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网PMU信息表命名规则
电气设备编号命名原则

一、编制依据1、《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SD240-87》;2、华东电网有限公司《33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命名编号及调度管辖范围划分原则》暂行办法。
二、发电厂、变电站命名原则1、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名称由所属业主单位提供,电网调度机构批准。
2、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在初设前,向所辖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发电厂、变电站拟命名称(推荐三个及以上名称)。
3、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命名不得与已有厂站同名、同音。
其中电厂、电网变电站最好以地域名命名;用户变以企业特性或地域命名。
三、线路命名原则(一)330kV 及以上线路1、330kV 及以上线路名称实行双重编号,即线路编号+设备名称。
2、330kV 线路编号由网调统一编制,一般由四或五位数字组成,格式为:电压等级(第一位)+中间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年份(第二、三位)+最后一位或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在当年命。
3、33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二)110kV 及以下线路1、110kV 及以下线路命名实行双重编号,即电压等级+线路名称。
如110 kV××线、35 kV××线、10kV ××路。
2、11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3、“T ”接线线路命名为线路主线名称+“T ”接厂站简称,如××(主线名称)“T ”×(厂站简称)线。
4、线路杆塔编号排列顺序:由线路主供电源端开始至受电厂站,从1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T ”接线路杆塔编号由“T ”接点至厂站,从1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
电气设备编号命名原则

一、编制依据1、《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SD240-87》;2、华东电网有限公司《33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命名编号及调度管辖范围划分原则》暂行办法。
二、发电厂、变电站命名原则1、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名称由所属业主单位提供,电网调度机构批准。
2、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在初设前,向所辖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发电厂、变电站拟命名称(推荐三个及以上名称)。
3、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命名不得与已有厂站同名、同音。
其中电厂、电网变电站最好以地域名命名;用户变以企业特性或地域命名。
三、线路命名原则(一)330kV 及以上线路1、330kV 及以上线路名称实行双重编号,即线路编号+设备名称。
2、330kV 线路编号由网调统一编制,一般由四或五位数字组成,格式为:电压等级(第一位)+中间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年份(第二、三位)+最后一位或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在当年命。
3、33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二)110kV 及以下线路1、110kV 及以下线路命名实行双重编号,即电压等级+线路名称。
如110 kV××线、35 kV××线、10kV ××路。
2、11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3、“T ”接线线路命名为线路主线名称+“T ”接厂站简称,如××(主线名称)“T ”×(厂站简称)线。
4、线路杆塔编号排列顺序:由线路主供电源端开始至受电厂站,从1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T ”接线路杆塔编号由“T ”接点至厂站,从1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
电气设备编号命名原则

一、编制依据1、《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SD240-87 》;2、华东电网有限公司《33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命名编号及调度管辖范围划分原则》暂行办法。
二、发电厂、变电站命名原则1、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名称由所属业主单位提供,电网调度机构批准。
2、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在初设前,向所辖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发电厂、变电站拟命名称(推荐三个及以上名称)。
3、新建发电厂、变电站命名不得与已有厂站同名、同音。
其中电厂、电网变电站最好以地域名命名;用户变以企业特性或地域命名。
三、线路命名原则(一)330kV 及以上线路1、330kV 及以上线路名称实行双重编号,即线路编号+设备名称。
2、330kV 线路编号由网调统一编制,一般由四或五位数字组成,格式为:电压等级(第一位)+中间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年份(第二、三位)+最后一位或两位数字表示该线路在当年命。
3、33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二)110kV 及以下线路1、110kV 及以下线路命名实行双重编号,即电压等级+线路名称。
如110 kV ×线、35 kV ××线、10kV × 路。
2、110kV 线路命名以该线路两端厂站名称的简称命名,一般以主供电源端的简称在前;若有二回线,命名与一回线一致,线路名称除按上述命名外还应附加以回路数,如×I 线、××II 线。
3、“T ”接线线路命名为线路主线名称+“T ”接厂站简称,如××(主线名称)“T ”×(厂站简称)线。
4、线路杆塔编号排列顺序:由线路主供电源端开始至受电厂站,从1 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T ”接线路杆塔编号由“T ”接点至厂站,从 1 号起按递增顺序编号。
技术规范(PMU)

附件1 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规范书适用于邢台国泰发电有限公司相量测量装置(PMU)升级改造项目的技术要求。
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它包括系统及其运行参数的设计、设备及其附件的选型、配套、结构、性能、制造、安装、试验、调试、试运、培训、技术服务、检修和质量保证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卷提出招标方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简称技术门槛值),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
投标方须实质性地响应本卷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提供符合引进机型的原先标准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的高质量、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
同时必须满足国家关于产品质量、安全、工业卫生、劳动保护、环保、消防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投标方不响应本卷中标有“☆”技术要求,其投标文件可能被拒绝。
1.3 投标方对本卷的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的技术附录B “投标方提出的技术差异表”中,投标方未在技术附录B中对本招标文件提出偏差,除了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有差错外,不管投标方在投标文件的其他任何地方有其他描述,均视为投标方的投标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标准的要求。
1.4 在签订合同后,因招标文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招标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
在设备投料生产之前,投标方须予以修改。
具体项目由双方共同商定。
但价格不作调整。
1.5 若投标方提出的技术标准与本规范书所列标准不一致时,执行较高标准。
如本卷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与招标文件第一卷“商务部分”有矛盾时,执行较高的要求。
1.6 合同签订后15日内投标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由招标方确认。
1.7 投标方对供货范围内的成套系统设备(含设备、附件等)负有全责,包括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PMU系统软件调试步骤2012_6_17(修改版)

PMU系统软件调试步骤编写:宁元元2011-12-30目录工具准备 (1)PMU装置软件 (2)PDC软件 (3)附录1 管理板硬盘格式化 (6)附录2 管理板程序的修改与上传 (7)附录3 LINUX系统及其软件的安装 (8)附录4 工作站使用说明 (11)附录5 软件数据库维护 (16)附录6 河南三门峡通讯实验实例 (19)附录7 LINUX系统安装详解 (26)工具准备1.ULINK2 仿真器。
B到串口转换器(若计算机带串口则不需要),扁平延长电缆。
3.IDE/SATA转USB接口转换器(移动硬盘盒)。
4.魔法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 8.0”。
5.HDClone软件(拷贝硬盘镜像用)。
6.FTP软件(FLASHFXP) 。
7.录波分析软件(查看COMTRADE格式的录波数据)。
8.主站监控、离线调取、文件分析软件、CB数据库支持。
9.移动光驱和LINUX系统盘(若系统克隆则不需要)。
10.Linux系统下服务软件(若系统克隆则不需要)。
11.智能调试终端(笔记本电脑)。
PMU装置软件1.录波板程序(用ULINK2烧写)。
2.管理板3.硬盘安装前先格式化,并将程序放入第一个分区。
(具体格式化方法请参考附录1)4.烧写系统内核等。
(具体方法参考《LINUX的使用方法》)5.管理板程序的修改,主要涉及main 和cfg.cfg。
系统录波数据分为48路和96路,对应main程序不同,每个工程的cfg.cfg都会不同。
(具体修改方法参考附录2)PDC软件1.系统安装在30G电子盘中。
系统的安装可选两种方式:(1)硬盘镜像克隆(推荐):用HDClone软件将做好的映像拷贝到移动硬盘上。
完成后直接将硬盘安装到工控机上即可。
(2)硬盘安装到工控机后再安装系统:通过移动光驱安装LINUX系统。
(具体方法和注意点参考附录3Linux系统及其软件安装)2.500G硬盘挂载(1)关机状态,插入500G新硬盘,重启(2)创建文件夹WAMS方法:打开终端,输入指令“mkdir /var/ftp/WAMS”,回车。
电网设备统一调度命名规范

薂电网输变电设备统一编号准则蒃第一章范围羇第一条本准则规定了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设备命名编号(简称命编)I * /准则,适用于地区电网内调度系统管辖的厂、站及输变电设备。
门m |->1 I I I薈第二章总则—"Vij- I. f' f迅%L—X. \ •J |m /1蚂第二条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设备的命名、编号依照本准则执行。
蚀第三条二次设备的命名遵照跟随相关一次设备的名称进行命名的原则。
__ X X ”I I虿第四条本地区电力系统的编号按设备管辖范围划分,遵循谁管辖谁命编的原则。
正式命编前,上、下级调度间应作好协调一致的工作。
芇第五条现有设备命编与本准则有冲突的,暂时予以保留,新设备投产或旧设备改造涉及命编改动的,参照本准则执行。
螂第六条调度管理中常用的电力系统设备名称,按电力系统调度术语”命名,其文字符号按有关设备术语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而成,常用基本符号见附录A。
肁第三章厂、站名称命名规则蒀第七条发电厂(简称厂”下同)、运维操作站(简称运维站”下同)、变电站(统称站”下同)等厂、站名称一般由2〜3个字组成,如:xx 运维站,xx变电站,xX风电场等。
、二I 3 /肅第八条厂、站名称原则上以行政自然村、马路等名称命名,也可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名称命名。
站一般不宜以乡、镇及以上的行政名称命名。
11 I; II / |J Z 7袂第九条同一电压等级及与相邻电压等级网络的厂、站名称不得完全相同I Z /' 1 J :或名称的谐音完全相似。
蒁第十条本厂、站出线对侧的厂、站名称和本厂、站名称中不得有相同的字或谐音相似的字。
袈第十一条同一地区不得有名称或名称谐音相似的厂、站。
T 'L F I袄第十二条厂和站不得同名。
运维站名称以其所在变电站名称命名,如:运维站设在xx变电站,则该运维站命名为xx运维站。
羂第十三条发展策划部在变电站规划选址时应明确变电站具体位置、范围及其名称建议,并发函通知调度所确认后,才能发文公告袂第十四条发展策划部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参加小电源及大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审查,调度所在审查会上对小电源及大用户调度命名进行确定。
电力公司pms基础数据信息录入规范(变电部分)

目录1编制依据 (1)2管理要求 (2)2.1一般要求 (2)2.2设备基础数据维护分工原则 (2)2.3数据录入基本要求 (3)2.4编号名称文字信息规范 (3)3公共信息 (5)3.1变电站及监控中心信息 (5)3.2监控中心基本信息录入规范 (7)3.3变电站间隔信息 (8)4设备台帐 (18)4.1设备公共信息 (18)4.2变电一次设备台帐信息录入规范 (19)4.3保护及自动装置台帐录入要求 (24)4.4自动化装置台帐录入要求 (25)4.5通信装置台帐录入要求 (26)4.6直流设备台帐 (26)4.7交流设备台帐 (27)4.8防误操作装置台帐录入要求 (28)4.9表计台帐录入要求 (28)4.10在线监测设备台帐录入要求 (29)4.11屏柜台帐录入要求 (29)4.12成套装置台帐录入要求 (30)4.13防雷接地台帐录入要求 (30)4.14消防台帐录入要求 (31)4.15土建房屋台帐录入要求 (31)4.16变电站接线图绘制要求 (32)5附件: (33)1编制依据本规范参照以下文件及资料:《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设备参数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8〕462 号);《国家电网公司生产管理系统数据编码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8〕462 号);《变电站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6〕512 号)。
2管理要求2.1一般要求2.1.1设备基础数据录入规范以设备分类代码为基础,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管理规范要求及生产业务设备管理需求,对生产业务中主要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和管理参数进行规范。
2.1.2设备基础数据录入规范应用于PMS的设备台帐管理,是设备运行分析、设备报表数据的基础数据来源。
2.1.3各单位在进行PMS数据录入要严格执行此规范。
2.1.4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2.2设备基础数据维护分工原则2.2.1变电运行班组负责变电站信息、间隔信息、屏柜信息、变电一次设备台帐公共信息(含设备附件公共属性)、保护及自动装置台帐公共属性(含设备附件公共属性)、直流设备台帐、防误装置台帐、在线监测设备台帐、视频监控台账、消防设备台账及其他辅助设施台账的日常维护;变电运行人员应在PMS系统中建立“自动化设备单元”、“通信设备单元”,对应单元中的具体设备台帐参数由站端自动化、通信设备检修维护人员负责录入。
电网设备统一调度命名规范标准

电网输变电设备统一编号准则第一章围第一条本准则规定了110 千伏与以下输变电设备命名编号(简称命编)准则,适用于地区电网调度系统管辖的厂、站与输变电设备。
第二章总则第二条 110 千伏与以下输变电设备的命名、编号依照本准则执行。
第三条二次设备的命名遵照跟随相关一次设备的名称进行命名的原则。
第四条本地区电力系统的编号按设备管辖围划分,遵循谁管辖谁命编的原则。
正式命编前,上、下级调度间应作好协调一致的工作。
第五条现有设备命编与本准则有冲突的,暂时予以保留,新设备投产或旧设备改造涉与命编改动的,参照本准则执行。
第六条调度管理中常用的电力系统设备名称,按“电力系统调度术语” 命名,其文字符号按有关设备术语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而成,常用基本符号见附录A。
第三章厂、站名称命名规则第七条发电厂(简称“厂”,下同)、运维操作站(简称“运维站”,下同)、变电站(统称“站”,下同)等厂、站名称一般由 2~3 个字组成,如:××运维站,××变电站,××风电场等。
第八条厂、站名称原则上以行政自然村、马路等名称命名,也可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名称命名。
站一般不宜以乡、镇与以上的行政名称命名。
第九条同一电压等级与与相邻电压等级网络的厂、站名称不得完全一样或名称的谐音完全相似。
第十条本厂、站出线对侧的厂、站名称和本厂、站名称中不得有一样的字或谐音相似的字。
第十一条同一地区不得有名称或名称谐音相似的厂、站。
第十二条厂和站不得同名。
运维站名称以其所在变电站名称命名,如:运维站设在××变电站,则该运维站命名为××运维站。
第十三条发展策划部在变电站规划选址时应明确变电站具体位置、围与其名称建议,并发函通知调度所确认后,才能发文公告。
第十四条发展策划部组织公司相关部门参加小电源与大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审查,调度所在审查会上对小电源与大用户调度命名进行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电网PMU信息表和传输规约对象命名、计算公式、参数赋值的规则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华东电力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06-6-23版华东电网PMU信息表和传输规约对象命名、计算公式、参数赋值的规则一、PMU信息表的编制说明1.信息对象的排列顺序: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版第一次修改稿)》(以下简称:技术规范)中配置帧规定的信息传输顺序排列,每一厂站可以包含多个PMU单元,每个PMU单元的信息对象按照向量(包括机组内电势相位和功角)、频率量(包括频率变化率)、模拟量(包括机组主/副励磁电压和电流、AGC控制等)、脉冲量(包括机组转速脉冲信号等)、开关量的顺序排列。
2.PMU信息表说明每个厂站PMU单元采集或计算获得的信息内容、对象命名、输入额定、量程范围、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相量幅值和模拟量的转换因子、采集周期、传输序列、接线端子、同步电抗参数、发变组接法、以及PMU装置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可用于PMU的施工接线、参数组态、传输测试、主站数据库生成等,是施工设计、运行维护、信息核对的重要依据。
3.根据现场实际电气装置情况,填写正确的输入额定、测量范围、互感器变比,根据下列“PMU采集信息的计算公式”,填写正确的转换因子和采集周期。
4.在PMU信息表中,分别填入信息对象所对应的PMU屏柜编号、测量单元编号和端子编号。
5.配置1帧(CFG-1)的发送序号是PMU传送给各主站其配置信息的发送顺序。
配置2帧(CFG-2)的发送序号应按照网调、省调、电厂当地功能等主站对信息的需求由主站设置,并自动下达给PMU和按此顺序发送实时信息。
6.对于一台PMU采集多台机组的配置情况,由PMU自动选择传送其中一台机组的机端母线频率偏移量和频率变化率;对于一台PMU采集一台机组的配置情况,由各PMU传送每台机组的机端母线频率偏移量和频率变化率。
7.对于一个半开关的结线方式的线路,为适应各种运行方式的变化,PMU应采集各条线路的三相压互感器(PT)电压,由PMU自动选择传送其中一条线路的频率偏移量和频率变化率。
8.为了实现直接测量发电机内电势的功角,PMU应采集发电机的转轴鉴相脉冲(每转一个脉冲信号)。
9.为了满足线路检修或停运时不影响频率偏移和变化率的上送,当频率测点的电压幅值低于门槛值时,应自动有序地切换到下一条线路的频率测点,确保上送的频率偏移和变化率代表其运行的母线,电压幅值的切换门槛值可选择为80%的额定值。
10.主站系统应用功能对PMU信息的需求二、PMU 采集信息的计算公式、周期和量纲1. 电压、电流和内电势幅值显示幅值 =PMU 传输码×转换因子×510-510⨯⨯=变比满码数值最大量程转换因子量纲:V 或A 计算周期:10ms2. 电压、电流和内电势相位及机组功角显示相位=PMU 传输码×410-量纲:弧度 计算周期:10ms3. 频率偏移量实际频率显示值 f =+PMU 传输码×310-+50量纲:Hz 计算周期:10ms4. 频率变化率显示值 f ’ =+PMU 传输码×210-量纲:Hz/s 计算周期:10ms5. 励磁电压电流1)A/D 测量范围与实际输入范围匹配一致:如均为0—20mA 或4—20mA 。
(电科院PAC-2000型PMU ,上海南瑞SMU-1型PMU )显示值 =PMU 传输码×转换因子×510-510⨯=满码数值最大量程转换因子2) A/D 测量范围与实际输入范围匹配不一致:如A/D 量程为0—20mA 而实际输入为4—20mA 。
显示值 =(PMU 传输码-6553)×转换因子×510- 51065534mA ⨯--=满码数值的量值对应最大量程转换因子量纲:V 或A 计算周期:40ms6. 机组AGC 调节1)A/D 测量范围与实际输入范围匹配一致:如均为0—20mA 或4—20mA 。
(电科院PAC-2000型PMU ,上海南瑞SMU-1型PMU )显示值P =PMU 传输码×转换因子×510- 510⨯=满码数值最大量程转换因子量纲:MW 计算周期:40ms2)A/D 测量范围与实际输入范围匹配不一致:如A/D 量程为0—20mA 而实际输入为4—20mA 。
显示值P =(PMU 传输码-6553)×转换因子×510- 51065534mA ⨯--=满码数值的量值对应最大量程转换因子量纲:MW 计算周期:40ms3)采用RTU 或测控单元的AGC 的升/降脉冲时,25帧/s 的PMU 传输码表示某时刻的机组AGC 升/降脉冲,升脉冲时传输码为+1,降脉冲时传输码为-1,无升/降脉冲时传输码为0。
显示值△P = PMU 传输码×转换因子×10—5转换因子 = 机组升降功率值/每一升降脉冲×105 量纲:MW 计算周期:40ms7. 机组转速量显示值=PMU 传输码值量纲:转/分 计算周期:40ms三、PMU配置帧的参数描述和赋值四、站名代码和信息对象命名规则1.PMU站名代码(STN)及IDCODE命名规则●站名代码命名规则:站名代码(STN)字段为16个字节的ASCII码,用“省份首字拼音头字母 + 电厂/变电站名的拼音头字母 + 序号”表示,为与信息对象名(CHNAM)字段中站名代码一致,原则上实际有效字符不超过6个字节。
●PMU生产厂家编码:PMU 硬件标识符(IDCODE)字段中的PMU生产厂家编码为3个字节的ASCII码,SNR代表上海南瑞实业有限公司,DKY代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BSF代表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厂站编码:PMU 硬件标识符(IDCODE)字段中的厂站编码为4个字节的ASCII码,用有序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与站名代码相对应。
●站内PMU编号:PMU 硬件标识符(IDCODE)字段中的站内PMU编号为1个字节的ASCII码,用有序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厂站内PMU的序号。
●上述代码和编码不满规定字节数的,在其前用“0”将之补齐。
●用于测试或试验的PMU的站名代码和厂站编码均为全“0”,站内PMU编号用有序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测试或试验的PMU序号。
站名代码(STN)及IDCODE命名表2. PMU信息对象命名规则●信息对象名结构:信息对象名(CHNAM)字段由厂站名、设备名、测点类名型三部分构成16个字节的ASCII码,其中:站名代码6个字节、设备名编码5个字节、测点类型编码3个字节,各部分之间以“-”(中划线)作为分割标志(占用2个字节)。
其结构为:站名代码—设备名编码—测点类型编码。
●站名代码命名规则:信息对象名(CHNAM)字段中的站名代码为6个字节的ASCII码,用“省份首字拼音头字母 + 电厂/变电站名的拼音头字母 + 序号”表示,与“站名代码(STN)及IDCODE命名表”中16字节的站名代码(STN)栏最后6个字节一致;●设备名编码规则:(1)线路:带汉字和数字编号的线路直接以数字编号表示该线路编码,带汉字和字符的线路采用其两端厂站名前两个汉字拼音首字母加并行线路序号表示该线路编码,如有字母相同的,则根据情况约定表示;(2)断路器:以断路器编号直接表示该断路器编码;(3)变压器:用“变压器序号 + B + 电压等级首数字”表示;(4)发电机:用“发电机序号 + F”表示;(5)母线:用“母线序号 + M + 电压等级首数字”表示;(6)设备名编码不满5个字节的,在编码前用“0”将之补齐。
设备名编码表●测点类型编码规则:详见“测点类型编码表”。
编码不满规定3个字节的,在编码前用“0”将之补齐。
测点类型编码表例:浙江嘉兴二厂4#机组机端B相电压相量上传的信息量可表示为:站名:000000000000ZJX2IDCODE:DKY00022相量:00ZJX2-0004F-UBV五、离线文件的命名规则1.离线文件名的结构:离线文件名由五部分组成:文件属性、站名代码及PMU编号、起始时间、采集周期、后缀,前五部分之间以“—”(中划线)作为分割标志,后缀以“.”(点号)作为分割标志。
离线文件内的数据格式及字节的次序必须符合电力行业的《技术规范》标准。
2.离线文件名的字节分配:文件属性2个字节;站名代码6个字节及PMU编号1个字节;起始时间的年月日时分(秒)12(14)个字节;采集周期(25/50/100帧/s相量数据或10000点/s暂态记录)5个字节;后缀3个字节。
3.文件属性的命名:用RT表示实时相量文件,用HD表示暂态数据文件。
4.站名代码及站内PMU编号的命名:与“站名代码(STN)及IDCODE命名表”一致。
5.起始时间:实时相量文件(RT)用12个字节表达年月日时分;暂态数据文件(HD)用14个字节表达年月日时分秒。
6.采集周期:实时相量文件(RT)用5个字节表达25/50/100帧/s相量数据;暂态数据文件(HD)用5个字节表达10000点/s或4800点/s的暂态记录。
7.后缀的命名:用dyn表示实时记录文件,用cfg表示配置文件,用dat表示数据文件。
8.离线文件命名举列:(1)实时相量文件RT– XXXXXX ? – 2005 10 30 23 59 - 00100 .dyn实时站名代码+PMU编号年月日时分采集周期相量文件共33个ASCII码。
(2)暂态数据文件HD– XXXXXX ? – 2005 10 30 23 48 36 - 10000 .dat暂态站名代码+PMU编号年月日时分秒采集周期数据文件共35个ASCII码。
六、 增加以配置帧为核心的传输校验机制原有的管理管道应用层启动流程如下:“ ”管理管道应用层报文通讯; “ ”数据管道应用层报文通讯。
主 站 子 站加入配置帧校验机制的管理管道应用层启动流程如下:“ ”管理管道应用层报文通讯; “ ”数据管道应用层报文通讯。
主 站 子 站说明:1、在接收到配置1帧后,主站端将其与保存在存档目录下的上次接收到的配置1帧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进入下一步处理;如果不同则发出警告,等待操作人员确认后将其替换原存档目录下的配置1帧。
2、在发送配置2帧时,保存一份副本,然后召唤配置2帧,如果两者相同则进入下一步处理;如果不同则断开链路,重新链接。
3、在接收数据帧过程中,如果发现:①数据帧长度不符合,②出现多次非法值,③误码率越限,④长时间无通信或链路中断,则断开链路,重新链接。
注:根据华东电网公司的要求,主站系统应具有自动发现PMU更新配置1帧和及时纠正PMU 配置2帧混乱的容错机制,因而添加以上第2步核对PMU配置2帧的校验步骤,在原规约中将其放在第3步中检查,但是,当配置2帧出现长度相同而数据次序不同的情况时,仅用第3步无法及时纠正PMU发送信息次序混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