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阿拉伯诗歌的传承与创新
阿拉伯文化的多元传承与历史地位评估

阿拉伯文化的多元传承与历史地位评估阿拉伯文化是指由阿拉伯人所创造和塑造的文化,涵盖了各个领域,如艺术、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科技等。
它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多元传承特征。
本文将分别从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演变、文学传承、科技突破和艺术创新等方面,评估阿拉伯文化的历史地位。
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演变阿拉伯文化的传承源起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创立,贯穿了阿拉伯半岛、北非和西南亚等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以古兰经为依托,伊斯兰教实现了阿拉伯民族的文化一体化。
在这种基础上,阿拉伯文化逐渐兴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壮大。
阿拉伯文化从中世纪开始,逐渐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包括阿拉伯语言的发展、文学、哲学、艺术、历史、宗教等各个领域。
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阿拉伯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贡献。
文学传承阿拉伯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珍珠。
从古代的《一千零一夜》、《阿维森传》、《哈利勒与玛乔努》、到近现代的《静止的旋涡》、《法伊达》、《居夫人的蜕变》等,阿拉伯文学中的作品总体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传统文化的特点。
阿拉伯文学作品通过它们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生动的、感人的人物形象,成功地传达了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它们的影响在世界上广为传播。
科技突破阿拉伯人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地理、农业、食品加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医学领域,伊本·锡那、阿维丁纳、拉扎罗斯·施特劳斯等人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样,勒范特、托勒密在天文学领域中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阿拉伯人通过数字、代数、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艺术创新阿拉伯艺术以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阿拉伯世界的艺术早期以建筑和陶瓷制品为主,然而后来逐渐发展出了绘画、雕塑、纺织等多个方面。
阿拉伯艺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于形式和体裁做出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用艺术的形式充分地展示出古老文化的魅力。
其中,民间艺术多以手工制作为主,表现出真挚、朴实、自然的特点。
阿拉伯现代诗选

阿拉伯现代诗选(正文)阿拉伯现代诗是阿拉伯文学中的珍贵瑰宝,承载着作者对生活、爱情、社会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杰出的阿拉伯现代诗人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艺术形式。
一、纳齐克·阿卜杜勒-拉赫曼纳齐克·阿卜杜勒-拉赫曼(Nawal Al-Saadawi)是一位著名的埃及女性作家和诗人,她以揭示社会问题和争取妇女权益而闻名。
她的作品涉及的主题包括性别平等、女性剥削以及对传统观念的质疑。
在她的诗集《解放之舞》(Dance of Freedom)中,她以她独特的笔触讲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压迫和挣扎。
她的诗歌充满力量和韧性,鼓励女性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
以下是其中一首诗的节选:“我将奋起,仿佛雷声震撼,变成火焰,燃烧毁灭,我将以花朵之美娴熟勇敢,如鹰的心智,为全世界的妇女争取自由。
”二、穆罕默德·達拉穆罕默德·達拉(Mohammed Darra)是一位伊拉克的现代诗人兼小说家,以他独特的诗意表达和洞察力而受到赞誉。
他的作品深受战争和流亡的影响,探索了人性、政治和逆境中的生存。
在他的诗集《河的眼泪》(Tears of the River)中,達拉用深沉、感性的词语描述了战争和流亡对人们生活的冲击。
他的诗歌带有悲伤和希望的情感,反映了他对人道主义价值的思考。
以下是其中一首诗的节选:“在那红色的夜晚,尘土飞扬的悲痛啊!我站在世界的边缘,看着河流泪水的流动,我问自己,是否仍有希望?”三、阿德诺·劳比达特·阿哈姆阿德诺·劳比达特·阿哈姆(Adonis Louberdith Ahham)是黎巴嫩最杰出的现代诗人之一,他以他的诗意、深思熟虑的文学作品而闻名。
他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形式,以独特的语言美学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在他的诗集《远离魔鬼》(Away from the Devil)中,阿哈姆以抽象的词句和隐喻描绘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情感的多样性。
阿拉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阿拉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古至今,阿拉伯文化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它追溯至七世纪,自先知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开始,阿拉伯文化犹如一颗明珠璀璨耀眼地闪耀着光芒。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许多挑战。
如今,阿拉伯世界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文化创新方式,以便更好地承传和发扬其独特的文化礼貌。
一、阿拉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1.阿拉伯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阿拉伯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习俗而著称于世。
在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礼仪一直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这注重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交礼节,如提供茶水,礼让年长者,婉转地询问身体状况等,这种文化习俗不仅体现了阿拉伯人优美的个性特点,也从传统上塑造了和谐的性格品质。
另外,阿拉伯文化还以其卓越的文学、音乐和艺术作品而出名。
在阿拉伯世界,文化艺术作品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传承至今。
这些文化艺术遗产不仅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风范,同时也是该文化传承的财富。
2.阿拉伯文化遇到的挑战然而,尽管阿拉伯文化仍旧被许多人所爱戴,但它也正在面临着许多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文化价值观也渗透到了阿拉伯世界之中。
此外,政治动荡、宗教极端主义和战争也使得该文化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阿拉伯国家开始面临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阿拉伯文化传承的问题。
因为长期的战争和冲突,导致了文化遗产的遭受损失,许多文化艺术作品也遭到了摧残和破坏。
这为阿拉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阿拉伯文化创新的探索不过,阿拉伯世界并没有坐以待毙,面对这些挑战,他们开始积极地探索创新文化传承的方式。
其中一个创新方式是使用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保护和传承文化财富。
现代化手段,例如数字化媒体技术,能带来更广泛的影响,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不会受到历史上的局限。
通过将旧的文化艺术品的信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文化遗产维护员可以使这些材料永久保存并传播各种文化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而且可以为旅游、继承,以及宗教修辞活动的安排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

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阿拉伯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多样的文化之一,通过《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这部文学作品得以传播,并对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国家口头传统故事的集合,故事以沙漠背景、东方神话和魔法元素为特色,展现了阿拉伯世界的古老智慧和独特魅力。
1. 阿拉伯文化的传播与欧洲启蒙运动《一千零一夜》最早流传于阿拉伯地区,后来随着帝国的扩张和贸易的发展,这一文化珍品传入欧洲。
在欧洲,这些故事被重新编排和翻译,成为早期欧洲文学中的瑰宝。
尤其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期间,这部作品对欧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情节、道德准则和智慧哲理为欧洲人带来了启发,激发了他们对东方文化和智慧的兴趣,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2.《一千零一夜》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一千零一夜》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世界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形式,即故事套故事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被广泛采用。
故事中的框架结构和复杂情节,以及独特的人物塑造,都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
同时,《一千零一夜》还直接引用和改编了许多古代的阿拉伯故事和传说,使这些本来只在阿拉伯地区流传的故事得以被全世界所熟知。
3.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除了《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文化还通过其他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建筑等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方式,深受全球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阿拉伯舞蹈则以柔美的身段和独特的舞姿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此外,伊斯兰教的传播也使阿拉伯文化影响力达到了高峰。
从建筑中的清真寺到世界各地的阿拉伯美食,阿拉伯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
4. 当代阿拉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阿拉伯文化持续创新,并融合了现代元素。
从阿拉伯世界的电影、音乐到文学作品,阿拉伯文化通过现代媒体和全球化的传媒平台进行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在历史的长河中,阿拉伯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它的辉煌不仅可以从宏大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队中看出,还可以从其独特的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中感受到。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在当时极为先进,对当代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传承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学和哲学等方面。
首先,阿拉伯帝国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这一语言至今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阿拉伯语在帝国的统一下,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正是因为阿拉伯语的传承,阿拉伯人得以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也为伊斯兰教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阿拉伯帝国的文学成就也非常了不起。
阿拉伯文学以叙事诗和散文为主要形式,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一千零一夜》。
这部作品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寓言,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类情感和智慧。
它不仅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
最后,阿拉伯帝国的哲学传承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阿拉伯帝国的麦地那和巴格达两个城市,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的注释者阿里斯塔托,以及以理性主义哲学闻名的伊本·西那。
他们的思想为后世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并进一步促进了对科学和宗教的研究。
二、科技创新阿拉伯帝国的科技创新主要涉及数学、医学和天文学等领域。
首先,阿拉伯帝国的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法忽视的。
他们对印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整理和发扬光大,创造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例如,伊本·马塞拉和阿尔哈齐将印度的数字系统引入到阿拉伯世界,并逐渐被欧洲采纳,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
其次,阿拉伯帝国的医学水平也非常高超。
他们从古希腊和印度收集了大量的医学知识,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
他们系统性地研究了人体解剖学、药物学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阿维森纳、拉齐和伊本·锡那等医学家的贡献为中世纪欧洲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简述阿拉伯浪漫主义诗歌产生及发展

27神州文化简述阿拉伯浪漫主义诗歌产生及发展王新婷西北民族大学摘要:阿拉伯浪漫派诗歌是继复古派之后的另一个诗歌流派,它又包括穆特朗派、笛旺派、阿波罗派及旅美派。
他们各派的创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英法等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深觉阿拉伯诗歌不能再受古制的桎梏,因而致力于革新阿拉伯诗歌,在诗歌创作主题、内容、用词上都尽量凸显时代感,为阿拉伯诗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本文主要从几个学派的产生、发展及主要主张、特点等方面对其做浅显介绍。
关键词:浪漫派;哈利勒·穆特朗;笛旺;阿波罗;旅美派新古典学派由巴鲁迪开创后,绍基及其同行者将其发扬光大,但是随后出现的新一代发现诗人们所致力于复兴仍然深陷在古诗歌的旧轨中:复古派诗人更多地在回顾古时,并模仿和对照古诗歌,且诗人们忙于为大场合作诗,多奉承讨好之作,因而忽略了他们真实内心体验和感受的表达,他们重视辞巧技艺“藻饰修辞”而忽视了对意义和感受的表达,同时,他们依照古例,一首诗中主题多样,没有重视一首诗主题的统一性。
所以新一代认为他们先辈手中的诗歌需要发展,继而新一代转向了发展和创新,朝着新的方向前进。
浪漫派着重于情感与自然的融合,也就是诗人表达他内心真实的情感,而他的情感又与自然相呼应、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一、穆特朗派哈利勒·穆特朗是阿拉伯国家中的浪漫主义先驱,1892年他从黎巴嫩定居于埃及,其时他受到了法国浪漫主义的影响,1900年,他发表了批评性的诗作和文章,其中表露了他所创立的诗歌学派的某些迹象,1908年,他则在他的诗集中正式阐述了他所倡导的基本原则,但他并没有公开提出他的学说,而是把他的观点都寄予在诗作中。
他强调关注整首诗的重要性而非关注单独的诗句,这一观点与那时已达到繁荣和名望顶峰的复古派诗人的“一句诗的统一”观点相悖。
穆特朗之所以倾向于浪漫主义,这与他出生成长于魔幻、美丽的黎巴嫩不无关系,还与他本人感情细腻、善于扑捉人类的情感、向往美好、追求最高理想有关,其次,他还受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和法国文化的整体影响。
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文化的辉煌时代

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文化的辉煌时代伊斯兰帝国的兴起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公元7世纪到13世纪,阿拉伯文化在科学、艺术、文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探究阿拉伯文化辉煌时代的原因和特点。
一、科学阿拉伯文化辉煌时代的科学成就令人瞩目。
伊斯兰帝国通过与古希腊、波斯和印度等文化的交流,吸取了各种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首先,在医学方面,伊本·西那(Ibn Sina)的《医学百科全书》被视为医学史上的里程碑,对人体解剖、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里斯密(Al-Khwarizmi)的代数学成果,为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著作《算数奥义》在欧洲广泛传播,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此外,天文学、地理学和化学等领域也都有独特的阿拉伯科学家的杰出贡献。
二、艺术阿拉伯文化辉煌时期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并结合了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影响。
大清真寺和阿拉伯式建筑是阿拉伯艺术的瑰宝之一,其华丽的装饰、精美的拱门和壁画都展示了当时的文化与审美观念。
阿拉伯文化的瓷器、玻璃工艺和纺织品制作也达到了独特的艺术高峰。
此外,阿拉伯音乐、舞蹈和戏剧也为当时社会的娱乐活动增添了色彩。
三、文学阿拉伯文学在伊斯兰帝国时期也达到了顶峰。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阿拉伯文学巨著,以其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广为人知。
除此之外,阿拉伯诗歌也有重要的突破,赞美诗和叙事诗在当时十分流行。
著名的诗人阿布·努瓦斯(Abu Nuwas)以其开放大胆的风格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四、哲学阿拉伯文化的辉煌时代还在哲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在这一时期,亚里士多德的作品通过翻译和注释的方式传入阿拉伯世界,对阿拉伯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拉伯哲学家阿尔·法拉比(Al-Farabi)和伊本·西那等人以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塑造了阿拉伯哲学的风貌,并为后世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典范_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及其诗歌浅析_周丽娅

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4 No. 4
July 2012
结合传统与现代的典范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及其诗歌浅析
周丽娅
( 西北大学 中东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9; 宁夏大学 阿拉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 102 —
它有别于其他阿拉伯诗人对现代性的解读。阿多尼 断实验、不断创新,他的这种精神正在带领着阿拉伯
斯将现代性归于一种认知和表达方式。他认为,诗 现代诗歌运动,也奠定了他在阿拉伯诗坛的地位。
歌作为一种精神产物,真与美的结晶,其基本功能在 因其犀利,他被人尊敬,在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他
于表达人存在的本质的需要。“现代性不是采用前 的诗初读平淡,细读可以回肠,在此,又想起那些感
大学毕业后,阿多尼斯应征入伍服兵役。1955 年阿多尼斯因参加叙利亚社会民族主义党的社团活 动而被判入狱半年,出狱后移居到黎巴嫩,1956 年 出狱后他迁居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这是他一生中 又一个重大转折。1957 年,他与志同道合的先锋派 诗人优素福·哈勒一起创办《诗歌》文学杂志,这是 一个阿拉伯实验诗歌和翻译欧洲诗歌的园地,对阿 拉伯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黎巴嫩贝鲁 特在阿拉伯世界素有“政治的边缘、文化的中心”之 称,阿多尼斯对这个国家钟情已久,因此他申请加入 了黎 巴 嫩 国 籍。1960 年,他 前 往 法 国 巴 黎 留 学。 1968 年,他创办并主编综合性文学刊物《立场》,以 更激进的方式继续扬弃、革新阿拉伯文学传统,考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现代阿拉伯诗歌的传承与创新杨格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现代阿拉伯诗歌主要分为三大派:复古派(传统派),浪漫派以及自由派这三派。
每派都有各自的主张和见解。
后两派可视为对前一排的创新。
例如,复古派格律严谨,格律数量基本固定,而浪漫派和自由派的诗歌却可以灵活一些,格律数量减少,一首诗歌中多种格律的情况也有。
本篇就着手浅析这三大派诗歌变化中的发展。
关键词:复古派;浪漫派;自由派;特点;传承;创新作者简介:杨格(1996.7-),女,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本科,研究方向:阿拉伯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98-02一、复古派复古派,命名源于埃及现代初的诗歌运动,此派诗人遵循阿拉伯诗歌最辉煌时期的规律(从贾希利叶时期到阿拔斯时期)。
复古派诗歌的口号为“古老诗歌框架下的创新”。
复古派诗人创作诗歌时仍保留着古代阿拉伯诗人的方式和,遵循着众所周知的诗歌格律,每首诗中只有一个固定韵脚。
诗歌的内容也和古代诗歌大致一致,包括赞扬诗、悼念诗、爱情诗、描写诗等等。
在部分诗歌中,还延续着古代诗歌中以情诗开篇的方式。
所用词汇也相对生僻。
尽管复古派诗歌基本上可以视为是对古代诗歌的延续,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对其有所创新。
例如从诗歌内容上来说,增加了像国家诗歌、社会诗歌、以戏剧故事为内容的诗歌等这些前所未有的诗歌类型。
此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有:穆罕默德•萨米•巴鲁德、爱哈买德•绍基等。
巴鲁德用有力准确的表达,空灵的想象赋予诗歌高尚的意义,将复古派诗歌推向了顶峰。
二、浪漫派浪漫派诗歌是继复古派诗歌之后的阿拉伯现代诗派别,其中又包含四个派别:穆特朗派、迪旺派、阿波罗派、旅美派。
1、穆特朗派派名为浪漫派诗人的先驱名字穆特朗。
影响穆特朗成为浪漫派诗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受他的成长地鲁布尔美丽迷人的环境影响;受法国浪漫派诗人和法国文化的影响;与生俱来的浪漫气息,细腻的情感;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等等。
这些都是使他成为浪漫派先锋的因素。
穆特朗派时期的诗歌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诗歌内容方面主要偏向于表达诗人内心的主观情感;诗歌的内容相对统一,与古代阿拉伯诗歌的背景混乱相比较,它都是在同一情感基调下创作的;诗歌创作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由此赋予诗歌美丽的艺术氛围。
从创作形式上来说,所用语言丰富,词汇纯正,避免传统派诗歌词汇的生僻。
2、迪旺派迪旺派的诗人大都受英国文学影响,所创作诗歌无不体现浪漫。
所以迪旺派诗人集英国和阿拉伯文化与一体。
加之对阿拉伯文化的自豪,迪旺派诗歌便向往更有野心更高的理想。
与穆特朗派一样,迪旺派仍然注重描写人内心情感和人主观的想法与哲学,是思想涵盖与感情。
例如阿布德•拉哈马•书克里在他的诗中写到:“他不知去向的追随幻影,可追随幻影的人往往都是迷路的”。
诗人们都希望更深层次地探索宇宙未知的奥秘,他们的诗歌像活着的生物一样生动,又像人的躯体,每一部分都有各自作用。
除此之外,他们还注重诗歌的有机统一,诗歌中往往体现的是人文价值而并非文字价值。
从形式上来说,他们采用现代纯正的语言描写,诗歌格律也发生变化,格律变短,一首诗中可以出现多种格律。
此派的代表诗人有阿卡德、马齐尼等。
3、阿波罗派阿波罗派的诗人深受外国文化的影响,甚至连派别的命名都采取古希腊文化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来命名。
阿波罗派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迪旺派的解散;穆特朗派的影响;受英国浪漫文学的影响;受像类似“纪伯伦”之类的移民诗人的影响;阿波罗派诗人具有强烈的独立自由个性等。
阿波罗派诗人的诗歌特点:诗歌往往怀念过去,怀念历史;诗歌往往描写个人情感,但大多都是比较消极的,人的痛苦悲观等等;诗歌多描写对大自然的热爱,大自然的美;诗歌内容还包括对妇女问题的描写等。
从形式上来说,诗歌多运用新词汇,运用古希腊神话和外来词汇;习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诗,例如:“傍晚的微风偷走了想象中深远的利雅得香气”;与迪旺派一样打破了传统诗歌的16个格律,格律中删除的内容较多,格律变短。
4、旅美派是以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主要是黎巴嫩叙利亚)侨民作家组成的现代阿拉伯文学流派,又称阿拉伯侨民文学。
主要代表人物有纪伯伦、艾敏•雷哈等。
旅美派诗歌的特点:从主体内容来说,与迪旺派一样,倡导从诗歌韵律中解放出来,但迪旺派注重思想,旅美派重视情感以及对人的博爱和对人内心情感世界的探索,倡导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自然在想象中活泼生动化。
除此之外,由于旅美派诗人的侨民身份,诗歌内容中还包含他们对阿拉伯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的爱和担忧。
从诗歌创作形式和手法上来说,旅美派过于创新,尤其是美洲北部的诗人,甚至超过了语言的规则,相对于诗歌来说,更加注重散文。
定诗歌基调时,偏向诗歌的象征意义;遵循诗歌内容和感情气氛的有98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并为此感到“难以置信的幸福。
”因此,我们看到在博尔赫斯作品中,死亡不再是苦涩而沉重的话题,而是带着哲学意味,给生命以本质意义和值得乐观思考的主题。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我终于挣脱那个梦魇时,发现自己被捆绑着躺在一个椭圆形的石墓穴里……山坡和山谷有百来个形状不一的墓穴,和我躺的地方相似。
沙滩上有浅坑;赤身裸体、皮肤灰色、胡子蓬乱的人从这些浅坑和墓穴里出来。
”为什么获得“永生”的人反而会住在象征着死亡的墓穴里?对于博尔赫斯而言,获得永生,在“生”的迷宫里无尽徘徊,遍饮混沌才真正意味着“死亡”,一种没有了人的气概和特质,永久的“死亡”。
而迷宫尽头的死亡,才是我们的幸福的,带着“生”的乐趣的最终归宿。
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涉及到了“死亡”的主题,而相对于对于生的悲观色彩,博尔赫斯对于死亡更多地抱有相对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不仅在具体的作品中和人物身上体现了死亡的拯救意义,给生命带来尊严和人的气概,并且让我们感受到死亡充满迷人的诱惑力。
在《永生》中,通过“永生”和“死亡”的对比,我们看到,死亡才是生命的本质,是死亡让我们体会到生命“覆水难收”的意味,让我们看到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魅力,让我们因死亡而具有一切“人”的特质和气概。
因此,死亡并不总是阴郁悲凉的,我们应该感谢死亡,感谢死亡让我们更加懂得“生”的可贵和面对不可更改的终极命运时毫不畏惧的人性的高贵和永恒。
参考文献:[1][阿根廷]博尔赫斯, 王永年 译,《博尔赫斯谈话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2][阿根廷]博尔赫斯,陈东飚 / 陈子弘等 译,《博尔赫斯诗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3][阿根廷]博尔赫斯,王永年 / 陈泉 译,《博尔赫斯小说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12.[4]张其军,《<永生>中的永生——对博尔赫斯小说<永生>的解读》,兰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5]王钦峰,《释博尔赫斯“无穷的后退”》,外国文学评论,2002,(1).[6]Jorge Luis Botrges, El aleph, Buenos Aires, Losada, 1949.[7]Jorge Luis Borges, El libro de arena, Buenos Aires, Emecé, 1975.[8]Liliana Heker, Diálogos sobre la vida y la muerte, La vida y la muerte según Borges, Diario Los Andes, Buenos Aires, 1980.机统一;注重诗歌形式;彻底从诗歌韵脚限制中解放了出来;语言方面,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简单的语言;有时,采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情感。
从以上四个浪漫派诗歌的派别中,我们不难看出,浪漫派是对复古派诗歌的传承及创新的产物。
相对于复古派的内容来说,浪漫派注重描写人的主观情感,以“人”为主,注重诗歌内容的有机统一,感情基调的一致。
从形式上来说,浪漫派诗歌中很少有偏僻又沉重华丽的辞藻,多用纯正的简单朴实的语言述写,到阿波罗派和旅美派时,甚至多使用外来词汇。
诗歌的格律相对于复古派来说,更加短小,一首诗歌里甚至可以出现多个格律。
这些都是浪漫派的创新。
三、自由派二战结束,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改变,现实的声音的呼唤诗歌风格的改变,浪漫派诗歌影响范围减弱。
现实的声音笼罩着阿拉伯诗坛。
二战后,阿拉伯世界被殖民,内部腐败,向往团结,诗人们大多都表达着对自由的向往;世界民主意识增长,许多亚非国家的民主解放运动不断高涨,许多国家也都获得了独立,世界大主流意识都是向往自由,向往独立已经成了世界主流基调;除此之外,犹太复国主义盛行,犹太攻破巴勒斯坦,1973年埃及的胜利,赎罪运动的持续等这些战争运动激起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自由的向往等这些都是自由派诗歌出现的原因。
自由派诗歌从情感的快乐,悲伤,社会的进步落后等不同角度表现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二十世纪人们寻求物质和永久统一价值的窘迫,在诗歌中传播末日和死亡,诗歌不仅局限于情感更加拓展于描写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形式和诗歌创作上来说,语言接近于白话文,重视从整体中延伸,不局限于部分的形式,与浪漫派不同的是,不局限于诗歌的象征,导致诗歌的情感有些许模糊。
自由派诗歌基本是阿拉伯现代诗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尾声了,定下了阿拉伯现代诗歌的基本基调。
到二十一纪的今天,现代阿拉伯诗歌基本没有一个统一风格,有的诗歌甚至脱离了格律和韵脚。
参考文献:[1]《阿拉伯现代诗歌研究》绍基•达伊芙著 埃及知识出版史.[2]《阿拉伯文学史》郅博浩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6-1.(上接第97页)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