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2 实验小学 黄玲
小学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3、细品第①句:师:哪个词直接写出了出乎意料?生:居然。
师:出乎意料的是什么?生:连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有发现。
师:请生再联系之前的照片,虞老师身上怎么样?(土豆大小的白点都有)师:用一个线条图来表示曹小三的心理图示。
(师出示)牛!出乎意料①4、学生自己品读②③两句,也学老师来画画曹小三的心理图示,在心里也写12个字。
请一生到黑板上来画。
5、交流:第②句出乎意料的词是竟然,师傅如山般的形象在曹小三的心里轰然倒塌。
学生想出的字有:吹牛!太内啊!切!晕!吹吧!第③句:生:我倒!帅!天哪!(有个学生还用上了英语)哇牛!?(这是黑板上学生画、写的)真牛!牛!啊?!出乎意料① 出乎意料② 出乎意料③(老师课件里的曹小三心理图示)6、想像写话:⑴师:看这个路线图,用一个成语来表示:生:一波三折师;这正是这篇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像大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
这里仅仅是线条,如果用两三句话表达出来,写出曹小三的内心所想,这篇小说就会更吸引人了。
请你选择这三处中的一处用两三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内心感触,比比谁写得生动。
这就要求你把自己当作曹小三,写出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⑵出示三句话,请学生选择一个写一写:①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②当小三在师傅裤子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③当小三明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⑶交流:(师:如果你真的是曹小三,这些话不用写也就流淌出来了。
)从第一句交流起①生1:这个师傅太了不起了,看来我拜师拜对了。
生2:师傅真的是名副其实啊。
生3:拜读了师傅,我一定要好好学,成为师傅那样的人。
②生1:师傅这下完了。
生2:师傅牛吹大了,臭名远扬。
生3:这次看来要名有虚传,露馅儿了。
生4:师傅竟然成了吹牛王,纸是包不住火的。
生5:师傅看来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了。
③生1:师傅真狡猾,故意伤出个洞(这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虞老师及时地打断了学生的话,并问:这样的师傅你还要跟着学吗?假如曹小三真的这么想的话,刷子李还要这个徒弟吗?我觉得虞老师不愧为大师,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能不露痕迹地加以引导,这也与他后来在讲座中所说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与错误一路同行,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领。
(五年级语文教案)《刷子李》课堂实录

《刷子李》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教案课前谈话师:上课前老师想做个调查,知道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请举手(全班),知道周杰伦的请举手(全班),知道单志明的请举手(两个),看来这单志明的名气还远不如灰太狼。
生:他就在我的面前,戴着眼镜。
师:我们是初次见面,但是一见如故,她是我在这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让我们来握个手。
现在知道单志明的请举手(全班)。
让我享受了一回明星的感觉。
谢谢你们。
好朋友见面,我给你们带了几张名片,看着这张名片(出示丰子恺的名片),你知道了什么?生1:他的名字叫丰子恺生2:他是画漫画的生3:他是开创中国漫画的第一个人生4:他还是一位翻译家……师:我们班的同学既会观察又会思考,真了不得啊。
一张名片浓缩了一个人的很多信息,我们可要仔细观察。
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位奇人,他也有一张名片(出示刷子李的名片),仔细读读,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呢?生1:刷子李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生2:他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生3:他是干粉刷一行的。
师:他是一位粉刷匠,我倒想听听你怎么发现的?生3:名字中有个字是刷子师:看来这名字不是他的本名,而是想当当的一个绰号。
读着这个绰号,你有什么疑问?生1:为什么叫刷子李,而不叫李刷子?生2:为什么要承诺“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师:读了这张名片,我们产生了两个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学习这篇略读课文,跟着徒弟曹小三去认识这位刷子李。
自由朗读课文。
感受曹小三当学徒工的第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
(生自由读课文)师:这学徒第一天的经历对曹小三来说感受颇深,而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也使他难忘,于是他把这天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日记,如果你就是曹小三,打算给这篇日记取个什么题呢?生:高超的刷子李、难忘的一天、师傅的高招、裤腿上的白点……师:这篇日记有了时间,有了天气,还有了大家取的标题,一般的日记还要写上这天的心情,如果你就是曹小三,这天的心情用三到四个标点来表示这天的心情变化,你会怎么点呢?大家默读4到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2实验小学黄玲(共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2实验小学黄玲(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2 实验小学黄玲《刷子李》课堂实录在教研室何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和我校教师参与了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活动,通过系统化知识学习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大胆放手,开展了一系列备课、磨课活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下面是我在今年5月15日所执教的《刷子李》一节课。
出示课题师:从名字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生:我明白他刷墙有一手绝活。
……师:为什么叫他“刷子李”?生:他刷墙的本领高超。
生:他姓李师:是的。
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
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生:泥人张。
师:还是在天津,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生:风筝刘。
检查自学情况,落实字词:匀匀实实蘸浆露馅儿师:课文我们都预习过了,都读过好几遍了,的确,课前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特别重要。
课文中有几个词特别难读。
出示:匀匀实实蘸浆露馅儿等词师:第一词谁能读?师:什么意思?生:既均匀又厚实。
师:第二个谁来读?师:读得非常准。
师:第三个词就更难念了。
北方人念这个词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南方人就有点难啦。
谁来读读,你读师:后边的儿化没读出来,你读。
生读师:你读得真好师范读:露馅儿生一起读师:三个词一起读师:非常好师:《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书,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刷子李在粉刷这个行当上非常内行,手上有绝活,很神奇。
师:通读课文,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生:技艺高超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交流预设:生:身上不留白点生:独特的技术(具体点说)生:刷墙喜欢穿件黑衣(行头)生:每天只刷一间房生:喝一口茶,抽一袋烟师:尽管是个粉刷匠,功夫可真不一般呢!这神乎其神的技艺,你信吗?大家也都以为是一个传说,对于这样的传闻,他的徒弟曹小三也是“半信半疑”(板书)学生默读课文,品味体现出刷子李手艺“绝”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第五自然段)随机反馈:预设一:悠然刷墙显神功(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心读这五个句子你会发现刷子李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艺术家,有这种感觉吗?生:有。
《刷子李》教学实录

《刷子李》教学实录《刷子李》教学实录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感情朗读抓重点语句体会拓展阅读: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请抢答他是谁?他,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却饿死长征途中。
(老班长)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
(老汉)他,神机妙算,算天、算地、算人,三天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令妒忌他的人自叹不如。
(诸葛亮)他,勇武机智,赤手空拳打死一头大老虎。
(武松)他,有着一颗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新,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一口井这一梦想不懈努力!(瑞恩)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刷子李。
二、解题,明确学习要求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个粉刷匠,专干粉刷这一行,姓李。
)那么,如果做豆腐做得特别好的王师傅咱们可以叫他──豆腐王,张师傅泥人捏得特别好,咱们称他──泥人张,是呀,在旧天津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称呼。
那么,这篇课文我们的学习重点在那儿呢?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⑶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4、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对第一题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5、交流自学心得: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刷子李》课堂实录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课刷子李(略读课文)教学实录老河口市孟楼小学闫雪一:音乐导入,揭题。
《我是一个粉刷匠》音乐响起,老师带领学生哼唱师:同学们,相信刚刚那首儿歌,大家都比较熟悉,谁能告诉我歌名?生:《我是一个粉刷匠》(齐答)师:是的,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认识一位粉刷匠,他就是——刷子李。
(生接)师:让我们现在就走近作者给我们介绍的刷子李吧,谁先来介绍介绍作者冯骥才?(出示课件)生:冯骥才,天津人,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
即今天的塘沽码头。
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师:声音真洪亮,谢谢你,既然《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那么刷子李必有“奇”处。
二、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生齐读1、认识六个生字,扫除字词障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明白我们今天的目标了吗?生:明白了。
师:有没有信心完成?生:有!师:闯关成功的将获得《俗世奇人》这本书。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一关,出示课件自学指导一:1、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刷子李“奇”在哪里?(5分钟先自主读书再小组讨论)1、检查自学情况,落实字词师:课文我们都预习过了,我的火车从哪开?出示: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生:你的火车从这开!(学生一个接一个读词语)师傅(未轻读)师:他读得对吗?谁来纠正一下?生:应该读轻声,傅单独使用读第四声但和师组词要读轻音师:说的有理有据,真了不起,来让我们再读一遍。
《刷子李》课堂教学实录

技能特长
总结词:技艺超群
详细描述:刷子李的技能特长主要表现在他的粉刷技艺上。他能够将墙面刷得光滑平整,颜色均匀, 线条流畅,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材质和要求,灵活运用各种粉刷技巧。此外,他还善于解决各种粉刷 难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05
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
故事情节的启示
技能与专注
分组讨论
总结词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刷子李》的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学生们积极发言,互相交流观点,共同探讨问题。这种分组讨论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 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
总结词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情 境,增强理解和记忆。
VS
详细描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刷子李》中的人 物形象和情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 演。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扮演不同的角 色,亲身体验了文章中的情境。这种方式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 也增强了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04
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 析的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THANKS
感谢观看
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 ,了解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预习《红楼梦》中的诗词、曲 赋等文学形式,理解其在小说 中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 历史地位,为下节课的学习做 好准备。
课后作业及要求
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完成 课后练习题。
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讨论,就《红楼梦 》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的看 法和见解。
刷子李课堂实录

刷子李课堂实录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刷子李》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石门楚江一小郝应凤一、平中见奇,巧妙导入师:出示《俗世奇人》,你们读过这本书吗生:读过(几个同学说)师:有品味,读名家的书,读经典的书。
这是当代着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写的,记录的都是奇人。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刷子李。
请大家伸出右手跟我写课题。
(学生书空)师:齐读课题。
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生:刷墙的,姓李。
师:凡是刷墙的,姓李的,都能这样称呼吗生:只有本领高超的人,才能这样称呼。
师:是啊,在天津卫这个地方,只有在某一行业有绝活的人,人们才用行当加姓来称呼他。
既然纳为奇人,必有他的奇特之处,这节课我们的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说奇论妙。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品味】从《俗世奇人》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概括、梳理、猜测、提升、总结等学习方法的渗透中形成阅读期待,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了情感基调,更为品读欣赏课文、深刻体悟文本做了一个铺垫。
看似自然平淡,实为匠心独运。
二、学生独学,展示交流师:刷子李究竟奇在哪里呢请大家根据导学提示自学课文。
导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刷子李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几个词语简单地概括)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生:我从“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看出他的着装奇。
师:用黑衣服来表现自己手艺的高超,多奇啊!生:我从“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看出他的技艺奇。
师:好像没有蘸浆,那个浆水一滴都没有落下来,一刷过去非常均匀,而且让我们看到它透亮的样子,多奇的手艺。
好,谢谢你。
生:我从“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也看出了他的技艺奇。
师:那样地平整,衔接得完全没有缝隙。
生:我从“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刷子李》课堂实录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篇名叫《刷子李》的故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下面是我整理的课堂实录。
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篇故事,它叫做《刷子李》。
这是一位漆匠,他的名字叫李儒,但是人们都叫他“刷子李”。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一生中,最喜欢的就是他那把刷子了。
听到这里,班上的同学们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人最喜欢的是刷子呢?老师接着说:可是,刷子李的刷子可不普通,它是刷子中的王者,刷出来的漆面一看便知精良卓越。
每当他拿起这把刷子,就像拿起他的生命一样,精益求精,满怀激情,尽其所能地为人们做好事情。
在这个城市里,李儒和他的刷子是非常出名的。
人们称呼他为“刷子李”。
他一生中刷过无数的楼房、家具和雕塑。
他推崇的不仅仅是漆面光滑、色彩鲜艳,更是那种执着、坚韧、毅力和艺术感觉。
有一次,一个有钱人给刷子李刷一件昂贵的雕塑,雕塑是有名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他只有一次机会,在春天的第一天汉中塔上揭幕。
应该说,这是一份千载难逢的工作。
可是刷子李在刷的时候却发现这件雕塑的眼睛有问题,整个雕塑都很完美只有这个地方让他很不满意。
他想了很久,终于在晚上的时候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用自己的脚架高了一点,梯子又够不到,他借助了轮椅来完成他的工作。
他在轮椅上刷着这个最后一个角落,关注着每一个刷子的动作,每一次都认真地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几个小时不停的工作,终于,他把这个雕塑的眼睛刷好了。
听到这里,同学们都在敬佩地鼓掌。
老师继续说:可是,这么卖力,他的手掌已经完全软化,连握笔的力量都没有了。
由于累坏了,他意外地从轮椅上坐了下来。
他回想起来,他还未来得及把桶子搬开,雕塑的脚下也已被毁坏,居然是他使劲的踩了一脚。
他原本打算给这个雕塑创造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时,却给自己带来了巨量的麻烦。
但是,这并没有使刷子李妥协。
从那天开始,他按部就班地进行手部训练、减轻体重、改善饮食。
他整整练习了两年,最终使自己的手部得以重建,再次获得了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刷子李》课堂实录在教研室何主任的带领下,我有幸和我校教师参与了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活动,通过系统化知识学习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尝试大胆放手,开展了一系列备课、磨课活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下面是我在今年5月15日所执教的《刷子李》一节课。
出示课题师:从名字中你明白了哪些信息?生:我明白他刷墙有一手绝活。
……师:为什么叫他“刷子李”?生:他刷墙的本领高超。
生:他姓李师:是的。
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
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生:泥人张。
师:还是在天津,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生:风筝刘。
检查自学情况,落实字词:匀匀实实蘸浆露馅儿师:课文我们都预习过了,都读过好几遍了,的确,课前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特别重要。
课文中有几个词特别难读。
出示:匀匀实实蘸浆露馅儿等词师:第一词谁能读?师:什么意思?生:既均匀又厚实。
师:第二个谁来读?师:读得非常准。
师:第三个词就更难念了。
北方人念这个词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南方人就有点难啦。
谁来读读,你读师:后边的儿化没读出来,你读。
生读师:你读得真好师范读:露馅儿生一起读师:三个词一起读师:非常好师:《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我们自己去读书,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刷子李在粉刷这个行当上非常内行,手上有绝活,很神奇。
师:通读课文,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生:技艺高超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交流预设:生:身上不留白点生:独特的技术(具体点说)生:刷墙喜欢穿件黑衣(行头)生:每天只刷一间房生:喝一口茶,抽一袋烟师:尽管是个粉刷匠,功夫可真不一般呢!这神乎其神的技艺,你信吗?大家也都以为是一个传说,对于这样的传闻,他的徒弟曹小三也是“半信半疑”(板书)学生默读课文,品味体现出刷子李手艺“绝”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第五自然段)随机反馈:预设一:悠然刷墙显神功(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心读这五个句子你会发现刷子李已不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艺术家,有这种感觉吗?生:有。
师:刚才你在读的时候,你觉得刷子李仿佛成了什么家?生:舞蹈家。
师:哪里让你感到是舞蹈家了?生: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师:仿佛就在……生:仿佛就在跳舞一样师:仿佛就在跳舞一样,有这种感觉吗?不相信,咱们可以来试试,伸出你们的手,举高点,把自己当成刷子李,手上拿着铅笔盒吧,就当刷子。
生:拿着刷子做动作。
师引读: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像跳舞吗?生:像。
师:非常漂亮,舞姿翩翩,刷子李在她心目中成了舞蹈家。
对呀!这时候刷子李刷的可是屋顶,这是能让人悠闲起来的活吗?说说如果我们来刷会是什么感觉?生:感觉那个浆马上就会掉到头上、地上一样的。
师:地上一样。
你说。
生:好像就是有一种恐惧感,然后浆掉到自己身上,自己变成一个雪人一样。
师:恐惧。
你说。
生:很枯燥。
师:对呀,而刷子李刷得却是如此“悠然”,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他很熟练。
生:刷子李在我心目中还是个音乐家,理解“清澈一响”,师:妙不可言,在他心目中刷子李成了音乐家,还有吗?生:在我心目中,刷子李是一个画家,“立时匀匀洒洒一大白……?师:刷子李刷墙好像就是一位画家展开一幅画卷。
透亮的一幅画,才华横溢的一幅画,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刷子李成了一名画家。
还有吗?生:在我心目中刷子李是一位书法家,因为这里写刷子李并没有把粉刷作为一种苦差事,他就像一位书法家,想写就写。
师:这个比方太好了,刷子在刷子李的手中已经不是一把刷子了,而是一只笔,悠然摆来,悠然摆去,挥洒自如,这就是书法家。
在我心目中刷子李成了魔术师,有这种感觉吗?生:有。
师:在我心目中刷子李他根本不是人,他是超人,他是神仙,你看他刷出的屋子里什么都不用放,但坐看就如同神仙一般美,现在你开始明白吗?刷子到底李在什么地方?生:“只见刷子李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刷子李好像刷墙是一种享受,并不是一种任务。
师:你还用了一个词叫做享受。
还有谁也圈出了“悠然”这个词语?谁来说说看?你来说吧!生:好像是在做艺术创作,不像是在刷墙。
师:照你这么说这门技术就变成了艺术。
对呀!这时候刷子李刷的可是屋顶,这是能让人悠闲起来的活吗?说说如果我们来刷会是什么感觉?生:感觉那个浆马上就会掉到头上、地上一样的。
师:地上一样。
你说。
生:好像就是有一种恐惧感,然后浆掉到自己身上,自己变成一个雪人一样。
师:恐惧。
你说。
生:很枯燥。
师:对呀,而刷子李刷得却是如此“悠然”,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他很熟练。
师:娴熟。
生1:他的技术很高超。
生2:刷子李的高超技术到了极点。
生5:音乐家。
师:好!昨天我们预习啦,今天,我们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篇小况好看吗?生:好看!师:为什么好看?——很有吸引力,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大家的眼球,你说说。
生:因为里面讲的事都很奇。
师:它所描写的事情很具有传奇色彩。
生:因为刷子李有三大奇。
师:除了小说所刻面的人物具有传奇色彩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黄老师在启发大家的,你在读这篇小说之后,有没有感觉到这篇小说有那第几个自然段,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经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有几个自然段?读着读着,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生:从课文里找,小声议论。
师:第6、7、8、9自然段(和同学一起说),这些自然段,经常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也正是他的徒弟曹小三倍感意外的。
快速浏览,拿起笔,找一找,这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直接写出了曹小三的出乎意料。
生:找句子。
师巡回。
师:找到几句?生:小声说三句。
师:没错,是三句。
师:第一句,谁来说?生:第6段最后一句,“此刻的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的一点点机会,用眼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几面墙刷完,他全身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黑点也没有发现。
”师:“搜索一遍居然连芝麻大的黑点也没有发现”这是第一句,真是出乎意料。
师:第二处?生答:“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黄豆大小”。
生:对。
师:第三处?生:“说着,刷子李手捏着……奇了!”师:是这个意思,但这句话不够直白哪句话更直白,再找找,“那白点——”生:“那白点是……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师:对这样三句句子,直接写出了曹小三的出乎意料,咱们先来看看第一处句子。
师:出乎曹小三料之外的是什么?生齐说:师:随处可见,比比皆是。
这处的出乎意料一定会使师傅刷子李在徒弟曹小三的形象怎么样?生:非常高大。
师:如……生:如山一样高大。
师: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用一个示意图来表现曹小三,你看黄老师该怎么来体现?师出示意图。
生答:牛。
师:那颗红星是谁的?生:曹小三的。
师:曹小三的心中跃动着一个字,什么字?生:牛。
师:表达了对师傅的那种……生:敬佩。
师:接下去,我请大家参照第一处出乎意料的句子,也试着画画曹小三的心里图示,找开作业纸,在最下边,也试着画画,哪个同学到前面来画,他的心里会出现一个什么字或什么句子。
师叫一生上台画图,其余同学自画示意图。
师:把第一处也画出来。
师:好,停,我们来看,师出示第二处出乎意料。
师:曹小三在给师傅点烟时,居然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粉点,这时刷子李在徒弟的心目中的形象便——生:轰然倒地。
师:所以,这个同学画的这个线条,他选择了向下,准确吗?生:准确。
师:这里面,他写的只有一个字“惨”,你有不同的字或词吗?生1:糟了。
生2:完了。
生3:慌了。
师:你为什么慌?生:因为这儿写着:完了,师傅他露馅了,他不是神仙,而他心中的形象便轰然倒地。
师:他失望了,请坐。
师:虞老师也来表示一下。
生看示意图——“啊”师:大大出乎了曹小三的意料。
师: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此时,曹小三心中对刷子李的敬佩之情达到了——生:极点。
师:你看,这个女孩子太聪明了(指上台画图的同学)这个线条直上云霄,心里边跃动着一个字“绝”,你还的别的字吗?生1:奇生2:妙不可言生3:惊生4:不可思议生5:神师:真牛师:这就是曹小三此刻的心里图示,请你关注,这个图的走向,你看(用手比划),能用四个字概括吗?师:这就是这篇小说级吸引人的地方,小说的描写——生:忽上忽下师:你意思明白,但词不好。
你看,就好像波浪一样,一波……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师:用四个字,叫作“一波……生:——三折。
师:这就是这篇小说之所以吸引人,之所以好看的原因。
现在明白了吗?这仅仅是一个图示,如果把曹小三心中所想,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那么这个一波三折会有更强的吸引力。
师:请自由选择一处出乎意料的句子,发挥你的想象,你把自己当作曹小三,自比比看,到底是谁写得生动,谁写得传神,谁写得更有意思,开始。
用一二句话来写。
(生逐一展示)师:这一波三折,经过同学们的想象加工就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吸引力,这就是这篇小说之所以好看,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冯骥才小说里描写的一波三折。
师:这堂课,咱们既领略了刷子李神奇的技艺,又领略了冯骥才小说描写的一波三折,过瘾不过瘾。
生:过瘾。
师:有人说,曹小三当徒弟头一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一辈子都不能学到的,课文当中,哪些地方体现这个,说来听听!你从这篇小说中学明白了什么道理?师:心中明白,但不能用语言表表达,是吗?相信你看了下面这段话,你就明白了,你的心就更透亮啦。
师:出示这段文字,并配音乐。
师读师:你明白了吗?生1:要当某种人,必须要有绝活,手艺要高超,生2:有能耐的必定比没能耐的好。
师:那当然生:做人不能看外表,要靠实必。
生:手艺不能靠吹的,要有真本领。
师:不管从事什么行当,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努力、勤奋、自信,你就一定得成绩,真所谓,三百六十行……生:行行出状元。
师:从刷子李身上可以看出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奋务实,技艺高超。
同学们学习也应如此,只有脚踏实地,努力付出,才会有优异的成绩。
好。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