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绘画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以表现内在的真实感受和情绪反应。
下面是关于表现主义绘画特征的一些论述,以帮助你写出1000字的文章。
1.非现实的表现:表现主义绘画强调艺术家视角的独特性,通过扭曲的形象、夸张的笔触和颜色的变异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主观感知。
这种非现实的表现使人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更深层次,感受到艺术家内在的状态。
2.情感的外化:表现主义绘画注重艺术家情感的表达,通过形象的变形和颜色的狂放来外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画布上,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冲动和思想理念。
3.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现主义绘画常常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类存在的困境。
艺术家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出对社会不公和人的痛苦的关切,通过绘画来呼吁社会正义和人类尊严。
4.笔触的激烈性:表现主义绘画常常运用激烈的笔触和颜色的粗糙与变异,使形象更加生动和有力。
这种粗糙的笔触和颜色的变异能够传达浓烈的情感和心理冲击力,使观者能够直接感受到画家的内心状态。
5.形式上的变化:表现主义绘画在形式上故意违背传统美学的规范,突破传统的逼真绘画,强调形式的变形和扭曲。
表现主义绘画常常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形状和线条,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意象。
6.对精神领域的关注:表现主义绘画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追求艺术家个体精神体验的表现。
艺术家通过表现人的情感、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揭示人类内心的痛苦和渴望。
表现主义绘画具有非现实的表现、情感的外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笔触的激烈性、形式上的变化和对精神领域的关注等特征。
这种艺术风格通过艺术家主观感受和个人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非常直接和冲击性的艺术效果,能够引发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艺术风格,它强调通过直接描绘艺术家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反思。
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情感和表达表现主义绘画以情感和表达为核心。
艺术家通过扭曲、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他们试图通过绘画来传达他们对世界的痛苦、不安和恐惧等情绪,以此强调个人体验的重要性。
二、色彩的运用表现主义绘画注重色彩的运用,通常使用鲜艳、对比强烈的颜色来表达情感。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强调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
他们对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再现现实,更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三、笔触的表现力表现主义绘画中,艺术家常常使用粗糙、激烈的笔触,以及刮、刷、抹等各种手法来表达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们追求表现笔触的自由和直接性,以此来传达内心感受的真实性和强烈性。
四、人物的形象表现主义绘画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扭曲、变形的。
艺术家通过对人物进行夸张和变形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他们试图通过扭曲人物形象的方式,来揭示人类情感和存在状态背后的真实性。
五、对社会和现实的批判表现主义绘画强调对社会和现实的批判。
艺术家通过描绘社会的黑暗面和人类的痛苦来表达对社会不公和人类苦难的批判。
他们试图通过绘画来唤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以此激发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六、形式的扩展表现主义绘画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艺术家试图通过形式的扩展来表达内心体验和情感。
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形式和规范,而是通过将绘画与雕塑、写作、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他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感受的综合表达。
表现主义绘画强调情感和表达,注重色彩、笔触和形象的表现力,对社会和现实进行批判,扩展形式以达到对内心体验的全面表达。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反应和内心体验的流露。
通过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家试图唤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西方绘画分类

西方绘画分类1. 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强调对称、比例和和谐。
古典主义绘画通常描绘神话和历史题材,表现出理性和秩序。
2.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绘画的黄金时代,艺术家们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和透视效果。
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
3. 巴洛克绘画:巴洛克绘画注重戏剧性和夸张,强调光影效果和运动感。
其作品常常富有宗教和历史主题,透露出强烈的情感和表现力。
著名的巴洛克画家有卡拉瓦乔和伦勃朗。
4.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
印象派画家试图捕捉自然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以短而快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景物。
莫奈、马奈和德加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
5. 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表达内心情感和主观体验。
表现主义绘画常常具有扭曲的形象、鲜明的对比和夸张的笔触。
艾克斯普雷斯尼、委拉斯奎兹和莫迪利亚尼是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
6. 榜样主义绘画:榜样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对真实和客观现实的描绘。
榜样主义画家致力于揭示社会问题和不公正,并通过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卡维尔、霍普和霍金斯是著名的榜样主义画家。
7. 立体主义绘画:立体主义绘画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以几何形状和多角度的观点来表现物体。
立体主义画家试图将物体的不同面和角度呈现在画布上,以创造出更多元的视觉体验。
毕加索、勃拉克和格里斯是著名的立体主义画家。
8. 超现实主义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梦境和幻想的元素。
超现实主义画家试图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幻觉和奇异的画面,探索潜意识和梦境的世界。
达利、马格利特和埃尔·格雷科是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9.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情感和个人表达。
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通过自由而激烈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内心情感和精神状态。
表现主义绘画

红色,有如火炬一般在背景的阴影里闪烁,而人物面部
的黄绿色则与其形成对比。红色的躁动及狂热,与黄绿
色的压抑和低沉相互衬托,从而强化了画面的骚动不安和不祥之感。那种灾难将至的感觉,在这里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在这幅画上,画家使色彩的情绪化表现达到了某种极致。诺尔德以神秘的象征的表现手法,将这幅宗教画表现得富于精神性,使早期基督徒的心醉神迷在这里得以复活。
学法
指导
如何欣赏表现主义绘画
教具
课件教材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环节关注表现主义绘画
(3分钟)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蒙克的《呐喊》。
几乎所有知道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画派的人都会提到一个挪威画家的名字——爱德华蒙克,都会提到他的杰作《呐喊》。
那么,我们对蒙克的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呐喊》有
克的《呐喊》主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成长历程、艺术家的论述、美术语
言方面进行分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判断。学生体验赏析作品
(5分钟)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同样的宗教题材作品,表现主义艺术家又是如何创作的呢?
课件出示诺尔德《最后的晚餐》图片。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诺尔德《最后的晚餐》充分反映了他的绘画风格。该画表现的是
多少了解呢?
板书:表现主义绘画
今天,我们一同来了解蒙克和他的绘画。
学生倾听,初步了解本课内容
学生观看图片,介绍蒙克作品中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地方。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蒙克及其绘画作品的关注与兴趣。
绘画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的三种艺术形式
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和风格。
根据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的不同,绘画可以分为三种主要的艺术形式:
1.写实主义绘画:
写实主义绘画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力求通过绘画技法表现出物体的真实形态、色彩和质感。
艺术家追求精确、细致的描绘,使观众感受到画面中事物的真实存在。
写实主义绘画在表现生活、人物、风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表现力。
2.抽象主义绘画:
抽象主义绘画强调对形式和结构的抽象表达,通过简化和变形来表现画面中的事物。
抽象主义强调对形状、色彩、线条等元素的独立运用,追求表达内在情感和思想,而非客观物象。
艺术家在抽象主义绘画中有更大的创作自由度,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来解读作品。
3.表现主义绘画:
表现主义绘画注重对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追求通过画面的形式传递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表现主义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情感冲击力,通过夸张、畸变、用色等手法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这种形式的绘画常常体现出艺术家对社会、个体和生命等主题的独特见解。
这三种艺术形式并非孤立存在,实际上在许多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可能会结合多种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
不同的艺术形式反映了艺术家对于创作目的和表现手段的独特选择,也展示了绘画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的广泛表现形式。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

论表现主义绘画特征
表现主义绘画是二十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艺术风格,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强烈的感性表现
表现主义绘画强调感性表现,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形式和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
情感和体验。
在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通常会使用夸张、生动的造型来表现主题,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来打动观众。
二、形式上的变形和扭曲
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形式通常会被大幅度扭曲和变形,这种变形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作品
所代表的情感和主题。
表现主义绘画往往通过这种变形的方式来突出艺术家对主题的关注
和表达。
三、鲜明的色彩和对比
表现主义绘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很注重对比和饱和度的运用。
通常表现主义绘画的色彩
都比较鲜明,艺术家们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表达对于主题和情感的强烈关注。
四、抽象和简化的形式
五、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表现手法
总的来说,表现主义绘画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情感表达,它强调艺术家的内心体验和
观感。
这种艺术风格致力于打破传统美学的束缚,使艺术更加个性化和自由化,形成了二
十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看懂15种绘画主义

5.表现主义·《我和我的苍蝇》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自20世纪初从德国兴 起,与法国的野兽派几乎同时出 现。在作品中,艺术家着重表达 内心的情感,尤其是恐惧、焦虑 等负面情感,对现实往往扭曲和 抽象化。
6.立体主义·《拿苍蝇拍的男人之肖像》
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 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是毕加 索和布拉克。正如漫画中展现 的一样,它的典型特征就是将 事物还原成一个个立方体来表 现。
形而上主义紧随未来主义,但两者有 着截然不同的艺术主张。当未来主义 歌颂机器文明的科技成就,极力否定 过去时,形而上派则怀念意大利古典 艺术成就,追求绘画的哲学意味。
12.超现实主义·有苍蝇的风景以及着火 的桌子
超现实主义是起源于法国,盛行于 20世纪20年代的艺术流派,以潜意 识和超越现实的梦幻为创造源泉。
3.野兽派·《青年杀了苍蝇》
野兽派是20世纪崛起的画派,最大 的特点就是色彩大胆鲜艳,笔法率 直奔放,也难怪艺术评论家把它形 容为“野兽”。
4.新艺术·《迷人的花卉与快乐的小苍蝇》
新艺术运动是一个在 20 世纪初 盛行的艺术运动,主要体现在建 筑和室内设计领域。它最重要的 风格就是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 的线条,特别是花卉或藤蔓等的 曲线。
1.现实主义·《苍蝇杀手》
现实主义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艺术概念, 泛指艺术对于自然的忠诚。而在艺术史 中,狭义地指一场十九世纪中后期起源 于法国的艺术运动,主张以准确观察为 基础,表现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现 实生活。
2.印象派·《春天一个周日早晨,塞纳 河畔圣母码头,对苍蝇之谋杀》
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因莫奈的画作《印象·日出》而得名。 它抛弃了古典艺术“绘画中最重要的 就是线条”的告诫,着重于展现光影 的改变而否定轮廓。不过,这幅漫画 里的人物的轮廓模糊,色彩由一个个 小点组成,更像是修拉创立的点彩画 派。
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

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熊艳专业:美术学学号:405210110007表现主义绘画注重表现艺术家自我的主观精神,他们反对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通过绘画这一形式获取心灵的解放。
在表现主义油画创作中,艺术家常常以一种强烈的艺术语言如狂野的色彩表现、奔放的笔触、不安的结构、扭曲的变形等,表现人在探索与追求道路上的某种精神特质。
表现主义的主题以强化自我意识、反对精神束缚、否定逼真再现、追求“内在真实”为特征,以展示一种视自己为人类精神载体的假定和对自我的病态崇拜与偏执确认。
在相对自由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一块,使我们透过艺术的形式了解人类审美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从而成为人们触及无限广阔精神世界的契机。
“在表现主义艺术家对感情的狂热表现和对世界的悲剧性思考中,在其强烈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和夸张、扭曲的形态中,既彰显着形式主义艺术理论的主观‘体验’,又传达出由时代的痛苦所引发的焦虑、恐惧和伤感的情绪。
”从表现主义画家凡高、马蒂斯、蒙克、席勒、苏丁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善于在作品中运用线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
为了突出线条的组织和安排,表现色彩的力量和价值,表现主义绘画打破传统的立体造型观念,排除光影对视觉形象的干扰,作品多数是在二维平面的视阈下,进行表现,兑现色彩和线的独特美感。
席勒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受蒙克、克里姆特等画风的影响,作品注重线条的表现,注重线条的表现是席勒作品区别于其他艺术家作品的最明显的标记。
席勒的绘画作品充满死亡、焦虑、痛苦乃至性意识的倾向,极具艺术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和充满震撼力量线条,使得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反思跃然纸上。
他的作品《死神与少女》、《自画像》、《干洗房》等以扭曲的人物造型、神秘的自然风景表达对人类生存、对生与死的思考,运用颤栗紧张的线条和夸张变化的色彩加强感情的力量,致使画面笼罩着一种痛苦、憔悴、紧张和性压抑的气氛,体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精神。
蒙克,挪威油画家、版画家,北欧表现主义的先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 表现了人们对光明的渴望
蒙克作品欣赏
模特儿
自画像
自画像
春天
春天
• 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是1905年在德累 斯顿建立的桥社,主要人有基希纳,黑克 尔 ,施密特-罗特卢夫,米勒等等,这群青 年人凭着乐观主义精神及改革社会和艺术的 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与创作结合为一 体的社团。 • 在形式上,追求一种理想主义. 他们追求平 面感和注意线的表现力。这些画不讲究线条, 没有立体感,缺乏透视感。但桥派的艺术家 注重的是主观意图的表达。 • 1913年因内部意见不一样而分裂.
《圣灵降临》
诺尔德《乡村小景》
• 表现主义第二个社团是1911年慕尼黑成立的 青骑士社。是从慕尼黑美术家协会分裂出来的。 康定斯基,马尔克,名特尔,马可等。青骑士艺 术家们都宣传非理性的、超脱现实生活的纯艺术, • 康定斯基最早画出了抽象画。他强调绘画的自律 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 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 在的声音 • 马尔克在描绘动物(马)时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 上的和谐 • 马可的 绘画风格是在印象主义色彩的基础上结合 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的因素形成的
• 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鲜明的反映 • 奥地利产生了 维也纳的分离派。代表人物克 里姆特。他把写实的古典艺术造型和构图, 与工艺美术的装饰色彩和线条结合起来,在 绘画领域内创造了创造了一种含有怪诞和幻 想一味的风格。他还向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 挑战,在绘画中把人类的淫欲与疾病,疯狂 和死亡放在一起,引起社会的不满和谴责。 • 席勒受克里姆特影响,人物形象显示出痛苦, 憔悴和性压抑的表情。
爱德华· 蒙克
• 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 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 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 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 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 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 他的创作分两个时期
• 早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写道:‚我们将不
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 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 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 幼年时丧母,姐姐被肺癌夺去生命、妹又得精 神病,对其一生的创作有深刻的影想。他曾留 学法国学画,看过梵谷和高更的作品,开始探 索激烈色彩和扭曲线条的可能性,以表达焦虑、 恐惧、爱及恨等心灵状态,一生创作最主要的 两个题材是「死亡」和「爱情」。
表现主义绘画
•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 幅画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 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 是城市,另一边在我 的下方是峡湾。我又 累又病,停步朝峡湾 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 山,云被染得红红的, 象血一样。我感到一 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 地间;我仿佛可以听 到这一尖叫的声音。 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 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 云。 • 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 是‘生命组画’中的 这幅《呐喊》
在灵床旁
母亲死了
青春期
• 《 圣母》裸着上身,披散黑发,姿态颓 靡,精神困惑,她根本不象神殿上的圣 母,她是蒙克已经死去的姐姐,或者是 他想象中被爱情的本能折磨得惶恐不安 的女性。色彩较厚,形象充满着忧郁感, 调子沉着,画家就这样刻画了一个痛苦 的心灵。 •
• 不幸的是,蒙克还是在1908年精神分裂了。 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 脱。从丹麦的哥本哈根接受治疗回到挪威后, 他仍能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但他作品所 表达的东西与发病前彻底不同了,作品变得 明亮、宁静而富哲理。这就是美术史学家们 所称的‚第二时期‛。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蒙克内心的 痛苦和冲突已经被释放得无影无踪了。
《病孩子》
《病孩子》
• 为了抓住‘第一印象’,把痛苦的、个 人化的经验以绘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蒙克在这幅画的构思上经历了巨大的思 想震荡。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 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 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 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 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 点。
• 表现主义也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 流派。作为社团,他的主要活动基地在 德国。但作为泛表现主义思潮,,在欧 洲各国均有反应。 • 艺术家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主张 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 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表现主义形成的历史来源
• 表现主义美术的风格是从后印象主义发 展演变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 现实的叛逆. • 同时,它和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传统有内 在的联系,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 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 特点。在造形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 和变化的美
• 代表人物: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 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 鲁奥(Georges Reault,1871-1958)
米勒(Otto 1874-1930)
马尔克(Franz Marc,1880-1916)
夏卡尔(Mare Chagall,1887-1985)
•
他们的作品色彩鲜明、搭配张扬而产生强烈 的表现力。如他们的人物造型画有一个特征, 即向敦实强壮方向夸张,腰身粗壮、乳房饱满, 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桥社画派对于社会问题 极为关注,其作品强烈地反映了当时生活极端 平淡及令人不安与绝望的一面。这些画用象征 和隐喻的手法,对人性中复杂和阴暗的东西进 行变形揭示。桥社画家中基尔希纳最为杰出, 他的作品最具有力度。
•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活动另一个重要据点 是柏林的《狂飙》杂志社和同名画廊。 • 参加《狂飙》活动的,除基希纳外,还 有奥地利的O.科柯施卡。他的画派,在 形式上以富有强烈的动感、旋转的笔触 和歪曲客体的变形著称;在内容上,以 善于剖析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和情绪 而引人注意 。
• 新客观社是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社团1923年 出现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社团,而是一个展 览会的名称。参预活动的艺术家受桥社和青 骑士社的影响,提倡客观现实──主张描绘 战争的后果和腐朽不堪的社会,对失去人性 的现实和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他们 不要求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体,而要求细节 的真实性。代表人物是G.格罗斯、O.迪克斯、 M.贝克曼。新客观社是表现主义的最后阶段, 也是它的左翼。
维也纳分离派 克利姆特《吻》
诺尔德
• 德国表现主义先驱. • 他的作品被‚桥社‛青年画家们誉为‚颜色风 暴‛,因此被特邀加入该社。诺尔德十分喜爱 民族民间艺术,对埃及和亚洲的民间艺术以及 非洲面具有浓厚兴趣。欣赏它们的原始性,在 创作中吸收它们的装饰美和节奏感。他认为 ‚一切原始性的本质东西永远吸引住我的感 觉‛。他希望从人类初期和自然之初寻求‚原 始物质的神秘力量‛,达到天人融合。他曾到 过东亚,中国的壮丽风光和色彩令他心醉神驰, 诺尔德的艺术不仅形象,而且色彩也是夸张寓 意的。
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 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 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 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否定 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 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 国的艺术潮流,是社会文化危机和精神混乱 的反映,在社会动荡的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和 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