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

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中国移动终端管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gaohui1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终端治理业务终端技术规范C h i n a M o b i l eD M S e r v i c e Te r m i n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2.1名目1 范畴 (1)2 引用标准 (2)3 相关术语 (3)4 符号与缩略语 (4)5 概述 (6)5.1 目的 (6)5.2 DM业务简介 (6)6 功能要求 (7)6.1 DM业务终端的差不多功能要求 (7)6.1.1 功能要求概述 (7)6.1.2 终端自注册 (9)6.1.3 终端信息参数采集 (11)6.1.4 终端参数配置 (13)6.1.5 终端固件除错和功能升级 (14)6.2 DM业务终端的功能要求 (17)6.2.1 其他可选功能要求(可选) (17)6.3 网络承载要求 (18)6.4 对其他功能要求 (18)6.4.1 其他数据业务 (18)6.4.2 呼入 (18)6.4.3 收到SMS/MMS/W AP PUSH (18)6.5 终端参数预设 (18)6.5.1 网络承载参数: (19)6.5.2 彩信预设参数: (19)6.5.3 传输协议参数: (19)6.5.4 PIM传输参数: (19)6.5.5 DM协议参数: (19)7 安全要求 (19)8 UI要求 (20)9 编制历史 (21)附录A:终端自注册内容与格式 (22)A 1 短信自注册的短信特服号码和端口号 (22)A.2终端自注册信息的格式 (22)A.3终端自注册确认信息格式 (23)附录B:终端信息采集内容与格式 (24)B.1终端DM预置参数 (24)B.2终端GPRS配置信息 (25)B.3终端W AP配置信息 (25)B.4终端MMS配置信息 (26)B.5终端PIM配置信息 (26)B.6终端自注册参数配置信息 (26)B.7终端参数配置信息DM Tree举例 (27)附录C:终端静态信息表 (33)前言终端治理(DM)平台是基于OMA国际标准的移动数据业务,开放性与标准化是DM业务系统赖以生存进展的基础。

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通用技术规范(范本)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技术规范“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技术规范条款及专用技术规范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技术规范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技术规范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技术规范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本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专用技术规范中“1 标准技术参数表”、“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专用技术规范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技术规范中详细说明。

目次智能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 总则 (1)1.1 引言 (1)1.2 供方职责 (2)2 技术规范要求 (2)2.1 结构要求 (2)2.2 环境条件 (2)2.3 工作电源 (3)2.4 绝缘性能要求 (3)2.5 连续通电稳定性试验 (4)2.6 电磁兼容性要求 (4)2.7 性能指标 (4)2.8 配置技术参数 (5)2.9 功能要求 (5)3 试验 (6)3.1 试验要求 (6)3.2 现场试验 (7)4 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7)4.1 卖方提供的样本和资料 (7)4.2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格式 (8)4.3 供确认的图纸 (8)4.4 买卖双方设计的图纸 (8)4.5 其他资料和说明书 (8)4.6 卖方提供的数据 (8)4.7 图纸和资料分送单位、套数和地址 (8)4.8 设计联络会议 (8)4.9 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9)4.10 质量保证 (9)4.11 项目管理 (9)4.12 现场服务 (9)4.13 售后服务 (9)4.14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10)1总则1.1引言1.1.1 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规范
主存储器应具有一定的防碰撞保护功能,应支持使用专用工具在非拆机方式下手动装 卸。对存储器内部数据应具有不易打开、防止篡改的保护功能。应具有 USB Device 2.0 或 以上接口。
5
T/JSATL13—2017 4.1.2 外部配件
外部配件应符合 JT/T 794 标准 4.1.2 要求和 JT/T 1076 标准 4.2.2 要求,摄像头除了 需符合 JT/T 1076 中的相关要求之外,还需要配备一路专门用于驾驶员状态检测的摄像头 和一路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摄像头。 4.1.2.1 主动安全报警设备
I
T/JSATL1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南京三宝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元良、谭瑞兵、杨桂新、陶绪林、莫琨、方力、郝卫、刘柏平、贺帅帅、 任勇、陈海盟。
3.9
驾驶员状态监测 Driver State Monitoring,DSM 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实时监控 驾驶员的状态,能够检测到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并提醒驾驶员的设备或功能。
3.10
胎压监测系统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s,TPMS 能实时监测轮胎气压参数,并以视觉信号(也可包括听觉信号)进行显示和报警,以提 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并减少因汽车胎压不足或胎压过高造成轮胎加速磨损和车辆能耗增加的
:漏检率。 :设备未能判断为异常的事件数量。 :总测试事件数量。
3.8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ADAS 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并进行 运算与分析,能够预先让驾驶员觉察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并提醒驾驶员的设备或功能。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概要

Q/GDW 428-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及概要

Q / GDW 212 —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8 — 2010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 / GDW 428 — 2010I目次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基本技术条件 ································································································································ 1 4 主要性能要求 ································································································································ 3 5 安装要求 ······································································································································· 4 6 技术服务 ······································································································································· 4 编制说明 (7)Q / GDW 428 — 2010II前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中的智能终端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规范

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终端技术规范
2
测试事件中未出现异常情况,而设备判断为异常情况的比例。 = ×100%
式中: :误报率。 :设备判断为异常情况的事件数量。 :总测试事件数量。
T/JSATL13—2017
3.7
漏检率 Missing Report Rate 测试事件中出现异常情况,而设备未能判断为异常情况的比例。
= ×100% 式中:
灾备存储器至少应记录存储器停止工作时间点 2 秒以前的车辆的视频数据以及驾驶操 作记录数据。 4.2 外设组成 4.2.1 概述
3.14
碰撞时间 Time to Collision,TTC 在当前接近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自车与目标车辆发生碰撞所需的时间。碰撞时间用 自车与目标车辆的间距除以它们的相对车速计算得到。
=
式中: ——碰撞时间;
——自车与目标车辆间距;
——相对速度。
3.15
分神驾驶 Driving Distraction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因注意力未集中于观察前方道路状况而可能导致危险的驾驶状态, 该驾驶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低头、左顾右盼等。
I
T/JSATL1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安全处、南京三宝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元良、谭瑞兵、杨桂新、陶绪林、莫琨、方力、郝卫、刘柏平、贺帅帅、 任勇、陈海盟。
3.9
驾驶员状态监测 Driver State Monitoring,DSM 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在驾驶员驾驶过程中,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实时监控 驾驶员的状态,能够检测到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并提醒驾驶员的设备或功能。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规范(范本)

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1.本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7.一次设备的型式、电气主接线和一次系统情况对二次设备的配置和功能要求影响较大,应在专用部分中详细说明。

目次智能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技术规范(范本)使用说明 (79)1总则 (81)1.1引言 (81)1.2供方职责 (81)2技术规范要求 (81)2.1使用环境条件 (81)2.2保护装置额定参数 (82)2.3装置功率消耗 (82)2.4110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总的技术要求 (82)2.5110kV线路光纤差动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7)2.6110kV线路纵联距离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7)2.7110kV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8)2.8110kV线路电流保护装置具体要求 (88)2.9柜结构的技术要求 (89)2.10智能终端的技术要求说明 (89)3试验 (89)3.1工厂试验 (89)3.2系统联调试验 (89)3.3现场试验 (89)4技术服务、设计联络、工厂检验和监造 (89)4.1技术文件 (89)4.2设计联络会议 (90)4.3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91)4.4质量保证 (91)4.5项目管理 (91)4.6现场服务 (91)4.7售后服务 (91)4.8备品备件、专用工具、试验仪器 (92)1000kV变电站1000kV交流三相接地开关专用技术规范(范本)1总则1.1引言提供设备的厂家、投标企业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年检记录,宜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

T ZJRTA 02-2018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T ZJRTA 02-2018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技术规范

ICS03.220.20R 10 T/ZJRTA 浙江省道路运输协会团体标准T/ZJRTA 02—2018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技术规范Intelligent video monitoring and alarm system for road transport vehiclesPlatform specification2018-11-21发布2018-12-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架构 (2)5 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企业监控平台功能 (2)6 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性能与技术指标 (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浙江省道路运输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道路运输协会、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祖德、马文英、鲁建高、张华、黄吉临、杨向东、周敏玥、刘昊阳。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平台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技术系统架构,以及企业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平台的功能、性能与技术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由企业自建,或由终端厂家、运营商建设的智能视频监控报警平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658-2017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JT/T 1077-2016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平台技术要求JT/T 1078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视频通信协议T/ZJRTA01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终端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35658、JT/T 1077、JT/T 1078、T/ZJRTA0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配电自动化专业知识考试题(二)

配电自动化专业知识考试题(二)

配电自动化专业知识题库1、负荷转供功能模块,采用()的方法,搜索得到所有合理的负荷转供路径。

A、拓扑分析B、人工分析C、历史分析D、反演分析答案:A 解析: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规范功能解读及功能设计7.2P19。

2、负荷转供功能模块可以采用自动或()的方式对负荷进行转移。

A、语音介入B、智能调度C、人工介入D、就地操作答案:C 解析: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规范功能解读及功能设计7.2 P19。

3、依据《配电自动化验收细则(第二版)》的要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CPU平均负载率(任意5分钟内)要求是()。

A、≤30%B、≤40%C、≤50%D、≤60%答案:B 解析: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P29。

4、()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

A、历史服务器B、SCADA服务器C、信息交换总线服务器D、接口服务器答案:C 解析: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P32。

5、依据《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导入宜以()为单位进行导入。

A、地理接线图B、柱上开关C、馈线/站所D、环网柜答案:C 解析: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规范P15。

6、线路处于哪种状态时,可以使用拓扑着色功能在系统图形分辨出来?A、过载B、越限C、轻载D、合环答案:D 解析:8.1.5.2拓扑着色P18。

7、拓扑分析应用功能支持根据()进行动态分析。

A、电网连接关系和设备的运行状态B、图形连接关系和设备的运行状态C、图形连接关系和设备的电压等级D、电网连接关系和设备的电压等级答案:A 解析:8.1.5.1网络拓扑分析P18。

8、配电主站通过()与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交互。

A、管理信息大区B、生产控制大区C、邮件管理平台D、OMS系统答案:B 解析: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规范P27。

9、通过管理信息大区与PMS2.0系统信息交互的数据,包括:中压配电网()网络模型、相关电气接线图、异动流程信息及相关一、二次设备参数、地理空间数据等,配网故障事件、二次设备缺陷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2018年试行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2018年试行版)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termina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目次 目次 .................................................................................. I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 1 5 功能要求 ........................................................................... 3 6 性能要求 ........................................................................... 7 7 布置和组柜 ......................................................................... 8 8 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 ................................................................ 12 9 对二次回路的要求 .................................................................. 12 10 与相关标准的衔接 .................................................................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 1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 3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 39 前言 本技术规范遵循《南方电网电力装备技术导则》(Q/CSG 1203005-2015)规定的技术原则,根据GB/T 1.1-2009相关规则编制。 本规范旨在规范南方电网智能终端装置的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以及相关二次回路要求,提高智能终端装置的标准化水平,为智能终端的制造、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提升智能终端的运行、管理水平。 本技术规范代替Q/CSG 1204005.67.6-2014《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6部分:厂站应用第7篇:厂站装置功能及接口规范第6分册:智能终端》,与Q/CSG 1204005.67.6-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补充更新,其后的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 ——修改了配置原则(见4.2); ——增加了建模原则(见4.3); ——增加了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见4.4); ——增加了适用范围(见4.5); ——重新编写了第5章功能要求内容; ——重新编写了第6章性能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7章布置和组柜设计规范内容; ——增加了第8章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内容; ——增加了第9章对二次回路的要求内容; ——增加附录A(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接口和虚端子; ——增加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面板指示灯; ——增加附录C(规范性附录)智能终端模型。 本规范的附录A、B、C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负责解释。 本规范在起草的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和深圳供电局,以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支持。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千宽、陈桥平、张弛、彭业、徐鹏、丁晓兵、刘玮、王增超、刘琨、陈志刚、赵谦、余德冠、付强、安永帅、赵锋荣、王峰。其中第1-3章由刘千宽编写,第4章由陈桥平、张弛编写,第5章由彭业、徐鹏编写,第6章由陈志刚、丁晓兵、刘玮编写,第7章由王增超编写,第8章由刘琨编写,第9章由刘千宽编写,附录A-C由赵志刚、赵谦等编写,编写说明由刘千宽编写。刘千宽、赵志刚负责统稿校核。 本标准自2018年6月起试行。 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装置的技术要求、配置原则、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布置和组柜要求、光缆选型及敷设要求、二次回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新建工程,扩建及技改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11.1 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IEC 61810-1:2003,IDT) GB/T32890继电保护IEC61850工程应用模型 GB/T32901-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 GB 51171-2016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 Q/CSG 1204005.12—2014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1-2部分:体系及定义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32890、GB/T32901、DL/T 860和Q/CSG 1203045-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 GOOSE提供了变电站事件(如命令、告警等)快速传输的机制,可用于跳闸和故障录波启动等。 3.2 智能终端(Smart Terminal)

一种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4 一般技术要求及配置原则 本规范与《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一起,共同构成智能终端的全部技术要求。 4.1 一般技术要求

装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应具备高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不小于30000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10年; b) 硬件应是模块化的、标准化的插件式结构,各个板卡应易于维护和更换;除出口继电器外任何一个元器件损毁,应不造成误出口; c) 装置运行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70℃,相对湿度为5%~100%(产品内部既不应凝露,也不应结冰);

d) 装置的贮存、运输允许的环境温度为-40℃~+85℃,相对湿度不大于95%,在不施加任何激励量的条件下,不出现不可逆变化。

4.2 配置原则 装置配置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 a)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 b) 各电压等级的主变各侧智能终端应按双套配置;各电压等级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c)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智能终端可按单套配置;500kV智能变电站的35kV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电抗器)的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d) 各电压等级母线PT智能终端宜按每段母线单套配置,若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时母线宜不配置智能终端。

4.3 建模原则 装置建模应符合DL/T 860和《智能变电站IEC 61850工程通用应用模型》的要求。 4.4 型号规范及软件版本 装置型号及软件版本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装置型号由图1中①、②、③、④部分的信息组成,装置面板应能显示装置型号; b) 版本信息由图1中⑥、⑦、⑧部分的信息组成; c) 装置软件版本由装置型号、版本信息组成,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如图1及表1所示。

XXX-XXXXXX-**-N-XXXXXX V1.00 XXXXXX XXXX

厂家硬件平台代码,限2~5位字符 厂家系列代码,限2~5位字符 基础型号 代码 -N表示常规装置,常规采样、常规跳闸 -DG-N表示南网智能化装置,常规采样、GOOSE跳闸

选配功能 功能代码 基础软件版本 基础软件生成日期 程序校验码装置型号

图1 装置软件版本描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