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

合集下载

环杓关节脱位诊治要点

环杓关节脱位诊治要点

环杓关节脱位诊治要点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环杓关节面、杓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等组成。

该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包括杓状软骨脱位(arytenoid dislocation)和半脱位(arytenoid subluxation),杓状软骨脱位系指杓状软骨与环状软骨关节面完全分离的状态,而杓状软骨半脱位是指杓状软骨环面在关节囊内失去正常解剖位置,但与环状软骨杓面仍有部分接触。

据文献报道,杓状软骨可向任何方向脱位,但是以前脱位( anterior dislocation)和后脱位( posterior dislocation)最为常见。

1、病因环杓关节脱位多因气管插管损伤(插管或拔管)、颈部外伤引起,其中气管插管更常见。

麻醉喉镜上挑会厌时,可牵拉杓会厌皱襞致杓状软骨向前方移位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未看清声门而盲目插管时,其尖端或通管丝误撞杓状软骨,也可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

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远端弯曲而向后外后挤压杓状软骨时,或拔管时气囊仍部分充盈,均可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致环杓关节后脱位。

除此之外,胃管、胃镜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操作也可能导致杓状软骨脱位。

剧烈咳嗽也是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 Nerurkar N等曾报道了一例胃镜检査后两天因剧烈咳嗽导致双侧杓状软骨脱位、声门狭窄的病例。

原因可能为胃镜检查导致环杓关节的直接损伤、环杓关节松弛,最后剧烈咳嗽诱发杓状软骨脱位。

2、临床表现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嗓音障碍,可表现为手术、外伤后的声音嘶哑,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以气息声为主,除此之外还伴随发音疲劳等现象,音域、音高均受限。

嗓音障碍程度与环杓关节活动受限程度相关。

后期患者检测声带代偿发音时,嗓音可以好转。

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但环构关节脱位患者一般不伴随有呼吸困难。

3、诊断要点(1)有喉气管插管史,胃镜检查、下胃管等咽喉部相关侵入性操作。

寰枢关节脱位护理

寰枢关节脱位护理

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在治疗初期,可以 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如 颈部肌肉的拉伸和强化运动, 以帮助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 能。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护理 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 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避免突然移动患者的头部:在进行 护理过程中,要避免突然移动患者 的头部,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损伤。
注意事项
定期更换制动固定装置:如果 患者需要长时间戴颈夹或其他 制动固定装置,需要定期检查 并更换,以保证其效果和舒适 度。
存在并发症时及时处理:寰枢 关节脱位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 ,如神经功能障碍或血液循环 障碍,需要及时处理并咨询专 业医生。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制动固定:在寰枢关节脱位的 初期,需要对患者进行制动固 定,以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 使用颈夹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 固定患者的颈部。
护理措施
用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可以采用适量的止痛药物 和消炎药物来缓解疼痛和减轻 炎症反应。
牵引治疗:对于一些复杂的寰 枢关节脱位,需要进行牵引治 疗,以恢复关节的正常位置和 功能。
寰枢关节脱位 护理
目录 介绍 护脱位是指第一颈椎(寰枢 椎)与第二颈椎(枢椎)之间的关 节发生错位或脱位的情况。本PPT 将介绍寰枢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和 注意事项。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安静稳定:寰枢关节 脱位是一种严重的骨关节损伤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安 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摇晃头部 。

环杓关节脱位的治疗与护理

环杓关节脱位的治疗与护理

环杓关节脱位的治疗与护理杜晶艳;温晓慧;闫占峰;刘萍【摘要】[目的]总结门诊诊治的1 7例环杓关节脱位病人的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环杓关节脱位病人17例,在电子喉镜监视下用喉异物钳行环状软骨拨动术治疗气管插管后的环杓关节脱位.[结果]17例环杓关节脱位病人中10例应用喉异物钳进行一次复位成功,4例进行二次复位,2例进行了3次复位,1例进行了4次复位.3个月后复诊15例痊愈,2例好转.[结论]电子喉镜监视下应用喉异物钳行环状软骨拨动术可有效治疗麻醉插管后环杓关节脱位,加强护理有利于预后.【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33【总页数】2页(P4152-4153)【关键词】环杓关节脱位;气管插管;环杓关节复位术;护理体会【作者】杜晶艳;温晓慧;闫占峰;刘萍【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00007,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环杓关节脱位(arytenoid cartilage dislocation,ACD)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延迟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062 5 %~0.100 0%[1-2]。

其属医源性并发症,病人于全身麻醉后出现明显的喉功能障碍。

随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的不断增多,环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3-6]。

AC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或失声,吞咽流质饮食时呛咳、伴吞咽痛,双侧脱位时可有窒息感。

有效治疗的关键是及早诊断并行关节复位。

近2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共诊治17例环杓关节脱位的病人,在电子喉镜下行环状软骨拨动术治疗气管插管后的环杓关节脱位,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2016年7月共诊治环杓关节脱位病人17例,其中男8例,女9例;年龄20岁~69岁;均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所致,其中肝移植手术3例,开腹探查手术8例,胸科、泌尿科手术各6例;病程3天至4周。

环杓关节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

聲帶突水平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 線(底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 骨聲帶突平行於底線作一直線(健側水平 線),過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平 行於底線作一直線(患側水平線)(圖2); 採用普通直尺測量兩條水平線之間的距 離,
環杓關節脫位在多層螺旋CT軸位像上主 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聲門裂兩 側底角不相等,兩側聲帶突水平線不重合。 通過比較聲門裂上三角形兩底角大小及兩 側聲帶突水平線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判斷 是否存在環杓關節脫位以及判斷前後脫位
用喉鉗的末端置入患側杓狀軟骨外側的梨 狀窩,喉鉗的末端用紗布包纏,防止喉鉗 對環杓關節的再次損傷。
若環狀軟骨向後外方脫位,將複位器置 於 患側梨狀窩底部,順環杓關節運動軌跡向 前向內撥動杓狀軟骨;
若杓狀軟骨向前向內側脫位,則將複位器 輕輕置患側杓狀軟骨前內方,囑患者發聲, 聲門關閉時向後外方輕輕撥動杓狀軟骨, 邊撥動邊觀察複位情況。
進行CT薄層掃描,可以動態觀察聲帶內收、 外展是否對稱,判斷是否存在聲帶固定 等常。
聲帶突腰線測量法:
過環狀軟骨板後緣和中央分別作一平行線(底 線)和直線(中軸線),過健側杓狀軟骨聲帶突 向甲狀軟骨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健 側腰線),腰線與底線夾角即為健側底角;
沿患側杓狀軟骨聲帶突實際位置向甲狀軟骨 板與中軸線的交點作一直線(患側腰線),兩 線夾角即為聲門裂患側底角(圖1);採用普 通量角器測量聲門裂兩底角的實際角度;
診斷:
病史、體征
CT檢查:環杓關節脫位在螺旋CT軸位 像上主要表現為兩側杓狀軟骨不對稱、 患側杓區軟組織增厚,聲帶固定,梨狀 窩及喉室腔擴大,腫瘤則引起梨狀窩及 喉室腔縮小等徵象。
正常人在平靜呼吸狀態下,雙側聲帶處

杓状软骨脱位的诊疗进展

杓状软骨脱位的诊疗进展

浙江医学2019年第41卷第15期林志宏,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嗓音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耳鼻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坚持声学门诊已30年余,对声嘶的诊治尤其是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和复位有独到见解。

曾赴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头颈外科研修,对喉癌的诊治及处理具有丰富经验。

杓状软骨脱位(arytenoid dislocation,AD )又称环杓关节脱位,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气息声和吞咽困难等。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喉部钝性损伤、鼻胃管置入等也可导致AD [1]。

AD 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否则可致关节粘连或固定,进而导致永久的声音嘶哑[2-3]。

本文就AD 的发生机制、分类、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以供同行参考。

1发生机制环杓关节是由杓状软骨的环面和环状软骨的杓面构成的滑膜关节,由滑膜层、关节腔及纤维关节囊构成,位于关节背侧的环杓后韧带与喉内肌肉共同维持着关节囊的稳定。

环状关节面呈马鞍状,杓状软骨底(环面)较环状软骨杓面宽,且环状软骨环面的纵轴方向是从后内上朝向前外下,杓状软骨能够在环状软骨杓面上滑动、转动及跨动,使声带外展和内收,实现喉的呼吸和发声功能。

环杓关节是全身活动最多的关节,每次呼吸时,杓状软骨均需正常活动,同时由于鞍形关节的不稳定性及薄而松弛的关节囊,一旦直接受到外力,杓状软骨较易出现移位[3]。

既往认为AD 的发病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受诊断条件的限制,许多被漏诊或误诊为声带麻痹。

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喉钝性损伤是引起AD 最常见的病因,前者占80%~87%,后者占12.4%~15.9%[3]。

喉罩、鼻胃管的插入以及胃镜检查也可引起AD [4]。

术后环杓关节脱位防治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术后环杓关节脱位防治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喉部检查可初步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确诊需要进行 影像学检查,如喉部X线片、CT或MRI等。
02
杓关脱位的防
预防策略与措施
术前评估
术后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 病史、体态、活动能力等情况,以便 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
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包括正 确的体位、适当的活动等,以减少关 节脱位的风险。
资源分配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环杓关节脱 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社会参与
加强公众对环杓关节脱位的认知和预 防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相关 研究和治疗工作。
THANKS

的护理计划。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帮助 患者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手术效果。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检查,确保患者 符合手术要求;指导患者进行术前 准备,如禁食、备皮等。
术中护理配合
01
02
03
核对患者信息
在手术开始前,与医生、 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 确保手术对象正确。
以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 验,验证新的治疗方案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学术交流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环杓关节脱位防治领
域的发展。
政策与伦理问题
政策制定
呼吁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和完善环杓 关节脱位防治的相关政策,提高医疗 保障水平。
伦理规范
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知情 同意权和自主权,保护患者隐私和权 益。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杓状软骨脱位的诊治体会

杓状软骨脱位的诊治体会
芦丁等药物治疗 , 促进 关节 消肿 , 可 早期 恢 复活 动。本组 1例
用拇 指和食指按 捏颈 部喉 体 , 于两侧 作上 下 、 右 按摩 。早 晚 左
各 1次 , 每次按摩 10次 , 摩 时用力 发声 或作 清 嗓动 作。若 0 按
半年治疗无效病 例 , 自体 筋膜 加脂 肪混合 物 J 于全 身麻 醉 取 ,
难一 时 恢复关节活动 , 多在伤后 5~ 关节腔水肿 渗出基本 消 6d 退后方可 见活动。过晚治疗 因关节腔 已出现粘连 而影 响疗 效 。 如本组 中的 1例 无 效病 例 。一 般 治疗 时 间选 择在 伤 后 1~ 4 周 。2周 内治疗者 , 因可预防关节腔粘连 , 愈率 较高 。如本组 治 中1 例早期患 者拨 动 1次即治愈 。拔动 动作应轻 柔 , 每次拔 动
支撑 喉镜下实施声 带注射填充术治疗 。 参 考 文 献
[ ] 陈建强 , 1 金技丽 , 邹建定 , 等.频闪喉镜联合 多媒体技术 的临床应
用 [] J .听力 学及言语疾病杂 志,0 19 1 :33 . 2 0 ,( ) 3 —5 [ ] 孔维佳. 2 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学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5 人 20 :
发音时声 门梭形 裂 隙明显 。频 闪喉镜 (0 2型 , l公 司, 55 Wo f 德 国) 检查 : 均表现为两侧杓部不对称且 患侧红肿 明显 , 患侧声带 变短 , 黏膜 波及振 幅减弱 , 门后部 被杓 区与杓 会厌 皱襞 前移 声 掩盖 ( 封三图 1 。本组 1 ) 0例均为前脱位 。
麻醉管气 囊有残存气体时拔管 向后外 挤压杓状 软骨所致 j 有 ,
12 方法 .
杓 状软骨复位术 : 于伤后 1— 9例 4周 内治疗 , 1例

气管插管术后出现环杓关节脱位原因探讨与治疗

气管插管术后出现环杓关节脱位原因探讨与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史, 流传社会 , 影 响后人。建立院史展览馆 、 记录医 院历史 、 增 进员工对 医院的认识和对医院文化 的认 同; 拍摄形象宣传 片 , 宣扬 医 院先进 典型 , 展示 医院形象 ; 激情传 唱院歌 、 体 现团 队 精神 、 展示医院文化 , 这些都是医院文化建设 中不 可或 缺的一 部分 , 是 医院文化建设与发展力量源泉的载体 。 4借 助 平 台 。 以活 动 促 进 医 院 文 化建 设 的深 化 4 . 1 公益活动提升形象 。医院承担着很 多社会 责任 , 各 种公益 活动 的开展不仅 让参 与的员工得到 了锻炼 , 也是 回馈社会 、 关 爱大众 的举措 ,更是 提升医院整体 形象 ,培育 团队精 神的契 机 。抓住爱眼 日、 爱鼻 1 3、 爱耳 1 3、 爱牙1 3、 世界 结核病 防治 日、 世界肝炎 1 3等 契 机 , 开 展 形 式 多样 的 大 型公 益 活 动 。 4 . 2团队活动凝聚人心 。围绕 医院 中心T作 , 适时策划 系列 活 动, 丰富员工生活 , 凝练团队精神 , 在当前尤其重要 。通过丰富 多彩的活动来 融合 两院职工 , 加深 了解 , 彼此共进 , 真正融合。 总之 ,把医 院文化建设作 为医院发展建设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努力探索一种高层次的医院管理模式是积极的尝试。 参 考 文 献 f 1 1 陈亮. 关于医院文化建设 的思考 1 . 常州 市卫 生政研 会优 秀
论文集 , 2 0 1 1 : 2 .
[ 2 ] 朱宏亮 , 沈晓 洁 , 张孟君. 医院文化 建设 与文化 管理Ⅲ. 中华 现代 医院 管理 , 2 0 1 0 : 9 .
短篇报道 ・
气 管插管术后 出现环杓 关节脱位原 因探讨与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环杓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环杓关节脱位应早期发现及时治 疗。
杓状软骨脱位的症状主要为声嘶、 喉痛、吞咽疼痛、进食呛咳等。
其中声嘶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有人提出了一个听话分析评分法。 据此评估脱位和损伤的程度[13], 即RBH评分法:Roughness、 Breathiness和Hoarseness。
王晓川等[10] 报道过插胃管引起 的环杓关节脱位。
4.其他因素
外伤导致环杓关节脱位, 颈前钝性损 伤,穿透伤甚至颈前加压都可以,这 种发病率在急诊室为31/22900[11]。 有报道甚至用手背拍击喉部时也可发 生脱位[7];导管选择不当、过粗、过 长;置管时间太长,导管对环杓关节 压力过大;气管插管拔管时气囊放气 不足,强行拔出:插入硬质无润滑的 胃管或胃管久放拔除时未经润滑等均 可致环杓关节脱位。
谢谢!
五、麻醉中环杓关节脱位的预防
在全麻气管插管期间,预防杓状 软骨脱位至关重要。预防措施主 要有:
①咽喉部插管操作应熟悉掌握喉 部解剖结构,熟知操作过程,熟 练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②根据患者体形选择合适气管导 管,导管外用润滑油减少阻力摩 擦,气管拔管时气囊应充分放气;
③麻醉完全,准确判断插管时机, 避免呛咳、吞咽,减少插管时喉肌 张力:
CT检查、支纤镜、直接喉镜、支气管 镜和食道镜都是诊断环杓关节脱位的 方法。有人认为CT检查时要细扫 (1mm)为宜[14]。电视咽喉镜检查 是最有用的方法。
环杓关节脱位治疗效果与就诊时间关 系密切,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若进入慢性期关节纤维化后活动障碍、 声带固定再行治疗效果不理想。
④正规气管插管操作,手法稳、准、 轻、快。忌用暴力及不适当的管芯, 喉镜不要插入过深;
⑤注意适时适当调节患者体位;
⑥禁忌喉外施压。
⑦术后及时随访,早期发现,早期 诊断,早期治疗。
六、环杓关节脱位的法律适用
环杓关节脱位后,部分患者经一 次拔动可复位,但相当一部分由 于发现晚要经过多次拔动治疗, 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对此往往不 能忍受,烦躁、焦虑情绪将影响 治疗。需要医护工作者耐心跟患 者沟通,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直 至治愈。
插管致环杓关节脱位虽然发生率很低, 但终究因操作不慎所致,处理不当易 酿成医疗纠纷。
插入胃管和气管插管前让患者知情同 意很有必要,特别时可预见的困难插 管应落实签字同意制度。
要告诉病人和病人家属环杓关节脱位 是气管插管的并发症之一,插管纵使 很顺利也可能出现[16]。
因此在目前医疗条件下是不可抗拒的, 从法律适用上讲,对医方人员属免责 范畴[17 ]。一旦发生,应加强医患沟 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谅解,可 预防纠纷发生。
Close[6]提出杓状软骨向前脱位 的一些可能机制为:
①气管插管时喉镜片置入过深直 接触及杓状软骨并向前挑动;
②喉镜显露声门,镜片顶端牵拉 会厌及杓会厌褶,使其张力过大, 推进的气管导管碰撞杓状软骨导 致其向前脱位;
③操作者在寻求声门裂隙时导管 尖端或导芯直接顶撞杓状软骨。
目前,Quick和Close的观点已被 普通接受。
全麻下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麻醉喉镜插入过深,上提力量过 强,插管时机掌握不好;
危重病人抢救插管时,心情紧张, 急于求成,动作粗暴;
清醒病人插管时,动作太快,缺乏 正确指导,喉部反射明显时强行插 管等。这些都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 间接因素。
插管失误以及助手在胸部或喉体 按压则是致杓状软骨脱位的直接 因素。
插胃管和插气管导管致环杓关节 脱位的发生、发现、治疗、观察 护理往往涉及多个科室,科室间 应加强联系,共同讨论治疗措施, 做好患者工作,总结经验教训, 落实预防措施。
尤其是对气管、 喉头水肿等并发症。一旦声嘶出 现在排除喉炎、喉头水肿之后, 就应高度怀疑环杓关节脱位。
Kandagan等曾就喉外损伤导致 环杓关节脱位进行过专题论述。
尽管较气管插管喉内损伤比喉外
损伤的发病率少见,但其快速而 准确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12]。 由此可见气管插管虽然是环杓关
节脱位的重要原因,正如 Hoffman所说:环杓关节脱位可 由颈外受伤所致,但更多的还是 气管插管的结果[14]。
根据杓状软骨的左右解剖位置可 分为:环杓关节左、右脱位;
根据脱位的方向可以分为:环杓 关节前、后脱位;
根据脱位的程度可以分为:环杓 关节全脱位、半脱位。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因 为一般喉内操作都是操作者左手 持器械(喉镜等),右手推进气 管导管和胃管。
三、引起环杓关节的原因
位于咽喉部的环杓关节,其主要 功能是通过滑动和跨动完成对声 门的开闭。由于关节面浅,关节 囊松弛,在外力作用 下容易引起 脱位。经咽喉部的气道、消化道 插管操作是导致环杓关节脱位的 主要原因。
但近年来随着全麻插管比例逐年 增高,气管插管技术日益普及, 非熟练者操作机会相对增多,导 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2]。此种 喉部损伤的后果会引起患者术后 出现发声功能和吞咽功能障碍, 此种并发症固有一定的发生率故 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环杓关 节脱位的诊断与处理做一综述。
一、 环杓关节的正常解剖
一旦确诊,应立即在间接喉镜或直接
喉镜下行杓状软骨拔动复位术,术后
禁声、禁进冷软饮食,同时辅以抗生
素、激素雾化吸入。一般来说闭合复
位都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Hoffman等认为脱位后咽内复位都可 将声音恢复到接近术前的水平[15], 但一但8-49天的病人表明,49天后
恢复较差。也有不复位的就是声音治 疗。Noda就报道过一例17岁男性病人 插管后4周诊断为环杓关节脱位后经 语音治疗完全恢复[16]。
有报道[2]气管插管过程中,管芯 使用不当可致杓状软骨脱位
另外,王明安等[4]报道在诱导麻 醉未充分下气管插管,引起患者 吞咽及呛咳过频等动作致喉头上 下牵拉,易致杓状软骨脱位。
3.侵入性操作
胃镜及插胃管均有引起环杓关节 脱位的可能。
马兴等[9]报道了3例因行胃镜操 作而引起环杓关节脱位。
环杓关节脱位的 诊断与处理
湖南省肿瘤医院 周英才 郭靓 综述 王明德 审校
环杓关节脱位,有人称杓状软骨 脱位,多发生于全麻气管插管期
间,是非常少见的并发症。但也 可发生于非全麻及其他时候。据 Salaloff[1]报告,1994年英文文 献仅31例杓状软骨脱位。郭向阳 等[2]统计了5826例气管插管患者, 发生杓状软骨脱位5例,杓状软 骨脱位发生率为0.085%。
Quick亦认为终末期肾病可致喉 关节改变;
这些喉部变化可能是发生环杓关 节脱位的间接因素,但看法不尽 一致。
2. 操作因素
操作者缺乏操作经验、技术不熟 练而容易发生意外,国外学者提 出了一些推断。
Quick[5]等分析了左侧杓状软骨 前脱位的原因,认为操作者左手 握喉镜,导管从右侧插入喉腔, 在插管过程中,导管远端着力直 抵左侧杓状软骨后侧方,易导致 左侧杓状软骨向前脱位。
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 由杓状软骨底的关节面与环状软 骨板上缘外侧的关节面构成。
杓状软骨可沿此关节的垂直轴作 内、外旋转运动同时并伴有向内 向外滑动,共同使两侧的声带突 相互靠近或分开,因而使声门开 大或缩小。由此可见环杓关节在 发音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二、环杓关节脱位的类型
1 .患者因素
清醒患者插管时,过度紧张恐怖使 咽反射增强,甚至喉肌痉挛,导管 在喉咽部盘曲等使组织受损、关节 脱位;
患者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视 野不清致插管困难;
年老体弱、久病衰弱、肌张力减低 的患者环杓关节容易脱位。
Rieger[3]等认为肠道疾病及肢端 肥大症可引起环杓关节韧带推行 性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