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异常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来料检验及异常处理流程

来料检验及异常处理流程

来料检验及异常处理流程一、来料检验流程:1.接收原材料:当供应商将原材料送到公司时,接收人员负责接收原材料。

他们会核对送货单和实际接收数量,确保一致性。

如果发现数量不一致,则会与供应商协商解决。

2.样品收集:接收人员从接收的原材料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能够全面代表整批原材料。

3.检验依据:根据公司的检验标准和规定,制定检验计划和检验依据,明确要求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4.检验方法选择: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5.执行检验:根据检验计划和检验依据,实施相应的检验活动。

检验员按照检验方法和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6.检验结果评定: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评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如果原材料符合要求,则通过;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7.合格原材料处理: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将其进行封存,并进行标识。

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使用。

8.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返回供应商、报废、返工等。

同时,需要记录不合格原材料的情况并进行归档,以便后续处理。

二、异常处理流程:1.异常检测和发现:在来料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异常情况,如外观缺陷、超出标准范围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与标准不符等,应立即停止检验过程,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2.异常情况分类:根据异常情况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异常情况进行分类。

如严重影响生产的异常、有风险的异常、可修复的异常等。

3.处理方案制定:根据异常情况的分类和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对于严重影响生产的异常,需要立即停止生产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对于有风险的异常,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可修复的异常,需要返工或者重新采购原材料。

4.异常情况解决:根据制定的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异常情况。

如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问题、制定修复方案并进行返工、重新采购原材料等。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与反馈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与反馈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与反馈流程异常处理和反馈流程在软件测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测试团队发现并解决软件应用中的错误和问题,并通过及时的反馈提供对开发团队的改进建议。

本文将探讨软件测试中异常处理和反馈流程的具体步骤和重要性。

一、异常处理流程异常处理流程是软件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它确保测试团队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跟踪发现的异常。

以下是常见的软件测试异常处理流程步骤:1. 异常记录: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异常,如软件崩溃、功能错误或性能问题等。

测试团队需要及时记录每一个异常,包括出现异常的具体步骤、复现方法以及异常出现的环境信息。

2. 异常分类:将异常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问题。

常见的分类包括功能异常、界面异常、性能问题等。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异常信息。

3. 异常分析:对于每一个异常,测试团队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异常,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4. 异常分配:根据异常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将异常分配给相应的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确保异常得到及时处理,并对测试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5. 异常修复:开发人员根据分配的异常进行修复,包括代码修改、功能重构等。

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自测,以确保异常被完全解决。

6. 异常验证:测试团队对异常修复后的软件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异常是否得到有效修复。

验证测试需要尽可能还原异常出现的环境和步骤,以确定修复是否成功。

7. 异常关闭:对于已验证的修复异常,测试团队可以将其关闭,并记录相关的处理和验证过程。

对于未能解决的异常,需要重新进行分析或重新分配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二、反馈流程软件测试的反馈流程是为了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传达给开发团队,以促进软件的改进和优化。

以下是软件测试反馈流程的常见步骤:1. 编写反馈报告:测试团队需要编写详细的反馈报告,包括异常描述、出现的环境信息、步骤和复现方法等。

检验结果异常及超标情况处理规程

检验结果异常及超标情况处理规程

检验结果异常及超标情况处理规程一、引言为保障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每一个环节进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有时候检验结果可能会出现异常或者超过标准限值的情况。

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处理规程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对异常情况的快速响应和适当处理。

二、异常检验结果的定义异常检验结果是指与预期结果或标准值有显著偏差的检验数据或指标。

异常结果可能表明生产或操作过程中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三、异常检验结果处理程序1.立即通知相关人员:一旦发现异常结果,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或负责人,以便他们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

2.检查设备和方法:确认异常结果是否是由于设备故障或检验方法不准确导致的。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矫正任何错误或维修设备。

检查检验方法是否正确执行,并重新执行检验过程。

3.取样重测:如果可能,取相同样品的另一部分进行重测。

这有助于确认是否存在实际的问题,或者结果是否由于取样或实验误差引起的。

4.调查原因:如果异常结果经过重复测试后仍然存在,应进行详细调查,以确定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

这可能包括回顾生产过程,检查原材料质量,了解操作员操作是否正确等等。

5.纠正措施:一旦原因确定,必须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更换设备,改变操作程序,改进培训等。

6.记录和报告:所有的异常结果和处理过程都应记录下来,并报告给相关部门或领导。

这将有助于对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并确保类似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四、超标情况处理程序1.立即通知:如果检验结果超过了设定标准值或法规限值,相关部门或负责人应立即被通知。

2.确认结果:验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

可能需要进行重测,以确认结果的真实性。

3.调查原因:一旦确认结果准确,应立即进行调查,以找出导致超标的原因。

这可能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或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

4.采取措施: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可以包括停止生产,改变工艺流程,采取紧急修复措施等。

iqc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iqc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6. 实施和跟踪
• 执行改善措施:根据制定的对策执行改善措施,包括与供应商的沟通改 进、物料的再检验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效果跟踪:跟踪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确认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7. 沟通和反馈
• 向供应商反馈:将问题分析和改善要求反馈给供应商,要求其采取相应 的改进措施。
• 内部总结:总结此次异常处理的经验教训,与相关部门分享,用于优化 内部质量控制流程和提高团队的问题解决能力。
iqc 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即来料质量控制,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 料、配件或产品在进入生产前进行的质量检验工作。当 IQC 过程中发现异常 时,采取适当的异常处理方法和流程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典型的 IQC 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部门。
4. 问题分析
• 原因分析:分析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材料问题、运输过程中的 损坏、供应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等。
• 评估影响:评估异常对生产和交付的影响,确定问题的紧急程度。
5. 制定对策
• 短期对策:如返修、返供应商处理、临时替代方案等,以减少对生产的 影响。
• 长期对策:如改进采购策略、加强供应商管理、优化 IQC 检验标准和流 程等,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 异常识别
• 检测和识别:在对来料进行质量检验时,通过视觉检查、尺寸测量、性 能测试等方法识别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材料或产品。
2. 异常记录
• 记录详细信息:详细记录异常的类型、程度、涉及的物料批次号、供应 商信息以及检测日期等,为后续处理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 初步响应
• 隔离不良品:将检测出的不良品隔离,防止其流入生产线。 • 通知相关部门:将异常情况通报给质量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和生产管理

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的流程

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的流程

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的流程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程序运行中的问题,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的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异常处理的流程在软件开发中,异常是指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或错误。

当程序发生异常时,我们需要捕获并处理这些异常,以防止程序崩溃或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异常处理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异常捕获:在程序中使用try-catch语句块来捕获可能发生的异常。

try语句块中包含可能引发异常的代码,而catch语句块则用于处理捕获到的异常。

2. 异常处理:在catch语句块中对捕获到的异常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可以是打印异常信息、记录日志、重新抛出异常等等,具体取决于异常的类型和业务需求。

3. 异常恢复:在处理异常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恢复措施来使程序继续执行。

例如,重新连接数据库、重新加载配置文件等。

4. 异常报告:在异常处理的最后一步,我们需要将异常报告给相关的人员或系统。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改进软件的质量。

二、错误报告的流程错误报告是指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给相关人员,以便进行修复和改进。

错误报告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错误记录:当发现错误或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记录包括错误的描述、发生的条件、复现步骤等信息。

这些记录将作为问题的依据,供开发人员进行分析和解决。

2. 错误分类:将记录的错误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

错误分类可以按照错误类型、优先级、影响范围等进行划分。

3. 错误报告:将错误报告给相关人员或团队。

错误报告应包含错误的详细描述、复现步骤、发现的环境和版本等信息,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和解决问题。

4. 错误跟踪:对于已报告的错误,我们需要跟踪其处理进展。

这可以通过跟踪系统或工具来实现,以便及时了解问题的解决情况。

实验室超标、超趋势、异常结果的处理

实验室超标、超趋势、异常结果的处理

实验室超标/超趋势/异常结果的调查1.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QC实验室检验中出现超标、超趋势和异常检验结果时,应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和正确处理调查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保证检验数据可靠,并采取合适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其再次发生。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质量控制部实验室检验结果出现超标、超趋势、异常结果时的调查和处理。

3. 职责3.1. QC检验人员:负责超标/超趋势/异常的发现和报告,保护现场并开展实验室调查,并参与实验室相关的调查。

3.2. QC主管:负责超标/超趋势/异常的实验室调查。

3.3. 现场监控专员:负责监督实验室异常情况,并按本规程规定执行。

3.4. 运营专员、运营主管:按照本文件监督规定执行。

3.5. QA经理、QC经理:负责审查、确认执行过程是否符合本文件;评价实验室调查的结果。

3.6. 质量总监:负责审核调查报告。

4. 定义4.1. OOS:是Out-of-Specification(超出标准范围或超标)的简称;4.2. OOT:是Out-of-Trend(超趋势)的简称;4.3. OOE:是Out of Expectation(异常)的简称;4.4. OOS结果:是指测试结果不符合预先规定的可接受标准,如:超出药典、注册、生产企业制定的质量标准等;4.5. OOT结果:是指一个测试结果不遵循预期的趋势,超出正常波动范围的检验结果;4.6. OOE结果:结果还是在规定范围内,但却是非预期的,可疑的,不规则的,不正常的或异常。

如:出现了非预期的色谱峰,稳定性测试点非预期的结果等。

4.7. 实验室调查:为调查导致超标结果、异常结果、超趋势结果原因而采取的有书面记录的行动;4.8. 实验室偏差:由于检验人员的误操作、实验室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实验材料或试剂、计算错误、使用不正确的标准品和单纯误测量等所导致的误差。

4.9. 重新测试:指对原始样品的制备溶液(如可用)进行的再测定。

如对HPLC原溶液重新进样。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如何优化问题解决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如何优化问题解决流程

软件测试中的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如何优化问题解决流程软件测试中,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问题解决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软件测试中优化异常处理和错误报告,以提高问题解决流程的质量和效能。

一、异常处理的优化异常处理在软件测试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问题的识别、调查、分析和解决。

以下是一些优化异常处理的方法:1. 设置明确的异常等级和分类:在进行异常处理时,可以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设置不同等级和分类。

例如,将致命错误定义为最高优先级,普通错误定义为中等优先级,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定义为低优先级。

这样,测试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异常,优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2. 制定详细的异常处理流程:为了确保异常处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可以制定详细的异常处理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异常报告的提交方式、处理责任人的指定、处理时间的要求等内容。

通过明确流程,可以避免因个人差异导致的处理不一致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 实施自动化异常处理工具:借助自动化工具可以快速检测和处理异常。

例如,使用异常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收集和记录异常信息,并自动生成异常报告。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处理异常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进行异常处理结果的回顾和反馈:为了不断改进异常处理流程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需要进行异常处理结果的回顾和反馈。

通过总结已解决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给测试团队宝贵的经验教训,并指导下一次测试的异常处理过程。

二、错误报告的优化错误报告是将软件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描述清楚并准确传达给开发团队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优化错误报告的方法:1. 编写清晰和详尽的错误描述:错误报告应包含清晰和详尽的错误描述,以便开发人员能够准确理解问题所在。

描述时可以提供问题发生的环境信息、重现步骤、错误提示等细节,有助于开发人员更好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2. 提供问题的截图和日志:在错误报告中,可以附上问题发生时的截图和相关日志。

这些附加信息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并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产品性能检测异常处理流程

产品性能检测异常处理流程
★★★★★★改善小组
★★★★★★改善小组 主题:产品性能检测异常处理流程 核准
流程图
生产作业
文件编号 共 1 页 第 1 页 版本
工作职责 直属上司
生产班长
审核
制表
时限 责任人
日期
生产人员 按照SOP、POP生产作业
随时 产品性能异常反馈
1.按照IS进行检验作业 2.开出8D报告,进行详细描 过程试验 述 员 3.质控员开8D报告,质控班 长审核 1.按照现场现物原则提出初 步原因分析及临时对策 2.生产班长进行确认.
文件编号
共 1 页 第 1 页 日期
使用表单
<<生产日报表>>
<<8D报告>>
<<8D报告>>
<<8D报告>>
<<8D报告>>
<<8D报告>>
<<8D报告>>
<<8D报告跟踪表 >>
、性能测试值及判定结
人员共同参与.
生产经理
NG
效果追踪确认 3天
质控经理
OK
结案
1周
1.质控经理确认该质量问题 结案 质控经理 分部总经理 2.质控经理列出标准化清 单,修改相关文件
异常处理 履历登记
1周
质量改进 1.建立产品不良履历 员 2.品质异常处理周报统计
பைடு நூலகம்
质控经理
备注说明
1.过程试验员不良描述内容包括:产品型号规格、取样地点、取样时间、性能测试值及判定结 果; 2.生产班长在组织根本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处理,可要求质量和设备人员共同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处理流程
XXXX公司 XXXX CO.,Ltd. 部 门:品管部
RESPONSE FLOW CHECKLIST
文件编号:XX/Q-037来自岗 位:IQC、IPQC、FQC、OQC、测试 管制项目:产品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客 户:/ 产品编号: / 产品编号: / 页 码:第1页,共1页
编 写 人: 杨涛 编写日期: 2020/10/25 文件受控印章:
1、及时与客户,并及时修订标 准 2、加强品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 3、重新培训,确认 4、更换包装方式,并验证
分发部门:□电镀部 ■品管部 ■营业部 □工程部 □模具部 □行政部
NO OK?
YES
STOP
□采购部 □物控部 ■注塑部 ■涂装部 □财务部 □装配部
1、重新制作首件,并确认 2、联络生产部门调整工艺参数 3、及时纠正人员操作 4、按相关《操作指引》和《检 验标准》执行
1、测试仪器故障 2、产品不合格 3、测试员操作失误
1、联络测试厂商或维修部维 修,并确认 2、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改善 3、纠正操作员手法和后期培训
1、检验标准不明 2、不良品偏高 3、装配性不良
1、外观不良 2、产品性能不良 3、数量短缺 4、标识不良
1、客户标准变更 2、检验漏洞 3、标准不明 4、运输导致产品不良
1、核对相关检验标准和样板, 联络相关品质工程师处理。 2、退生产部门返工或MRP会议处 理。 3、退生产部门用装配板进行试 装全检
1、退生产部门返工 2、产品报废、MRP会议处理或联络 客户特采处理 3、退生产部门重新核对数量 4、退生产部门重新全部核对标识, 并修正
版 本:第 V0 版 审 批 人: 生效日期:
查检顺序
造成原因
补 救 (调整) 措 施
效果确认
检查来料是否 OK
制程检验是否 OK OK
测试是否OK
OOKK
成品检验是否 OK OK
出货检验是否 OK
OK
出货是否OK
1、打板有误 2、胶件不良
1、重新打板,确认 2、与客户协商处理方式
1、首件不合格 2、工艺参数不符 3、人员操作失误 4、现场生产标准不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