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多层螺旋CT(MSCT)表现

合集下载

环杓软骨脱位临床病例分析

环杓软骨脱位临床病例分析

环杓关节脱位的图片
图片3
双侧杓状软骨不对称
图片2
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声音嘶哑,咽喉不适,吞咽疼痛,饮水呛咳。少数出现发
音疲劳甚至不能发音,双侧脱位可有窒息感,呼吸困难。 2.电子 喉镜下可见杓状软骨向前内或向后外移位,患侧声带 松弛呈弧形,运动受限、固定,声门闭合不全;杓状软骨部 红肿,变形,且与杓状会厌襞一同突出于声门之上,掩盖声 门的后部。 3.CT检查两侧杓状软骨大小、形态始终不对称 ;声带固定 ; 杓会厌皱襞均增厚且向前内移位导致两侧梨状窝不对称 ;
胃管插入时不当操作
部分杓状软骨脱位病人在术前安置胃管后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即出现声嘶、呛咳、吞咽疼痛,可能系胃管 较为粗硬,操作前未向病人讲明插胃管的目 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插管遇到阻力强行插入致使杓状软骨脱位。 有硬膜外麻醉,术前插胃管患者出现咽部不 适,吞咽疼痛,声音嘶哑诊断为环杓关节脱 位,所以环杓关节脱位是单纯气管插管的并 发症的说法是不严密的。
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解剖
喉的软骨和韧带
喉软骨解剖图片
喉腔的喉镜所见
喉口解剖
图片1
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

杓状软骨脱位包括全脱位和半脱位两种类型
1.杓状软骨全脱位:指杓状软骨与环状软骨完全分离,,常
有较严重的喉部损伤所致。 2.杓状软骨半脱位:指杓状软骨面在关节囊内失去正常解剖 位置,但与环状软骨杓面仍有部分接触,一般为轻度的喉部 损伤所致 根据杓状软骨移位的方向将杓状软骨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 位,以左侧脱位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
气管插管时操作有误
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接触及杓状软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影像科韩礼良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杓状软骨脱位的多排螺旋CT(MSCT)诊断方法。

方法:基于MSCT扫描获得的大量容积数据及环杓关节特殊的轴对称解剖结构,参考有关文献,结合5例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表现,探讨一种在重组平面内准确诊断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结果:该方法以喉部对称轴为参照,可以定量诊断杓状软骨脱位时杓状软骨相当于环状软骨前后、内外、上下移位以及杓状软骨旋转情况。

结论:引入环杓关节轴对称概念,可以简化杓状软骨脱位的MSCT诊断方法,更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杓状软骨,环杓关节,脱位,喉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杓状软骨脱位多为医源性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并发症,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关系密切。

本文通过引入轴对称概念,以期简化杓状软骨脱位的MSCT诊断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杓状软骨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82岁,平均68岁。

其中左前脱位3例,左后脱位1例,1例为右前脱位。

均发生于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拔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声音低顿、发音疲劳、吞咽疼痛和饮水呛咳。

1.2 扫描技术设备采用Philips Ingenuity Core 128 CT。

患者仰卧位,扫描前训练患者呼吸,禁止吞咽及咳嗽。

先行颈部侧位定位像,扫描范围从会厌软骨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在平静呼吸及Valsalva 呼吸状态下分别扫描。

扫描条件:120Kv,智能自动毫安,准值器宽度:64×0.625 mm,螺距:0.5,转速:0.5s/rot,FOV:180mmX180mm,分辨率:高分辨率,图像大小:512X512。

扫描完成后在操作站目录侧显示器上重建,重建参数:FOV:50mmX50mm,层厚:0.67mm,层间隔:0.33mm,图像大小:512mmX512mm,过滤方式:标准。

重建完成后将数据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Intellispace Portal Release,V6.0.2.33500)作后处理。

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

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

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介绍环杓关节是人体上肢非常重要的关节之一,由尺骨头与环状韧带组成。

环杓关节脱位是指尺骨头从环状韧带中脱离的情况。

环杓关节脱位可以由外伤或特定运动引起,常见于需要重复手臂摆动的运动员和工人。

本文将介绍一起环杓关节脱位的个案,并深入探讨该病症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个案背景该个案涉及一位25岁的男性运动员,职业为网球选手。

在一次激烈的比赛中,他突然感到右臂剧痛,并丧失了右臂的力量和活动能力。

在被送往医院后,经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

症状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剧烈的疼痛:脱位后,患者会感到强烈的疼痛,常伴随肿胀和淤血。

2. 动作受限:脱位后,患者无法正常活动脱位的手臂,特别是屈伸和旋转动作。

3. 锁定感:患者可能感觉到关节被卡住,无法进行正常的运动。

4. 可能有听到关节松动或咔嗒声:在部分个案中,当关节脱位时,患者可能听到关节松动或咔嗒声。

诊断要确诊环杓关节脱位,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 1. 临床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受伤部位的体征。

2. X光检查:通过X光检查可以确定关节是否脱位以及脱位的程度。

3. 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骼和软组织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是否有其他伤害并评估周围结构的情况。

治疗方法治疗环杓关节脱位的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 - 关节还位:医生会将脱位的尺骨头重新放回环状韧带内。

- 偏心负重固定:通过施加适度的偏心固定,帮助关节保持稳定并促进愈合。

- 牵引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牵引治疗来减轻关节的负担,促进恢复。

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对严重的环杓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关节镜技术修复受损的结构。

•手术重建:对于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或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重建。

康复和预防措施关节脱位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运动疗法,加速恢复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环杓关节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

聲帶突水平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 線(底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 骨聲帶突平行於底線作一直線(健側水平 線),過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平 行於底線作一直線(患側水平線)(圖2); 採用普通直尺測量兩條水平線之間的距 離,
環杓關節脫位在多層螺旋CT軸位像上主 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聲門裂兩 側底角不相等,兩側聲帶突水平線不重合。 通過比較聲門裂上三角形兩底角大小及兩 側聲帶突水平線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判斷 是否存在環杓關節脫位以及判斷前後脫位
用喉鉗的末端置入患側杓狀軟骨外側的梨 狀窩,喉鉗的末端用紗布包纏,防止喉鉗 對環杓關節的再次損傷。
若環狀軟骨向後外方脫位,將複位器置 於 患側梨狀窩底部,順環杓關節運動軌跡向 前向內撥動杓狀軟骨;
若杓狀軟骨向前向內側脫位,則將複位器 輕輕置患側杓狀軟骨前內方,囑患者發聲, 聲門關閉時向後外方輕輕撥動杓狀軟骨, 邊撥動邊觀察複位情況。
進行CT薄層掃描,可以動態觀察聲帶內收、 外展是否對稱,判斷是否存在聲帶固定 等常。
聲帶突腰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線(底 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骨聲帶突 向甲狀軟骨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健 側腰線),腰線與底線夾角即為健側底角;
沿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向甲狀軟骨 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患側腰線),兩 線夾角即為聲門裂患側底角(圖1);採用普 通量角器測量聲門裂兩底角的實際角度;
診斷:
病史、體征
CT檢查:環杓關節脫位在螺旋CT軸位 像上主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 患側杓區軟組織增厚,聲帶固定,梨狀 窩及喉室腔擴大,腫瘤則引起梨狀窩及 喉室腔縮小等徵象。
正常人在平靜呼吸狀態下,雙側聲帶處

多层螺旋CT在环杓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层螺旋CT在环杓关节脱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d r gq itb e t n lav rah r s e t ey a hc n s . 2 mm. lme— rn e ig ( u i ue raka d Vas la b e t ep ci l tt ik e s0 6 5 n v Vou e d rn VR) i g so r o r tn i on s v cl o d,n i y r an do h r sain 2 a e r ma e fci a ye odj it, o a r a d ar c c wa sweeg ie nt ewo k tt . 3 cs sweei o m—
( p rme to doo y La y n a g 1 tHo ptlJa g u P o ic , 2 0 2 P. Chn ) De a t n fRa ilg , in u g n s s ia,in s r vn e 2 2 0 , R. ia
[ sr c] Obe t e Toiv siaet eciia s fle so l —sie prlc mp trtmo Ab ta t jci v n etg t h l c l eun s fmut l 脱位 关 环杓 关 节 多层 螺 旋 CT
Cln c a u fmuli sie pia iialv l e o t- lc ss r lCT i dig o i fa y e oisdil c in n a n sso r t n d so ato TA N G Zhao— l un,ta1 e .
l t r lv c l o d p r l ss we e i g d wi S a e a o a r a a y i c r ma e t M CT. h Twie v l me s a s we e p ro me n a l a in s c o u c n r e f r d i l p t t e

环杓关节脱位的MSCT表现共118页文档

环杓关节脱位的MSCT表现共118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环杓关节脱位的MSCT表现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18

环杓关节脱位描述PPT课件

环杓关节脱位描述PPT课件

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等
组成。
功能 -
通过两侧环杓关节的滑动和跨动来完成对声门的开闭,
是一对活动灵活的关节。
解剖特点-
脱位。
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
*王彬全. 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3- 74.
--
3
--
4
--
5
--
11
患者因素
➢ 清醒患者插管,咽反射增强,喉肌痉挛,使组织 受损、关节脱位;
➢ 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野不清; ➢ 年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
➢ 疾病引起环杓关节韧带退行性变;
➢ 终末期肾病可致喉关节改变、喉部肿瘤侵入、长 期糖皮质激素使用等。
--
12
操作因素
➢ 左侧杓状软骨前脱位多发,因操作者左手握喉镜,导管从 右侧插入喉腔;
➢ 清醒病人插管,动作太快,喉部反射明显时强行插管;
➢ 插管失误以及助手在胸部或喉体按压;
➢ 管芯使用不当;
➢ 在诱导麻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吞咽及呛咳过频 等动作致喉头上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
气管插管拔管时由于气囊放气不足,套囊仍有部分充盈时强 行拔出,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
插管和拔管均有可能造成脱位!
➢ 向前脱位,①镜片置入过深;②喉镜显露声门,镜片牵拉 会厌张力过大,碰撞杓状软骨;③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 端或导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
➢ 向后脱位则与麻醉时导管远端弯曲部向后外挤压杓状软骨 有关。
与麻醉医生缺乏操作经验、技术不熟练有关!
--
13
操作因素
➢ 插管时机掌握不好;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急于求成,动 作粗暴;

(优质医学)环杓关节脱位的MSCT表现

(优质医学)环杓关节脱位的MSCT表现
10
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 在全麻气管插管期间,预防杓状软骨脱位至关重要。预防 措施主要有: ①咽喉部插管操作应熟悉掌握喉部解剖结构,熟知操作过 程,熟练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②根据患者体形选择合适气管导管,导管外用润滑油减少 阻力摩擦,气管拔管时气囊应充分放气; ③麻醉完全,准确判断插管时机,避免呛咳、吞咽,减少 插 位于咽喉部的环杓关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滑动和跨动完 成对声门的开闭。由于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 用下容易引起脱位。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插管操作是 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
•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因为一般喉内操作都是操作 者左手持器械(喉镜等),右手推进气管导管和胃管。
11
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 ④正规气管插管操作,手法稳、准、轻、快。忌用暴力及 不适当的管芯,喉镜不要插入过深; ⑤注意适时适当调节患者体位; ⑥禁忌喉外施压。 ⑦术后及时随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2
注意事项
• 环杓关节脱位后,部分患者经一次拔动可复位,但相当一 部分由于发现晚要经过多次拔动治疗,治疗时间较长,患 者对此往往不能忍受,烦躁、焦虑情绪将影响治疗。需要 医护工作者耐心跟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直至治 愈。
• 环甲肌:起自环状软骨弓的前外侧面,向后上止于甲状软 骨下缘和下角。收缩时,使甲状软骨前倾,从而拉长并紧 张声带。
45
杓肌
• 杓肌位于喉的后壁,包括杓横机、杓斜肌和杓会咽肌。 • 杓横机:两端连与两侧杓状软骨肌突及其外侧缘。该肌收
3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1.患者因素: 清醒患者插管时,过度紧张恐怖使咽反射增强,甚至
喉肌痉挛,导管在喉咽部盘曲等使组织受损、关节脱位; 患者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野不清致插管困难;年 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的患者环杓关节容易脱位。 Rieger等认为肠道疾病及肢端肥大症可引起环杓关节韧带 退行性变;Quick亦认为终末期肾病可致喉关节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比较大,确实需要注意。但是浅了呢?
注意事项
• 接受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病人,全麻和ICU是两个主要的场所, 但是ICU发生环杓软骨脱位的情况很少啊。ICU插管技术不如麻 醉,插管损伤几率不可能低于麻醉医生,而且ICU病人吞管,躁
医护工作者耐心跟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直至治
愈。 • 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虽然发生率很低,但终究因操作不慎 所致,处理不当易酿成医疗纠纷。
注意事项
• 插入胃管和气管插管前让患者知情同意很有必要,特别时 可预见的困难插管应落实签字同意制度。 • 要告诉病人和病人家属环杓关节脱位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之一,插管纵使很顺利也可能出现。 • 因此在目前医疗条件下是不可抗拒的,从法律适用上讲,
• 随着全麻插管比例逐年增高,且对此病认识程度及诊断水
平不断增高,导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位于咽喉部的环杓关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滑动和跨动完 成对声门的。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插管操作是
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
但是病人是有损害的,从我们自身来讲,如何避免发生是
很重要的。
注意事项
• 成人气管10cm,我们的导管气囊末端至尖端大概5cm,也 就是说,气囊过了声门后再深入2-3cm是合适的。直视下 这个标准,比起一般的长度计算更个性化,更合理。
•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关心过深,远远大于偏浅,过深单肺
通气,可能一侧肺膨胀过了,另一侧不张,对呼吸维护影
环杓关节脱位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
概述
• 环杓关节脱位亦称杓状软骨脱位,多发生于全麻气管插管 期间或拔管后,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 • 据Salaloff报告,1994年英文文献仅31例杓状软骨脱位。 郭向阳等统计了5826例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杓状软骨脱位 5例,杓状软骨脱位发生率为0.085%。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4.其他因素:外伤导致环杓关节脱位,颈前钝性损伤,穿 透伤甚至颈前加压都可以,这种发病率在急诊室为 31/22900。有报道甚至用手背拍击喉部时也可发生脱位;
导管选择不当、过粗、过长;置管时间太长,导管对环杓
关节压力过大;气管插管拔管时气囊放气不足,强行拔出; 插入硬质无润滑的胃管或胃管久放拔除时未经润滑等均可 致环杓关节脱位。
平。也有不复位的就是声音治疗。Noda就报道过一例17岁男性 病人插管后4周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后经语音治疗完全恢复。
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 在全麻气管插管期间,预防杓状软骨脱位至关重要。预防 措施主要有: ①咽喉部插管操作应熟悉掌握喉部解剖结构,熟知操作过
程,熟练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②根据患者体形选择合适气管导管,导管外用润滑油减少 阻力摩擦,气管拔管时气囊应充分放气; ③麻醉完全,准确判断插管时机,避免呛咳、吞咽,减少 插管时喉肌张力;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Close提出一些可能机制为: ①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接触及杓状软骨并向前挑 动;②喉镜显露声门,镜片顶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褶,使
其张力过大,推进的气管导管碰撞杓状软骨导致其向前脱
位;③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尖端或导芯直接顶撞 杓状软骨。 目前,Quick和Close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
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 杓状软骨脱位的症状主要为声嘶、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 等。其中声嘶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 • 环杓关节脱位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环杓关节脱位治疗效果与
就诊时间关系密切,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若进入慢性期
关节纤维化后活动障碍、声带固定再行治疗效果不理想。 • CT检查、支纤镜、直接喉镜、支气管镜和食道镜都是诊断环杓
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 ④正规气管插管操作,手法稳、准、轻、快。忌用暴力及 不适当的管芯,喉镜不要插入过深; ⑤注意适时适当调节患者体位;
⑥禁忌喉外施压。
⑦术后及时随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注意事项
• 环杓关节脱位后,部分患者经一次拔动可复位,但相当一 部分由于发现晚要经过多次拔动治疗,治疗时间较长,患 者对此往往不能忍受,烦躁、焦虑情绪将影响治疗。需要
•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因为一般喉内操作都是操作
者左手持器械(喉镜等),右手推进气管导管和胃管。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1.患者因素: 清醒患者插管时,过度紧张恐怖使咽反射增强,甚至 喉肌痉挛,导管在喉咽部盘曲等使组织受损、关节脱位;
患者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野不清致插管困难;年
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的患者环杓关节容易脱位。 Rieger等认为肠道疾病及肢端肥大症可引起环杓关节韧带 退行性变;Quick亦认为终末期肾病可致喉关节改变;
对医方人员属免责范畴。一旦发生,应加强医患沟通,取
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谅解,可预防纠纷发生。
注意事项
• 插胃管和插气管导管致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生、发现、治疗、 观察护理往往涉及多个科室,科室间应加强联系,共同讨 论治疗措施,做好患者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落实预防措
施。
• 麻醉是个良心活,属于并发症,也许可以不涉及责任问题,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2. 操作因素: • Quick等分析了左侧杓状软骨前脱位的原因,认为操作者 左手握喉镜,导管从右侧插入喉腔,在插管过程中,导管
远端着力直抵左侧杓状软骨后侧方,易导致左侧杓状软骨
向前脱位。 • 另外,在诱导麻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吞咽及呛 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
关节脱位的方法。电视咽喉镜检查是最有用的方法。
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 一旦确诊,应立即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下行杓状软骨拔动复 位术,术后禁声、禁进冷软饮食,同时辅以抗生素、激素雾化 吸入。一般来说闭合复位都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Hoffman等认为脱位后咽内复位都可将声音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
引起环杓关节脱位的原因
• 全麻下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麻醉喉镜插入过深,上提力量过强,插管时机掌握不好; 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心情紧张,急于求成,动作粗暴;
清醒病人插管时,动作太快,缺乏正确指导,喉部反射明
显时强行插管等。这些都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间接因素。 有报道气管插管过程中,管芯使用不当可致杓状软骨脱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