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品种类型特性

合集下载

猪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猪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猪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
长白
外形特征:白毛、头小肩轻、面直狭 长、耳大前倾或下垂、体长、后躯丰 满、呈长的三角形
优点:生长快、饲料转换率高、产仔 11.1头
缺点:四肢较细,肢蹄病、皮肤病较 多,营养要求高
生产性能:母猪初情期6-7月龄,8月 龄体重达110公斤,窝产仔数10-11头; 平均日增重770g以上,料肉比2.7以下, 瘦肉率65%以上,170-173日龄体重达 100公斤
缺点:性成熟较晚,产仔率低,初 产母猪均9头左右,经产母猪均10 头左右。
斯格
体形长,结构匀称,体质强健,泌பைடு நூலகம் 力强
初情期早,发情症状明显
胎平均产仔12.5~13.5头,年产仔 2.3~2.4胎,每头母猪平均年育成断 奶仔猪23~25头。
体重达100公斤时,背膘厚12~13毫 米
2、排泄行为:在固定的地点排 粪便,易三点地位
3、群居行为:猪群内部有等级 制,个体之间熟悉,和睦相处,重新 组群会发生激烈争斗。
4、争斗行为:争夺饲料、饮水 等,争夺栖息场所,调整猪群结构。
5、热调节行为:大猪怕热,小 猪怕冷。
6、性行为:母猪发情会出现 “呆立反应”
7、母性行为:做窝、分娩、哺 乳等,通过嗅觉和叫声保持母子联系。
杜洛克
外形特征: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 棕色至深棕色不一,皮肤上可有黑 色斑点;头部较小,脸面微凹,耳 中等大小,耳尖部前耷;体躯宽深, 背呈弓形,四肢粗壮,蹄壳黑色, 腿臀肉发达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
生产性能: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迅
速,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高,容易 饲养。成年母猪体重300一390千 克,成年公猪体重 340一450千克。 90千克屠宰时,屠宰率71%一73 %,阴体瘦肉率60%一65%。

猪的种类

猪的种类

大白猪大白猪又叫做“大约克猪”。

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

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

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

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

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

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

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

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

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

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

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

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

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

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长白猪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

著名腌肉型猪品种。

原产于丹麦。

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成。

全身白色。

体驱特长,呈流线型。

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

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皮薄、瘦肉多。

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

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

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

遍布于世界各国。

汉普夏猪汉普夏母猪是著名肉用型猪品种。

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

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

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

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

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头。

母性强。

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猪为猪的著名品种。

原产于美国。

由中国猪、俄国猪、英国猪等杂交而成。

原属脂肪型,已培育为肉用型。

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征。

鼻面直,耳半下垂。

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猪三百至四百公斤。

养猪: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养猪: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养猪: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猪的优良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目前,世界猪的品种达300多个,这里,就给养殖户介绍几种最有突出特点的优良猪。

1.大约克夏猪又叫大白猪。

原产于英国的约克郡,是著名的瘦肉型品种。

全身被毛白色,头较瘦长,面微凹,背腰平直,躯干宽长,大腿丰满,四肢长而坚实。

身体瘦肉率达53~58%。

6月龄体重超过90公斤,成年公猪体重300-500公斤,母猪200~350公斤。

平均每胎产仔11~13头,比较耐粗饲。

2.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产于丹麦,是世界上最优秀瘦肉型猪种之一。

全身白色,腰背特长,头轻鼻直,后躯肌肉发达,臀部丰满,瘦肉率达56~63%。

增重快,省饲料,6月龄体重超过90公斤,成年公猪体重400~500公斤,母猪300公斤左右。

平均每胎产仔10头左右。

3.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

被毛红色、金黄色和暗红色。

头较小而清秀,体躯宽深而长,脊背微弓,肌肉丰满。

体瘦肉率达60%左右。

6月龄体重95公斤以上,成年公猪重340~450公斤,母猪300~390公斤。

性情温和,繁殖力较强,每胎平均产仔11头左右。

抗寒和适应性较强,以增重快,饲料报酬高而著称。

4.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

被毛黑色,颈有白带,体躯较长,肌肉发达。

身体瘦肉率高达63%左右。

157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成年公猪体重315~400公斤,母猪250~340公斤。

5.里岔黑猪产于山东胶州等地。

被毛全黑,背腰长直,四肢粗壮。

体瘦肉率50%左右。

成年公猪140~230公斤,母猪130~160公斤,6.5月龄体重达90公厅,平均日增重500~600克。

第四讲 猪品种

第四讲    猪品种

5、巴克夏:巴克夏猪(Berkshire)肉脂兼备型猪品种。1770 年前后英国引进中国猪、暹罗猪与当地猪杂交,1860年 基本育成,为脂肪型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育为瘦 肉型。猪体躯长而宽,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 臀宽,被毛黑色,并有“六白”(四肢下部、鼻端、尾帚 为白色)特征。适应力强,生长快,早熟。繁殖力偏低, 平均每胎产9仔左右。中国 19 世纪末引进,曾在辽宁、 河北等省与当地母猪杂交,对培育新品种起过作用。 外形特征 头短、两耳坚力,尾梢和四肢下部为白色,其余部分为 黑色。对生存环境的适用力很强,且生长快、易催肥。 巴克夏猪引入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经长 期驯化, 性能有所改变。
4、太湖猪: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 享有“国宝”之誉,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 区。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 流域,是我国猪种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 方品种。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 色,四肢、鼻均为白色,腹部紫红,头大额宽, 额部和后驱皱褶深密,耳大下垂,形如烤烟叶。 四肢粗壮、腹大下垂、臀部稍高、乳头8~9对, 最多12.5对。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梅山、枫 泾、嘉兴黑和横泾等类型。
品种性能 1、肥育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 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日增重 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 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2、繁殖性能: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 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 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母猪母 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 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发情周期18~21 天,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产活崽数9头左右。
3、杜洛克 体型外貌: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杜洛克猪适应性强,对饲 料要求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但对高温的耐力较 差。杜洛克是大型猪种之一。 1、杜洛克猪原种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 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 2、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 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 腹线平直,四肢强健。 3、公猪:包皮较大,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 猪:外阴部大小适中、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养猪学 第3章猪的品种(文字版)汇编

养猪学 第3章猪的品种(文字版)汇编

深,头颈重,体躯丰圆,皮薄毛稀,体质细致,
耐粗抗热。
具有早期沉积脂肪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体脂肪,而种用饲料中 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的能力较差。 脂肪型猪的主要指标:瘦肉率45%以下,膘厚 在5cm以上,体长大于胸围5cm以下,眼肌面积在
19平方厘米以下。
广西陆川猪是脂肪型猪的典型代表。
料利用率低,料肉比为 4.2 :1。屠宰率 67.7 %, 背膘厚 5.9 厘米,皮厚 0.3 厘米,胴体瘦肉率为 37 %,脂肪率45%。但肉质细嫩、鲜美。
(4) 杂交利用
用外来品种与陆川猪杂交,二元杂:日增重
提高14~21%,饲料利用率提高10~18%。
三元杂:日增重提高 35 .5%,饲料利用率提高 36.17%。
二、瘦肉型
瘦肉型猪的特点是产瘦肉多,脂肪少,体躯
长,头颈比例小,后躯腿臀发达,背线、腹线基
本平直,四肢长而粗壮,生长速度快,能有效地 利用饲料中的蛋白质转化为肌肉。
主要指标:瘦肉率在55%以上,膘厚3cm以下,
体长大于胸围15cm以上,眼肌面积28平方厘米以 上。 以大约克、 长白、杜洛克等 为代表。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方猪种的特征、特 性还呈现出某些规律性的变化:
(1)体型上是“北大南小”;
(2)毛色上是“北黑南花”;
(3)在产仔数上,以长江下游的太湖猪为
最高,向北、南、西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二、我国地方猪品种类型
我国地方猪品种一般按自然区域分类,共划分 为六大类型,具体归属的猪种如下。 华北型:民猪、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
体重达78公斤。
(2)繁殖性能
性成熟早,小母猪约 4 月龄,体重不到30 公斤时开始发情, 小公猪2~3月龄时就能爬跨 配种。多在 6 ~ 8 月龄体重达 4 0公斤以上时开始配 种,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2头。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猪是人类最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肉类、皮革、毛发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市场上常见的猪品种有以下几种:
1. 大白猪:大白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猪种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肌肉嫩、肉质好而广受欢迎。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猪种,肉质饱满,肉色红润,脂肪含量适中,口感特别好。

3. 皮特兰猪:皮特兰猪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的猪种,肉质鲜美,肉色红润,脂肪含量较低。

4. 英格兰长白猪:英格兰长白猪是一种体型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猪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合生产火腿、培根等加工品。

除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猪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广东省的猪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湖南省的猪肉口感较韧,味道偏甜;四川省的猪肉含油量较高,口感丰富。

总之,市场上的猪品种多种多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猪肉品种。

- 1 -。

猪的品种与类型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

猪的品种与类型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

3)外貌特征:
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 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 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 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 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44
3)繁殖性能
①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kg以上。 ②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kg以上, 经产45kg以上。 ③乳头数6-7对。
3、猪种特点:生产性能介于华北华南型之间。 4、代表猪种: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金华猪(浙
江)。
华中型 金华猪
特点:繁殖率高、肉质好, “金华火腿”。外形特征:
“两头乌”。
享有世界声誉
22
金华火腿肠材料
金华火腿肠
(四)江海型 (华北、华中过渡型)
1、地理分布:分布于华北型和华中型分布区之间的狭长过渡地带。 2、体形外貌:头大小适中、额宽皱纹深、有纵有横、多呈菱形、耳大下垂、
好 肌肉结实。繁殖力较低每窝平均产仔数8-10头,出生重较小平均 0.6kg。
荣昌猪 享有世界声誉
西南型 内江猪
特点:适应性强, 配合力好。
31
(六)高原型
1、体形外貌:体型紧凑、头狭长呈锥形,四肢发达、系短而有力 蹄
小结实,嘴尖长而直,耳小直立,背窄微弓 、腹小,臀倾斜心肺发达, 身体健壮、善于奔跑,皮厚毛密、冬季生绒毛,乳头5对。
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目录 CONTENT
0
1
地方品种
0
2
引进品种
0
3
培育品种
0
4
猪的经济类型
一、我国的地方猪种
华北型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被广泛地用于肉类生产和经济利用。

据统计,全球猪的存栏量已经超过10亿头,其中中国猪的存栏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然而,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猪的种类及其特征。

1. 大白猪大白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猪种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大白猪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适合于肉类生产。

此外,大白猪的乳汁含量也较高,可用于奶制品的生产。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来自美国的肉用猪种。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深色或黑色。

杜洛克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是高档猪肉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3. 乌猪乌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乌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乌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4. 英国长白猪英国长白猪是一种来自英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英国长白猪的肉质鲜嫩,适合于制作火腿等高档猪肉制品。

此外,英国长白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5. 罗曼诺猪罗曼诺猪是一种来自法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白色或淡灰色。

罗曼诺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干腌肉等食品。

此外,罗曼诺猪的繁殖能力也很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6. 珍珠猪珍珠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珍珠猪的肉质鲜美,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珍珠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总之,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对于养殖者来说,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猪种,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猪肉品种,也可以更好地享受猪肉的美味和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仔多,但对饲料
条件要求高,特别
是要求高蛋白饲料。
例如丹麦的长白、
英国的大约克夏等
品种属此类。
长白猪
▪ 3、兼用型:或称鲜肉型。这类猪肉和脂肪 的生产能力相差不大,脂肪占胴体的 40%—45%左右,膘厚3 —4厘米。 外形特点介 于脂肪和肉 用型之间。 我地大部分地 方猪属于此类。 八眉猪
(二)我省猪的主要品种
1.地方品种(或称土猪):地方品种主要 有八眉猪、内江猪、汉江猪、荣昌猪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产 仔多,护仔性能好, 耐粗饲,适应性广, 抗病力强,但生长慢, 屠宰率和瘦肉率偏低。
内江猪
▪ 2.育成品种:育成品种由汉白猪和关 中黑猪。它们生长发育较快,屠宰率 和瘦肉率较高。
汉白猪
关中黑猪
▪ 3.引进的瘦肉型品种:主要有长白 猪、杜洛克、约克夏和汉普夏。这 些品种在我省养猪生产上的主要用 途,是作为生产商品瘦肉猪的父本 品种,和当地品种母猪杂交。其共 同特点是:头小、嘴长、体格大、 早熟,后躯发育良好,腿臀肌肉丰 满,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 肉率高。
(三)饲料转化率高
❖ 猪对饲料的转化率仅次于鸡,而 高于牛羊。猪可将1公斤淀粉转化 为356克脂肪,牛羊只能转化为 250克;猪每增重1公斤活重约需 3.5—4公斤饲料,而羊则需5—6 公斤,牛则需6—8公斤。
(四)屠宰率较高
猪的屠宰率平均为70%左右,而牛为 50—55%,羊仅45%。
(五)杂食性
四、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 1、初生期:2—20斤,生长比较快。
❖ 2、细胞成熟期:20—28斤,体内器官还 不成熟,生长速度缓慢。
❖ 3、细胞分裂增殖期:80—250斤,猪体内 器官发育完善,细胞分裂增生,增重速度 最快。
❖ 4、细胞成熟老化期:250斤以上,这时猪 的细胞老化,增重减慢,不宜再养。
肉质细致,具有早
期沉积脂肪的能力。
如广西的陆川猪和
老式巴克夏猪为脂
肪型的典型代表。
▪ 2.肉用型:或称腌肉型、瘦肉型。这类猪沉积 蛋白质能力强。胴体瘦肉多于肥肉,脂肪仅占 30%—35%左右,膘厚2.5—3.0厘米。其外形 特点是体躯窄而浅,四肢较长,体长大于胸围 15—20厘米,背线与腹线平直,其颈部轻而肉 少,臀部丰满。这类猪生长发育快,
三 猪的消化系统
❖ 猪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 腔、咽、食道、胃、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 腺、肠腺、肝脏、胰腺等,这些腺体能分泌大量的消化 腺。
❖ 猪的具体消化过程:猪在采食时,将饲料吃进口腔后, 经过牙齿咀嚼磨碎,舌头搅拌,同时饲料刺激味觉感受 器,使唾液腺分泌唾液,把消化酶均匀拌入饲料中,将 饲料初步消化,然后经咽和食道送入胃内。胃在进行着 不停地蠕动,饲料刺激胃腺分泌出胃液和盐酸。胃液内 含有胃蛋白分解酶、少量的脂肪酶和双糖酶,能进一步 消化分解蛋白质和脂肪。饲料在胃蠕动作用下,与胃液 混合形成的食糜进入小肠,刺激小肠壁分泌肠液,同时, 胆囊排出胆汁,胰腺分泌胰液都进入小肠。在消化液的 作用下,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转化成葡 萄糖、氨基酸和脂肪等。经小肠绒毛吸收入血液,由血 液将吸收的营养送到猪体全身,促进其生长。难于消化 的木质素与粗纤维部分和小肠内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进 入大肠,随粪便排出。
❖猪的世代间隔,平均为一年一个世 代,是牛的三分之一。羊的二分之 一,仅次于家禽。由于猪的繁殖力 高,育肥猪的出栏率也高,每年可 达到100%以上,因此,养猪生产周 转率很快。源自(二)生长发育快,生长强度较大
❖猪的初生重平均1—1.5公斤,在满足 其营养条件下,到6—8月龄,体重 能达80—100公斤以上,而牛初生重 平均20—25公斤,到6—8月龄,体 重只能达100—130公斤。
第一讲 猪的品种类型、生物 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
一、猪的品种类型
(一)猪的经济类型:是根据猪种肉 脂生产的能力和外形特点划分的。 脂肪型
经济类型 肉用型 兼用型
▪ 1.脂肪型:这一类猪能生产较多的脂肪, 一般占胴体的50%左右,膘厚4.5厘米以上。 其外形特点是下颌沉重而多肉,体躯宽深 而短,四肢短,大腿丰满,臀部宽平而厚, 体长与胸围大致相等,或有2—5厘米差异。 皮薄毛稀,
猪对谷物饲料、动物饲料、各种青绿饲料、 青草野菜和树叶类饲料都有广泛的采食性。此 外,猪好拱觅食地下的块根块茎类饲料和矿物 饲料,但对圈舍有破坏性,也容易从土壤中感 染寄生虫或其他病。
(六)猪独特的行为特点
❖ 猪的嗅觉、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 多相睡眠 ❖ 猪的群体生活特点 ❖ 猪性好洁、不耐热
❖猪在不同阶段其生长的部位和重点也 有差异,可简单概括为:“小猪长骨、 中猪长皮、大猪长肉、肥猪长膘”。 科学养猪就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生 长快慢供给与之相适应的饲料数量; 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重点,调整日粮 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例如仔猪期 饲料中蛋白质占18—22%、中猪期 为14—16%,大猪期为12%。
杜洛克猪
二、猪的生物学特性
❖ 猪是杂食动物,许多饲料它都能吃,生 长迅速,繁殖率高,年初一头小母猪, 年终就可以生产下一窝仔。若按科学饲 养管理,初生仔猪5—6个月即够出栏 标准,所以,养猪资金周转快。要想达 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了解猪的一些特 点,做到科学养猪。
(一)繁殖力高,时代间隔短,周转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