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基础知识教材
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程

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一、课程简介工业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作为该学科的基础课程,工业工程技术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和生产压力。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1.工程经济学–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如何进行成本估算和收益分析–理解现金流量和折现方法,以及决策分析2.生产系统分析与设计–学习如何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如设备、人员、材料等–学习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项目管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学习如何制定项目计划和管理项目进度–理解项目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4.供应链管理–学习如何优化供应链的运作–理解供应链中的关键要素和流程–学习如何进行供应链规划和管理5.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习如何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实施质量控制–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其实施要求6.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以及绩效管理–学习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效率7.工业数据分析–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工业数据–理解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建模和预测分析三、学习目标1.理解工业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和方法论。
2.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成本估算和收益分析。
3.能够分析和设计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制定项目计划和管理项目进度。
5.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供应链规划和管理。
6.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实施质量控制。
7.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
8.掌握工业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收集和分析工业数据。
基础工业工程

在掌握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多余和无效时间后,制定出用经济合理 的工作方法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达到减少人员、机器 以及设备空闲的目的。
要点: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正确测定作业量并制定标准工作时间。
1.4.2 工作研究的目标
工作 研究
方法研究
把工作简化并制定 出进行某项工作更 经济的方法和程序。
1.开发新技术,或 基础研究,应用
投 对现有工艺做 研究,实验开发 根本性改变
资
2.增设先进设施, 或使现有工厂
工艺研究
现代化
3.减少产品的工 产品R&D,质量
作量
管理,方法研究,
改
价值分析
4.减少工艺的工 工艺研究,方法
作量
研究,培训,价
值分析
5.减少无效时间 作业测定,PPC,
进
维修保养,工作设
科学管理 系统管理 现代管理
■以泰勒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产生,反映了三个问题:
– 科学管理产生于制造企业现场管理 – 科学管理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 科学管理产生于市场经济环境下
■工业工程的发展
科学管理
工业工程
组织行为 科学
现代IE
管理理论 丛林
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现代管理
▪ IE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
❖ 工程技术知识(如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理论和应用技术) ❖ 基础IE知识(方法研究、作业测定、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料搬运、质
量管理等) ❖ 数学与统计学知识(包括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 ❖ 经济学知识(包括工程经济、会计学特别是成本会计等) ❖ 经营管理知识(包括经营学、市场学、生产管理、物资管理、组织与行
《基础工业工程》课件

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
制造业
生产线的规划与设计、生产过程的优 化等。
物流业
服务业
服务流程的优化、服务系统的设计等。
物流系统的规划、配送路线的优化等。
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 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 论,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发展
20世纪中叶,随着制造业 的快速发展,工业工程得 到了广泛应用。
包括效率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等原 则。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工
05
程
质量控制方法
统计过程控制
通过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控制产品质量并 预防缺陷的产生。
抽样检验
从生产批次中抽取部分产品进行检验,以评估整批产 品的质量。
过程能力分析
评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
现状
现代工业工程融合了计算 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 技术,为生产制造系统的 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生产运作管理
02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
制定生产计划,明确生产任务、 生产时间和生产数量,确保生产 活动的有序进行。
生产控制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调整 生产进度,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 实施。
生产调度与排程
作业分析
作业流程分析
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瓶颈环节和浪费现象。
作业单元划分
将复杂的作业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作业单元,便于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优化。
动作研究
动作要素分析
对作业人员的操作动作进行分解和分析,找出最优的操作顺序和方法。
动作经济原则
基础工业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1.企业生产运作概述:制造过程是将制造资源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
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成品的生产方式。
其生产组织类型按其规模、重复性可分为车间任务型和流水线型。
流程型钢铁制造企业:包括重复生产和连续生产两种类型。
前者生产过程可以分开,后者不可以。
2.生产率和生产率管理:生产率是产出与投入比,用来描述上述转换功能的效率。
P=O/I。
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3.影响生产率因素的提高途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资源的投入,二是从改进方法入手。
第二章工业工程概述1.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它的应用注重人的因素。
2.工业工程的发展历程:IE发展经历了四个相互交叉的时期,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工业工程时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现在),泰勒工业工程之父。
IE意识就是IE实践的产物,是对IE应用有指导作用的原则和思想方法。
第三章工作研究1.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起源于泰勒提倡的“时间研究”和吉尔布雷斯提出的“动作研究”。
时间研究是用科学法则替代经验法则,确定一名工人每日公正合理的作业量,并采用秒表测定,指定工时定额。
动作研究是通过研究改进操作和动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研究的对象是作业系统。
2.工作研究的特点:只需很少的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工业工程第1讲工业工程概述

10.生产规划与控制(含库存管理、运输路线、调度、发货等); 11.实用心理学(含心理学、社会学、工作评价、人事实务); 12.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13.人的因素; 14.工资管理; 15.人体测量; 16.安全; 17.职业卫生与医学。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扁平工作汇报通用模版
内容提要
CONTENTS
01
第四章 作业分析
第七章 工作抽样
05
第三章 程序分析
第九章 标准资料法
03
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
第六章 秒表时间研究
02
第八章 预定时间标准法
第一章 工业工程概述
06
第五章 动作分析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2、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
第二节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的内涵
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IIE) 日本工业工程师学会(JIIE) 中国工业工程学会 总结
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有关人员、物资、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与技术,并且使用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取得的成果予以确定、预测和评价。
04
(完整版)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点

《基础工业工程》课后习题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1、公司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种类?各有什么特色?(一)失散型制造公司:( 1)车间任务型生产:①每项生产任务仅使用整个公司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②生产设施一般按机群方式部署。
( 2)流水线型生产:①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按产品或加工对象组织生产②生产按节拍进行,各个工序同期进行作业,重复同样的作业内容③各道工序的单件作用时间与相应工序的工作地(或设施)数比值相等④工艺过程是关闭的。
(二)流程型制造公司:流程型制造是指经过关于一些原资料的加工,使其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后形成新形状或新资料的生产方式。
(三)重入失散型制造公司:重入型制造是指产品或部件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机器(起码一台)重复加工两次以上。
(四)服务型公司:一定认为人们供给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中心组织生产,努力使顾客满意。
2、公司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浪费严重,无效力动广泛存在,现场环境较差。
3、生产率从实质上讲反应的是什么?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①按期或迅速评论各样投入资源或生产因素的变换效率及系统效能,确立与调整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拟订适合的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目标,保证公司或其余组织的可连续发展。
②合理确立综合生产率目标水平易相应的评论指标系统及调控系统,拟订有效提升现有生产率水平、不停实现目标要求的策略,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较好或满意的产出。
③为公司或组织的诊疗剖析成立现实可行的“检查点”,供给必需的信息,指出系统绩效的“瓶颈”和发展的阻碍,确立需优先改良的领域和方向。
④有助于比较某一特定家产部门或地域、国家层次中不一样微观组织的生产率水平及发展状况,经过规范而详细的比较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并简单被人们所接受的提升与发展方案和相应的举措,以提升竞争力,求得新的发展。
⑤有助于决定微观组织内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对绩效,实现系统内各部分、各行为主体间利益分派的合理化和工作的共同有序,进而保证集体努力的有效性。
工业工程简介课件PPT120页课件

生产要素
人、财、物
投入
生产过程
产出
产品
服务
生产率测定
生产率=产出/投入
动态生产率指数=测定期生产率/基期生产率
生产率评价、规划、控制、提高
战略与经营规划
反馈
工业工程的目标: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条件下进行。
用量规核对工件尺寸
带量规回仪器柜
放回量规
关仪器柜
回工作台
例3:车制长轴的物料型流程程序图 见101页至103页流程程序图表见图5--15及图5--17。实验一:流程程序分析(看录象做)
(四)程序分析技巧
1。分析时的六大提问(提问技术)
完成了什么?(what)何处做?(where)何时做?(when)由谁做?(who)如何做?(how)
堆高机每次运一块板,来回三分钟;老 张、老王各装一块板需六分钟。
仑库
老王
老张
板1
板2
储运处
机
机
王
张
板2
板1
空
空
板1
板2
板1
空
板2
时间
3
3
3
生产要素
人。财。物
投入
转换
产出
生产的财富
产品。服务
生产率=产出/投入
技术
管理
工业工程的定义:
其定义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 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 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 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 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 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 果进行确定。 预测和评价。现在我们来看看是如何操作的:
工业工程基本知识手册

1、六西格玛管理六西格玛是一种可以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公司流程管理质量旳实行原则和技术。
它涉及了众多管理前沿旳先锋成果,以”零缺陷”旳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旳大幅度减少,最后实现财务成效旳明显提高与公司竞争力旳重大突破。
6西格玛管理涉及两个方面旳含义:其一、是对不合格旳一种测量评价指标;其二:是驱动经营绩效改善旳一种措施论和管理模式。
西格玛即希腊字σ旳译音,是记录学家用语衡量工艺流程中旳变化性而使用旳代码。
公司也可以用西格玛旳级别来衡量在商业流程管理方面旳体现。
老式旳公司一般品质规定已提高至3sigma.这就是说产品旳合格率已达至99.73%旳水平,只有0.27%为次货。
又或者解释为每一千货产品只有2.7件为次品。
诸多人觉得产品达至此水平已非常满意。
可是,根据专家研究成果证明,如果产品达到99.73%合格率旳话,如下事件便会继续在现实中发生:每年有20,000次配错药事件;每年不超过15,000婴儿出生时会被抛落地上;每年平均有9小时没有水、电、暖气供应;每星期有500宗做错手术事件;每小时有封信邮寄错误。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规定旳不断提高和现代生产管理流程旳日益复杂化,公司越来越需要象六西格玛这样旳高品位流程质量管理原则,以保持在剧烈旳市场竞争中旳优势地位。
事实上,日本已把”6 Sigma”作为她们品质规定旳指标。
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西格玛管理定义为:“谋求同步增长顾客满意和公司经济增长旳经营战略途径。
”管理专家Tom Pyzdek:“6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旳管理公司旳方式。
6西格玛重要不是技术项目,而是管理项目。
”下面是韦尔奇先生在接受美国出名作家珍妮特·洛尔采访时谈到旳6西格玛管理:“品质旳含意从字面上来看,乃是要提供一种超越顶级旳事物,而不仅是比大多数旳事物更好而已。
”80年代初,当通用电器面临竞争者旳威胁时,韦尔奇曾说道:摩托罗拉、惠普科技、德州仪器和施乐公司并没有足够旳资本与我们抗衡,而她们旳竞争力来自于她们旳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