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公开课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讲座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讲座
介绍
本次讲座将介绍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法,旨在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计密切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成果。
目标
本讲座的目标是让参与者了解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工具和方法。
内容
以下是本讲座的内容大纲:
1.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 教学评估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 教学评一体化的目标和意义
2.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知识、技能与能力的统一性
- 教学目标与评估标准的对应性
- 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的协调性
3. 常用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工具和方法
- 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的制定
- 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的关联
- 教学反思和课程改进的实施
4. 成功案例分享
- 介绍一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成功的案例,以激励参与者尝试和实践。
结束语
通过本次讲座的研究,希望参与者能够认识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成果。
感谢大家的参与!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补充。
计算机一体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计算机一体化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计算机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应用情况,并能够应用计算机一体化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计算机一体化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计算机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情况;3. 掌握计算机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4. 能够运用计算机一体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计算机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 什么是计算机一体化?- 计算机一体化的意义和优势;- 计算机一体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计算机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一体化的起源和发展;- 计算机一体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应用情况。
3. 计算机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硬件方面的关键技术,如多核处理器、高速存储器、硬件加速器等;- 软件方面的关键技术,如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算法优化等;- 网络通信方面的关键技术,如网络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等。
4. 计算机一体化的实现方法:- 集成电路技术在计算机一体化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一体化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一体化中的应用。
5. 实例分析:以智能家居为例,介绍计算机一体化在智能化领域的应用,如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电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1. 计算机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2. 计算机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应用情况;3. 计算机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教师应重点讲解这些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一体化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在讲授环节,教师通过示意图、文字说明和举例等方式,讲解计算机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方法。
在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对计算机一体化的理解和应用方式,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案例,以智能家居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计算机一体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评一体化 完整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完整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完整教学设计包含以下步骤:1. 确定预期学习结果: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如测验、作业、项目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
4. 实施教学: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进行授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收集和分析学习证据:通过测验、作业、项目等收集学生的学习证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6. 反馈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向学生提供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策略和技巧: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设置挑战活动任务: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3. 解构旧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化。
4. 建构新概念: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新的概念。
5. 迁移运用概念: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运用概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设计嵌入式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嵌入评价活动,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提供反馈。
7. 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教学评一体化完整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全面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手段等多个方面,确保教学与评估紧密结合,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
首先,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具体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并将评价内容和标准融入到教学目标中。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清楚知道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对教学评价也能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强调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评价的要求,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从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最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还需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客观
公正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绩,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教案是一种注重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和科学评价的教学模式。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评一体化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总第____课时授课时间:第___课时教学内容:绘画游戏课型:目标依据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尝试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表现所见所闻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2.【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3.【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学习目标1、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各种图形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添加,完成一幅有趣的画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欣赏以及相互交流、启发,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评价任务1、能利用线条来完成一幅画2、能通过积极参与美术的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3、锻炼想象力教具准备图画纸、水彩笔、铅笔、橡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对应目标评价设计设计意图导入画线游戏你来指挥,我来画2积极参与调动积极性新授课内容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起来把画面画满。
教师:孩子们,我画的是什么?(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
研究探讨:教师:孩子们,看原本简单的线条中,竟然藏着那么多的宝贝。
请大家也来快速的找并画出藏在你作品中的那些宝贝吧。
学生按要求画成一张画满线条的作业。
学生:汇报。
(根据随意线条所组成的的图形,充分的展开想象)。
学生:根据随意线条所组成的图形充分展开想象。
学生:展开想象并把添画作品。
1会画线条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对应目标评价设计设计意图新授课内容教师:下面请同桌互换作品。
请帮你的同桌找一找,哪些他还不曾发现的宝贝。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据)对历史认识的特殊意义,来表述变化
初步体会历史解释的多样性 2-8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目标 3:通过观看都江堰的教学视频,了 3-1 从都江堰的科学结构中感受古人
解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概况,感悟中国 勤劳与智慧
古人的勤劳与智慧;认识到都江堰水利 3-2 能从古今两个时间维度由衷肯定
工程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 都江堰的价值,感到强烈的民族自豪
本设计以任务驱动教与学展开,旨在高度融合 教与学,突显学生主体。评价始终伴随教与学活动, 学生在评价量规中随时记录学习表现,依据评价标 准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并评定等级。
四、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教学设计付诸实施后,笔者深感有两个问题值 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关于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 一体化”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但课堂实施 也可能因为学生不断填写“学习表现”栏目而变得 支离破碎。对此,笔者认为追求时间上的“同步”
【学习任务 2】“读一读:战国时期经济有何 变化”(对应评价内容 2-1、2-2、2-7)。呈现铁犁 牛耕等材料,学生根据材料找出经济上的变化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铁犁牛耕带来生产力水平提高,
70 2023年第09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生学史
进而引发井田制瓦解,拥有越来越多“私田”的地 主阶级崛起。由此初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 系。
【学习任务 4、5、6、7】“说一说:商鞅变法 的目的”“讲一讲:南门立木的故事”“填一填: 商鞅变法的内容”“评一评:商鞅变法的影响”(对 应评价内容 2-5、2-6、2-7)。通过史料《求贤令》 和教科书相关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目的和内容。 然后学生分小组代表秦国不同社会身份的人探讨商 鞅变法对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影响的不同。根据课堂 时间,可以交换身份讨论。
科学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样稿

科学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样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教学设计适用于科学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整合教学、研究和评估活动,提高学生科学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主题,如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设计一系列听说任务,包括观察、描述、解释和表达。
整合相关的教材、文章和多媒体资源。
2.教学步骤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观察任务:安排学生观察特定现象并记录相关信息。
描述任务: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解释任务: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并给出合理解释。
表达任务: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要评价并引导他们总结所学内容。
三、教学评价方法本教学设计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他们在观察和描述任务中的表现。
口头表达评价:通过学生的表达任务,评估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书面表达评价:要求学生撰写相应的观察报告或解释说明书。
合作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并评估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教学资源和工具电子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播放多媒体资源。
图书和文章: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科普读物和文章。
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发学生观察和描述的素材。
笔记本和纸张: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和表达想法。
五、教学反思和改进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分析教学效果,寻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六、参考资料根据使用的教材、文章和多媒体资源列出参考资料)以上是科学听说课“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样稿。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希望能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课题 Ways to Better your Writing (如何让你的作文靓丽夺目) 时间 2015 节次 Period 4
来源
课型 English Writing 授课对象 Grade 11 授课教师 张树玲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 》语言技能目标(九级)对写的要求: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过程中做到问题通顺,格式正确。 语言知识目标(九级)对词汇和语法的要求是: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进一步理解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并能有效地运用。逐步接触和了解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解释和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描述:有学好英语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能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对于高二年级的英语写作而言,90%以上的学生需要做到如下要求: 1.能运用课堂所学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能分析且学习使用较复杂的语言现象。 3.能初步意识到润色文章的必要性。
教材分析
英语写作贯穿整个高中学习阶段。 1. 英语写作在外研社教材中的设计特点:外研社教材每一模块后的最后一项任务都是英语写作。通常在每个模块的词汇、课文、语法、听力学完后,最后一项语言技能要求就是根据本单元的话题和所学的知识完成一项写作任务。例如Book 2 Module 1中的写一份关于健康生活的调查报告。Module3 中写一篇中国著名音乐家或作曲家自传的读后感 Module 5 介绍你最喜欢的报纸或杂志的 Module 6写电影脚本。教材中规定的写作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有趣、实用且时尚。
2. 英语写作在外研社教材中的地位:写是基于听、说、读基础上的写。写作是在通过听、读、和别人讨论摄取足够的信息后,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后落实到写这一步。写是对所摄取的信息和所学词法、句法和篇章结构的有效融合。也是能将所学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写作是绝不能忽略的。
学情分析
多半的学生都能使用简单句表达写作的所有要点,但是看似不错的写作,实际上并不能达到写作的目标要求。为了让学生能识别、分析、使用较复杂的句式,前三节课,分别学习了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形容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以及非谓语动词短语作状语的由来和在写作中的应用,而且平时也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好句式。这节课是另一特殊句式——强调句式在写作中的应用,这一句式对于学生而言并非陌生,但是将强调句式与主语从句,定语从句,或同位语从句等融合在一起造出较复杂句式却也是难度不小的。
目标 1. 通过对高级词汇的收集、分享和学习,提高学生对高级词汇的认识。另外通过使用高级词汇润色文章的练习,加强学生在写作时有意识使用高级词汇代替、润色普通词汇或创造自己的高级词汇的意识。
2. 通过对所学高级句式和例句的分享,刺激学生向其他学生学习好句式,并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高级句式。 3. 通过对强调句式it is/was……that……的深度学习,丰富学生高级句式的储备。
评价 1.能用高级词汇润色一篇文章。 2.能通过分享高级句式,组合或创造自己的高级句式。 3.能用强调句式强调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N同位语从句,N定语从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Step 1 Lead-in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as many words as you can. And then discuss the answers with group members. 1. I studied pretty hard in English, but I still failed the exam, as a result of which, I felt extremely _________(沮丧). 2. ________(大约)200 millIon peole die of diseases relavant to smoking. (结果), the challenging job offered by this software company was got by Tony, my best friend. 4. __________(毫无疑问)confidence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part in his success. Possible answers: 1. Sad, frustrated, depressed, upset, heartbroken, blue 1. By filling the blanks with as many words as you can, the teacher will lead in the definition of better words—To catch the readers' eyes, you can choose a wor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s' to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And the word is so-called a better word. 2. Ask the question “How can we use better words in a writing” Know what kind of words are better words.
2. about, approximately 3.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 Consequently, finally, eventually, ultimately 4. There is no doubt that, Without doubt, undoubtedly, without question, Step 2 Learn the usages of better words in a writing. Learn how to use better words. 1. Better words substitute commonly-used words …能使某人实现梦想 …can make sb realize his dream …enable sb to achieve his ambition 战胜所有困难 overcome all difficulties Conquer all obstacles 吸引某人注意力 attract one’s attention capture one’s attention 2. Better words can be used to embellish commonly-used words make preparations for make sufficient and effective preparations for have an influence on sb have a profound /lifelong /undesirable / … influence on sb Explain the three ways of better words. 1. Substitute (replace) 2. Embellish (polish) 3. Create And explain the three usages with some typical examples. Next, ask the students to embellish a writing with better words and phrases and see whether the students have master what they learned about the uses of better words. After learning the three ways of using better words, firstly,everyone can replace some commonly-used words with make progress in make rapid/ dramatic /amazing progress in sth I believe that… I strongly / completely / hardly believe that… 3. Create a new better word by changing the form of a word. …与…相比较 compared with In comparison with 对…满意 be satisfied with Express one’s expression for 有自信做… be confident to do sth be of great confidence to do sth …留下深刻印象 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sb Sb be impressed with/by sth Something be impressive 我很好奇… I am curious about sth Sth arise my curiosity 对…失望 Be disappointed with Sth disappoint sb better words, furthermore, everyone must master some better word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modifier; last but not least,,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