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

指 再 植 术 后 观 察 的 内容 制 成 了 相 应 的 表 格 , 代 了 一 般 护 理 取
记 录 单 , 化 了重 复 的 和 不 必 要 的 护 理 记 录 。既 避 免 了 医 护 简
指断离伤患者 9 8例 , 用 阶 段 性 的对 比 , 其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采 将 实 验 组 ,0 8 4 ~ 2 1 20 年 月 0 0年 3月 的 4 8例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其 中男 2 8例 , 2 女 O例 , 龄 1 ~5 岁 , 均 年 龄 3 年 3 6 平 2岁 , 伤 原 致 因: 电锯 伤 2 8例 , 伤 1 例 , 它 2例 。分 别 为 拇 指 9例 , 刀 8 其 食
0 0 ,两者 有 明 显 的 差 异 , 统 计 学 意 义 。 结 论 .5 有
血 管危 象 的 发 生 。
对 断 指 再 植 术 后 患 者 实施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 有 效 减 少 可
【 键 词 】 优 质 护 理 断指 再植 关
血管危 象 班 模 式 上 进 行 了调 整 , 行 包 干 排 班 与 连 续 排 班 相 结 合 , 个 实 每 护 士 负 责 6 8 病 人 , 病 人 的 基 础 护 理 、 情 观 察 、 疗 处 ~ 个 从 病 治 置 和 健 康 教 育 、 复 指 导 等 内 容 贯 穿 其 中 。这 种 模 式 让 护 士 康 与 患 者 的 沟 通 和 交 流 相 对 固定 , 此更 易理 解 , 有 利 于 病 情 彼 更 的连 续 观 察 , 有 利 于进 行 心理 疏 导 和健 康 教育 , 知 患 者 断 更 告
指 1 6例 , 指 1 中 2例 , 指 8例 , 指 3例 。 2 1 环 小 0 0年 4月 ~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探讨・193・Health For Everyone 《人人健康》2016年22期本研究为探讨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选择106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6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临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8岁~62岁,平均年龄(40.15±10.34)岁。
对照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19岁~63岁,平均年龄(40.49±11.42)岁。
纳入及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均被确诊为需要行断指再植术;②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排除患有精神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患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患者实施常规的环境护理、生活护理和行为护理等。
1.2.2 给予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择院内具有循证护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详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②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述断指再造术的相关内容,包括其手术流程和效果等,使患者对该手术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血管危象是该手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能力。
同时,护理人员要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和交流,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
③血管危象护理,观察术后患者的身体反应情况和生命体征情况,若发现患者的再植指体皮肤颜色灰暗,指温降低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对患者的再植指体进行检查。
对于术后2d 后出现血管危象现象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再植指体实施划痕放血以缓解指腹的张力。
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临床医学·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预防理干预,具体为:①风险评估。
手术结束后,对病患断指手术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并结合病患病情、损伤程度评估术后血管危象风险,根据评估结果施行针对性预见性护理干预。
②体位干预。
术后48 ̄96 h可适当抬高病患断指,以促患肢静脉血回流。
针对行臂丛麻醉的病患,须指导其避免侧卧位;针对低龄患儿,须强化巡视以避免患指受压。
③疼痛干预。
术后疼痛较为常见,且会致使患者出现血管收缩,进而导致血管闭塞,甚至引发血栓。
为此应强化疼痛干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后针对性行转移注意力、放松疗法、给予适当镇痛药物干预等。
④预防干预。
提高巡视频率,尤其是夜间,夜间为血管危象高发时间段。
注重术后伤口清洁,定期换药,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病房环境整洁、舒适。
一旦发现病患出现血管危象,须及时行镇痛药物、抗凝药物,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3 评价指标记录、对比两组断指再植术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情究数据显示,研究组病患血管危象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参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断指再植术病患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术后血管危象,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1]施玲玲,刘祯庆,傅育红等. 强化夜间护理在预防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2):2504-2506.[2]韩素琴,贾飞飞,陈盛等. 应用血管危象可控因素集束化管理策略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J]. 中医正骨,2019,31(5):74-76.[3]徐燕. 强化夜间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中的预防。
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预见性护理

所 得 数 据 采用 检 验 。
见 表 1 。
表 1 两 组 惠 者 发 生 血 管 危 象 的 倒 数 比 较 I n= 6 0 J
等 方 面无 明显 差 异 , 有 可 比性 。 具
1 2 方 法 .
12 1 对 照组 ..
按 断指 再 植 术后 一般 护 理 常 规 进行 。
再 植 术 后血 液处 于 高 凝 状 态 , 且 血 管 修 复 时 内膜 损 伤 等 多 并
种因素, 后容易发生危 象[。本科 自 20 术 1 ] 0 9年 1月 以 来 , 将 断指 再 植 患 者 术 后 血 管 危 象 的发 生 作 为 重 点 预 防 工 作 , 展 开
一
同 时详 细 进 行 断 指 再 植 术 后 相 关 知 识 健 康 教 育 , 以取 得 患 者
管危 象的 高危 因素 , 术后 及 时 落 实一 系列预 见性 的 护理 措 施 , 有 效 减 少血 管危 象 的发 生 。 可 【 键 词 】 断指 再植 术 后 患 者 血 管 危 象 预 见 性 护 理 关
血 管危 象 系指 血 流 障碍 , 括 动 静 脉 的 痉 挛 和 栓 塞 , 指 包 断 理 护 理 与 健 康 教 育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情 绪 状 况 , 过 交 谈 及 时 通 掌 握 患 者 思 想 状 态 , 常 给 予 患 者 关 心 和 安 慰 , 除 患 者 焦 经 消 虑 、 惧 心 理 , 让 其 知 道 不 良心 理 会 影 响 再 植 手 指 的 康 复 。 恐 并
和 家 属 的 理 解 和 配 合 。6 加 强 夜 间 护 理 , 时 消 除 一 切 高 危 ) 及 因 素 。 夜 间 加 强 对病 人 的 巡 视 , 切 观 察 患 指 血 运 情 况 , 者 密 患 体 位是 否适 宜 , 时 消 除 引 起 血 管 危 象 的 不 良因 素 。7 及 早 及 )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接收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管发生情况以及其他手术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危象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减少血管危象例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预见性护理,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应用价值现阶段临床上所说的血管危象,指的就是血流障碍,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静脉痉挛及栓塞,该症状常见于断指再植术中。
患者在进行断指再植术后,其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受内膜损伤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其血管修复能力大大减弱,这样一来,就极易造成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川,尤其是手外伤疾病,往往会伴随相应的精神疾病。
研究发展,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降低血管危象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接收断指再植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7-61岁,平均(33.6±2.9)岁,断指部位:拇指9例,食指7例,环指8例,小指6例,受伤原因:刀伤12例,电锯伤14例,其他伤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59岁,平均(34.7±1.3)岁,断指部位:拇指10例,食指6例,环指7例,小指7例,受伤原因:刀伤11例,电锯伤13例,其他伤6例。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表1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对[(±s) 分]医嘱给予用药指导指导,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
预见性组行预见性护理。
首先,做好环境护理,确保住院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并且禁止吸烟,以防血管痉挛。
其次,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将会导致血管紧张,进而增加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术后。
再次,做好疼痛预见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5.91%),P<0.05,卡方值=4.950,P值=0.026。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两组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基本相同,护理后预见性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192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浙江 金华 3221003 讨论对于断指再植术患者来说,出现血管危象主要指的是血液循环障碍,通常情况下,血管危象发生于术后72小时,此时临床若未及时处理和治疗,将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恢复。
因此,临床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护理指导,进而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本次实验结果:预见性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5.91%),预见性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对于断指再植术患者来说,给予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1]罗琰瑜. 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改善效果及手术成功率[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3):172,174.[2]黄会新. 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改善效果[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6):614-616.[3]李凤萍.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8):175-176.作者单位浙江省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浙江 金华 322100转变,护理人员已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而应做到早期介入,尽最大努力取得患者的支持与信任。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作者:陈爱群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12-01【摘要】目的探索循证护理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干预方法。
方法根据病人情况,提出临床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循证的支持,循证的观察与应用。
结果32例断指再植患者仅3例发生了血管危象。
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指导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是积极有效的,循证护理的开展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循证护理;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新护理观念,即“遵循证据做出护理决策和措施”。
其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应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要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适宜的护理路径,实施最好的护理措施,求得为病人护理达到最佳的效果[1]。
我们于2008年1月~2010年6月对32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效地减少了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了再植手术的成功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2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55岁,平均年龄29.5岁。
其中拇指9例,食指8例,中指4例,环指5例,小指6例。
致伤原因:刀伤15例,电锯伤9例,其它8例。
2 循证护理程序的实施方法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病区护士长1名,护士3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均接受过有关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
2.2 提出问题。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由病区护士提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从这些影响因素中筛选教科书上没有具体解决措施,并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循证问题由循证护理小组提出确认。
2.3 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应用计算机网络检查有关文献,根据提丨出的问题确定检查的关键词,找出相关资料,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60例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观察

1601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 第24卷 第10期 IMHGN,May 2018,Vol.24 No. 10 断指再植术是将离断手指的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缝接重建使手指再植,再植指是否成活主要依赖于缝接重接血管的血液循环功能[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和对血管危象认识的加深,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已有较大的提高,但临床观察发现,仍有一定比例术后坏死现象发生[2]。
预见性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准确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过程中,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3]。
预见性护理已在多种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断指再植术手术指征且于本院行断指再植术者;年龄18~65岁。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病、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急、慢性炎症;精神、心理疾病史者。
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n=32,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n=28,常规护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予以预见性护理:(1)术前:评估患者病情预见性护理在60例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观察郝海燕 华德军275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手足外二科通信作者:华德军,E-mail:3489575418@qq.com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8.10.049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行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n=32,预见性护理)和对照组(n=28,常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两组分别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及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干预效果。
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分别为6.25%、25.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标签:
预见性护理;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工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外伤事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断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手部外伤,目前临床上首选断指再植术来恢复断指形态及功能,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不仅影响术后恢复,还会影响再植指的成活率[1]。
血管危象是断指再植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原因为术后血液常呈高凝状态,加之修复血管过程中常会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引发血管危象[2]。
有研究表明,血管危象与护理人员干预有密切关系,因此明确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并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对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
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本院64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已排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精神病史、断指8h以上以及术后不能配合治疗及康复者。
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13~67岁,平均(35.25±2.65)岁,其中拇指23例,食指21例,中指10例,小指10例;致伤原因:电锯伤24例,利器伤26例,其他14例。
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风险评估:术后严密观察断指部位的临床症状,结合断指病情、损伤程度及检查结果及时评估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进行重点监护。
2)时机与体位管理:在术后48~96h之内密切监护患者断指状态,适
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回流,加强对低龄患者的巡视,避免无意识压迫患肢影响血供,行臂丛麻醉手术者应避免患肢侧卧位[4]。
3)疼痛管理:术后疼痛刺激常会诱发血管收缩而导致血管闭塞及血栓,在术后应及时告知患者疼痛对断指再植的影响,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专业的心理指导[5]。
4)术后加强巡视:术后加强夜间巡视频率,每0.5h 一次,重点观察再植断指的指温、颜色、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充盈程度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5)血管危象的处理:一旦发生血管危象,应立即给予罂粟碱及抗凝药物,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镇痛,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建立侧支循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越好。
血管危象评价标准:1)静脉危象:指体冰凉,颜色发紫,指腹张力增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2)动脉危象:指体冰凉,颜色发白,指腹张力下降,无毛细血管充盈现象[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行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分别为6.25%、25.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2.2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3 讨论
血管危象是指手术缝接的血管重建后出现血运循环障碍的现象,直接影响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及患者的预后,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患者术前自然情况、伤情、手术处理情况及术后不良因素等均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
临床实践证实,其诱发因素与低温、体位、心理、疼痛、运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临床上常根据其诱发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来预防及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5]。
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超前护理干预模式,以先预防后治疗为核心,
通过评估、分析、预处理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有效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质量[6]。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及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在断指再植术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日娟,甘秋萍,刘卓红,等.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02):450-452.
[2] 康玉萍,檀丽慧,李秋华.专科护理干预对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13,35(08):1270-1271.
[3] 张苏,刘亚莉,吴琼,等.预见性护理对降低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02):120-121.
[4] 陈慧明.断指再植患者血管危象的预见性护理[J].医学信息,2013,12(16):394.
[5] 梁晓琴,施平.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預防与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意义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3(10):161-162.
[6] 冉艳.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