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余氯原始记录
余氯测定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余氯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准确测定水中的余氯含量。
二、实验原理余氯是指水中残留的游离氯,主要用于自来水和游泳池水的消毒。
余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滴定法和电化学法。
本实验采用电化学法测定余氯,利用余氯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通过测定电流的大小来计算余氯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余氯测定仪、电极、搅拌器、烧杯、移液管、pH计、纯水等。
2. 试剂:碘化钾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电极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调整pH计,使其读数为7.0。
(3)将烧杯中加入适量纯水,并用pH计测定其pH值,若pH值偏离7.0,则用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7.0。
2. 余氯测定(1)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待测水样,放入烧杯中。
(2)将电极插入水样中,打开搅拌器,待电极稳定后,记录电流值。
(3)重复步骤(2)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3. 结果计算根据余氯测定仪的校准曲线,将测得的电流值转换为余氯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水样1:电流值A1 = 0.020,余氯含量C1 = 0.10 mg/L(2)水样2:电流值A2 = 0.015,余氯含量C2 = 0.075 mg/L(3)水样3:电流值A3 = 0.025,余氯含量C3 = 0.125 mg/L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三个水样的余氯含量,分别为0.10 mg/L、0.075 mg/L和0.125 mg/L。
结果表明,余氯含量与电流值呈正相关,即电流值越大,余氯含量越高。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余氯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了余氯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实验结果表明,余氯含量与电流值呈正相关,为余氯的测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电极的清洗和pH值的调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水样编号:WQ-2024-001样品类型:自来水采样日期:2024年1月10日采样地点:XX市XX养殖区一、水样外观检查:1.水样颜色:无色2.水样浑浊度:透明二、基本理化指标测定:1.pH值测定:-水样pH值:7.22.溶解氧测定:- 水样溶解氧浓度:8.5 mg/L3.氨氮测定:- 水样氨氮浓度:0.8 mg/L4.总磷测定:- 水样总磷浓度:0.05 mg/L5.总氮测定:- 水样总氮浓度:1.2 mg/L1.铅测定:- 水样铅含量:0.01 mg/L2.汞测定:- 水样汞含量:0.008 mg/L3.镉测定:- 水样镉含量:0.002 mg/L4.铬测定:- 水样铬含量:0.05 mg/L四、微生物指标测定:1.大肠菌群测定:-水样大肠菌群浓度:0CFU/100mL2.可培养总菌落测定:-水样可培养总菌落总数:550CFU/mL五、有机物测定:1.挥发性有机物(VOC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出情况:未检出2.苯并(a)芘(PAHs)测定:-水中PAHs浓度:0.05μg/L1.全氟化合物测定:-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0.01μg/L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0.02 mg/L根据以上水质分析原始记录,可以初步评价此次采集的自来水水质良好。
样品的外观清澈透明,基本理化指标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
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也在安全限值之内。
微生物指标方面,大肠菌群浓度和可培养总菌落总数均低于规定限值,表明水样对微生物的污染较少。
但仍需进一步对水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水质安全。
污水消毒及余氯PH值检测登记表

二
20
早晨: 下午:
三
21
早晨: 下午:
四
22
早晨: 下午:
五
23
早晨: 下午:
六
24
早晨: 下午:
日
25
早晨: 下午:
一
26
早晨: 下午:
二
27
早晨: 下午:
三
28
早晨: 下午:
四
29
早晨: 下午:
五
30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7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四
8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早晨: 下午:
五
9
早晨: 下午:
六
10
早晨: 下午:
日
11
早晨: 下午:
一
12
早晨: 下午:
二
13
早晨: 下午:
三
14
早晨: 下午:
四
15
早晨: 下午:
五
16
早晨: 下午:
六
17
早晨: 下午:
日
18
早晨: 下午:
一
19
早晨: 下午:
污水消毒及余氯PH值检测登记表
消毒剂:漂白粉
余氯检测登记
余氯量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余氯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2. 掌握碘量滴定法测定余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提高对水质检测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余氯是指在水中加入氯气或氯化物后,未被微生物消耗的那部分氯。
余氯的存在可以防止水中微生物的繁殖,保证水质安全。
本实验采用碘量滴定法测定余氯,其原理如下:在酸性介质中,余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指示剂形成蓝色复合物,当余氯反应完毕后,加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余氯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滴定管夹、滴定架、碘量瓶、电子天平、计时器。
2. 试剂:碘化钾、淀粉指示剂、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01mol/L)、盐酸、氯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氯水置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配制0.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淀粉指示剂进行标定。
2. 样品预处理:取一定体积的自来水样品,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值至3.0左右。
3.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0.5、1.0、1.5、2.0、2.5mL氯水,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再加入2mL淀粉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
4. 样品测定: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对预处理后的自来水样品进行测定。
5. 结果计算: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计算样品中余氯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 = 0.0128x + 0.0016,其中y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x为余氯浓度(mg/L)。
2. 样品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余氯的含量为0.8mg/L。
3. 结果分析: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集中式给水出厂的游离氯含量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
余氯的测定-国标法(水质检测)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
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
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
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
01mg/L。
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
2。
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
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
1.2.3试剂1.2。
3.1 碘化钾晶体.1。
2.3.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2。
3。
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8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和0。
纺织品(皮革)pH值测定原始记录表

6.86
四硼酸钠(0.01mol/L)
pH9.18
9.18
空白样品信息
萃取介质:□去离子水☑0.1mol/L氯化钾溶液□其他萃取介质pH值:5.85萃取液温度:24.4℃
样品及编号
样品名称
称重
(g)
萃取液
体积(mL)
萃 取 时间(h)
pH值读数
平均值
稀释后
pH值*
稀释后pH
平均值*
稀释差*
限值
判定
贴样处
——————
No.
毛巾
m12.0052m22.0061
V1:100
V2:100
2
读数A17.05
读数A27.06
7.1
A1
A2
/
/
6.5~6.8
合格
贴样处
——————
No.
m1m2
V1V2
读数A1
读数A2
A1
A2
贴样处
——————
No.
m1m2
V1V2
读数A1
读数A2
A1
A2
注:若测试产品为皮革,且其pH值低于4或高于10,则需要报告稀释差。
×××技术有限公司
表格编号:
纺织品/皮革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
申请单编号:测试方法:GB/T 7573-2009环境温度:24.1℃环境湿度:53%仪器编号:
标准缓冲溶液信息
浓度
理论pH值(25°C)
标定的pH值
开封/配制日期
邻苯二甲酸氢钾(0.05mol/L)
pH4.00
4.00
2023.
混合磷酸盐(0.025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现场检测记录
受理编号:中坚()检[20 ] 号
受检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检测项目:温度、游离性余氯环境条件:温度℃湿度 % 检验方法:直接测定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 11—2006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 28—2000
使用仪器:水银温度计;余氯测定仪,仪器编号:,状态
被监测单位陪同人员(签字):
监测人:复核人: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
页/共页
附录B 水质中pH值检测原始记录样式
四川中坚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
二次供水检测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中坚()检[20 ] 号
检验项目: pH 检验日期:年月日
检验方法:玻璃电极法室内温度:℃室内湿度: %
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6.2-2006
1.试剂
1.1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温度为20℃时,pH=4.00
1.2混合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温度为20℃时,pH=6.88
1.3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温度为20℃时,pH=9.22
2. 仪器
玻璃电极,仪器编号:,状态
2.分析步骤
2.1 测定前电极应放在纯水中浸泡24h以上。
仪器校准,按仪器使用说明校准。
2.2 选一种与被测水样pH值相近的缓冲溶液,重复测定1~2次,当水样pH<7.0时,使用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定位,以混合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或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复定位;当水样pH>7.0时,则用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定位,以混合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或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复定位。
2.3 用洗瓶以纯水缓缓淋洗6~8次,然后插入水样中,1min后直接测定读数。
检验者:复核者: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