接触到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家和学派。

例如,康有为、梁启超、陈独秀等人都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评论家。

此外,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也不断进化和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经济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除了学习历史和相关理论,中国经济史课程还会对我国现代经济和贸易政策进行详细地介绍。

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国作为重要国家参与着各种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

了解中国的经济历史和政策,有助于对中国当今经济情况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能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合作和交流。

需要指出的是,学习中国经济史并不一定只是专业经济学学生的领域。

近年来,全球对中国的关注日益加强,了解中国经济历史和现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文学科、国际关系、政治学、商业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学生,都可以从中国经济史课程中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