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课后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课后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课后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课后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第26课《月光曲》复习检测及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点点记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恬静(qià tián)证券(juàn quàn)弹琴(tán dàn)曲子(qū qǔ)散步(sǎn sàn)飞奔(bēn bèn)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卷()盲()茵()腊()券()育()菌()蜡()四、词语连线。

清秀的小路微弱的浪花幽静的面容雪亮的烛光清幽的神情美妙的感情恬静的月光深沉的亲生五、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幽静()随便()陌生()纯熟()仿佛()著名()六、狭路相逢(写反义词)。

陌生()幽静()传说()陶醉()微弱()断续()七、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美好不俗。

()2.闲适安静。

()3.具有技巧的或表现出技巧的。

()4.秀丽而幽静。

()5.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八、情感体味(选择答案,填写序号)。

A.遗憾、内疚B.迫切、渴望C.诚恳、热情D.赞叹、惊喜E.体谅、安慰1.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弹的,那有多好啊!()2.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3.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4.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5.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九、句子工厂。

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导学案课题25 、伯牙绝弦课型阅读课主备人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重、难点预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2、读懂课文,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感情。

知识链接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学习过程一、回忆所学,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言文,题目是《》。

文言文不仅语言精练,而且寓意深远,是值得我们同学来学习的。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伯牙绝弦》2、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

二、独立探究,潜心会文。

1、我能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能按以下步骤达到这个目标。

)见学法指导一A.我要先把课文认真读一遍,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B、我要反复读课文,达到流利,做到声音响亮,语速适当,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2、课文中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我要与大家交流交流。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法指导一用心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词做上记号,借助词典或联(见学法指导一)————————3、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借助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猜一猜等方法,我能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2)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我能解决这个问题。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我是从文中这个句子体会到的。

(3)我要认真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并想象:如果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他可能会说些什么?4、我已能够大致了解人物的情感,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情感。

XX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XX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XX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伯牙绝弦》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伯牙和子期之间真挚的友谊。

学习重点: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情谊。

课时安排:二课时学前准备:.读课文至少三遍,读准、读通。

2.读138页资料袋。

知识链接: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

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清风明月杨柳芳草云雾炊烟流水春雨白雪霞光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凭借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

、我新认识的字有这些:。

2、我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有:。

3、我能理解的词语、句子有:(请用和同伴讨论、查字典、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善哉”的意思是。

“峨峨”的意思是:。

“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是:。

“洋洋”的意思是:。

“洋洋兮若江河”的意思是:。

4、我认为难懂的词语、句子有:。

5、我对“知音”的理解是这样的:。

三、合作探究、自主查练:我能读出自己的理解、伯牙为什么“绝弦”?。

2、什么是“知音”?为什么伯牙视子期为知音?。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拓展延伸:我能读出感情、不同形式的合作读:一读伯牙,一读钟子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讲解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讲解学习

常丰小学六年级语文《25、伯牙绝弦》导学案姓名:主备人:李玉荣使用日期:课时:1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要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

3. 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重难点】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过程】一、课前先学。

1、.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为()时代人。

关于二人的传说,《》《》和《》中记载。

今人用“高山流水”比喻:2、给带点的字断选择正确的意思。

1).峨峨兮若泰山!()①假若;②若是;③像。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读;②想到、提到的;③怀念。

3).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再;②打击;③复习。

4).善:①善良;②擅长,长于;③;好,表示赞同④;熟悉;⑤容易。

伯牙善鼓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来者不善。

()这位老人看起来很面善。

()王玉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

()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知音:善哉:破琴:绝弦:4、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组成结构:杨柳依依你能照样组吗?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清风明月杨柳芳草云雾师生研讨区知识链接: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曾任晋国大夫,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

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子期便从琴音感到峨峨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子期又感到洋洋若江河。

子期死后,伯牙便绝弦不弹,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懂得他的音乐了。

常丰小学六年级语文《25、伯牙绝弦》导学案姓名: 主备人 :李玉荣 使用日期 : 课时:2【学习目标】1.我要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2.我能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学习重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一、课前先学。

1、什么是“知音”? 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2、请找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

3、伯牙为什么“绝弦”?(用文中原名回答)你体会到什么?4、伯牙既然“善鼓琴”,那么想一想,除了能弹高山、流水,还能弹出什么?试着仿写句子。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名师推荐]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篇一:我的舞台【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2.情感目标: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板书:28、我的舞台2.解释课题理解“舞台”。

二、简介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漂亮》。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艺术家们那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吧!三、扫读课文,找出中心句1.学生扫读课文,画出句子。

2.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齐读一遍。

过度: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同学们心中也有一个大舞台吧!作者吴霜姐姐围绕心中神奇的舞台,写了一些什么事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四、自由读课文1.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2.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围绕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作者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的成长故事,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

五、再次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边读边思考:作者的舞台在哪里?都有哪些经历?出示空表格,发带空表格的小黑板给学生填写:什么时段舞台在哪里做什么2.学生边读边填写。

3.交流归纳填写表格,弄清课文内容:篇二: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八单元复习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八单元复习

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八单元复习【课首沟通】☆检查讲评上次作业,询问学校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疑难点。

【精准诊查】1.抽测第七单元重点字词、日积月累。

2.动动笔一、下面每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A、忧豫不决囫囵吞枣连锦不断昂首挺胸B、津津乐道别俱一格德高忘重望而生畏C、耀武扬威气势汹汹随心所欲不拘一格D、心惊肉跳自私自利庞然大物形色勿勿二、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困难都难不到我。

B、老工人在马路上协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C、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令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三、把下面的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诚心爱心信心恒心关心耐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做事要有(),学习要有(),与人交往要(),对有困难的人要去(),向他们奉献自己的()。

2、幽静宁静平静在()的夜晚,我们来到河边看星星,月光下的河边小路显得格外()。

四、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

余音绕()妙()生花引人入()美不胜()()俗共赏独具()心脍()人口巧()天工1、这位作者真是,写出的文章情节,内容。

2、音乐会上,既有的流行音乐,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木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五、按原文填空。

①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②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精不诚,_______________。

⑤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轻烟老树寒鸦,。

⑧按课文内容填空并翻译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翻译:【互动导学】【知识梳理】——结合课本【导学】一:《伯牙绝弦》作家作品《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能自学生字新词,会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波光粼粼”等词语,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初步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了解到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名言:齐读“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2)进一步了解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音乐家,指名生说。

贝多芬一生创作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乐曲叫《月光曲》这是怎样谱写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3)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首先来看一下你们生字生词预习的情况。

)认读生字新词(你认为有哪些字容易错,要提醒大家的?齐读2.初读感知(1)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3.精读感悟(1)学习第二自然段a.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起因是什么呢?b.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

c.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有一个词“幽静”,你觉得在这里它是什么意思呢?(优雅清静,在这里形容小路偏僻,很清静)还有一个词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是什么啊?断断续续,那你觉得断断续续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你又读出了什么呢?(时断时续,不连贯说明曲目难弹。

盲姑娘依旧在弹,说明盲姑娘是如此得热爱音乐。

)让我们再齐声朗读一遍。

(2)学习第三自然段a.现在我们来看第三自然段,我们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b.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兄妹两的对话。

请你仔细默读这一段,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圈一圈相关的词,并且挑选一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旁边做批注。

(交流)预设一: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第1篇】《月光曲》第一课时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月光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二、说学情情感体会方面,学生通过《伯牙绝弦》的学习,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但对音乐艺术感受尚浅。

内容理解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但提取信息,抓取重点,有效质疑方面仍有欠缺,在本课学习中可侧重于信息提取及质疑解疑的训练。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和教学课时,将教学目标细致化,明确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的,所以我设计的课时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会写本课8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生词“幽静、纯熟、清幽、陶醉、苏醒、霎时间、微波粼粼”的意思。

2、能力目标:提取信息,质疑解疑,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凸显,有针对性地突破,是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所以我设计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贝多芬情感的变化。

掌握以关键句解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体会分析,了解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贝多芬为穷兄妹弹琴的心境。

五、说教法学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第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___年__月__日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领导签字:
编号:yw6—1—26
课题26、月光曲课型阅读课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学会使用导
学案
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熟读第九自然段。

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通过了解传说中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进而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深入诠释一个音乐家的伟大之处。

重难点预测1、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1、课件
2、欣赏《月光曲》
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导学过程
一、1、明确学习目标。

二、预习检测
检测预习的方法:一、点燃激情,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课件导入新课。

1、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

3、纠错。

4、同伴评价。

lái yīn hélàzhǔmòshēng máng gūniáng ()() ( ) ( )
qín jiàn Wēi bōlínlín shàshíjìlù( ) ( ) ( ) ( )
(2)、辨形组词,相信你是最棒的!
蜡()健()陌()
腊()键()佰()
自我评价:A B C 2、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解释
3、检测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导学过程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我来介绍——贝多芬:
2、我知道歌咏月亮的诗句有: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话概括)
同伴评价:A B C 三、领取问题,小组讨论
学法提示:1、小组明确任务。

2、品读课文。

3、小组交流。

4、汇报展示
1、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2、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二、唤起兴趣,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
2、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关注学生独学的状态)
三、树立自信,同伴交流。

(一)质疑求证。

对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对子相互质疑求证。

(二)收获分享。

(展示)(三)对子互查完成情况,互批导学案。

(四)教师点评。

四、激发潜能,拓展提升。

(一)再读课文。

3、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小组评价:A B C
四、大胆质疑,张扬个性
1、提出自己的发现。

2、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五、达标检测,学以致用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六、小组内进行评价
个人评价: A B C
小组评价:A B C
教师评价: A B C (二)师生质疑。

(三)学生对抗交流。

(四)教师点拨升华。

五、绽放才能,检测评价
六、评价总结,促进发展。

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