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教案

合集下载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牛牛范文整理的4篇我爱我家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设计思路】1、对主题及幼儿经验分析《我爱我家》是中班开学初开展的主题活动,在《我爱我家》的主题开展过程中,孩子们在主题中获得了各种经验,了解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家人,也尝试了学做小主人,爱别人、爱自己的家,但是基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居多,孩子也很少走出去到朋友家里去做客或者让更多的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孩子们在学做小主人的过程中欠缺的是热情的招待,基于孩子主题经验中情感的缺失设计本次活动。

2、对素材的分析“欢迎来我家”这首歌是2/4拍歌曲,旋律欢快,歌词又简单明了,“这是我的房子我的家,欢迎你来我家”这句歌词是情感上欢迎更多的好朋友到自己家里去做客,也可以走出去到朋友家里去做客,节奏容易掌握,歌曲的难点是开始有一个弱起节奏。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学唱歌曲的特点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他喜欢跟着老师模仿歌唱,这首歌主要以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意义的歌词内容适合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

3、环节及重难点分析:学唱歌曲一般以教师教幼儿唱为主,略显枯燥,本次活动我针对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借助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学唱歌曲,预设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小兔家做客,感受歌曲的旋律我借助“小兔家做客”情境,幼儿跟着歌曲旋律拍手,初步感受整个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掌握歌曲节奏做铺垫。

第二环节:小鸭家做客,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内容运用媒体互动法和听辨法让幼儿仔细感受歌曲的节奏,并且倾听歌词,目的是让他们有节奏的感受歌词内容,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慢慢熟悉起来。

运用媒体示范法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并且利用动作暗示法引导幼儿掌握歌曲的弱起节奏,再通过教师示范、集体演唱等方式让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第三环节:蓝精灵家做客,用不同的音色演唱本活动的难点内容,中班上期刚刚上来的孩子渐渐的关注在唱歌的过程中运用一些气息,一些方法能够唱出更好听更优美的声音,本环节主要通过视频演示法、媒体互动法借助蓝妹妹和蓝爸爸两个卡通形象,蓝妹妹,歌声很甜美,是女孩子的声音,唱的时候是甜甜的;蓝爸爸,声音粗粗的,指导幼儿小嘴巴圆圆的能唱出好听的声音。

我爱我家教案(优秀10篇)

我爱我家教案(优秀10篇)

我爱我家教案(优秀10篇)《我爱我家》教学设计篇一我爱我家城郊中学何辉南u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增进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

u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u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表达对家的爱。

u教学流程一、主持人的话家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船所能依靠的岸。

家是快乐的,就像一桌酸甜苦辣皆有的菜席,尝过了酸,才觉得甜的美,品味了苦,才感受到辣的香。

在家里就像在伊甸园,劳累是开拓的象征,困惑是敢于探索的标志,失败是胜利的开始,成功是不断努力的结局,家是永远快乐的!二、尽情抒怀请同学们用自己所喜爱的形式来尽情抒发对家之爱。

形式可以是小品、相片、珍品、书法、朗诵、演奏、唱歌等。

程序:1.表演者表演(表演前要自报姓名、表现形式、主题内容等)2.表演者发言(自我评价)3.同学们评价(可以从表现形式、主题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三、探究研讨1. 你与家人发生过矛盾吗?你认为家人的做法正确吗?请简述当时的情景和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看法。

2.你认为怎样的家才是理想的呢?假如你是父母,你将怎样持家?程序:1.个别同学发言2.其他同学评价四、欣赏《父女经典对话》(动画)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选择动画中感兴趣的一个人物进行评价。

五、玩游戏请同学们说说含“家”字的成语、格言、俗语、对联、警句等。

六、总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七、欣赏《可爱的家》《我爱我家》教学设计篇二○活动目标①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② 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④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访谈、写作和评价○活动设想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爱我家》(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主要涉及教材第三章节《家的温暖》。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成员,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相册、家庭成员卡片、爱心贴纸、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家庭相册,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趣事,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家庭成员卡片,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家人的爱。

3. 随堂练习(1)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自己家庭成员的画像。

(2)幼儿用爱心贴纸装饰画纸,表达对家人的爱。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成员,讨论如何表达对他们的爱。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给予评价。

(2)教师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爱我家》2. 内容:(1)家庭的重要性(2)家庭成员的认识(3)表达对家人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的家庭成员,并标注姓名。

(2)用一句话表达对家人的爱。

2. 答案:(1)幼儿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家庭成员画。

(2)例:我爱爸爸妈妈,因为他们对我很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家庭趣事。

《我爱我家》教案五篇

《我爱我家》教案五篇

《我爱我家》教案五篇为了让幼儿认识自己家人及与家人的关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关爱家人,并尝试能用适当的语言、行为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我爱我家》教案五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我爱我家》教案1设计意图:家庭成员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本活动设计意在从幼儿熟悉且关心的家庭成员入手,经过活动引导幼儿关爱父母,关心家人,萌发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

活动资料:《我爱我家》活动目标1.能说出家中的主要成员,初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感受家庭的温暖,懂得要相互关心,萌发爱家人的情感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我家有几口》材料准备:1.收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2.洋娃娃若干3.宝宝成长记录vcd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活动引出主题,引起幼儿兴趣(二)基本部分1、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我的家人.(1)请幼儿观看“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我的爸爸妈妈。

(2)教师小结。

2、初步引导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1)教师:除了爸爸妈妈,你能讲讲你自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吗?(2)幼儿和同伴交流,介绍自我的家人(3)念儿歌《家族歌》,帮忙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4)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3、帮忙幼儿感受家人对自我的关心和照顾,萌发爱家人的情感(1)请幼儿观看一段宝宝成长记录片(3)与幼儿讨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家人付出了许多,那我们应当怎样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要帮忙家人做一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

(4)教师小结:今日的活动使我们看到了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欢乐、幸福的家,也了解了家人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的辛苦,期望小朋友今后更爱自我的爸爸妈妈、爱自我的家!(三)结束部分幼儿分主角,体验扮演当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到户外散步。

《我爱我家》教案2【教学目标】1、做到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2、学会捕捉生活细节,挖掘典型材料。

我爱我家(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2篇)

我爱我家(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2篇)

我爱我家(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2篇)2022-12-12我爱我家(精选12篇)我爱我家篇1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用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自己美好的家庭,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热爱培养学生从小爱家庭、爱父母。

爱老人、爱劳动、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学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环境。

教学难点:表现一家人幸福生活的场面,各种不同的构思。

学生准备:学具:铅笔、橡皮、油画棒、彩笔。

教具:示范用具。

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不少同学住进了崭新的楼房,家中配置了漂亮的新式家具和家电,在爸爸妈妈的精心设计、布置下,你们的家一定更加美观、舒适。

那么谁能说说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2、你的家里都有哪些人,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能不能把发生在你们家里的小故事讲给大家听?3、欣赏书中作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家庭和生活4、想一想怎样把你爱自己家庭的心情表现出来?5、确定构图(在画面上怎样安排你要表现的内容?)播放家庭活动录像。

点出课题。

出示讨论题:(1)她的家是什么样子的?(2)家里都有什么人?学生描述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能体现家庭美满、幸福的事情。

讨论题: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表情怎么样?小结:我爱我家。

我们应该怎样用我们的行动来表现我们对家、对父母的爱呢?(1)做家务。

(2)与爸爸妈妈多交流。

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

(1)欣赏书中图片,谈感受:(2)学生用搜集的资料跟本组的同学介绍自己家里发生的故事。

学生之间相互谈论构思。

学生初步完成构图。

欣赏评述: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别人的优点,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简单点评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学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现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环境。

第二课时1、完善构图部分2、解决绘画中的材料问题教师指导。

我爱我家教案(10篇)

我爱我家教案(10篇)

我爱我家教案(10篇)我爱我家教案篇一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养方面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

教学难点: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

教学准备:全家福照片、多种材料工具。

作业要求:能用点、线、色画出“一家亲”的画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动主体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1、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

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

第二课时一、启动主体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1、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

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说说你画面的故事。

课堂总结: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我爱我家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难忘的亲情关爱,让学生体味家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讲述长辈们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激发学生珍惜温馨的家。

课前准备:一、让学生回家做小调查1.长辈们过去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2.长辈们过去穿的是什么衣服,吃的是什么食物?3.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他们已经会做些什么事?二、教师准备一张全家福、家的图片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时间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法引入课堂。

同学们放学后,大家都会──回家到了亲戚家太不习惯了,就非常想──回家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及长辈,都会从遥远的地方兴冲冲地──回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家有眷念之情。

有关我爱我家教案8篇

有关我爱我家教案8篇

有关我爱我家教案8篇我爱我家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以往我们对“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妈妈和我”,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灌输这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其实仔细倾听,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应该更多的给孩子提供、创设发展求异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

中班的孩子对家人的`关心和了解,比小班的孩子更情感化一些,他们可以看见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也已经有清晰的“爸爸妈妈是对我最好的人”。

所以活动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萌发幼儿爱爸爸妈妈等家人的情感。

我班是园内的美术科研班,因此,在这一个生成活动中,我将融合一些绘画的活动,更好的体现这一主题的主旨。

二、主题目标1、说说自己的家里人,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2、让孩子们逐步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感受家的温暖。

3、鼓励孩子乐于运用自己的方法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保持自己的个性。

三、主题网络(略)四、教育重点中班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在讨论问题时往往是一个孩子说什么其他孩子也会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从小鼓励孩子大胆怀疑、标新立异,而不是墨守成规、模仿别人,要鼓励孩子乐于运用自己的方法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保持自己的个性。

我爱我家教案篇2主题背景:(一)主题产生: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近的生活环境。

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

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

但如果孩子们只是一味地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久而久之因麻木不仁而忘却了对家人乃至社会的责任,终将成为令全家人失望、被社会抛弃的人。

培养幼儿的爱心就应该从其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开始,逐步扩展到共同生活中的其他人。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既能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又能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爱他人(首先是父母)只有这样,健全人格的形成才能有可能。

小班我爱我家教案5篇

小班我爱我家教案5篇

小班我爱我家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我爱我家》,主要围绕家庭主题展开,内容包括:1. 章节一:认识家庭成员(教材第2页)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2. 章节二:家庭活动(教材第3页)认识家庭日常生活场景,如吃饭、洗澡、玩耍等学习表达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感激之情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学会尊敬和关爱家人。

2. 培养幼儿观察家庭生活场景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家庭成员关系及称谓的理解;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2.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学会家庭活动场景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生活场景图片、教学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家庭成员,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图片,让幼儿说出他们是谁,与自己是什么关系。

2. 讲解:详细介绍家庭成员及其关系,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关爱。

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

指导幼儿用“我爱爸爸、妈妈”等句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3.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家庭成员手工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发放画纸、彩泥等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家庭成员卡片或手工。

4. 例题讲解:以家庭生活场景为例,让幼儿学会表达。

教师出示家庭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教师示范表达,如:“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家庭场景表演,提高表达能力。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生活场景进行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如:“我在家里跟爸爸一起看书。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2. 家庭活动:吃饭、洗澡、玩耍等3. 表达关爱:我爱爸爸、妈妈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家庭生活场景的画,并描述画面内容。

答案示例:我在家里跟妈妈一起做饭。

画面中有妈妈、我和厨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将编的内容唱到歌曲里去。
三、舞蹈:拨浪鼓
活动名称: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目标:通过听听、唱唱歌曲,激发幼儿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爸爸本领大”
鼓励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学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1、出示爷爷奶奶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小手可以帮爷爷奶奶做什么事?
大家都爱这个家。”
2、歌曲
我家有几个人
1=C2/4曹冰洁词曲
5 5 3 3 5 5 3 5 5 3 3 5 5 3 X X
我的家有几个人?你的家有几个人?大家
X X X 5 5 3 3 5 5 3 X X X X X X
快快来,大家快来数一数,有爸爸,有妈妈,
X X X X X X X X 5 5 3 3 5 5 3 5 5 3 3




爸爸的手(X P/10)
全家福(家是什么)(X P/2))
方脸和圆脸(X P/16)
大家都爱这个家(Z)
爸爸本领大(X P/7)
我家有几口(Z)
母鸭带小鸭(J P/62)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X P/17)
漂亮妈妈(J P/66)
好吃的寿桃(Z)
全家福(Z)
妈妈的生日(Z)
家里的数字(Z)
我家的家具(Z)
我的爸爸(Z)
区域活动
漂亮妈妈爸爸的最爱
装饰屋顶设计我的家
我家的小区
小小建筑师
小动物找家
我喜欢的家具
爸爸妈妈时装秀
我爱我家
运动
小鸡快跑
送信
小刺猬搬家
跳房子
小乌龟敲敲
小老鼠偷蛋
其他
到小朋友家作客
反思与建议:
“我爱我家”主题活动的开展比较帖近生活,在互相交流自己家人以及家人的本领、关爱自己的事例中,让孩子体验了成人对自己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当然孩子们也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我的新朋友(布置新朋友的照片)
我们是一家(把老师和幼儿的笑脸绘制成一张大照片)
爸爸本领大(用剪贴、绘画等方法表现爸爸的本领并布置版面)
我送妈妈一束花(运用折纸方法做花束展示在版面上)




收集全家福的照片。
了解爸爸的兴趣、爱好、本领。
引导幼儿观察家中房间的布局和物品的摆放。
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家庭成员,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讲述故事。
1、出示故事图片:提问:这是谁?老公公和老婆婆的脸各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老公公喜欢用什么东西?老婆婆喜欢用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分家?
讨论:家里能不能只有圆形或方形的物品,方脸老公公和圆脸老婆婆能分家吗?。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再次欣赏散文诗
分段表演,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重点:爸爸的手都有哪些本领。
3、边表演边学念散文诗。
活动名称:全家福(家是什么)
活动目标:在欣赏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创编,并感受家庭的快乐。
活动准备:收集全家福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
欣赏幼儿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幼儿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缕暖和阳光。
儿歌:大家都爱这个家
热腾的饭菜谁做的?
是妈妈,
妈妈像个大厨师,
每天都做好饭菜。
家里的东西谁修的?
是爸爸,
爸爸有双能干的手,
坏了的玩具全修好。
我问爸爸和妈妈,
我能干些啥?
“亲——亲——
亲亲我们呀!”
“还有呢——
我能干啥?”
“爱爸爸、爱妈妈,
在小主题“爷爷奶奶”开展时,适逢“重阳节”,一系列活动如做寿桃、夸夸我的爷爷奶奶,说说祝福的话,画画好爷爷好奶奶等,都不同程度地增进了孩子与长辈之间爱的情感。
建议开展类似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时间随机开展。
资料库
1、儿歌故事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梦,做个美美的梦。
学习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爸爸的手
活动目标:欣赏散文诗,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爸爸和宝宝的手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1、出示爸爸和宝宝的手印,幼儿猜猜是谁的?
2、引导幼儿说说爸爸的大手会干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爸爸的手》
1、幼儿完整欣赏配乐诗一遍后,提问:爸爸有一双怎样的手?爸爸的手可以干什么?
活动过程:
一、介绍重阳节
1、师: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你家一共有几位老人,他们是谁?
2、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曲内容。
3、幼儿听着歌曲两个两个找朋友,扮演老爷爷和小朋友,理解歌词。
4、幼儿轻声跟唱。
三、音乐游戏:好娃娃
1、幼儿分别扮演爷爷和奶奶,听着音乐做动作。
2、当快节奏出现时,幼儿扮演好娃娃表演;当慢节奏出现时,幼儿扮演爷爷和奶奶表演。游戏可反复进行。
活动名称:母鸭带小鸭
活动目标:表现鸭子走路的基本姿态,学着创编鸭子的动作、神态,表现小鸭在母鸭带领下亲密嬉戏的幸福感。
二、生活中的方形和圆形。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方形和圆形的,画画生活中方形和圆形的物品。
活动名称:大家都爱这个家
活动目标:1、熟悉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念诗歌。
2、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知道大家都在为家庭出力。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诗歌并提问。
二、学习诗歌。
1、幼儿学念诗歌
2、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诗歌。讨论:怎样朗诵这首诗歌的问句和答句。
水彩笔胶水。
游戏方法:1、幼儿用皱纸、彩色书面纸进行撕、剪、贴的方式为妈妈做假发套。
2、引导幼儿将各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有规律地穿成项链。
3、教师事先用书面纸将易拉罐包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用彩色书面纸进行装饰,如:剪头发、画衣服、做裙子等。
2、爸爸的最爱
材料提供:铅花纸、双头笔、蜡笔等。
游戏方法:幼儿事先了解爸爸的爱好,在活动中用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并进行环境布置。
2、送信
材料提供:信箱,信封,将椅子两两一对背对背摆放成一行,每对之间不留间隙。
游戏规则:幼儿手持信封,在椅子上跨过椅背,将信送到另一端的信箱中。建议:每行的长度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确定,但不宜过长;可以将椅子间隔摆放,增加难度;要做好保护工作,确保安全。
3、小刺猬搬家
材料提供:四把椅子,一盒水果图片,自制丝带编织网,刺猬头饰若干。
游戏玩法:扮老鼠(戴头饰)的幼儿站在大圆圈外,扮母鸡(戴头饰)的幼儿站在圈里,圈中间放一堆“鸡蛋”(布包)。大家一起说儿歌:“小老鼠,趁天黑,悄悄来到鸡窝旁,母鸡妈妈要小心,看好自己的蛋宝宝。”念完儿歌后,“老鼠”快速跑进圆圈偷“鸡蛋”,“母鸡”在圆圈内保护“鸡蛋”,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站在圈外停止游戏。“鸡蛋”被偷光,游戏结束。建议:可多设几只母鸡,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3、将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朗诵诗歌中的问句和答句。
三、仿编诗歌。
1、幼儿说说在家中,爸爸妈妈是怎样分工的?妈妈干什么事?爸爸干什么事?
2、幼儿仿照诗歌的结构,学编诗歌。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句子。
活动名称:爸爸本领大
活动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2、能有节奏地介绍爸爸的本领。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幼儿事先了解爸爸有哪些本领。
1、欣赏散文诗第一段
提问:家是什么?为什么要有灯,有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
2、欣赏散文诗第二段。提问:家还是什么?为什么是太阳?
三、创编“家还是什么”
1、讨论:家还是什么?鼓励幼儿把说出的话语编进散文诗中。
2、师生共同完整朗读散文诗。
活动名称:方脸和圆脸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的东西。
游戏方法:将动物卡片内的数字与楼房上的数字对应插入。
将动物卡片内的数字根据楼房上提示图案找到相应地方插入。最后将动物卡片内的数字根据楼房上已有数字进行推算后插入。
8、装饰屋顶
材料提供:幼儿事先收集全家福照片;各种形状的屋顶纸片,彩色图形纸片、胶水、水彩笔。
游戏方法:幼儿将全家福照片粘贴在长方形纸上,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屋顶纸片,并利用彩色图形纸或水彩笔进行装饰。
游戏规则:用四把椅子支起丝带网,网的一端为起点,一端放一盒水果图片。幼儿戴上刺猬头饰,从起点开始,在丝带网下正确蹲着走,去拿水果图片。建议: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调节丝带网的高度。
4、小乌龟敲敲
材料提供:练习手膝向前爬,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第一名幼儿爬到垫子的终点,击一下小鼓后,快速返回原处,将鼓捶交给下一名幼儿,继续爬。比比哪组快。
3、设计我的家
材料提供:立体的大型房子,各种家具。
游戏方法:引导幼儿将各种家具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立体的大型木房子中合理摆放,并作简单介绍。
4、爸爸妈妈时装秀
材料提供:大型包装袋、各种彩色图形纸片、双面胶、时装表演音乐。
游戏方法:幼儿用各种彩色图形纸片将包装袋进行装饰(有规律地拼贴花纹:排序、从中间到四周、从上往下),随后幼儿穿上自制服装模仿爸爸妈妈进行时装秀。
活动从我有一个家——爸爸本领大——妈妈和我……,从营造——体会——抒发——回报的脉络将幼儿与父母之间原有的自然情感予以渲染和提升,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活动内容




全家福(把幼儿的全家照用立体的方式进行悬挂布置)
我的爸爸(用绘画形式边县自己爸爸的特征并布置成版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