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lessHART网络接入IPv6网络要求

合集下载

ipv6 地址标准

ipv6 地址标准

ipv6 地址标准IPv6 地址标准。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它是IPv4的升级版,旨在解决IPv4地址枯竭的问题。

IPv6地址标准是IPv6协议的核心部分,它规定了IPv6地址的格式、分配方式和使用规范。

本文将对IPv6地址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Pv6协议。

首先,IPv6地址的格式是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的,通常以8组16进制数表示,每组用冒号分隔。

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就是一个IPv6地址。

IPv6地址的格式相对于IPv4的32位地址更加灵活,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空间,从而满足互联网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IPv6地址的分配方式也与IPv4有所不同。

IPv6地址的分配采用了层次化的结构,分为全球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和专用地址等不同类型。

全球单播地址是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通信,链路本地地址和站点本地地址则用于局域网内部通信。

此外,IPv6还引入了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v6)等新的地址配置方式,简化了地址配置的流程。

另外,IPv6地址的使用规范也需要我们注意。

IPv6地址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比如,IPv6地址的路由前缀长度不能小于64位,否则会影响IPv6的一些特性,如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和移动IPv6。

此外,IPv6地址的分配和管理也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安全性,避免出现地址冲突和安全漏洞。

总之,IPv6地址标准是IPv6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IPv6地址的格式、分配方式和使用规范。

了解和遵守IPv6地址标准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系统管理员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IPv6网络,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IPv6地址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IPv6已经成为了网络连接的重要标准之一。

路由器作为连接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其IPv6设置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路由器是否支持IPv6功能。

大部分现代路由器都已经具备了IPv6的支持,但仍然有一些老旧设备可能不支持IPv6。

因此,在进行设置之前,我们需要确认路由器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其支持IPv6功能。

接下来,我们需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一旦成功登录,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IPv6的设置。

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我们需要找到“IPv6设置”或类似的选项。

在这个选项中,我们可以进行IPv6的基本设置,包括启用/禁用IPv6、IPv6地址分配方式、IPv6防火墙设置等。

首先,我们需要启用IPv6功能。

在IPv6设置界面中,找到“启用IPv6”选项,并勾选相应的复选框,以启用路由器的IPv6功能。

其次,我们需要设置IPv6地址的分配方式。

IPv6地址可以通过手动配置或自动配置来获取。

如果我们选择手动配置,那么我们需要输入IPv6地址、子网前缀长度、默认网关等信息。

如果我们选择自动配置,路由器将会通过DHCPv6协议从ISP处获取IPv6地址。

另外,我们还需要设置IPv6防火墙。

在IPv6设置界面中,通常会有防火墙相关的选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以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保存设置并重启路由器。

在完成IPv6设置之后,务必记得保存设置,并根据系统提示重启路由器,以使设置生效。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对路由器进行IPv6设置。

当然,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器的IPv6设置方法。

ipv6标准

ipv6标准

ipv6标准IPv6标准。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旨在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协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IPv4地址资源的枯竭,IPv6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IPv6标准进行介绍,包括其特点、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IPv6标准的特点。

1. 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采用128位地址,相比IPv4的32位地址空间更大,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设备提供更多的IP地址,解决了IPv4地址资源枯竭的问题。

2. 更好的安全性,IPv6在设计上考虑了安全性,引入了IPsec 协议,可以提供端到端的数据加密和认证,增强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3. 简化的头部格式,IPv6的头部格式相对IPv4更加简化,减少了路由器处理数据包的时间,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

二、IPv6标准的优势。

1. 支持大规模部署,IPv6的地址空间足够大,可以支持大规模的互联网设备连接,满足未来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2. 促进新技术的发展,IPv6标准的推广可以促进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和技术的发展,如物联网、5G等,推动互联网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3. 提升网络性能,IPv6的简化头部格式和更好的路由机制可以提升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性能,降低网络延迟,改善用户体验。

三、IPv6标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 兼容性问题,由于IPv6和IPv4是不同的协议,存在兼容性问题。

解决方案包括双协议栈支持、中继技术和隧道技术等,实现IPv4和IPv6的互通。

2. 网络设备支持,部分老旧的网络设备可能不支持IPv6协议,需要逐步更新和升级网络设备,以适应IPv6的部署和应用。

3. 安全性问题,虽然IPv6在设计上考虑了安全性,但在实际部署中仍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加强IPv6网络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总结。

IPv6标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简化的头部格式等特点,具有支持大规模部署、促进新技术发展和提升网络性能等优势。

IPV6的设置指南

IPV6的设置指南

IPV6的设置指南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提供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网络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

在设置IPv6时,有一些重要的步骤和指南必须遵循。

下面是一个IPv6设置指南,包括必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路由器支持检查:您还需要确保您的路由器是IPv6兼容的。

您可以在路由器的说明书或制造商的网站上找到相关信息。

如果您的现有路由器不支持IPv6,您需要购买一台新的支持IPv6的路由器。

3.路由器设置:一旦确定您的路由器支持IPv6,您需要登录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设置。

您可以在路由器的说明书中找到登录信息。

一旦登录,您需要找到IPv6设置选项。

不同的路由器品牌和型号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有IPv6设置选项。

将IPv6设置选项开启,并根据您的ISP提供的信息进行配置。

4.IP地址分配:在IPv6中,IP地址是通过DHCPv6服务器自动分配的。

您需要在路由器的IPv6设置中启用DHCPv6服务器。

DHCPv6服务器将为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

您可以在设备的网络设置中查看分配给它的IPv6地址。

5.防火墙设置:IPv6防火墙的设置非常重要,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您需要登录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在IPv6设置中找到防火墙选项。

启用IPv6防火墙,并配置策略以保护您的网络免受潜在的攻击。

在设置IPv6时,还有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需要注意:-法律和隐私问题:使用IPv6可能会引发一些法律和隐私问题。

由于IPv6地址更多,对用户的跟踪和监控更容易进行。

因此,您需要了解当地法律和隐私政策,并确保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您的隐私。

-设备和应用程序兼容性:不是所有的设备和应用程序都完全支持IPv6、在设置IPv6之前,您需要确保您的设备和应用程序与IPv6兼容。

否则,您可能会在使用这些设备和应用程序时遇到一些问题。

-IPv4和IPv6共存:IPv4和IPv6是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网络中的。

您的网络可能会同时运行IPv4和IPv6、在设置IPv6时,您需要确保IPv4和IPv6之间的互操作性和互访性。

ipv6适配标准

ipv6适配标准

IPv6适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址空间更大:IPv6采用128位地址,相比于IPv4的32位地址,地址空间更大,可以提供更多的IP地址。

2. 地址分配更灵活:IPv6采用地址前缀和子网标识来进行地址分配,可以更灵活地分配地址,满足不同网络的需求。

3. 自动地址配置:IPv6支持自动地址配置,通过使用邻居发现协议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协议,可以自动分配IP地址,简化了网络管理。

4. 组播路由的可缩放性改进:IPv6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标准,例如对组播路由的可缩放性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新的地址类型和首部格式的简化等。

5. 应用类标准:IPv6还定义了一些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促进IPv6在应用层的应用和发展。

总之,IPv6适配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有助于推进IPv6在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应用和发展,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路由器-最新国标

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路由器-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7)2 规范性引用文件 (7)3 术语和定义 (7)4 缩略语 (7)5 概述 (9)6 安全技术要求........................................................................9数据平面安全 (9)6.1.1 标识和鉴别 (9)6.1.1.1 SRv6报文鉴别功能 (9)6.1.1.2 DHCPv6 Snooping功能 (10)6.1.2 可信信道 (10)6.1.3 系统访问 (10)6.1.4 资源分配 (10)6.1.4.1 抗大流量攻击能力 (10)6.1.4.2 抗畸形包能力 (10)6.1.4.3 ND非法报文攻击防护 (11)6.1.4.4 IPv6地址欺骗防护 (11)6.1.4.5 组播报文抑制 (11)6.1.4.6 BGP IPv6 FlowSpec (11)6.1.5 安全审计 (11)6.1.5.1 攻击溯源功能 (11)6.1.5.2 采样功能 (11)6.1.6 系统功能保护 (11)6.1.7 安全管理 (11)控制平面安全 (12)6.2.1 标识和鉴别 (12)6.2.1.1 路由认证 (12)6.2.1.2 ND报文鉴别功能 (12)6.2.2 可信通道 (12)6.2.3 系统访问 (12)6.2.3.1 路由策略和路由过滤 (12)6.2.4 资源分配 (12)6.2.4.1 关闭ICMPv6功能 (12)6.2.4.2 关闭Hop-by-Hop 选项功能 (13)6.2.5 安全审计 (13)6.2.6 系统功能保护 (13)6.2.7 安全管理 (13)管理平面安全 (13)6.3.1 标识和鉴别 (13)6.3.2 可信信道 (13)6.3.3 系统访问 (13)6.3.3.1 访问控制安全 (13)6.3.3.2 串口访问 (13)6.3.3.3 SSH访问 (13)6.3.3.4 SNMP访问 (14)6.3.4 资源分配 (14)6.3.5 安全审计 (14)6.3.6 系统功能保护 (14)6.3.7 安全管理 (14)6.3.7.1 分级分权管理 (14)6.3.7.2 不安全配置检查 (14)6.3.7.3 数字证书管理 (14)6.3.7.4 密码要求 (15)7 测试方法 (15)测试环境 (15)数据平面安全测试 (17)7.2.1 标识和鉴别 (17)7.2.1.1 SRv6报文鉴别功能 (17)7.2.1.2 DHCPv6 Snooping功能 (18)7.2.2 可信信道 (18)7.2.2.1 IPsec密钥管理功能 (18)7.2.2.2 IPsec AH安全协议功能 (19)7.2.2.3 IPsec ESP安全协议功能 (19)7.2.2.4 IPsec AH和ESP嵌套功能 (19)7.2.3 系统访问 (19)7.2.3.1 系统访问控制功能 (20)7.2.4 资源分配 (20)7.2.4.1 抗大流量攻击能力 (20)7.2.4.2 抗畸形包能力 (21)7.2.4.3 ND报文攻击防护 (23)7.2.4.4 IPv6地址欺骗防护 (23)7.2.4.5 组播报文抑制 (24)7.2.4.6 BGP IPv6 FlowSpec (25)7.2.5 安全审计 (25)7.2.5.1 攻击溯源功能 (25)7.2.5.2 采样功能 (25)7.2.6 系统功能保护 (26)7.2.6.1 敏感数据加密保存 (26)7.2.7 安全管理 (26)7.2.7.1 分级分权管理 (26)控制平面安全测试 (26)7.3.1 标识和鉴别 (26)7.3.1.1 路由认证 (26)7.3.1.2 ND报文鉴别功能 (28)7.3.2 可信信道 (29)7.3.2.1 RIPng支持IPsec功能 (29)7.3.2.2 OSPFv3支持IPsec功能 (29)7.3.2.3 BGP4+支持TLS功能 (30)7.3.2.4 PIMv6支持IPsec功能 (30)7.3.3 系统访问 (30)7.3.3.1 路由策略和路由过滤 (30)7.3.4 资源分配 (31)7.3.4.1 关闭ICMPv6功能 (31)7.3.4.2 关闭Hop-by-Hop 选项功能 (32)7.3.5 安全审计 (32)7.3.5.1 关键事件日志记录 (32)7.3.6 系统功能保护 (32)7.3.6.1 敏感数据加密保存 (32)7.3.7 安全管理 (32)7.3.7.1 分级分权管理 (32)管理平面安全测试 (33)7.4.1 标识和鉴别 (33)7.4.2 可信信道 (33)7.4.2.1 SSH (33)7.4.2.2 TLS (33)7.4.3 系统访问 (34)7.4.3.1 访问控制安全 (34)7.4.3.2 串口访问 (34)7.4.3.3 SSH 访问 (34)7.4.3.4 SNMP访问 (34)7.4.4 资源分配 (35)7.4.4.1 管理平面协议防范异常报文攻击 (35)7.4.4.2 管理平面协议防范拒绝服务攻击 (35)7.4.5 安全审计 (35)7.4.6 系统功能保护 (36)7.4.6.1 敏感数据加密保存 (36)7.4.6.2 安全启动功能 (36)7.4.6.3 预装软件启动及更新安全 (36)7.4.7 安全管理 (36)7.4.7.1 分级分权管理 (36)7.4.7.2 不安全配置检查 (36)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1部分:路由器1 范围本文件提出了支持IPv6能力的路由器的安全架构,确立了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等安全技术要求。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逐渐成为了网络通信的主流选择。

在家庭网络中,路由器是连接设备和互联网的重要枢纽,因此了解和掌握路由器的IPv6设置方法,对于提升网络连接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确认路由器支持IPv6。

在进行IPv6设置之前,首先需要确认路由器是否支持IPv6协议。

大部分现代路由器都已经支持IPv6,但仍有一些老旧设备可能不支持。

可以通过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在设置或状态页面查看路由器是否支持IPv6。

二、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在确认路由器支持IPv6后,接下来需要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情况下,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如192.168.1.1或192.168.0.1)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三、开启IPv6功能。

在成功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后,找到“IPv6设置”或“IPv6配置”选项,根据路由器型号和界面设计的不同,具体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相应的设置选项中,找到“启用IPv6”或类似的选项,并勾选启用IPv6功能。

四、选择IPv6连接类型。

在开启IPv6功能后,需要根据网络提供商提供的IPv6连接类型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IPv6连接类型包括静态IPv6、动态IPv6和SLAAC(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等。

根据网络提供商的要求和提供的信息,选择相应的IPv6连接类型,并填入相应的IPv6地址和前缀长度等信息。

五、配置IPv6防火墙。

在启用IPv6功能后,同样需要配置IPv6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

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IPv6防火墙”或“IPv6安全设置”选项,根据个人需求设置相应的IPv6防火墙规则,以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六、保存并应用设置。

在完成IPv6设置后,务必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将设置应用到路由器中。

部分路由器在设置完成后需要重启路由器才能使设置生效,因此在保存设置后,根据提示重启路由器。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

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在当今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正逐渐取代IPv4成为主流。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了解和掌握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路由器IPv6设置的具体步骤,帮助用户轻松实现IPv6网络环境下的连接和配置。

首先,确保路由器支持IPv6协议。

在购买路由器时,用户应当留意产品说明书或官方网站上的规格参数,确认路由器是否支持IPv6协议。

如果路由器支持IPv6,那么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

第一步,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通常情况下,用户需要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

一般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为192.168.1.1或192.168.0.1,用户名和密码则在路由器的说明书中可以找到。

第二步,查找IPv6设置选项。

在路由器管理界面中,用户需要找到“IPv6设置”或“IPv6配置”等相关选项,具体位置可能因路由器品牌和型号而异。

一般在“高级设置”或“网络设置”中可以找到IPv6设置选项。

第三步,启用IPv6协议。

在IPv6设置选项中,用户需要找到“启用IPv6”或“启用IPv6协议”等选项,并将其勾选或设置为“是”。

有些路由器还会提供“自动获取IPv6地址”或“手动配置IPv6地址”等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环境选择相应的设置。

第四步,保存并重启路由器。

在完成IPv6设置后,用户需要点击“保存”或“应用”按钮,然后按照路由器界面的提示重启路由器,以使设置生效。

第五步,检查IPv6连接状态。

路由器重启完成后,用户可以在路由器管理界面或通过命令行等方式检查IPv6连接状态,确认IPv6是否已经成功连接和配置。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以轻松地在路由器上进行IPv6设置,实现在IPv6网络环境下的连接和配置。

当然,由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路由器设置界面可能有所不同,用户在进行设置时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总之,随着IPv6的逐渐普及,掌握路由器IPv6设置方法将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WirelessHART网络接入IPv6网络
A.1WirelessHART网络概述
WirelessHART协议符合GB/T29910.5-2013,WirelessHART网络包括网关(网络管理器)和节点组成,网络建立连接后。

网络管理器创建Graph0(上行至网关的Graph)和Superframe0(管理超桢),对网关进行相关信息的初始化配置并初始化ASN(绝对时隙),相关信息包括网络密钥、网关和网络管理器会话密钥、广播密钥、超帕和链路等。

在激活超帧后,网关开始广告网络信息,并允许设备加入网络。

在网络初始化完成之后,网络接入点开始广告网络信息,该数据包含网络ID(标识)、当前网络绝对时隙数ASN、网络时钟同步信息以及加入过程中所需要的通信资源,并以广播形式发送出去。

设备在上电之后会侦听广告包,在收到广告包后获取网络ID,设置当前网络绝对时隙,同步网络时钟,并配置加入过程所需的通信资源,最后向网络管理器发送加入请求。

网络管理器在收到节点的加入请求之后,对节点的地址以及加入密钥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验证通过,则网络管理器为节点配置路由和通信资源等相关信息,通过临时路由和超帧下发至待加入节点。

在节点配置完之后,节点加入网络成功。

之后节点就能够与网络管理器进行通信,并向网络管理器报告自己的邻居信息和向网关上传数据。

A.2WirelessHART网络接入架构
对于无线网关不支持IPv6的WirelessHART网络,应采用7.1节所提的接入要求,架构图如图A.1所示。

图A.1WirelessHART网络接入IPv6网络架构
A.3WirelessHART边界网关隧道功能
WirelessHART的无线边界网关提供非IP无线网络隧道和IPv6网络隧道,分别承载南向北向的通信任务:
a)WirelessHART的无线边界网关通过非IP无线网络隧道将IPv6数据报文封装在非IP数据报文中,来完成IPv6骨干网上的主机对非IP无线网络的网络设备下发的数据读取指令(南向);
b)WirelessHART的无线边界网关通过IPv6网络隧道将非IP数据报文上设置IPv6扩展报头,封装在IPv6数据报文中,来完成非IP无线网络设备向IPv6骨干网上的主机上传数据(北向)。

A.4WirelessHART边界网关隧道实施步骤
WirelessHART边界网络隧道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a)在隧道入口WirelessHART的无线边界网关把数据报文封装在隧道报文中,隧道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对应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在隧道出口处,网关将报文从隧道报文中取出数据报文转发给目的节点;
b)在源节点处指定隧道的入口节点地址,根据节点的网络属性和实时网络状态选择隧道入口;在目的节点处指定隧道的出口节点地址,确保数据正常有序的接收。

在隧道入口处,WirelessHART的无线边界网关应在原始报文的基础上扩展隧道封装报头和隧道传输报头,使原始报文能够在隧道中稳定传输;报文到达隧道出口时,网关应将其解析为原始报文进行下一步传输。

A.5WirelessHARTH网络地址转换
消息格式如图A.2所示,消息共分为两种类型:主-从帧格式,如图A.3所示,从-主帧格式如图A.4所示。

图A.2HART网络消息结构
图A.3主-从帧
图A.4从-主帧
HART5.0以前版本的设备采用短帧地址结构,HART5.0版本具有长帧地址结构。

主机将根据应答信号中是否具有唯一标识码来决定结构格式为“长”还是“短”。

为了实现IPv6数据报WirelessHART网络上的传输,需要通过地址配置方式来对WirelessHART网络中的长帧地址结构和短帧地址结构进行地址转换。

长帧地址结构如图A.5所示。

短帧地址结构如图A.6所示。

图A.5长帧地址结构
图A.6短帧地址结构
一般消息帧的组成,其中:
a)前导码:导言字节,一般是5~20个FF十六进制字节。

他实际上是同步信号,各通讯设备可以据此略做调整,保证信息的同步。

在开始通讯的时候,使用的是20个FF导言,从机应答0信号时将告之主机他“希望”接收几个字节的导言,另外主机也可以用59号命令告诉从机应答时应用几位导言;
b)定界符:起始字节,他将告之使用的结构为“长”还是“短”、消息源、是否是“突发”模式消息。

主机到从机为短结构时,起始位为02,长帧时为82。

从机到主机的短结构值为06,长结构值为86。

而为“突发”模式的短结构值为01,长结构为81。

一般设备进行通讯接收到2个FF 字节后,就将侦听起始位;
c)ADDR:地址字节,他包含了主机地址和从机地址,如前所述,短结构中占1字节,长结构中占5字节。

无论长结构还是短结构,因为HART协议中允许2个主机存在,所以我们用首字节的最高位来进行区分,值为1表示第一主机地址,第二主机用0表示。

“突发”模式是特例,0,1值将交替出现,也就是说,在该模式下,赋予2个主机的机会均等。

次高位为1表示为“突发”模式,短结构用首字节的0~4位表示值为0~15的从机地址,第5,6位赋0;而长结构用后6位表示从机的生产厂商的代码,第2个字节表示从机设备型号代码,后3~5个字节表示从机的设备序列号,构成“唯一”标志码。

另外,长结构的低38位如果都是0的话表示的是广播地址,即消息发送给所有的设备;
d)命令:命令字节,它的范围为253个,用十六进制的0~FD表示。

31,127,254,255为预留值;
e)数据长度:数据总长度,它表示的是BCNT下一个字节到最后(不包括校验字节)的字节数。

接收设备用它可以鉴别出校验字节,也可以知道消息的结束。

因为规定数据最多为25字节,所以它的值是从0~27;
f)状态:状态字节,也叫做“响应码”,只存在于从机响应主机消息的时候,用2字节表示。

它将报告通讯中的错误、接收命令的状态(如:设备忙、无法识别命令等)和从机的操作状态。

如果在通讯过程中发现了错误,首字节的最高位(第7位)将置1,其余的7位将汇报出错误的细节,而第2个字节全为0。

否则,当首字节的最高位为0时,表示通讯正常,其余的7位表示命令响应情况,第2个字节表示场设备状态的信息。

串口发现的通讯错误一般有:奇偶校验、溢出和结构错误等。

命令响应码可以有128个,表示错误和警告,他们可以是单一的意义,也可以有多种意义,我们通过特殊命令进行定义、规定。

现场设备状态信息用来表示故障和非正常操作模式;
g)数据:数据字节,并非所有的命令和响应都包含数据字节,它最多不超过25字节(随着通讯速度的提高,正在要求放宽这一标准)。

数据的形式可以是无符号的整数(可以是8,16,24,32位),浮点数(用IEEE754单精浮点格式)或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字符串,还有预先制定的单位数据列表。

具体的数据个数根据不同的命令而定;
h)校验位:奇偶校验,方式是纵向奇偶校验,从起始字节开始到奇偶校验前一个字节为止。

另外,每一个字节都有1位的校验位,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检测出3位的突发错误。

A.6WirelessHART网络接入IPv6网络适配
A.6.1寄存器地址映射
WirelessHART网关的IPv4到IPv6双栈模型可通过中间适配设备上定义了南向和北向接口来完成数据的读取、封装及转发。

由于标准的ModBus协议栈网络层采用IPv4协议,通过协议转换模块接入IPv6网络,实现双栈模型。

协议转换模块南向接口网络层采用IPv4,传输层采用ModBus TCP协议,从WirelessHART 无线网关处读取节点数据,北向接口采用IPv6协议将南向接口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封装和转发至IPv6骨干网。

WirelessHART网络的无线设备将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发送至网关,通过寄存器映射,对应节点在网络中的短地址,与网关中的寄存器产生映射关系,将对应节点发送来的现场数据存储到网关寄存器。

A.6.2南向接口数据采集与存储
如图A.7所示,在协议转换模块上创建线程1作为南向接口,作为Modbus的客户端,指定端口为502,地址为网关IP地址,与南向网关中的Modbus服务器建立通信,按照标准的Modbus TCP协议读取网关寄存器的数据,存储于共享的内存缓冲区。

图A.7非IP无线网络接入IPv6网络模型图
A.6.3北向接口数据封装与转发
在协议转换模块创建线程2,作为北向接口,用户自定义端口,为保证所有IPv6地址均在同一网段,本标准采用的IPv6地址格式为:后32位为原本IPv4地址,其余位数全部补0,向IPv6网络转发数据。

网络层采用IPv6协议与北向IPv6网络中的主机建立通信,通过双线程并发操作,实时地将读取到的数据封装成IPv6数据包发送至主机,IPv6网络中的主机通过DNS(域名系统(服务)协议)服务器,连接到IPv6互联网,可与互联网中的其他主机,云服务平台等实现数据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