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内窥镜术后护理干预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摘要】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在术前,患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停止服用血液稀释药物和保持清洁。
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不要用力擤鼻子,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在饮食上,患者应当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在生活方面,患者需要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过多尘埃和烟尘。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我们需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制定合理的对策,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鼻内镜下手术、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重要性、总结、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由鼻腔黏膜慢性炎症引起,病变部位呈灰白色、软而柔软的增生物,常常造成鼻腔通透性差,引起慢性鼻炎、头痛、鼻塞等症状。
鼻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创面愈合好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的青睐。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鼻内镜清除掉鼻腔内的息肉组织,同时可以检查鼻腔内的其他病变,减少了切口数量和创面面积,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对于鼻息肉患者来说,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的关键。
及时了解术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注意事项、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患者才能更快地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 手术治疗鼻息肉的重要性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息肉通常会导致鼻塞、头痛、打呼噜、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鼻窦炎等并发症。
鼻内窥镜术后出院指导)

一、挂图内容:
鼻内窥镜术后出院指导
您在我科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基本康复即将出院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感谢您在住院期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在您出院之际,我们向您介绍一些注意事项及建议,以供您出院后参考,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您出院后,以下几点请您注意:
1、您的休养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温度适宜,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感冒。
2、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
适当参加锻炼,增强自信心,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疾病恢复期应禁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应选择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如新鲜水果、蔬菜、鱼、瘦肉等),以加强体质,促进疾病的康复。
4、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养成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5、避免挤压、碰撞鼻部。
去除挖鼻、大力擤鼻的不良习惯。
6、冬春季节外出时,可以戴口罩,以减少花粉、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7、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遵医嘱按时服药、冲鼻、点鼻,以确保呼吸道通畅、鼻腔湿润,防止感染及出血。
8、鼻出血病人应根据出血原因加以预防。
如定期测量血压,积极治疗内科疾病。
9、术后定期进行鼻内窥镜检查,以便医生了解手术创面恢复情况,并及时对术腔进行处置。
每次复诊的间隔应根据医生的检查结果而定。
在较顺利的情况下,创面的完全恢复大约需要6~16周。
10、复诊须知:
◆出院后一周或遵医嘱来我院门诊复查。
◆复查时请携带门诊病历,挂号后到门诊内窥镜室复查。
◆门诊内窥镜室复查时间为每周六上午。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鼻内镜手术一般作为治疗鼻部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手术前后的护理非常关键,可以大大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下面介绍鼻内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1.遵守饮食规定:手术前6小时不能进食,饮水也要在手术前2小时停止。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中呕吐,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注意个人卫生:手术前要洗澡,更换洁净衣服。
同时清洁鼻腔,避免手术时引发感染。
3.停用药物:手术前几天要停用血液稀释药,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
同时按照医生的规定停用其它的药物。
4.避免紧张:手术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
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手术效果。
1.注意休息:手术后要保持半躺位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2.控制饮食:在手术后的几天内要吃软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避免鼻腔受刺激:手术后的几天内避免使用氧化物、纱布或其它药物来清洁鼻子。
同时避免外力的碰撞,保持耐心等待鼻腔的愈合。
4.注意药物使用: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药物,如清洁剂、消炎药等。
5.注意防感染:与手术后一周内要避免水的接触。
同时避免接触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三、入住医院期间的护理1.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手术后的几天内,要保持整洁、干燥的环境,以避免感染。
2.多喝水:手术后的几天内可以多喝水,有利于恢复。
3.注意休息:在医院期间要注意休息和睡眠。
不要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鼻内镜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很大关系。
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大大缩短鼻内镜手术的恢复时间,使手术效果更加显著。
鼻内窥镜手术护理

眶 内损伤 ,术后给易消化 、高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注意倾听忠者主诉 , 告诉患者不要将 口内的分泌物咽下, 要吐在痰盂 内,便于护士观察 出血量,如发现 患者 出现 持续 口吐鲜血 , 或在 患者清醒前发现其做频繁吞咽动作,
应 立 即报 告 医生 。术 后 1 d病 人 可 出现 吸收 热 ,待 取 ~2
对 策 和 可 能 出现 的渗 血 ,以及 应 对 措 施 。解 除 顾 虑 ,取 得合作。
2 自我护理 - 4
鼻窦、鼻息 肉手术 一般需要 3 个月至半
年后,术腔才完全上皮化或治愈。 自我护理要求病人定 期复查 , 病人应持续冲洗鼻腔 4 ~8 , 周 滴入含抗生素 的 收缩剂 。
整膳食 ,保持营养平衡 。 23 术后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 、 . 性质、 程度 、 持续时间、发作规律 、伴随症状等。与患者及家属建立
11 一般 资料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鼻窦炎 1 例,鼻息 肉 3例,鼻内肿物 6 1
例 ,鼻中隔弯 曲 6 ,术中局部麻醉 2 例 ,全身麻醉 5 例 l
面观察鼻咽各壁情况。然后逐渐退 出指向鼻腔要检查的
信任关系 。认同患者对疼痛的陈述 ,以倾听、陪伴、触 摸来提供情感上 的支 持, 接受患者对疼痛 的感受及反应 。 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减轻疼痛的方法 :告诉患者疼痛 是
由填塞纱条引起 的,会逐渐缓解 。鼓励患者进温凉的流 质饮食。嘱患者夜 间睡眠时, 口部覆盖单层生理盐水纱 布 。遵 医嘱睡前必要 时给予止痛药 口服 。
第 2・0 2 l总3 0 3上刊 82第期 1 期半 0月 1 卷 ・月 年 第
关键词 :鼻 内窥镜手术 ;护 理学 ;中西 医结合耳 鼻喉科 学
88例鼻内窥镜手术护理干预

88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8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的综合护理措施。
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治愈81 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
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是鼻内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护理措施鼻内窥镜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晰、能直接观察到病变的部位,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案,是目前治疗鼻、鼻窦、及鼻颅底、鼻窦、鼻炎的先进手术方法。
本文对88例该类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共有88例患者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男60例,女28例,年龄18~75岁。
病程4个月至5年。
其中双侧鼻腔病变35例,单侧53例,上颌窦囊肿30例,鼻窦炎13例,鼻息肉32例,鼻息肉合并鼻窦炎6例,鼻中隔弯曲7例。
1.2 护理措施。
1.2.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讲解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目的、预期效果及安全性,介绍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的资质,指导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术中配合要点,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处于最佳状态,主动配合手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②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各项相关检查和化验,术前1 d洗澡、清洁鼻腔,剃胡须、剪鼻毛,清洁口腔,防止口腔内细菌侵袭鼻腔。
保证术前一晚睡眠充足。
必要时口服舒乐安定片。
对于全麻患者嘱术前8 h禁止进食。
1.2.2 术后护理①卧位。
局麻患者术后取半卧位,全身麻醉患者给予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呼吸道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防止呕吐物窒息。
采取上述体位利用鼻腔引流分泌物,可有利于减轻头面部充血和肿胀,并减轻疼痛。
②术部出血观察及咽部的护理。
术后置弯盘于患者床头,将口腔内分泌物吐在弯盘中,以便准确估计出血量,若发现患者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性血液滴出,立即报告,协助医生行鼻腔重新填塞止血,严密观察,防止休克。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

手术彻底 。 但是术后 也存在一 定的复发率 , 特别是术后不按时随访患者 , 复发率
更高 。自2 0 1 1 年至 2 0 1 3 年我院通过鼻 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 肉手术 8 O例 , 给予 术前 、术后精 心护理,预防鼻息肉复发。总结护理体会 ,报道如下 。
1 临床资料
减轻冲击力 ,避免活动性鼻出血 。
减轻疼痛及额部胀痛。卧床休息 , 观察生命体 征及鼻腔渗血情况。 渗血常在术后 4 h达高峰 ,告知患者 此时严禁剧 烈体 位改变 ,以减少伤 口 渗血 。嘱患者勿过 度低头 , 勿 自行拔除鼻腔纱条 , 如有打喷嚏的先兆可张大嘴 , 用舌尖顶住上腭 以
选择手术治疗 。 目前 临床 多通过 鼻内窥镜下手术 , 其 特点是患者创伤小 , 痛苦少 ,
持不懈的术腔清理是防止术后粘连的措施 ,指导患者冲洗鼻腔的方法 。
2 . 2 . 5 饮食 护理 : 术后正常饮食有利于伤 1 3 愈合 。 患者 因术后鼻腔填塞纱条
堵满鼻孔 , 致使吞咽时前额和鼻腔胀痛 , 伤 口渗血 , 所以患者无食欲 , 拒绝进食。 应鼓励患者进清淡 、 易消化 、富含 热量的饮食 , 少量多餐 , 逐步过渡到普食 ,多 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切除外侧部分 , 但要保护中鼻 甲骨和 内侧粘膜 。 术后 2天取出双鼻腔填塞膨胀止
理后 , 除按传统护理方法外 , 还配合鼻腔冲洗 。 术后第 3 天开始行鼻腔冲洗 ,每
天2 次。冲洗液为 0 . 9 %氯化钠注射液 5 0 0 m l ,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 8 万U 、
血海绵 , 清理鼻腔鼻 窦残留积血和脓性分泌物 。 用庆大霉素 、 地塞米松和生理盐 水混合 液冲洗 鼻窦至干净。 出院嘱患者鼻腔 和全身应用类 固醇激素 , 特别是鼻腔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护理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护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一种介入性的鼻腔手术,一般用于治疗鼻出血、鼻腔息肉、鼻腔感染、鼻窦炎等病症。
经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特别的护理,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避免手术后出现不适和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一、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必须环节。
由于手术后的鼻腔较为敏感,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建议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此外,应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二、休息调整手术后的休息调整非常重要。
手术后第一天,建议患者适当卧床休息,保持头部平稳。
接着,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烈活动,同时也避免下蹲、弯腰等动作。
三、药物使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医生会给患者开一些药物,如局部止痛剂、抗生素、抗炎药等。
患者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并严格遵守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鼻内药剂,帮助鼻腔顺利愈合。
四、鼻腔护理手术后的鼻腔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以保证伤口愈合,并预防感染。
下面是具体的护理步骤:1.流清水冲洗鼻腔:手术后的鼻腔会有一些分泌物,导致不适。
建议患者在早晚用温水流清水清洗鼻腔,帮助排除分泌物和杂质。
2.使用鼻内药剂:医生会开具一些鼻内药剂给患者,有些是液体,有些是油性的,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正确使用,匀匀涂抹在鼻腔粘膜上。
3.鼻腔灌注:对于一些严重的鼻窦炎患者,医生会在手术后进行鼻腔灌注,帮助清洗鼻腔和鼻窦中的分泌物和感染物。
4.避免鼻腔刺激:手术后的鼻腔非常敏感,需要避免鼻腔刺激。
建议患者不要用手指触碰鼻腔,同时也要避免强行嗅闻刺激性气味。
五、定期复查经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后定期前往医院复查。
医生会对鼻腔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状况合理调整用药和鼻内药剂,并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建议,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期。
总之,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患者需要认真遵守医生的指导和要求,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身体健康。
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护理观察

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护理观察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常常与鼻窦炎同时出现。
患有鼻息肉和鼻窦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
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和照顾,以确保患者的康复过程顺利进行。
下面将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的护理观察进行详细介绍。
一、手术后的护理观察内容1. 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其一般情况,包括体温、心率、呼吸情况、血压、意识状态等。
特别是需要关注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不适症状,以及术后出现的鼻塞、流涕等情况。
2. 术后出血情况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后,患者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密切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鼻腔出血、持续流血不止或出现大量吐血的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 伤口情况手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伤口情况,包括红肿、渗液、感染等情况。
需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做好伤口的局部护理,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4. 饮食和排便手术后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特别是术后24小时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排便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排便困难、腹胀、腹痛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和观察。
5. 疼痛和不适情况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止痛药物。
6. 术后并发症鼻内镜下鼻息肉及鼻窦炎手术后,患者有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影响,需要及时观察和处理。
7. 患者的情绪状态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需要通过安慰和沟通,及时发现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1. 保持通气畅顺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鼻腔通气畅顺,避免鼻塞、血块等影响通气的情况发生。
需要定期进行鼻腔冲洗和引流,避免血块和分泌物在鼻腔内堆积影响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息肉内窥镜术后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5-09-30T15:43:56.3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作者:马佳1 董文霞2 初微3 [导读] 1.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2.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3.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B 区( 黑龙江齐齐哈尔) 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马佳1 董文霞2 初微3(1.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2.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急诊外科;3.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B 区( 黑
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摘要】目的:探讨鼻息肉患者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鼻息肉患者6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鼻息肉患者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71-01 鼻息肉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鼻部疾病,多发于成年人,病变部位多在上颌窦、中鼻道或中鼻甲等位置,易造成患者出现头晕、鼻腔黏膜肿胀、鼻腔内有分泌物、嗅觉减退等症状,息肉蒂较大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
临床对鼻息肉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它是一种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治疗方法,并取替了传统的手术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的效率,临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我院62例鼻息肉患者进行内窥镜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和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探讨,资料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鼻息肉患者62例,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6.8)岁。
所有患者均经内窥镜检查后确诊,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鼻腔黏膜肿胀、头晕、鼻塞流涕或嗅觉减退等症状。
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男22例,女9例,年龄21-75岁)和观察组(男23例,女8例,年龄20-72岁)两组,每组3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对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手术结束后,对鼻道内渗血少的情况护理人员需采用抗生素纱布条给予堵塞处理;对渗血量大的患者需采用凡士林纱布进行堵塞处理;叮嘱患者术后48小时内禁止抠鼻或擤鼻;不许进行剧烈运动;术后前2天可采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患者鼻腔内分泌物或残留血迹进行吸附,并观察其鼻道手术情况,若无粘连或闭塞等症状,则在第3天进行鼻腔清理,选用含量为1%的麻黄素进行鼻腔收缩处理,将腔内脓液、分泌物等残留物彻底清除,之后用抗生素进行清洗杀菌,同时采用激素联合蛋白合剂进行鼻腔内喷洒处理,以保证其鼻腔内的湿润和康复。
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先对患者术后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担心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之后对其讲解一些关于鼻息肉术后相应症状处理的方法,使患者不仅可以学到健康护理知识,也可以学会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对因使用纱布阻塞鼻腔引起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护理人员需告知其用嘴进行腹式呼吸的方法,叮嘱患者不能自行将纱布取出,以免造成鼻腔内大量出血的情况;当患者要打喷嚏时,护理人员需告知其应立即将嘴张开,通过口将喷嚏的气流呼出,避免喷嚏的气流将鼻腔内的纱布喷出或增加出血量或疼痛;并告知患者要注意口腔内的卫生与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发生;同时对于患者的饮食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因此医护人员需加强对其心理的劝导,并告知其家属选用热量高、维生素高且易消化的半流食食物进行食用等[2]。
1.3 疗效评价标准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判断,均需根据患者症状恢复程度及内镜下检查显示情况进行判断,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三类。
治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内镜下检查窦口开阔较好且未见脓液等分泌物出现;有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下检查窦口内出现少量脓液或出现轻度水肿;无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无好转迹象,内镜下检查窦口仍呈狭窄或闭塞状,伴有脓液等分泌物[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0例(32.26%),有效的有17例(54.84%),无效的有4例(12.90%),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的31例患者中,治愈的有11例(35.48%),有效的有18例(58.06%),无效的有2例(6.46%),总有效率为93.54%。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鼻息肉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临床均采用内窥镜手术的方法对鼻息肉进行治疗,内窥镜手术是利用电子摄像技术,将带有光的窥镜置入病变部位进行检查和手术的一种方式,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恢复快等特点[4]。
所以临床为了进一步提高内窥镜手术治疗效率,加强了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发现,术后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87.10%,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两者的效率均较为明显,虽观察组的略高于对照组,但仍说明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显著效果。
因此,对鼻息肉患者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 丁丽英.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02):226-227.[2] 朱艳芬; 胡桂芬. 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27-128.[3] 潘璟.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出院患者复诊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62-2563.[4] 刘正香.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愈率的影响[J ] .海南医学.2008,19(0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