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公开课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获奖课件

第3页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此前,有一位阔少爷,常但愿找个漂亮
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提亲信,并描 述那女子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麻子。”美人,非常快乐。拜堂 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 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 这女子:
第34页
▪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 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 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 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 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 发矢不直。
第35页
▪ 【参照译文】
▪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 我年轻 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 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了。 近来我把收藏弓箭拿给做弓箭 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 都不是好木材做。我问原因, 工匠说,木材质地不平直,纹 脉都是斜,弓箭虽然有劲,然 而射出箭不会平直。
第10页
规律二: 找虚词,定句读。
明辨句读,虚词也是重要标志。
⑴句首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
常用于句首叹词: 嗟夫、嗟乎、 呜呼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 哉、乎、焉、兮、耳、而已
⑶以、于、为、而、则、之等连词常用在 句中,如句子较长或规定断得细致、详 细,则这些词语前面要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第1页
一、考点讲解
▪ 明辨句读, 对旳断句, 是阅读古文最基本能 力。
▪ 断句题是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 ▪ 高考命题一般只考断句, 不考标点。
第2页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 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 在一句话末了用“。”断开, 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止地方用“、”断开, 叫“读” (dò u)。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此前,有一位阔少爷,常但愿找个漂亮
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提亲信,并描 述那女子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麻子。”美人,非常快乐。拜堂 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 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 这女子:
第34页
▪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 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 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 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 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 发矢不直。
第35页
▪ 【参照译文】
▪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 我年轻 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 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了。 近来我把收藏弓箭拿给做弓箭 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 都不是好木材做。我问原因, 工匠说,木材质地不平直,纹 脉都是斜,弓箭虽然有劲,然 而射出箭不会平直。
第10页
规律二: 找虚词,定句读。
明辨句读,虚词也是重要标志。
⑴句首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
常用于句首叹词: 嗟夫、嗟乎、 呜呼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 哉、乎、焉、兮、耳、而已
⑶以、于、为、而、则、之等连词常用在 句中,如句子较长或规定断得细致、详 细,则这些词语前面要断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第1页
一、考点讲解
▪ 明辨句读, 对旳断句, 是阅读古文最基本能 力。
▪ 断句题是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 ▪ 高考命题一般只考断句, 不考标点。
第2页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 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 在一句话末了用“。”断开, 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止地方用“、”断开, 叫“读” (dò u)。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断句》 (1)

• D今罚舜臣等/其事甚小/然恐人人自此畏避/佞媚取容/以灾为福/天变不告/ 所损至大。
强化训练
• 2文宗继位,迁公权谏议大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 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 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 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 A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
辨结构,找句式
• 注意特殊句式 • 1、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 • 2、宾前:是、之 • 3、介词结构后置:于、以、乎 • 4、定语后置:者 • 5、被动句:为…….所、被、见、于 • 6、主谓倒装句 •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孰与……乎、
岂…哉、独….哉、奈…何、若…何、得无…乎、无 乃…乎、何以…为 • 注意对称的句式结构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我悔召\毛喜知其无疾\但欲阻我\欢宴非我所为\故奸 诈耳\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也
• D:我悔召毛喜\知其无疾\但欲阻我欢宴\非我所为\故奸 诈耳\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也
• 错因
错题盘点:错因知多少
• 2 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阳人去鲁 阳百余里,坚夜驰见术,画地计较,曰:“所以出身不 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 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术踧踖,即调发军 粮。坚还屯。
•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B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 • 久之/以疾致仕。 • D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 • 久之以疾/致仕。
错题盘点:错因知多少
• 韦贯之卒改它官。迁礼部员外郎。新 罗人金忠义以 工巧幸擢少府监荫子补斋郎贯之不与又劾忠义不宜 污朝籍忠义竟罢于是权幸侧目。
强化训练
• 2文宗继位,迁公权谏议大夫。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 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 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 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 A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
辨结构,找句式
• 注意特殊句式 • 1、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 • 2、宾前:是、之 • 3、介词结构后置:于、以、乎 • 4、定语后置:者 • 5、被动句:为…….所、被、见、于 • 6、主谓倒装句 •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孰与……乎、
岂…哉、独….哉、奈…何、若…何、得无…乎、无 乃…乎、何以…为 • 注意对称的句式结构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我悔召\毛喜知其无疾\但欲阻我\欢宴非我所为\故奸 诈耳\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也
• D:我悔召毛喜\知其无疾\但欲阻我欢宴\非我所为\故奸 诈耳\当乞一小郡\勿令见人事也
• 错因
错题盘点:错因知多少
• 2 是时,或间坚于术,术怀疑,不运军粮。阳人去鲁 阳百余里,坚夜驰见术,画地计较,曰:“所以出身不 顾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 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术踧踖,即调发军 粮。坚还屯。
•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B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 • 久之/以疾致仕。 • D卿乃与刻木为约/分处其曹/画疆守/松潘路复通/ • 久之以疾/致仕。
错题盘点:错因知多少
• 韦贯之卒改它官。迁礼部员外郎。新 罗人金忠义以 工巧幸擢少府监荫子补斋郎贯之不与又劾忠义不宜 污朝籍忠义竟罢于是权幸侧目。
新课标高考文言文断句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故知胜有五/知能够战与不能够战者胜/识众寡 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 而君不御者胜。
▪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形式,我 们自然能够据此进行断句。
第21页
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 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 无告者也。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 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注意: 两人对话,普通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碰到对话,应依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
第31页
四.切入角度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
、今夫,等等。 ▪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
▪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 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 ……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 ”(不亦说乎?);“何(以)……为”“何……之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 异乎?);“况……乎”;“孰与……乎”;“其……乎” ;“安……哉”等,能够帮助断句。
第29页
1、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 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 《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后面“肃径迎之”、“肃宣权 旨”就不再提姓了。
▪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形式,我 们自然能够据此进行断句。
第21页
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 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 无告者也。
▪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 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注意: 两人对话,普通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碰到对话,应依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
第31页
四.切入角度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
、今夫,等等。 ▪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
▪ “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 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 ……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 ”(不亦说乎?);“何(以)……为”“何……之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 异乎?);“况……乎”;“孰与……乎”;“其……乎” ;“安……哉”等,能够帮助断句。
第29页
1、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 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 《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后面“肃径迎之”、“肃宣权 旨”就不再提姓了。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断句》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 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 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 大安用照二百里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 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 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 大∕安用照二百里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 上自若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 上自若
(2)、明虚词
①句首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唯、盍、夫、
则、且夫、若夫、窃”等前面可断句;
②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
呼”等,前后都可以断句;
③句末语气词,“者、也、矣、欤、哉、耶、乎、焉、
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山双 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楼也
房屋三架∕前沼一方∕微飕送馨∕初日生艳∕ 拂绮席∕陈兰肴∕吸碧莆之杯∕削华峰之藕∕歌遗 山双蕖之怨∕咏灵运五字之诗∕则酌酒于高咏 楼也
文言断句“五明”断文言源自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 2、完成相应练习。
1、明词性
(1)明名词、代词、动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 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 等;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 汝、余、彼等),谦称(寡人、臣、妾、朕 等),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 下);动词可以独立充当谓语,找出文段中 的动词,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 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 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 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 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 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 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 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 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显 名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
/
《资治通鉴·周纪五》
规律三:察对话,定句读 。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 常常用 “曰”“云”“问”“言”“谓” 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 次问答出现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 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耶、哉、乎、
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例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 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 之为 学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 者亦难矣。
各曰何多能为上 问将 益信之曰 十善 曰 所常有陛如益将陛/ /万耳 以从如 陛差 下 曰 善 兵 下/容为下上上我上 不臣 何而 禽陛与/不曰 笑/能问过多为善也下信/曰能/将于言禽曰能多为将将。几多/君也诸兵如将而我将何多何。将/益而我十益禽此信如/能善善曰不能万善信乃曰将何/陛各将上耳曰信//臣将为/下有多几 曰 笑 陛 之为此//不差多我乃何 于 曰 下 所过而上/禽信能信 君 多 不 以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 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 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 是/ 为过失 未/ 足 以亡 积/恶多者 虽/有一善 是为/ 误中 未足/以存 人君闻/ 此 可以悚/惧 布衣 闻/此 可以改容/ 。
学习目标
1、通过文言断句练习,初步探讨并总 结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 高语文备考复习效率。
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 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 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 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 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 光映书而
读之。
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 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唯、盍、夫、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5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 心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 曰善哉
《资治通鉴·周纪五》
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 为上段文字断句。
【北京卷】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
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 /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 /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 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 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 提供了方便。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
太谁宗触曾忤罢陛朝下/怒帝曰曰/岂会过杀魏此征田每舍廷汉争文/辱德我后使问 /谁我触常忤不陛自下得/帝后曰退/而岂具过朝魏服征立每于/廷庭争帝辱惊我曰 / 使皇我后常何不为自若得是后/对退曰而妾具闻朝主服圣立臣于忠庭今/陛帝下惊圣 曰明/皇故后魏何征为得若直是言/妾对幸曰备妾/ 数闻后主宫圣安臣敢忠不今/贺 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 安/
敢不贺
规律四: 依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 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
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 句提供了方便。
⑴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 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 句中又作了主语。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借助句式、句子关系断句
1、固定句式 “……者,……也”“……者也” “何……之有” 、 “何……之为” “如……何”“奈……何”、 “唯……是……”、“以……为…… ” “无乃……乎、“不亦……乎” “可得……欤”、“得无……乎”、 “与其……孰若……”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 而好学 如日/ 出之阳 壮而/ 好学 如日/ 中之光老而/好 学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孰与昧/ 行乎 平 公曰/ 善哉 /
规律五: 借句式 定句读
记住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兄嫂是依)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