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合集下载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

阅读短篇小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首先,要注意对于短篇小说的整体把握。

短篇小说通常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构和一个独特的主题。

在阅读前,我们可以先研究短篇小说的题目和简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故事的起承转合,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作者通过故事向读者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其次,要仔细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因此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比较简练。

读者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才能逐渐深入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第三,要关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每一个词语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通常会用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塑造意境和情节,以及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留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技巧,分析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语言运用的细致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最后,要注意把握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每个短篇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主题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含含义和象征象征意义等。

通过深入挖掘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阅读短篇小说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通过整体把握、细致观察、关注语言运用以及把握主题和内涵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短篇小说带来的阅读乐趣,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小说阅读与鉴赏

小说阅读与鉴赏

小说阅读与鉴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人们重要的阅读选择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小说阅读,例如纸质书籍、电子书、有声书等。

然而,仅仅读过小说是不够的,真正的文学欣赏还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小说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合适的小说类型小说的类型繁多,如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在选择阅读的小说时,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易懂的小说,逐渐提升阅读难度。

同时,了解不同类型小说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二、注重细节理解在阅读小说时,我们要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描写,例如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绘等,这些细节往往可以给读者带来更深入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细致的品读,我们可以体味到作家的思想、意图和写作技巧,进而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鉴赏。

三、思考文学意义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在阅读小说时,我们应该思考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情感,以及作家的写作目的和态度。

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培养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与其他读者交流与其他读者交流是提高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与他人互相启发,获得新的领悟和观点。

此外,也可以参加相关的读书俱乐部或文学讲座,与更多的读者交流与互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五、多样化的阅读体验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形式的小说阅读。

如今,电子书和有声书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通过电子书,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有声书可以带来更加生动的阅读体验。

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力。

阅读小说不仅仅是消遣娱乐,更是一种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感受到小说给予我们的思想冲击和感情共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中考重点小说阅读与鉴赏

中考重点小说阅读与鉴赏

中考重点小说阅读与鉴赏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小说阅读与鉴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正确的阅读和鉴赏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含义,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中考重点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一、抓住重点在小说阅读和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抓住重点。

首先,要注意小说的题目、导言和结尾,这些部分通常包含了整个故事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其次,要关注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转折点,这样才能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最后,要留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这对于理解小说的意义和鉴赏小说的艺术价值都非常重要。

二、深入剖析在进行小说阅读和鉴赏时,学生需要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要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物的性格、言行和内心变化等。

通过了解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其次,要对故事背景进行分析,包括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事件和发展。

最后,要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思考和探讨,包括作者想传达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等。

只有通过深入剖析,才能真正领略小说的魅力和深度。

三、提升阅读技巧在小说阅读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提升阅读技巧的方法。

首先,要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通过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

其次,要培养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思考和推理,理清故事的脉络和人物的关系。

最后,要学会快速阅读,抓住关键信息,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四、注重实践在小说阅读与鉴赏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中小学生读物,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开阔思维、拓宽知识面。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阅读交流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文比赛等,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总之,中考重点小说阅读与鉴赏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阅读和解析小说

如何阅读和解析小说

如何阅读和解析小说小说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手段来刻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阅读小说不仅可以带给人们阅读的乐趣,还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然而,要真正读懂一本小说并解析其内涵,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阅读和解析小说的经验和技巧。

一、了解作者和背景在阅读一本小说之前,最好先对作者进行必要的了解。

可以从作者的生平、思想背景、文学理念等方面入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小说。

同时,还可以了解小说的背景,例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并理解其中隐含的意义。

二、理解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整个故事的基础和推动力。

阅读小说时,要注重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理解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关系,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住整个故事的内涵。

可以通过分析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之间的关系、冲突与发展等来深入理解小说。

三、剖析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描写和塑造所展现的。

了解和解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重要环节。

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方面着手,分析人物的动机、行为背后的意义,探究人物形象的内涵与作用。

同时,还可以将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析人物形象。

四、解读语言和意象小说的语言非常重要,它是作者传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在阅读小说时,要注意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这些对于理解小说的深层内涵非常重要。

同时,还要注意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往往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意义和主题。

五、挖掘主题和思想每一本小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思想,而深入挖掘主题和思想则是解析小说的重要一环。

可以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的分析,找出小说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思想。

同时,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背景,探究作者创作小说的动机和用意,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思想。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与鉴赏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与鉴赏

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与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与鉴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与鉴赏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

首先,小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阅读小说,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生百态,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同时,小说的语言风格多样,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其次,小说阅读与鉴赏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小说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他们能够学会欣赏作品中的用词和句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小说阅读与鉴赏呢?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小说作品。

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导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作品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与此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小说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丰富的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借阅和阅读优秀的小说作品。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会、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家庭可以设置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作品中的问题和感悟,促进家庭教育的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小说阅读与鉴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小说的阅读,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而在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小说阅读与鉴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小说阅读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小说阅读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小说阅读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等方式向读者传递信息和思想。

然而,要深入理解和分析一部小说,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示,需要掌握一些阅读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小说阅读与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小说作品。

一、背景了解与意图推测在开始阅读一部小说前,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书写背景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情节和思想。

同时,推测作者写作的意图也是阅读小说的重要环节。

要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他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通过深入思考作者的意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

二、角色分析与形象建构角色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情绪、行为和语言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核心。

因此,通过分析和理解角色的性格、动机、成长过程等,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

同时,对角色形象的建构也是小说阅读的重要部分。

要注意观察作者对角色形象的描写和塑造,包括外貌、言行举止、语言风格等方面,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角色性格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推进。

三、情节分析与篇章结构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作者通过事件安排和人物行为来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方式。

因此,分析情节的发展和结构对理解小说非常重要。

要关注故事的起伏、高潮和转折点,思考作者何以通过情节来传递信息和思想。

同时,篇章结构也是阅读小说的一环。

要注意观察作者的章节划分和篇章之间的联系,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组织和表达方式。

四、语言表达与文学修辞语言是小说的灵魂,通过精妙的语言表达,作者才能将思想和情感深入读者心灵。

因此,对小说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学修辞的分析也是小说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关注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思考它们在表达意图、刻画人物和营造氛围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作者的语言艺术的体察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领略小说的美。

五、主题思考与与时代联系每部小说都有其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这是作者写作的核心之一。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从本质上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

除三个要素外,要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篇小说的特点。

一、分析、评价人物形象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

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

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

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

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阅读与解析的方法与技巧

小说阅读与解析的方法与技巧

小说阅读与解析的方法与技巧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对于喜爱阅读小说的读者来说,学习一些方法与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解析和欣赏小说的魅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说阅读与解析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阅读一部小说之前,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风格。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方向,更好地解析小说的内涵。

其次,我们可以预读一些与小说有关的材料,如书评、专题文章等,提前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题,为后面的阅读做好准备。

二、细致阅读细致阅读是解析小说的基础。

在阅读小说时,我们要注意扎实的阅读基础,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

首先,要重点关注小说的情节设置。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通过情节的发展可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其次,要注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言行和心理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小说的主题和视角。

同时,要关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

语言是小说的表达方式,通过分析作者的叙述手法、修辞手法和用词选择,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说的语境和意义。

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解析小说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阅读小说时,我们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思考和评价。

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要轻易接受小说中的观点和结论,要自己进行思考和判断。

其次,要注重分析和比较。

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不同情节的对比和联系,可以深入了解小说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要注重批评和评价。

对于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和价值,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并能够用理性的思维进行论证和辩证。

四、跨文化解读在解析小说时,我们可以采用跨文化解读的方法,深入了解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往往融入了作者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说阅读与鉴赏的技巧
发表时间:2011-09-09T10:45:13.90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47期作者:王守耀
[导读] 除三个要素外,要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篇小说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

除三个要素外,要强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篇小说的特点。

一、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扣住故事的情节和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语言描写客观地进行分析。

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即可以概括介绍,也可以具体描绘;即可以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

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时常用的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

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2.要注意通过对小说语言的把握和体会,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

在真正的艺术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堂吉诃德善良的愚蠢、天真的癫狂,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些未曾接触却又似相识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时时扑面而来。

文学典型就是这样没有国界,超越时空,焕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

这一点直接影响评价人物时所用词语的褒贬性,即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正面的,一般用褒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者塑造的人物是反面的,一般用贬义词来概括其特点;如果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那就从两方面客观评价。

二、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四个方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因此,在梳理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依照一定的线索,抓住主要事件进行总结。

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本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官居高位。

小说浓墨叙述了“岳母娘子受辱”、“带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展示了林冲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

一位逆来顺受的“忠臣”最终成为犯上作乱的“英雄”,其性格刻画运用的是情节推进法。

另外,要知道无论如何安排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

三、体会、品味小说的语言
1.由叙述语言确定小说的情感基调。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迅这样开始祥林嫂悲剧故事的讲述,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内容。

“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的”指称语义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竞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联系作品和外部语境理解,它强调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淫着、厚厚地积淀着中国古老文化的传统和习俗,指向中国深邃复杂的历史背景。

因其深厚,更加顽固;因其久远,牢如坚冰。

鲁迅的这句话以违反规则的形式流露出沉重的忧思,给充满喜庆气象的现实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峭深沉的灰色,故事的情感基调也因之悄然确定下来。

2.由叙述语言提示人物性格、社会主题。

《祝福》一开头便讲述到鲁四老爷。

这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叙述者“我”讲道:“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过后说我‘胖了’,说‘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这段叙述是平实的,叙述者介绍了鲁四的身份,通过其言行的概述,反映出人物的立场和政治态度。

“监生”在清朝是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大骂其新党”更暴露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政治立场。

这段平实的叙述刻画出鲁四的形象特征,寓意深刻,言近旨远,对人物进行了辛辣的嘲讽鞭挞。

四、感受、分析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大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直接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往往起到渲染作品的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如鲁迅的《祝福》在描写社会环境时,展开的便是诸多方面,既有男女不平等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问题;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人心冷漠问题,又有社会事业落后问题。

在祥林嫂一生的苦难史上,不同的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

2.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社会环境一般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

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

《祝福》中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

因此,在欣赏时,我们就得从鲁四老爷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数,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

只有进行这样透彻的分析,才能从中认识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

3.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由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4.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我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越深刻,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
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深刻认识作品中的社会环境。

五、归纳、领悟写作意图
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结合文中相关的环境描写,归纳、分析小说的写作意图。

尤其要注意小说的标题,因为小说的标题往往是小说的文眼。

无论叙述还是描写,运用“特征性”原则往往是文学形象传世的奥秘。

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关系等。

其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独特,内在含义又极其深刻、丰富。

契诃夫把“打喷嚏”的一个细节生发为一篇名扬四海的小说,鲁迅用一个“人血馒头”总结了中华民族变革中的历史教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