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测试题(答案解

析)(1)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图中表示了x,y两种变量,其中两种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A.

B.

C.

2.下图是某蓄水池横截面图,分为深水区与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那么下图能表达水的最大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3.乐乐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茶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第一天她参加采茶叶体验活动.上午采茶叶2小时,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叶3小时.下面能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

A. B.

C. D.

4.明明用石子摆出了图中的图案,根据规律判断第6个图案中石子总数为( )。

A. 12

B. 16

C. 20

D. 24

5.周日早晨,张昊到离家800米的体育馆练习羽毛球,走路用了10分钟,然后用20分钟时间练习羽毛球,练完球后跑步回家,用了5分钟。下图中,正确描述张昊离家时间和离家距离关系的是( )

A. B.

C. D.

6.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1 2 4 8 16()

A. 32

B. 24

C. 64

D. 20

7.按规律1,8,27,, 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A. 30

B. 64

C. 80

D. 100

8.观察101001000100001……的排列,第5和第6个1之间应排( )个0.

A. 1

B. 2

C. 4

D. 5

9.观察已给数列,括号中应填入所缺的数为:1,1,2,3,5,8,13( ),34,……

A. 15

B. 17

C. 21

D. 30 10.某装满水的水池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池的一半水后,停止放水并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水池注满后,停止注水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完水池的水,若水池的存水量为V(立方米),放水或注水的时间为t(分钟),则V与t关系的大致图像只能是()

A. B. C. D.

1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图像,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12.小强与小亮参加100米赛跑,比赛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强跑得快

B. 小亮跑得快

C. 小强、小亮同时到达终点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线段AB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4个不同点,可得________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________条线段。

14.用火柴棍搭三角形如图。

请你找出规律猜想搭n个三角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棍。

15.找规律填空。

1=12根据左边各式的规律填空:

1+3=22 (1)1+3+5+7+9+11+13=________2。

1+3+5=32 (2)从1开始,________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202。

1+3+5+7=42

16.用小棒按照如下方式摆图形,摆1个八边形需要8根小棒,摆2个需要15根。

(1)摆5个八边形需要________根小棒。

(2)用n个八边形需要________根小棒。

17.按下图所示的方式摆设桌子和椅子.

1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________人,5张桌子可坐________人.

18.观察题中数的变化规律,然后填上题中所缺的数.

________ 19.填空

,,,,,________

20.找出下面各数排列规律,并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填写)

________

三、解答题

21.用小棒按下面的方式拼图形。

(1)如果按下面的规律拼成5个这样的五边形,一共要用________根小棒。

五边形

个数拼成的形状小棒根数

15

29

313

417

(2)接着拼下去,一共用了57根小棒,你知道一共拼成了多少个五边形吗?

22.下列图案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接而成。

照这样画下去,第10个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黑色小正方形和白色小正方形?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23.先说一说图形的变化规律,再画一画。

24.赵师傅向图①所示的空容器(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中匀速注油,直到注满。注油过程中,容器中油的高度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

(1)把下面的大圆柱体注满需________分钟。

(2)上面的小圆柱体高________厘米。

(3)如果下面的大圆柱体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那么大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上面小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计算过程)

25.如图,第二个图形是由第一个图形连接三边中点而得到的,第三个图形是由第二个图

形中间的一个三角形连接三边中点而得到的,以此类推……分别写出第二个图形、第三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如果第n个图形中的三角形个数为8057,n是多少?

26.如下图,用小棒围1个平行四边形需要4根,围2个平行四边形需要7根,围3个平行四边形需要10根,照这样围下去,围20个平行四边形要多少根小棒?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下面各图中表示了x,y两种变量,其中两种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故答案为:B。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图形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据此判断。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浅水区注水速度慢,深水区注水速度快,因此能表达深度和时间的关系的是B图。

故答案为:B。

【分析】线段平缓表示注水深度慢,线段接近垂直表示注水深度快,根据蓄水池的特征确定注水速度即可。

3.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采茶叶的时间在折线统计图中,是上升的线段;吃饭的时间在折线统计图中,应该是平缓的线段;吃过午饭后接着采茶在折线图中,是上升阶段。

所以比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的是图形D。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知,采茶时,折线向上,休息时,折线向右平行于横轴。根据折线的走势判断。

4.D

解析: D

【解析】【解答】7×2+5×2=24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可知,其规律为:n×2+(n-2)×2=石子的总数(n≥2且为正整数),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5.C

解析: C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选项C与题干所述符合。A:练习羽毛球20分钟,图中只有10分钟,错误;B与D:并没有表示出练习羽毛球的停留时间。

故答案为:C

【分析】0-10分钟表示的是从家走了10分钟到达羽毛球馆,10-30分钟的直线(路程不变)表示的是在羽毛球馆停留的时间,30-35分钟表示的是5分钟从羽毛球馆到家。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6.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相邻两项后面一项是前面一项的2倍,则16×2=3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已知数字可得相邻两项后面一项是前面一项的2倍,按照规律进行计算即可.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4×4×4=64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个数字是3个1相乘,第二个数字是3个2相乘,第三个数字是3个3相乘,第四个数字是3个4相乘,这样计算出第四个数字即可.

8.D

解析: D

【解析】【解答】第5个1后面到第6个1之间有5个0.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数字中0的个数,第1个1后面1个0(间断的0不算),第2个1后面2个0……,由此判断第5个1后面就有5个连续的0.

9.C

解析: C

【解析】【解答】因为1+1=2;1+2=3;2+3=5;3+5=8;5+8=13;8+13=21;21+13=34.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数列可得到规律:相邻的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据此规律解答.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A、符合题意;

B、第一次把水放完了,不符合题意;

C、第一次放水后没有加水,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放水没有把水放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横轴表示时间,竖轴表示水量,第一次放水没有放完,接着加水,第二次把水放完,由此根据水量判断即可.

11.C

解析: C

【解析】【解析】因为小明上学时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开始是以直线的形状行驶的,当车子坏掉修车时,小明则是停止的状态,所以中间的时间段则用平的线段表示,修好车后又以匀速行驶,所以后来的速度也要用直线表示.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通过观察可知,小强先到达终点,小亮后到达终点,所以小强跑得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赛时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可知,小强到达终点的时间比较早,小亮到达终点的时间比较晚,由此得出小强跑得快。

二、填空题

13.15;66【解析】【解答】解:画4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1+2+3+4+5+6+7+8+9+10+11=66条线段故答案为:15;66【分析】画1个点可得3条线

解析: 15;66

【解析】【解答】解:画4个不同点,可得1+2+3+4+5=15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1+2+3+4+5+6+7+8+9+10+11=66条线段。

故答案为:15;66。

【分析】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即1+2=3;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即1+2+3=6;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即1+2+3+4=10,从这些规律中可以观察到:画n个点,可得1+2+……+n+n+1条线段。

14.2n+1【解析】【解答】解:根据规律可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的根数:2n+1故答案为:2n+1【分析】观察图形判断图中火柴棒的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规律:火柴棒根数=三角形个数×2+1用字母表示规律即可

解析: 2n+1

【解析】【解答】解:根据规律可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的根数:2n+1

故答案为:2n+1

【分析】观察图形,判断图中火柴棒的根数与三角形个数之间的规律:火柴棒根数=三角形个数×2+1,用字母表示规律即可。

15.7;20【解析】【解答】解:(1)根据规律可知:1+3+5+7+9+11+13=72;(2)从1开始20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202故答案为:7;20【分析】规律: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奇数的个

解析: 7;20

【解析】【解答】解:(1)根据规律可知:1+3+5+7+9+11+13=72;

(2)从1开始,20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202.

故答案为:7;20

【分析】规律:从1开始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奇数的个数2,由此根据这个规律判断并填空即可.

16.(1)36(2)7n+1【解析】【解答】解:(1)5×7+1=36(根);

(2)n×7+1=7n+1(根)故答案为:36;7n+1【分析】小棒的根数与八边形个数之间的规律:小棒的根数=八边形个数×7

解析:(1)36

(2)7n+1

【解析】【解答】解:(1)5×7+1=36(根);

(2)n×7+1=7n+1(根)

故答案为:36;7n+1

【分析】小棒的根数与八边形个数之间的规律:小棒的根数=八边形个数×7+1.

17.10;22【解析】【解答】2张桌子:4×2+2=10(人)5张桌子:4×5+2=22(人)故答案为:10;22【分析】可坐的人数=桌子数×2+2由此根据公式计算可坐的人数即可

解析: 10;22

【解析】【解答】2张桌子:4×2+2=10(人)

5张桌子:4×5+2=22(人)

故答案为:10;22

【分析】可坐的人数=桌子数×2+2,由此根据公式计算可坐的人数即可.

18.【解析】【解答】48÷6-5=8-5=3故答案为:3【分析】观察前三个图形的数字用下面两个数字的和乘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右上角的数字;由此用第四个图中右上角的数字除以左上角的数字再减去左下角的数字就是未

解析:【解析】【解答】48÷6-5

=8-5

=3

故答案为:3

【分析】观察前三个图形的数字,用下面两个数字的和乘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右上角的数字;由此用第四个图中右上角的数字除以左上角的数字,再减去左下角的数字就是未知的数字.

19.9970【解析】【解答】分子:29×2+41=58+41=99分母:41+29=70这个分数是9970故答案为:9970【分析】后面一个分数的分子是相邻的前一个数的分母的2倍加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是相

解析:

【解析】【解答】分子:29×2+41=58+41=99,分母:41+29=70,这个分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后面一个分数的分子是相邻的前一个数的分母的2倍加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是相邻的前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按照这个规律计算即可.

20.12;102025;1218243036【解析】【解答】8+4=12;5+5=1015+5=2020+5=25;6+6=1212+6=1818+6=2424+6=3030+6=36故答案为:12;1

解析: 12;10,20,25;12,18,24,30,36

【解析】【解答】8+4=12;

5+5=10,15+5=20,20+5=25;

6+6=12,12+6=18,18+6=24,24+6=30,30+6=36.

故答案为:12;10,20,25;12,18,24,30,36

【分析】第二行相邻数字的差是2,第三行相邻数字的差是3,第四行相邻数字的差是4,第五行相邻数字的差是5,第六行相邻数字的差是6;按照规律计算即可.

三、解答题

21.(1)21

(2)解:设一共拼成了x个五边形。

4x+1=57

4x=56

x=14

答:一共拼成了14个五边形。

【解析】【分析】(1)由表格中的图形可知,其木棒根数符合4n+1(n为五边形的个数的变化规律),因此拼成五个五边形需要木棒的根数为:4×5+1=21(根)

(2)设五边形的个数为未知数x,再根据上述规律列出方程并解答即可。

22.解:黑色:10个;

白色:3+5×10=53(个);

道理:每增加一个黑色小正方形,就增加5个白色小正方形。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每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增加1黑色小正方形与5个白色小正方形,以此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23.解:规律:每个图中左上角图形向右平移一格,右上角图形向下平移一格,右下角图形向左平移一格,左下角图形向上平移一格。如图:

【解析】【分析】观察每个图形中的小图形的位置,然后结合平移的知识确定规律,再按照规律画出最后的图形即可。

24.(1)

(2)30

(3)解:48×20=960(立方厘米)

960÷ × ÷30=16(平方厘米)

答:大圆柱的体积是960立方厘米,上面小圆柱的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知,把下面的大圆柱体注满需要分钟;

(2)观察图可知,上面的小圆柱体从20厘米到50厘米,用减法求出高度;

(3)观察图可知,下面大圆柱的高是20厘米,已知底面积和高,要求大圆柱的体积,用

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要求上面小圆柱的底面积,先用下面大圆柱的体积÷注满大圆柱的时间=每分钟注入的体

积,观察图看,在分内小圆柱可以注满,用每分钟注入的体积×注满的时间=小圆柱的体积,然后用小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25.解:第一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1个;

第二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1×4+1=5(个);

第三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2×4+1=9(个);

第四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3×4+1=13(个);

第n个图形中三角形个数:

(n-1)×4+1=(4n-3)(个)

4n-3=8057,n=2015。

答:n是第2015个图形。

【解析】【分析】由已知图形中三角形个数推出三角形个数与图形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再根据题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26.解:20×3+1

=60+1

=61(根)

答:围20个平行四边形要61根小棒.

【解析】【分析】平行四边形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规律:小棒根数=平行四边形个数×3+1,根据规律计算即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题。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 ? ? ? ?)。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 ? ? ? )。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 ? ? ?),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 ? ?)%。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 ?)。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 ? ? ? )。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 ? ? ?)。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 ? ? )。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 ? ),面积是( ? ?)。 9、( ? ? ?)米比9米多40% , 9米比( ? ? )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 ? )%;160千克比200千克少( ? ?)%;16米比( ? ?)米多它的60%;( ? ?)比32少30% 。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 ? )。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 ? )。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 。 二、判断题。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 ?)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 ?)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 ? ?( ? ? ?)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 ? ? ? ?( ? ? )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 ? ? ? ? ? ( ? ? )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解析

数学广角-数与形 填空 1.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个点。 考查目的:数与形结合的规律;通过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答案:30。 解析:第(1)个图有1+2+3=6个点;第(2)个图有2+3+4=9个点;第(3)个图有3+4+5=12个点……第个图就有个点。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再利用规律求解。 2.先画出第五个图形并填空。再想一想:后面的第10个方框里有()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个点。

考查目的: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答案:;1+4×4;37;201。 解析:分析图形;可得出第个图中共有个点;则第10个图共有1+4×(10-1)=37个点;第51个图共有1+4×(51-1)=201个点。 3.按下面用小棒摆正六边形。摆4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10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考查目的:根据已知图形的排列特点及数量关系;推理得出一般的结论进行解答。 答案:21;51;。 解析: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可以写作5×1+1;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可以写作5×2+1;摆3个六边形需要16根小棒;可以写作5×3+1……由此可以推理得出一般规律;即摆个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4.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考查目的: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并列出代数式。 答案:10;。 解析:一张方桌坐4人;每多一张方桌就多2个人;那么有4张方桌时就多坐了6人;总人数为4+6=10。如果是张方桌;则所坐人数是 。 5.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认真观察图形;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 ; ; ; 。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7—108页《数与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 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 教具学具: 电子白板、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回顾感知数形结合的应用 (1)课件展示一年级到六年级学过的一些数形结合的例子。[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2)总结: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今天我们来深入研究“数”与“形”(板书) 【揭示课题】 二、通过拼摆小正方形,初步感受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

1、出示问题情境 电子白板出示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图,有规律地呈现这些图,让学生说出前后两个大正方形图形相差多少个小正方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方形图和加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说出每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每行或每列各有几个小正方形?【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能写出等号右边的括号里的数,是几的平方】 3、想象一下,下一幅图会是什么样子呢?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 4、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记录单。 预设:1=1×1=(1)2 1+3=2×2=(2)2 1+3+5=3×3=(3)2 1+3+5+7=4×4=(4)2 ;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 5、汇报交流结果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7”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凑巧是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生2:左边加法算式里加数都是奇数。 生3: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生4: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6、思考:第10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第100个图中呢?第n幅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详尽的例子找到数与形之间蕴藏着的大凡的规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附答案

【期末复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附答案) 新审定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易错题复习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8、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9、()米比9米多40%,9米比()少55%,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比32少30%。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大小不变。() 1、数学小组共有20名学生,则男、女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5︰1B.4︰1C.3︰1D.1︰1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甲圆面积的1/6,相当于乙圆面积的1/5,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A、1︰4 B、1︰2 C、1︰8 D、无法确定 4、利息与本金相比() A、利息大于本金 B、利息小于本金 C、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1、A、B两地相距408KM,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9:8,客车每时比货车每时快多少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解析(经典)

数学广角-数与形 一.填空 1.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个点。 答案:30。解析:第(1)个图有1+2+3=6个点,第(2)个图有2+3+4=9个点,第(3)个图有3+4+5=12个点……第个图就有个点。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再利用规律求解。 2.先画出第五个图形并填空。再想一想:后面的第10个方框里有()个点,第51个方框里有()个点。 答案:,1+4×4;37,201。解析:分析图形,可得出第个图中共有 个点,则第10个图共有1+4×(10-1)=37个点,第51个图共有1+4×(51-1)=201个点。3.按下面用小棒摆正六边形。摆4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10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摆个正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答案:21;51;。解析: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可以写作5×1+1;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可以写作5×2+1;摆3个六边形需要16根小棒,可以写作5×3+1……由此可以推理得出一般规律,即摆个六边形需要根小棒。 4.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答案:10;。解析:一张方桌坐4人,每多一张方桌就多2个人,那么有4张方桌时就多坐了6人,总人数为4+6=10。如果是张方桌,则所坐人数是 。 5.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认真观察图形,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 。 答案:16,4;5;。解析: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确可以把一个点看作边长是1的正方形,并由此类比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结果。对于的解答,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结果归纳出“从1开始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这一结论即可。 二、选择 1.观察下图中每一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的三角形有()。 A.82个 B.154个 C.83个 D.121个 答案:D解析:分别数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图中白色三角形的个数,总结出白色三角形的增长规律,以此推算出第5个大三角形中白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3+9+27+81=121。 2.有一个从袋子中摸球的游戏,小红根据游戏规则,做出了如下图所示的树形图,则此次摸球的游戏规则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数学广角习题精选一.用方程或假设法解下面各题 1 鸡、兔 78 只,共有 200 只脚,求鸡和兔各多少只? 2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3 .储蓄罐里共 2 分和 5 分硬币 70 枚,一共有 19 4 分,求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4 .一班 30 人捐款 20 5 元,同学每人了捐了 5 元或 10 元,你知道捐 5 元和 10 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 5 .松鼠妈妈采松籽,晴天每天可以采 20 个,雨天每天只能采 12 个。它一连 8 天共采了 112 个松籽,这八天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 6 .一次数学竞赛共有 20 道题。做对一道题得 5 分,做错一题倒扣 3 分,刘冬考了 52 分,你知道刘冬做对了几道题?

7 . 52 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 11 只船,其中每只大船坐 6 人,每只小船坐 4 人。求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8 .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小轿车和摩托车一共 32 辆,这些车一共 108 个轮子。求小轿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9 .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 35 千米,雨天每天走 28 千米, 11 天一共走了 350 千米。求这期间晴天共有多少天? 10 . 100 个和尚吃了 100 个面包,大和尚 1 人吃 3 个,小和尚 3 人吃 1 个。求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 11 .一队强盗一队狗,二队拼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

1 .鸡 16 只,兔 14 只。 2 .鸡 30 只,兔 18 只。 3 .鸡 56 只,兔 22 只。 4 .鸡 22 只,兔 14 只。 5 . 20 分邮票 25 张, 50 分邮票 10 张。 6 . 50 分邮票 8 张, 80 分邮票 12 张。 7 . 2 分硬币 52 枚, 5 分硬币 18 枚。 8 . 5 元 19 人, 10 元 11 人。 9 . 2 元 27 人, 5 元 7 人。 10 .晴天 2 天,雨天 6 天。 11 .男生 35 人,女生 15 人。 12 .做对了 4 道题。 13 .做对了 8 道题。 14 .大船 4 只,小船 7 只。 15 .小轿车 22 辆,摩托车 10 辆。 16 .晴天 6 天。 17 .大和尚 25 个,小和尚 75 个。 18 .蜻蜓 7 只。 19 .强盗 275 个,狗 85 只。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难题材料含详细答案

最新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难题材料含详细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2.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b2+1,例如3★(-4)=3×(-4)-3-(-4)2+1.请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5; (2)(-2)★(-5). 【答案】(1)解:2★5=2×5-2-52+1=-16 (2)解:(-2)★(-5)=(-2)×(-5)-(-2)-(-5)2+1=-12 【解析】【分析】根据新运算定义得到算式,再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1)第5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第n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第5个“正方形数”是________,第n个“正方形数”是________. (2)除“1”以外,请再写一个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数________.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

姓名: 数学易错题集 一、填空题。 1、 107是( )的21,20千米比( )千米少41,( )千克比80千克多4 1,( )米比15米多4 3米。 2、工厂八月份用水量比七月份节约 11 3 ,八月份和七月份用水量的比是( )。 3、甲数比乙数多5 1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比甲数少( ),甲数比乙数多( )。 4、已知5 6÷=5 6÷=5 7×=7 6×d c b a ,且a 、b 、c 、d 都不为零,( )<( )<( )<( )。 5、一辆汽车行512千米需要4 3 升油,那么求“行1千米需要油多少升”,列式计 算 ; 求“1升油能行多少千米”,列式计算 。 6、a 和b 互为倒数,=4÷4 b a ﹙ ﹚,=1:b a ﹙ ﹚。 7、如果3 2×=4 3 ×B A ,那么)( :)( =:B A 。 8、在100克的盐水中,含盐20克。盐与水的比是( ),盐与盐水的比是( )。 9、在○里填上>、<或=。 ①非零自然数b a >,那么b a ○ 1 a a b b ○ × a b a a ○ × b a b b ○ × ②非零自然数 c b a >>,那么c b a 5 ○ 5 ○ 5 5 ○ 5 ○ 5c b a 10、一种服装降价20元后是100元,现价是原价的 )( )(,降价) ( ) (。 11、甲数的4 3 与乙数的7 5相等,甲乙两数的最简比是( )。 12、学校买来篮球60只, ,买来足球多少只? ⑴买来的足球是篮球的5 4 。列式: ⑵是买来足球只数的5 4。列式: ⑶买来的足球比篮球少54。列式: ⑷买来的篮球比足球多5 4 。列式: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难题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难题试卷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则,计算: (1)10△3=________. (2)若x△7=2003,则x=________. 【答案】(1)11 (2)2000 【解析】【解答】(1)10△3=10-11+12=11;(2)∵x△7=2003, ∴x-(x+1)+(x+2)-(x+3)+(x+4)-(x+5)+(x+6)=2003, 解得x=2000. 【分析】(1)首先弄清楚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法则,从题目中给出的例子来看,第一个数表示从整数几开始,后面的数表示几个连续整数相加减,根据发现的运算规则,即可由10△3列出算式,再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定义新运算的计算方法,由x△7=2003,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45元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答案】解:由题意可得,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的钱数为: (45-32)×30+[7×2+6×2+3×1+5×0+4×(-1)+5×(-2)] =13×30+[14+12+3+(-4)+(-10)] =390+15 =405(元), 即该服装店在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405元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计算售出件数与售价积的和,再以45元为标准32元的价格买进30件,求出差价,计算即可. 3.小李到某城市行政中心大楼办事,假定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为+1,向下一楼记为–1. 小李从1楼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李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高2.8m,电梯每上或下1m需要耗电0.1度.根据小李现在所处的位置,请你算一算,当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多少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算术与图形的转换 教材第107~1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 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2.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3.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相结合是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 计算下面的算式 1+2+3+4+5+6+7+6+5+4+3+2+1=?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尝试独立完成。 (3)介绍解题方法。 如果有的学生能够想出来好的解题方法,就让他们说一说他们的解题思路,老师加以点拨、归纳。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1)学生读题,教师整理。 1=( )21+3=( )21+3+5=( )2 (2)老师: 1=(1)21+3=(2)21+3+5=(4)2 提问①: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提问②:算式左边的加数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提问③: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与构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仔细观察后会发现:算式右边括号里的数字是图形构成小正方形的个数) 提问④:算式左边加数(除1图外)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算式左边的加数是1、3、5……n,右边括号里的数字用a表示,那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其关系吗?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观察计算后,我们会发现:算式左边加数和的一半等于右边括号里的数字) 老师: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学生: 提问②:从左到右连续相加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东岗小学贺中意 2014/12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就是20%,盐与水的比就是( )。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与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就是( )。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就是( ),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就是( )。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就是( )。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就是( )。 8、把一个半径就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就是( ),面积就是( )。 8、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就是()。 9、( )米比9米多40% , 9米比( )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 )%;160千克比200千克少( )%;16米比( )米多它的60%;( )比32少30% 。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就是( )。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 )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 二、选择题 1、数学小组共有20名学生,则男、女人数的比不可能就是( )。 A.5︰1 B.4︰1 C.3︰1 D.1︰1 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甲圆面积的1/6,相当于乙圆面积的1/5,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比就是( )。 A、6︰1 B、5︰1 C、5︰6 D、6︰5 3、一杯牛奶,牛奶与水的比就是1︰4,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就是( )。 A、1︰4 B、1︰2 C、1︰8 D、无法确定 4、利息与本金相比( ) A、利息大于本金 B、利息小于本金 C、利息不一定小于本金 二、判断题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与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举法、假设法、和列方程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鸡和兔子吗?谁能说说它们的特征呢? 2、填空题。 一只鸡()条腿,两只鸡()条腿,五只鸡()条腿; 一只兔()条腿,两只兔()条腿,五只兔()条腿。 鸡和兔共5只,共有多少条腿?能算吗?如果有2只鸡和3只兔呢?讨论列式得出:鸡头X2+兔头X4=腿的只数 3、其实,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距今已有1500多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 出示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 (二)猜想验证, 1、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猜测,板书。 2、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的对不对?和学生一起验证,找出正确的答案。观察表格,指出:鸡增加一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鸡减少一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就增加2条; 3、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表法) 4、有时遇到数字较大时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介绍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和折中式列表法。) 5、用列表法解决所有鸡兔同笼问题怎么样?(麻烦,不容易找出答案。) 我们再来研究新方法。 (三)尝试假设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教案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鸽巢问题的灵活运用,展现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问题。 【教学指导】 1、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借用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说理。通过说理的方式理解鸽巢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思维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当我们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能否将这个具体问题与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能否找到该问题的具体情境与鸽巢问题的一般化模型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该问题中什么就是“待分的东西”,什么就是“鸽巢”,就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就是否属于鸽巢问题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鸽巢问题的一般模型。这

个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复杂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就是体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重要方面。 3、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鸽巢问题本身或许并不复杂,但其应用广泛且灵活多变。因此,用鸽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有时找到实际问题与鸽巢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容易,即使找到了,也很难确定用什么作为“鸽巢”。因此,教学时,不必过分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只要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行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鸽巢问题(1) 【教学内容】 最简单的鸽巢问题(教材第68页例1与第69页例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附答案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8、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9、()米比9米多40% , 9米比()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 )比32少30%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大小不变。()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一、填空 1、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共有50名学生,语文小组比数学小组多6人,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比是()。 2、丙圆的面积相当于甲圆面积的1/6,相当于乙圆面积的1/5,那么乙与甲两个圆的面积比是()。 3、一杯盐开水,盐与水的比是1︰20,喝掉一半后,牛奶与水的比是()。 4、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大25岁,10后,小明比他爸爸小()岁。 6、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原价。 7、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这时盐水的含盐率是()。 8、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 9、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10、甲、乙两个圆直径相等,甲、乙两个圆面积比是()。 1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 12、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水与盐的比是()。 13、开车去送货,章涛用了5小时,张怡用了6小时,章涛和张怡速度的最简比是()。 14、开车去送货章涛用了5小时,张怡用6小时()快,快()%。

15、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16、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17、把三一班人数的1/4调入三二班,这时两班人数相等,三一班与三二班原人数的比为()。 18、今天教师到校5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19、把一个半径是2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20、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40%,减数与差的比是()。 21、()米比10米多40% , 9米比()少55% ,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 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 ( )比32少30% 。 22、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 23、一根竹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24、家具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25、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难题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难题试题含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设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x元,其中x>100.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单位:元): (2)当x取何值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当小红在同一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在哪家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答案】(1)271;0.9x+10;278;0.95x+2.5 (2)解:根据题意,有0.9x+10=0.95x+2.5,解得x=150,∴当x=150时,小红在甲、乙两商场的实际花费相同。 (3)解:由0.9x+10<0.95x+2.5,解得x>150,由0.9x+10>0.95x+2.5,解得x<150.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商场的实际花费少. 当小红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乙商场的实际花费少.当小红累计购物150元时,甲、乙商场花费一样 【解析】【解答】解:(1)在甲商场:271,0.9x+10;在乙商场:278,0.95x+2.5.【分析】(1)根据提供的方案列出代数式; (2)根据(1)中的代数式利用费用相同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 (3)列不等式得出x的范围,可选择商场. 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卷

数学广角-数与形 一、单选题 1.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六幅图有()个小圆球. A. 30 B. 36 C. 42 2.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后的中间对折,这样连续沿中间对折5次,用剪刀在5次对折后的中间将绳子全部剪断,此时细绳被剪() A. 35段 B. 34段 C. 33 段 D. 32段 3.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 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9次输出的结果为() A. 3 B. 4 C. 5 D. 6 4.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 空缺项:1 2 4 8 16() A. 32 B. 24 C. 64 D. 20

5.9×9+19=100 99×99+199=10000 999×999+2019=1000000 9999×9999+20199=?() A. 10000000 B. 1000000000 C. 100000000 6.玲玲用黑白两色方块按照下列这样拼图: 那么,以下巧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序5会有黑色方块10块。 B. 图序6有白色方块22块。 C. 图中有24块白色方块的是图序7。 D. 图序n的黑色方块是(2n +2)。 7.如果按照下面的画法,画到第10个正方形时,图中共有()个直角三角形. A. 28 B. 32 C. 36 D. 40 8.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

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汇总

数学广角 (一)数字编码问题 1、王洪君的新身份证号码是2230617,他(她)的性别是(),出生日期是()年()月()日。 2、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200313321表示“2003年入学的一(3)班的32号学生,该同学是男生”。那么,200132012表示的学生是()年入学,()年级()班,()号同学,性别是()。 (二)植树问题 1、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2、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 3、从1楼走到5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7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4、时钟4点钟敲4下,12秒钟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5、早晨、小明以均匀的速度在马路一侧跑步,从第1根电线杆跑到第11根电线杆用了5分钟,他准备往返跑步24分钟。小明跑到第几根电线杆时应返回? (三)鸡兔同笼问题 1、今有鸡兔共居一笼,已知鸡头与兔头共35个,鸡脚与兔脚共94只,问鸡兔各几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3、小红的储钱罐里有面值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65张,总钱数为205元,两种面值的人民币各多少张? 4、蜘蛛有8条腿,蝴蝶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动物共21只,共140条腿和 23对翅膀,问蜘蛛、蝴蝶、蝉各有几只? (四)推理问题 1、有三个学生:小明,小兵,小华。一个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一个是劳动委员。已知,小华比班长年龄大,小明和学习委员不同岁,小兵比学习委员年龄大。谁是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 2、刘明,张红和李红三位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战士。李红比战士年龄大:刘明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张红小。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战士? 3、小东和甲、乙、丙、丁四个朋友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小东已经赛了4盘,甲赛了3盘,乙赛了2盘,丁赛了1盘,丙赛了()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易错题及分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易错题及分析 1、吨货物运走,还剩下多少吨? 错解:× = (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只算出运走的货物) 2、×—× 错解:观察到和相加等于一,于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想使其计算简便,错误的利用了结合率。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错解:大部分同学,只是将宽求出,没有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4、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倒数和是。知道其中两个数是2和6,另一个数是多少? 错解: - - = 最后结果没有求倒数。, “分数除法”错题集 1、一台碾米机, 2/5小时碾米16/25吨,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吨?平均碾1吨米需要多少小时?

【错因:好多同学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混淆不清,没有理解题意。】 2、有一面三角形的小旗,面积是1/3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错因:前面的知识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些同学解答的时候还是忘了乘 2.】 3、一个数的2/3是10,这个数的8/15是多少? 【错因:好多同学做的时候都用了连除,单位“1”放在了文字题里,就不会找了。】 4、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2/3,鸡和鸭各有多少只? 【错因:虽然找到了单位“1”,但是没有看清两个量是否相对应,都是直接用180去除。】 5、把5/8千克的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5千克的()。 【错因:这题要分两步来思考,先算出一份是多少千克: 5/8÷5=1/8千克,然后用1/8÷5=1/40,但是好多同学都只算了第一步。】 6、甲、乙两根电线,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4米,第二根比第一根长1/4,第二根电线长多少米? 【错因:学生看不出题目中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所以走了很多歪路。】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突破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专项突破训练 1. ∶4=4∶1应填的数是() A .14 B .3 C .16 D .15 2. 观察下面的算式: 5×9=45 55×99=5445 555×999=554445 5555×9999=55544445 则555555×999999=() A .55555444445 B .55554444445 C .555554444445 3. 一辆摩托车3小时行了153千米.则这辆摩托车所行时间与路程的比是() A .4:153 B .153:3 C .3:153 D .153:5 4. A .8 B .10 C .12 D .2 5. 规定向南走500米记为+500米,那么向北走200米记为() A .200米 B .+200 C .-200米

D .-200 6. 某日黄州最低气温9℃,北京最低气温﹣15℃,黄州最低气温比北京高() A .6℃ B .﹣6℃ C .24℃ D .19℃ 7. 把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百分比是() A .25% B .20% C .75% 8. 如果妈妈领取工资1500元记作+1500元,那么给“希望工程”捐款400元,可以记作()元。 A .+400 B .-400 C .+1100 D .-1900 9. 如图:白菜的数量是玉米的()倍. A .9 B .2 C .7 D .6 10. ()没有倒数. A .0 B .1 C .带分数 D .假分数 11. 判断对错.

两袋大米都吃去80%,则两袋大米剩下的重量也都相等. 12. 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就越大.(判断对错) 13. 想要知道少年宫的位置,要以学校为观测点。 14. 顶点在圆上的角叫圆心角.(判断对错) 15. 判断对错. 因为 16. 判断对错.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比,叫做最简整除比. 17. 判断对错. 一根绳长 18. 判断对错. 八月份用电80%度. 19. 判断对错.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减数若是被减数的55%,差则是被减数的45%. 20. 判断对错. 圆在平面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21. 小亮家到少年宫距离是4144米,他骑一辆车轮直径大约66厘米的自行车去少年宫,按车轮每分转100圈计算,他骑这辆车去少年宫大约需要多少分?(得数保留整数) 22. 某文化宫广场周围环境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