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

合集下载

小学劳动技术叠衣服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叠衣服教案

小学劳动技术叠衣服教案叠衣服是小学劳动技术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还能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学劳动技术叠衣服的教案,以帮助您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叠衣服的技巧。

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理解叠衣服对于保持衣物整洁和规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衣服和折叠板。

2. 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折叠好的衣物示例,以供学生观察和讨论。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平时叠衣服的经验,提问:“你们在家里都会叠衣服吗?平时叠衣服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倾听学生的回答,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步骤二:演示和讲解1. 教师展示如何使用折叠板叠衣服,并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在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记住每个步骤。

2.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件未叠整齐的衣物,并进行对比讲解,强调叠衣服的好处和必要性。

步骤三:学生实操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件衣物和一个折叠板。

2. 让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使用折叠板将衣服叠整齐。

3. 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步骤四:分享和讨论1. 邀请几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展示他们叠好的衣物。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展示的衣物,评价叠衣服的好处和技巧。

步骤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目标,强调叠衣服对于保持整齐和规整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意识。

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技能,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叠衣服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和提高叠衣服的能力。

评估方法: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实操环节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叠衣服技巧和方法进行评估。

也可以采用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于叠衣服的理解和观察力。

拓展链接: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练习叠衣服的技巧,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在线资源或推荐一些叠衣服的游戏和应用程序。

叠衣服收纳游戏教案

叠衣服收纳游戏教案

叠衣服收纳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收纳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整洁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教授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正确方法,培养他们的整洁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学用的衣服和折叠板。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衣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是如何收纳衣服的?有没有遇到过收纳不好,衣服乱七八糟的情况?你们知道如何正确地叠衣服吗?2. 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a. 你们知道如何叠T恤衫吗?b. 你们知道如何叠裤子吗?c. 你们知道如何叠内衣和袜子吗?3. 教学内容。

a. 叠T恤衫的方法,首先将T恤衫平铺在桌子上,然后将两侧对折,接着将下摆向上折,最后再次对折即可。

b. 叠裤子的方法,将裤子平放在桌子上,将裤腿对折,然后再次对折即可。

c. 叠内衣和袜子的方法,将内衣和袜子分别放在折叠板上,然后按照折叠板的指示进行叠放即可。

4. 操作练习。

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

5. 游戏环节。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设计一些叠衣服的游戏,比如比赛谁叠得最快最整齐,或者谁能叠得最多衣服等等。

6. 总结。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叠衣服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了他们的收纳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整洁意识和责任感。

六、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衣柜,按照课上学到的方法叠好衣服,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授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了他们的收纳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整洁意识和责任感。

衣服被叠整齐劳动活动教案

衣服被叠整齐劳动活动教案

衣服被叠整齐劳动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衣服叠整齐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整洁整齐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整理衣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衣物,热爱整洁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衣服叠整齐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整理衣物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讲述自己整理衣物的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叠衣服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叠衣服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叠T恤、叠裤子、叠毛衣等不同衣物的叠法。

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每种衣物的叠法。

3.分组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其他学生分工合作,将一堆杂乱的衣物叠整齐,要求每件衣物叠法正确,整齐美观。

4.展示和评价(10分钟)。

各小组展示他们叠好的衣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教师也进行评价并给予建议。

5.讨论和总结(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整理衣物的重要性,让学生总结出叠整齐衣物的好处,培养学生爱护衣物的意识。

6.课堂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衣物,并写一篇日记记录整理的过程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叠衣服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整理衣物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叠衣服不够整齐的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护衣物和整洁的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劳动课教学设计:《叠衣服》

劳动课教学设计:《叠衣服》

劳动课教学设计:《叠衣服》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叠衣服的步骤方法;2.让学生明白叠衣服的注意事项;3.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和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步骤;2.让学会明白叠衣服的注意事项。

教学场地:教室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衣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3分钟)课件出示图片(一张衣服叠放整齐,另一张图片衣服凌乱的堆放在一起)。

同学们现在让你们选择一个房间生活在里面,你会选择哪一个房间?(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我们身心舒适,大家衣服洗净、晾千后就要及时叠好。

那大家会不会叠衣服呢?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可叠衣服也是有讲究的哦!(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和谈话唤起学生学习自主叠衣服整理房间的兴趣。

)二、新授(15分钟)1.默读本节的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1)我们在叠衣服前为什么要先选好位置?(2)叠衣服的步骤方法有哪些?(3)出示视频。

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叠衣服的步骤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讨论让学生对叠衣服有初步的认识,但仅通过课本介绍方法步骤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不够直观,所以在本环节我设计增加叠衣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更能直观的学习、感受。

)2.叠衣服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学会了叠衣服,这一环节我提出让学生讨论叠衣服的事项,想让他们在讨论、交流、总结中对叠衣服有自己的认识。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动手叠一叠自己的衣服,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2)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学贵在实践”讨论结束让同学动手自己叠一叠达到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7分钟)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全班交流。

五、布置作业回家把自己的衣服好好地叠一叠,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叠衣服教学目的:1、懂得为什么要叠衣服;2、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分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桌一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上周我们研究了系鞋带的劳动技能,你们都回家练了吗?2、今天我们谈一谈叠衣服的话题,为了是我们的衣服方便存放,方便使用,节省存放衣服的空间,衣服不容易起褶皱,穿着感觉舒服些,老师要教大家研究叠衣服。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每件衣服和裤子都有缝的线条。

先教叠上衣,然后教叠裤子。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边讲授边示范,(一)叠衣的步骤和要领。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服往上叠。

(二)指导学生叠裤子裤子左右裤脚上各有两条缝的直线条,按请求给予步骤:1、把裤头纽扣扣好。

2、把裤脚两条直线对齐。

3、把裤子放在床板时左边脚和右侧脚上下齐放,用手抚平。

4、把裤脚往上叠两次。

四、进行练叠衣练为了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老师再操作一遍叠衣服的经过,学生按照示范顺序叠,注意事项:1、折叠之前要把衣服或裤子整理平整。

2、折叠的位置可根据折叠效果选择。

3、折叠好的衣物要按穿着需要分类、整齐摆设。

五、总结:同砚们,凡成大事者,必先从小事做起。

但愿同砚们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从这些小事做起,养成优秀的惯,积累成大事的资本。

6、布置作业。

(完整word版)小学劳动课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小学劳动课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让学生学会加热饭菜的方法。教育学生乐于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从、铁锅一个、盛着饭的盆子一个、菜两碟、蒸架一个、短小方筷一双、锅铲一把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内容,请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教师自己扮演母亲。让“我”在课堂上做加热饭菜请“母亲”吃的表演。学生观看表演后就一下问题展开讨论:“我”这样做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我”给饭菜加热的方法对不对?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授课时间最好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地点可以安排在公共地方。课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学生带来的工具分组放置好,并事先划分好各组洗擦的范围。
二、授课时,教师可表扬在家在校经常参加擦地板活动等各种劳动的学生,作为引题。接着可提问学生擦地板的作用。
三.知道学生擦地板是本课的重点。教师用讲解和直观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个步骤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教师这三部分先示范,然后仔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三、总结
向学生讲清楚穿松紧带的三个步骤,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表扬操作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
缝接时,指导好学生穿针引线,注意安全。
四、关于想想做做。
3洗头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二、指导洗头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小学劳动课教案之叠衣服

小学劳动课教案之叠衣服

小学劳动课教案之叠衣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了解叠衣服的基本方法。

2. 学习如何分类叠放衣服,使衣柜更整洁。

3. 学习如何在叠衣服的过程中,发现并修正衣服的破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使叠放的衣物整齐、有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衣物、叠衣服的操作视频或图片。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衣物,引导学生认识衣服的各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示范:教师展示叠衣服的操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会叠衣服的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

6.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叠放的衣物更整齐、有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7. 反馈:教师收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8. 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叠衣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0.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学生能正确识别衣服的各个部分,熟练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叠放的衣物整齐、有序。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设置小组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叠衣服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增进家校合作。

3. 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人叠衣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劳动项目二《叠衣服》教案

劳动项目二《叠衣服》教案
劳动项目二《叠衣服》教案
一、教学内容
劳动项目二《叠衣服》教案,本节课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章《我是整理小能手》第二节“衣服的整理与叠放”。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1.认识不同类型的衣服及其材质特点;
2.学习并掌握叠衣服的基本方法,如T恤、长袖衬衫、裤子等;
3.了解叠衣服的注意事项,如保持衣物平整、整齐、不易皱折等;
-叠衣服的整齐度:学生在叠衣服时,往往难以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需要教师指导如何通过手法和技巧提高叠衣服的整齐度。
-叠衣速度与效率:在保证叠衣服质量的同时,提高叠衣速度和效率,培养学生迅速整理衣物的能力。
举例:
a.针对棉质衣物和丝绸衣物的叠放方法进行对比,讲解棉质衣物可多次对折,而丝绸衣物需轻柔折叠,避免皱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叠衣服的基本概念。叠衣服是指将穿过的衣物按照一定方法整理、折叠,使其保持整齐、便于存放。它是生活中必备的生活技能,有助于保持家居环境整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T恤快速、整齐地叠放,以及如何将不同类型的衣物分类整理,方便日常取用。
在课堂总结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叠衣服的技巧掌握得不够牢固,这让我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这些技能。或许,在课后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和反馈,这样有助于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劳动项目二《叠衣服》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独立完成衣物整理与叠放,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材质衣物的叠放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衣服
教学目的:
1、懂得为什么要叠衣服;
2、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分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
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桌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周我们学习了系鞋带的劳动技能,你们都回家练习了吗?
2、今天我们谈一谈叠衣服的话题,为了是我们的衣服方便存放,方便使用,节省存放衣服的空间,衣服不容易起褶皱,穿着感觉舒服些,老师要教大家学习叠衣服。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
每件衣服和裤子都有缝的线条。

先教叠上衣,然后教叠裤子。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边讲授边示范,
(一)叠衣的步骤和要领。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服往上叠。

(二)指导学生叠裤子
裤子左右裤脚上各有两条缝的直线条,按要求给予步骤:
1、把裤头钮扣扣好。

2、把裤脚两条直线对齐。

3、把裤子放在床板时左边脚和右边脚上下齐放,用手抚平。

4、把裤脚往上叠两次。

四、进行练习叠衣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老师再操作一遍叠衣服的经过,学生按照示范顺序叠,
注意事项:
1、折叠之前要把衣服或裤子整理平整。

2、折叠的位置可根据折叠效果选择。

3、折叠好的衣物要按穿着需要分类、整齐摆设。

五、总结:
同学们,凡成大事者,必先从小事做起。

希望同学们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从这些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成大事的资本。

六、布置作业
回家去后收拾整理自己的衣物,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