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讲解
环杓关节脱位诊治要点

环杓关节脱位诊治要点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环杓关节面、杓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等组成。
该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包括杓状软骨脱位(arytenoid dislocation)和半脱位(arytenoid subluxation),杓状软骨脱位系指杓状软骨与环状软骨关节面完全分离的状态,而杓状软骨半脱位是指杓状软骨环面在关节囊内失去正常解剖位置,但与环状软骨杓面仍有部分接触。
据文献报道,杓状软骨可向任何方向脱位,但是以前脱位( anterior dislocation)和后脱位( posterior dislocation)最为常见。
1、病因环杓关节脱位多因气管插管损伤(插管或拔管)、颈部外伤引起,其中气管插管更常见。
麻醉喉镜上挑会厌时,可牵拉杓会厌皱襞致杓状软骨向前方移位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未看清声门而盲目插管时,其尖端或通管丝误撞杓状软骨,也可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
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远端弯曲而向后外后挤压杓状软骨时,或拔管时气囊仍部分充盈,均可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致环杓关节后脱位。
除此之外,胃管、胃镜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操作也可能导致杓状软骨脱位。
剧烈咳嗽也是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 Nerurkar N等曾报道了一例胃镜检査后两天因剧烈咳嗽导致双侧杓状软骨脱位、声门狭窄的病例。
原因可能为胃镜检查导致环杓关节的直接损伤、环杓关节松弛,最后剧烈咳嗽诱发杓状软骨脱位。
2、临床表现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嗓音障碍,可表现为手术、外伤后的声音嘶哑,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以气息声为主,除此之外还伴随发音疲劳等现象,音域、音高均受限。
嗓音障碍程度与环杓关节活动受限程度相关。
后期患者检测声带代偿发音时,嗓音可以好转。
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但环构关节脱位患者一般不伴随有呼吸困难。
3、诊断要点(1)有喉气管插管史,胃镜检查、下胃管等咽喉部相关侵入性操作。
简述脱位的征象及处理方法

简述脱位的征象及处理方法
脱位是指关节的骨头脱离正常位置,造成关节失稳和功能障碍的现象。
脱位可以发生在任何关节,但最常见的是肩关节、膝关节和指关节。
一般来说,脱位的征象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关节变形、活动障碍等。
处理脱位的方法包括:
1. 保护伤口:在处理脱位之前,要保护伤口以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垫子或软垫来支撑关节,减少关节的活动。
2. 恢复关节位置:对于确诊的脱位,需要将关节重新放回到正常位置。
这一步应由医生或专业人士进行,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手法推回关节,或者进行手术复位。
3. 缓解疼痛和肿胀:使用冰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冷敷可减少血流量和组织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康复锻炼:在关节复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恢复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这些锻炼通常由专业的物理治疗师或康复师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5. 防止复发:为了防止脱位复发,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加强相关肌肉的锻炼,使用支具或护具来加强关节稳定性,避免剧烈活动或扭伤等。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脱位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且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环杓关节脱位

聲帶突水平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 線(底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 骨聲帶突平行於底線作一直線(健側水平 線),過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平 行於底線作一直線(患側水平線)(圖2); 採用普通直尺測量兩條水平線之間的距 離,
環杓關節脫位在多層螺旋CT軸位像上主 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聲門裂兩 側底角不相等,兩側聲帶突水平線不重合。 通過比較聲門裂上三角形兩底角大小及兩 側聲帶突水平線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判斷 是否存在環杓關節脫位以及判斷前後脫位
用喉鉗的末端置入患側杓狀軟骨外側的梨 狀窩,喉鉗的末端用紗布包纏,防止喉鉗 對環杓關節的再次損傷。
若環狀軟骨向後外方脫位,將複位器置 於 患側梨狀窩底部,順環杓關節運動軌跡向 前向內撥動杓狀軟骨;
若杓狀軟骨向前向內側脫位,則將複位器 輕輕置患側杓狀軟骨前內方,囑患者發聲, 聲門關閉時向後外方輕輕撥動杓狀軟骨, 邊撥動邊觀察複位情況。
進行CT薄層掃描,可以動態觀察聲帶內收、 外展是否對稱,判斷是否存在聲帶固定 等常。
聲帶突腰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線(底 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骨聲帶突 向甲狀軟骨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健 側腰線),腰線與底線夾角即為健側底角;
沿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向甲狀軟骨 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患側腰線),兩 線夾角即為聲門裂患側底角(圖1);採用普 通量角器測量聲門裂兩底角的實際角度;
診斷:
病史、體征
CT檢查:環杓關節脫位在螺旋CT軸位 像上主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 患側杓區軟組織增厚,聲帶固定,梨狀 窩及喉室腔擴大,腫瘤則引起梨狀窩及 喉室腔縮小等徵象。
正常人在平靜呼吸狀態下,雙側聲帶處
寰枢关节脱位

先看几组图像
?
寰枢关节脱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孟悛非
寰椎前脱位
{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旋转脱位
后者过去又名 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 (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 但“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已另有所指,“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并不 确切,不提议使用。
症状:发烧、枕颈部疼痛、斜颈不能自行恢复、 颈部活动受 限,偶有四服麻木、瘫痪、 呼吸困难等 高位颈髓受压旳临床体现
好发于小朋友和青少年
常见于体育运动、交通事故 该损伤有寰椎横韧带甚至翼状韧带旳断裂,而这 两个韧带是维持寰枢关节稳定旳主要原因,所以 该损伤为不稳定性损伤,易造成脊髓受压 寰枢椎旋转角度>300 可造成椎动脉屈曲甚至闭塞
环枢相向旳关节突均等反向移动
寰齿关节间隙正常
活体
两寰齿间距不等、两对关节突关系不对称、两椎间小关节间隙不相等、 两侧块大小、形态不相同: 向前移旳侧块增大,后移旳反之
二、寰椎前脱位
寰椎前脱位
寰椎基本无旋转情况下旳前移,肯定有寰齿关节分离 (寰椎横韧带肯定断裂)和两个侧块关节旳脱位; 或者齿突骨折(与前弓一并前移)和两个侧块关节
又名
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 (Atlantoaxial Rotatory Subluxation)
此名称不精确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可有三型: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是临床上和影像上不太为 人注重旳病损。对其诊疗尚在较多混乱和争议。 在此,结合文件、标本和病例谈谈自己旳看法
。
寰枢关节旋转脱位
以一侧椎间关节为轴另 一侧关节脱位并寰椎侧 块向前移位; 或寰椎两侧侧块均向前 移且以一侧为著
环杓关节脱位的护理PPT课件

运动指导
避免剧烈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01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长时间低头、久坐等
02
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如颈部肌肉拉伸、颈部肌肉力量训练等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等
0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颈椎病、关节炎等
05
定期检查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康复治疗:声带训练、吞咽训练、呼吸训练
出院指导: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护理经验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疼痛、关节活动度等
01
保持体位: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关节受压和过度活动
02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恢复关节功能
03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感染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康复护理
保持关节稳定:使用支具或夹板固定关节,防止脱位复发
减轻疼痛:使用冰敷、止痛药等方法减轻疼痛
恢复关节活动度: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增强肌肉力量: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
预防并发症:观察并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04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环杓关节脱位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05
启示与建议
01
早期发现:及时发现环杓关节脱位,及时采取措施
02
正确诊断:准确判断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和程度
03
及时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04
术后环杓关节脱位防治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喉部检查可初步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确诊需要进行 影像学检查,如喉部X线片、CT或MRI等。
02
杓关脱位的防
预防策略与措施
术前评估
术后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 病史、体态、活动能力等情况,以便 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
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包括正 确的体位、适当的活动等,以减少关 节脱位的风险。
资源分配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环杓关节脱 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社会参与
加强公众对环杓关节脱位的认知和预 防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相关 研究和治疗工作。
THANKS
感
的护理计划。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帮助 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手术效果。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确保患者 符合手术要求;指导患者进行术前 准备,如禁食、备皮等。
术中护理配合
01
02
03
核对患者信息
在手术开始前,与医生、 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 确保手术对象正确。
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 验,验证新的治疗方案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学术交流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环杓关节脱位防治领
域的发展。
政策与伦理问题
政策制定
呼吁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完善环杓 关节脱位防治的相关政策,提高医疗 保障水平。
伦理规范
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 同意权和自主权,保护患者隐私和权 益。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环杓关节脱位

THANK YOU.
02
环杓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1 2
声音嘶哑
环杓关节脱位后,声带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 致声音嘶哑或失声。
疼痛
环杓关节脱位常引起喉部疼痛,尤其是在吞咽 和发声时加重。
3
呼吸困难
环杓关节脱位可能导致喉部气道受压,引起呼 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发生窒息。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喉部X线检查和喉镜检査,可明确 诊断环杓关节脱位。
预后评估
01
疼痛程度评估
通过使用疼痛评分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
02
功能评估
通过使用功能评分表,评估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包括颈部肌肉力
量、颈椎稳定性、活动范围等方面。
03
并发症评估
对于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应密切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如肺部感染
、脊髓损伤等,如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发病率与流行趋势
发病率
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环状关节脱位。
流行趋势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无明显地域差异。
发病原因与机制
发病原因
主要由于喉部受到外力作用、喉部结构异常、关节炎症或骨质疏松等多种因素导 致。
机制
当喉部受到外力作用时,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的关节间隙增大,关节囊松弛 ,导致关节稳定性降低,最终发生脱位。
康复技术研究进展
康复技术不断发展
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在环杓关节脱位康复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包括新型康复设备的应 用、康复技术的创新等。
环杓关节脱位康复方案优化
随着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环杓关节脱位康复方案也不断得到优化,康复效果也得到了进 一步提高。
手术讲解模板: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3.复位股骨头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彻底清除阻碍复位的因素之后,将髋关节 屈曲90°,并向上牵引,同时将髋外展, 向前推挤大粗隆,股骨头即可顺利滑入髋 臼。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4.缝合手术切口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术前准备: 常规术前准备。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1.切口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采用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图3.6.7.1-5)。 切口始于髂嵴的中部,沿髂嵴向前至髂前 上棘,然后转向髌骨外侧缘方向延伸15cm 左右。切开浅、深筋膜,将臀中肌及阔筋 膜张肌连同髂骨外板骨膜做骨膜下剥离, 分离后的间隙填以干纱布垫压迫止血;在 髂前上棘之下约2.5cm处有股外侧皮神经 于缝匠肌表
手术步骤: 修补缝合关节囊及断裂的韧带。原位缝合 切断的肌起,依层次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注意事项: 注意卫生。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术后处理: 3周后拆石膏,开始主动活动练习,辅予 理疗,4周后可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术 后6周方可逐步负重行走。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2.显露髋臼,探查股骨头
手术资料:环杓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术
手术步骤:
于关节囊的前上部做一T形切口,该切口 的纵行部分距髓臼缘1cm处起,至关节囊 的中下交界处止,切口走向与股骨颈纵轴 相平行;切口的横行部分从纵切口的起点 分别向前后与髋臼缘平行延伸。显露髋臼 后,清除臼内的血块及机化组织。臼缘的 小骨折块,特别是不承重部分的小骨折块 可将其切除,但对髋臼上缘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近年来随着全麻插管比例逐年 增高,气管插管技术日益普及, 非熟练者操作机会相对增多,导 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此种 喉部损伤的后果会引起患者术后 出现发声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 此种并发症固有一定的发生率故 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环杓关 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做一综述。
一、 环杓关节的正常解剖
3.侵入性操作
胃镜及插胃管均有引起环杓关节 脱位的可能。 马兴等[9]报道了3例因行胃镜操 作而引起环杓关节脱位。 王晓川等[10] 报道过插胃管引起 的环杓关节脱位。
4.其他因素
外伤导致环杓关节脱位, 颈前钝性损 伤,穿透伤甚至颈前加压都可以,这 种发病率在急诊室为31/22900[11]。 有报道甚至用手背拍击喉部时也可发 生脱位[7];导管选择不当、过粗、过 长;置管时间太长,导管对环杓关节 压力过大;气管插管拔管时气囊放气 不足,强行拔出:插入硬质无润滑的 胃管或胃管久放拔除时未经润滑等均 可致环杓关节脱位。
CT检查、支纤镜、直接喉镜、支气管 镜和食道镜都是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 方法。有人认为CT检查时要细扫 (1mm)为宜[14]。电视咽喉镜检查 是最有用的方法。 环杓关节脱位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关 系密切,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若进入慢性期关节纤维化后活动障碍、 声带固定再行治疗效果不理想。
Kandagan等曾就喉外损伤导致 环杓关节脱位进行过专题论述。 尽管较气管插管喉内损伤比喉外 损伤的发病率少见,但其快速而 准确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12]。 由此可见气管插管虽然是环杓关 节脱位的重要原因,正如 Hoffman所说:环杓关节脱位可 由颈外受伤所致,但更多的还是 气管插管的结果[14]。
四、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环杓关节脱位应早期发现及时治 疗。 杓状软骨脱位的症状主要为声嘶、 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等。 其中声嘶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有人提出了一个听话分析评分法。 据此评估脱位和损伤的程度[13], 即RBH评分法:Roughness、 Breathiness和Hoarseness。
1 .患者因素
清醒患者插管时,过度紧张恐怖使 咽反射增强,甚至喉肌痉挛,导管 在喉咽部盘曲等使组织受损、关节 脱位; 患者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 野不清致插管困难; 年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 的患者环杓关节容易脱位。
Rieger[3]等认为肠道疾病及肢端 肥大症可引起环杓关节韧带推行 性变; Quick亦认为终末期肾病可致喉 关节改变; 这些喉部变化可能是发生环杓关 节脱位的间接因素,但看法不尽 一致。
五、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在全麻气管插管期间,预防杓状 软骨脱位至关重要。预防措施主 要有: ①咽喉部插管操作应熟悉掌握喉 部解剖结构,熟知操作过程,熟 练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②根据患者体形选择合适气管导 管,导管外用润滑油减少阻力摩 擦,气管拔管时气囊应充分放气;
全麻下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麻醉喉镜插入过深,上提力量过 强,插管时机掌握不好; 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心情紧张, 急于求成,动作粗暴; 清醒病人插管时,动作太快,缺乏 正确指导,喉部反射明显时强行插 管等。这些都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 间接因素。 Nhomakorabea
插管失误以及助手在胸部或喉体 按压则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直接 因素。 有报道[2]气管插管过程中,管芯 使用不当可致杓状软骨脱位 另外,王明安等[4]报道在诱导麻 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 吞咽及呛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 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
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 由杓状软骨底的关节面与环状软 骨板上缘外侧的关节面构成。 杓状软骨可沿此关节的垂直轴作 内、外旋转运动同时并伴有向内 向外滑动,共同使两侧的声带突 相互靠近或分开,因而使声门开 大或缩小。由此可见环杓关节在 发音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二、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
环杓关节脱位的 诊断与处理
湖南省肿瘤医院 周英才 郭靓 综述 王明德 审校
环杓关节脱位,有人称杓状软骨 脱位,多发生于全麻气管插管期 间,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但也 可发生于非全麻及其他时候。据 Salaloff[1]报告,1994年英文文 献仅31例杓状软骨脱位。郭向阳 等[2]统计了5826例气管插管患者, 发生杓状软骨脱位5例,杓状软 骨脱位发生率为0.085%。
根据杓状软骨的左右解剖位置可 分为:环杓关节左、右脱位; 根据脱位的方向可以分为:环杓 关节前、后脱位; 根据脱位的程度可以分为:环杓 关节全脱位、半脱位。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因 为一般喉内操作都是操作者左手 持器械(喉镜等),右手推进气 管导管和胃管。
三、引起环杓关节的原因
位于咽喉部的环杓关节,其主要 功能是通过滑动和跨动完成对声 门的开闭。由于关节面浅,关节 囊松弛,在外力作用 下容易引起 脱位。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 插管操作是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 主要原因。
2. 操作因素
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技术不熟 练而容易发生意外,国外学者提 出了一些推断。 Quick[5]等分析了左侧杓状软骨 前脱位的原因,认为操作者左手 握喉镜,导管从右侧插入喉腔, 在插管过程中,导管远端着力直 抵左侧杓状软骨后侧方,易导致 左侧杓状软骨向前脱位。
Close[6]提出杓状软骨向前脱位 的一些可能机制为: ①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 接触及杓状软骨并向前挑动; ②喉镜显露声门,镜片顶端牵拉 会厌及杓会厌褶,使其张力过大, 推进的气管导管碰撞杓状软骨导 致其向前脱位; ③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 尖端或导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 目前,Quick和Close的观点已被 普通接受。
一旦确诊,应立即在间接喉镜或直接 喉镜下行杓状软骨拔动复位术,术后 禁声、禁进冷软饮食,同时辅以抗生 素、激素雾化吸入。一般来说闭合复 位都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Hoffman等认为脱位后咽内复位都可 将声音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平[15], 但一但8-49天的病人表明,49天后 恢复较差。也有不复位的就是声音治 疗。Noda就报道过一例17岁男性病人 插管后4周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后经 语音治疗完全恢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