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_专题3_第2单元_牛顿第二定律_两类动力学问题
2013高考物理复习参考课件:3.2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沪科版)

19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20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21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在求解瞬时性问题时应注意:
(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 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M g
)
B.a1=g,a2=g D.a1=g,a2=m M
M g
23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自主解答】选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弹簧对木块1的支 持力和对木块2的压力并未改变.木块1受重力和支持力, mg=F,a1=0,木块2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
由 得a=
v1 v 0
2
=2as
2
0 95
2 3
2s
275 m/s2 (2分)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反
0 (2)设列车减速运动时间为t1 t1
(1分)
v
由s= 得t1=
2
s v0 / 2
9 .5 1 0 95 / 2
(3) 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31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自主解答】(1)设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Δt2,初
速度为v20,末速度为v2t,加速度为a2,则
a2 = v 2 t
v 2 0 =-2
高考物理课件第三章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m1 。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
时,物体减速运动。
[题点全练] 1.[多选](2016·全国卷Ⅰ)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
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 A.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质点速度的方向不可能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质点单位时间内速率的变化量总是不变 解析:质点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所受合外力为0,当对 其施加一恒力后,恒力的方向与原来运动的速度方向关系不
3.[多选](2018·成都市石室中学二诊)光滑斜面上,当系统静
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
A、B质量相等。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
()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 θ 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2gsin θ 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gsin θ
解析:撤去挡板前,对整体分析,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 2mgsin 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 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B球所受合力为2mgsin θ,加速度为2gsin θ;图乙中杆的弹 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均为mgsin θ,加速度均为 gsin θ,故C、D正确,A、B错误。 答案:CD
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假设小球所受的阻力大
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
A.mg
B.13mg
C.12mg
D.110mg
解析:设每块砖的厚度是d,向上运动时: 9d-3d=a1T2 向下运动时:3d-d=a2T2 解得:aa12=3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向上运动时:mg+f=ma1 向下运动时:mg-f=ma2 解得:f=12mg,C正确。 答案:C
牛顿运动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3.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两类动力学问题一、设计思想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复习,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力学也是许多电学分析的基础,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因此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一些解题方法。
在教学上,主要采取以学生交流解题方法为主,指导学生主动复习。
二、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进行受力分析。
2、能够熟练的将力、加速度等相关矢量正交分解,列出相对应的方程。
3、熟练应用牛顿力学解决相关的动力学问题。
4、掌握两类动力学问题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过程与方法: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速度的“桥梁”作用,将运动学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相结合,寻找加速度和未知量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考方向.2、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分析问题的态度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解答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六、教学难点:1、合理的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隔离法),准确的受力分析,恰当的进行力的分解。
2、对动力学问题求解的思路的理解和列方程运算求解的掌握。
对问题过程的分析,明确物理情景,以及相关的多解性问题。
七、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推理、讲授课前自学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1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
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特别提醒1.牛顿第二定律F=ma在确定a与m、F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三个量间的单位关系及a和F间的方向关系.12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a时,可以先求F合,再求a,或先求各个力的加速度,再合成求出合加速度。
高考总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PPT课件

(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 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解析] (1)由H=12at2得:a=2 m/s2 由F-Ff-mg=ma得:Ff=4 N (2)前6 s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最大速度:v=at=12 m/s 上升的高度:h1=12at2=36 m 然后向上做匀速减运动 加速度a2=Ff+mmg=12 m/s2 上升的高度h2=2va22=6 m 所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h1+h2=42 m
问题探究1 公式a=mF和a=ΔΔvt 有什么区别?
[提示]
公式a=
F m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与F和m有正反比关系;
而公式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和Δt无关.
2.两类动力学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将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3.单位制 (1)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单位制. ①基本单位 人为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在力学中,选定长度、时间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 .在物理学中共有七个基本单位.
要点二 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基本方法 (1)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如果是比较复 杂的问题,应该明确整个物理现象是由几个物理过程组成的,找出相邻 过程的联系点,再分别研究每一个物理过程. (2)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画 出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力、速度、加速度的符号和方向.对每一个力都 应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免分析力时有所遗漏或无中生有.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通常先用表示物理量的 符号运算,解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来,然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及单 位代入,通过运算求结果.应事先将已知物理量的单位都统一采用国际 单位制中的单位.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两类问题

专题3.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两类问题【高频考点解读】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性质.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瞬时问题和两类动力学问题.【热点题型】题型一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1.如图321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点并系住质量为m的物体,现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B点。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图321A.物体从A到O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A到O做加速运动,从O到B做减速运动C.物体运动到O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物体从A到O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提分秘籍】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2.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只要合力不为零,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为零。
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3)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 、Δt 无直接关系;a =F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 ∝F ,a ∝1m。
【举一反三】(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解析:选CD 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C 、D 正确,A 、B 错误。
题型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例2、如图322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
A 、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图322A .都等于g2B .g2和0 C .m A +m B2m B g 和0 D .0和m A +m B2m Bg【提分秘籍】 1.两种模型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2.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分析瞬时变化前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瞬时加速度【举一反三】如图323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 ,物块2、4质量为M ,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南方新高考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课件

a2=-
m1 m2
a,所以(suǒyǐ)选项
C
正确.
速度(sùdù)此时仍为 a,对 B 物体:取向右为正方向,-m1a=m2a2,
答案(dá àn):C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2.(多选,2015 年海南卷)如图 3-2-9 所示,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相同,a 和 b、b 和 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S1 和 S2 相连(xiānɡ lián),通过系在 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 O,整个系统处于静 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物块 a 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 a1,S1 和 S2 相对于原长的伸长量分别记为Δl1 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力减为零,此后弹力向左且逐渐增大.所以物体越过 O′点后,
答案(dá àn):A
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渐增大,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反向,
第十页,共38页。
》》》考点 2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jīběn)问题 ⊙重点归纳 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分析(fēnxī)流程
第十一页,共38页。
2.两类动力学问题(wèntí)的解题步骤
()
图 3-2-8
A.a1=a2=0
B.a1=a,a2=0
C.a1=a,a2=-
m1
m2
a
D.a1=
m1
m1+m2
a,a2=
m2 m1+m2
Hale Waihona Puke a第二十六页,共38页。
解析: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以加速度(sùdù) a 向右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的弹力 F弹=m1a.在力F 撤去的瞬间,弹
簧的弹力来不及改变,大小仍为 m1a,因此对 A 物体来讲,加
一样.
解析:烧断绳 AO 之前,小球受 3 个力,如图 3-2-7所示.烧断细绳的瞬间,绳子的张力没有了,但 由于轻弹簧的形变恢复需要时间,故弹簧的弹力不
高考备考指南物理课件第3章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高考备考指南
理科综合 物理
【考纲解读】牛顿第二定律是历年高考必考且分值较高的知识点,既有单独命 题,又有综合命题.复习本讲时要注重对规律的理解,理清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 系,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栏目索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栏目导航
栏目索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备考指南
理科综合 物理
夯基题组 2.(多选)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0,则加速度为0,所受的合外力也为0 C.物体的速度为0,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0,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0 【答案】CD 【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很大,另一个可以
着,且人、滑轮间的轻绳平行于斜面.人的质量为M,B物块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
度为g,当人拉着绳子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时,B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为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一定向上加速运动
B.人能够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必须满足m>Msin θ
栏目索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备考指南
栏目索引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备考指南
理科综合 物理
另外,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的F、m、a三者之间的瞬时关系,也是由力的作用效 果的瞬时性特征所决定的.
1.矢量性:加速度a与合外力F合都是矢量,且方向总是相同的. 2.瞬时性:加速度a与合外力F合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是瞬时对应 的. 3.同体性:加速度a与合外力F合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两个物理量.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三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 (共41张PPT)

A.细绳 L1 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 为 1∶1
B.细绳 L1 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 为 cos2θ∶1
C.A 与 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 D.A 与 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cos θ
图 3-2-11
解析:对 A 球,剪断细线的瞬间,细绳拉力突变,合力垂 直于 AO 连线斜向下,细绳拉力大小 FA=mgcos θ
解析:分析 M 受力情况如图 D28 所示,水平方向,FN= Ma,FN 随 a 的增大而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错误.因 FN 增大,物体与车厢壁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故 M 相对于车厢仍 静止,C 正确.因 M 相对车厢壁静止,有 Ff=Mg,与水平方向 的加速度大小无关,A、D 错误.
答案:C
图 D28
考点 1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重点归纳 1.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特性
2.合力、加速度和速度间的决定关系 (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为零,物体都 有加速度. (2)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 Δv、Δt 无必然联系; a=mF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m1 . (3)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 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A.Ffa 大小不变 C.弹簧弹性势能突变为零
B.Ffa 方向改变 D.Ffb 方向向右
解析: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 不变,速度不能突变,故 b 仍静止,弹簧对木块 b 作用力方向 向左,所以 b 所受摩擦力 Ffb 方向应该向右;由于弹簧弹力不能 发生突变,剪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弹簧弹性势能也不变, a 的受力的情况不变,所受摩擦力也不变.
【触类旁通】
1.(2019 年湖南怀化一中月考)如图 3-2-11 所示,A、B 两小 球分别用轻质细绳 L1 和轻弹簧系在天花板上,A、B 两小球之 间用一轻质细绳 L2 连接,细绳 L1、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θ,细绳 L2 水平拉直,现将细绳 L2 剪断,则细绳 L2 剪断瞬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