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胎高龄产妇是指已经生育过一次并且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产妇。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迎接二胎,使得二胎高龄产妇群体逐渐增加。

二胎高龄产妇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可能不如年轻产妇,面临着更多的健康风险和心理压力。

在整个孕产过程中,二胎高龄产妇需要面对身体的变化、产前产后的护理以及心理上的压力,需要得到更为全面的关注和支持。

二胎高龄产妇的增多,也给临床医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对于这一特殊群体,专业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心理及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二胎高龄产妇更好地适应孕育过程,缓解其心理压力,保障母婴健康。

深入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二胎高龄产妇的心理特点、护理需求和临床表现,分析心理干预和护理干预在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减轻压力、改善心理健康和促进产后恢复方面的作用。

研究旨在为提高二胎高龄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制定更有效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也将有助于加深对二胎高龄产妇群体的了解,促进对其专门护理和关怀的发展,为未来提供更多关于二胎高龄产妇的管理和干预方面的启示。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二胎高龄产妇在心理及护理干预方面的需求与挑战,为临床实践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二胎高龄产妇数量逐渐增加,其生育过程中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通过研究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干预策略,提高二胎高龄产妇的生育体验和生育质量。

本研究还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二胎高龄产妇心理和护理需求的了解,促进社会对二胎高龄产妇的关爱与支持,提升整个社会对于生育群体的关注和关心度。

【精选文档】高龄二胎妈妈月子里,这4个注意点不能忽视!

【精选文档】高龄二胎妈妈月子里,这4个注意点不能忽视!

高龄二胎妈妈月子里,这4个注意点不能忽视!自从二胎政策的放开,不少一胎家庭迎来了二胎时代。

在欣喜之余,生二胎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其中“高龄”就是二胎妈妈们最担心的一点。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高龄二胎妈妈坐月子”的一些注意事项,一定要收藏好了吆~~生二胎多大才算高龄呢?高龄是指生产时年满35岁的孕妈妈。

年龄越大,可能产生疾病的几率就越高,如高血压、心脏病或是肾脏病、糖尿病的发生几率较一般孕妈妈高。

卵子也容易老化,使胎宝宝容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分娩时也会增加孕妈妈及新生宝宝的风险。

不过,年龄较大怀孕的二胎妈妈也不必过于紧张,孕期应加强产前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孕妈妈自身和胎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而在产后,高龄二胎妈妈本身的问题也会比一般年龄的新妈妈多一点,所以,坐月子时也要比别人多一些小心了。

高龄二胎妈妈坐月子4个注意点产后休养自然分娩妈妈休养1、新妈妈保持会阴部位的干燥与清洁,避免会阴切口裂开、发生血肿、感染以及不易愈合等问题。

2、坚持做盆底运动,但注意不要做的时间太久,以免发生会阴肿胀,影响愈合。

3、清淡、易消化是自然分娩妈妈产后住院期间饮食特点。

4、通产在产后第三天时,肠胃功能逐渐恢复,可以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遵循少食多餐、由软到硬的原则。

剖宫产妈妈休养剖宫产后,新妈妈产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要比自然分娩慢一些。

回家后新妈妈一定不要心急,心情好、休息好也是促进产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以下这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保护措施,对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恢复都很有帮助:1、保护刀口:咳嗽、恶心、呕吐时,应压住伤口两侧;耐心等待结痂自然脱落,不要过早地揭痂;即使刀口瘙痒,也不要用手抓挠;2、保持外阴部清洁,恶露超过月经量或者体温不正常时,应及早就诊;3、睡觉采取侧卧位,身体微屈,可减轻腹壁刀口的张力;4、坚持盆底练习,促进骨盆肌及腹肌恢复;5、待拆线后伤口不感觉疼痛时,即可开始适当的运动,但应循序渐进,产后康复操或者孕期做过的舒缓瑜伽动作较为适宜;6、不要急于做繁重家务或提拿重物;7、产后42天要去医院进行产后复查;8、多喝汤水,利于排尿;少食多餐,饮食由清淡到油腻,增加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9、坚持母乳喂养,以促进恶露尽快排出,有利于子宫复旧;10、产褥期(42天)内严禁性生活,产后42天后应严格采取避孕措施至少2年,以避免子宫破裂的风险。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选择再次怀孕。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产妇在怀孕期间面临着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这也为医疗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成为了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二胎高龄产妇的心理特点1.焦虑情绪的增加高龄产妇怀孕后往往会面临着更多的焦虑情绪,对胎儿的健康和自己的身体状况产生担忧,甚至产生孕期抑郁症的情况。

这些焦虑情绪会对孕妇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身体适应能力下降高龄产妇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适应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各种孕期并发症,如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症等,这些并发症给孕妇带来了更多的身体不适和疼痛。

3.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增加高龄产妇在怀孕后面临更多的家庭和社会压力,尤其是来自亲戚朋友的压力,他们会对高龄产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健康产生种种担心和质疑,这会给高龄产妇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二、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1.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针对高龄产妇的焦虑情绪,医疗护理团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的方式帮助产妇缓解焦虑,增强信心。

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对她们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营养健康指导针对高龄产妇的身体状况,医疗护理团队可以给予产妇营养健康指导,帮助她们更好地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的体重,增强身体素质。

3.临床监测和干预医疗护理团队要加强对高龄产妇的临床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在产妇出现身体不适和疼痛时,要及时进行干预,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4.社会支持和亲情关怀医疗护理团队可以协调亲人和社会资源,帮助高龄产妇纾解社会压力。

亲情关怀可以给高龄产妇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力量,帮助她们更好地度过怀孕期。

三、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临床价值1.提高产妇的生育体验心理及护理干预可以帮助高龄产妇更好地调整心态,增强信心,提高生育体验,促进产后康复和家庭和睦。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高龄产妇的保健与护理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高龄产妇的保健与护理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高龄产妇的保健与护理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有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特别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公报同时指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一、准确把握政策出台背景下的深远意义1980年,“一胎制”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包括全方位的“计划生育”思想普及,比如,中学《地理》课本上可以见到减少人口的宣传,《生物》课本上论证人口控制的必要性,等等。

到了21世纪,国民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生育愿望已经逐渐下降,实际的生育率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更低。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生育率在1.4附近(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低于人口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2.1”生育率,意味着人口政策需要大的变革。

先是“夫妇双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二胎”政策出台或普及,一些人口专家预料的人口生育高峰并未到来。

间隔两年,提出“普遍的生育二胎”政策,这是人口政策划时代的转变,可以满足一部分人口的生育愿望,提高人口的幸福水平和生育率。

长远看,可以降低老龄化程度,降低未来人口的萎缩速度,降低未来劳动力的负增长水平,以及降低性别比例失衡程度,让人口变化更均衡一些。

二、高龄产妇生育的风险防控调查显示,对于60后来说,基本上不会生育二孩,即将“奔五”、“奔四”的70、80后对二孩的关注度相对较高。

但因错过最佳育龄期,这个生育能力渐弱的群体如果想要生育二孩,就必须要承担高龄所带来的风险。

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超过35岁就属于高龄产妇,生育力明显下降,流产率明显上升。

过40岁则属于超高龄产妇,流产率在40%以上。

国内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绝经,一旦绝经便无生育可能。

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下转第49页)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王晓云1,卜少英2*(1.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广州 510080;2.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037)【摘要】目的 探讨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高龄产妇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护理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n =28)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 =28)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86%,剖宫产率是53.57%;对照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2.86%,剖宫产率是78.57%;2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

结论 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满意,可降低产妇剖宫产率,并减少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关键词】二胎政策;高龄产妇;剖宫产;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08.47.02本研究为明确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对56例高龄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2组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高龄产妇共56例,均在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就诊,均有自然分娩指征,无死亡病例。

按护理模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28例。

其中,研究组产妇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为(37.82±3.74)岁;孕周是37~42周,平均孕周是(40.15±1.14)周;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6~46岁,平均年龄为(37.84±3.71)岁;孕周是38~42周,平均孕周是(40.19±1.12)周;2组产妇平均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 >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胎心检测、饮食指导、体检、健康教育、助产、产后康复指导等,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孕期护理。

二胎政策下产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浅述

二胎政策下产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浅述

二胎政策下产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浅述近年来,中国二胎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产科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因为二胎政策下,越来越多的怀孕女性需要得到产科医疗服务。

同时,二胎政策的实施对产科安全产生了影响,毕竟二胎婴儿出生的风险和复杂度都比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产科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护理对策。

首先,二胎政策下影响产科安全的因素之一是高龄产妇增多。

由于中国的二胎政策允许高龄产妇生育,这意味着孕妇的年龄平均值会上升,同时还会增加许多高风险妇女的孕育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会面临许多健康风险,如妊娠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等。

因此,在二胎政策下,医护人员需要更加重视高龄孕妇的健康状况,对其进行监测和治疗,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其次,二胎政策下的第二个影响是胎儿宫内缺氧风险增加。

随着孕妇素质和孕期营养准备的改善,虽然婴儿出生体重和体格都得到了改善,但随之带来的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宫内缺氧等妊娠并发症的增加。

因此,护士应关注孕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营养支持,密切关注孕妇妊娠期体重增长、羊水量和宫内环境等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促进胎儿健康生长。

第三,由于二胎政策下婴儿数量的增加,医院和医疗资源的供给不足也是制约产科安全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护士应该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增加对产妇、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教育和普及知识,推广适宜的孕产护理模式和护理手法,并适当发挥家庭和社区护理在二胎儿童营养保健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产科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会不断增加,但通过适当的护理对策,我们可以略微减轻这种影响,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促进优生优育做出贡献。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胎高龄产妇是指在35岁及以上年龄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妇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延迟生育,导致二胎高龄产妇的比例逐渐增加。

这一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和挑战。

在生理方面,高龄产妇容易出现孕期并发症,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

而在心理方面,二胎高龄产妇可能面临着焦虑、恐惧、自责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孕期的健康发展和胎儿的生长。

对二胎高龄产妇进行心理及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她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育和育儿的信心和能力。

护理干预策略的制定也可以为二胎高龄产妇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升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产妇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孕期及产后的健康和幸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具体包括分析二胎高龄产妇的心理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

通过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验证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二胎高龄产妇的生育质量、保障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致力于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研究所得结果进行详细总结,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建议。

1.3 研究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选择再次怀孕。

然而,二胎高龄产妇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和生理挑战,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备受关注。

因此,探讨心理及护理干预在二胎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二胎高龄产妇的心理特点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她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扰,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的护理方式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的护理方式

HULI YUANDI/护理园地JANUARY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的护理方式杨铁军(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达州636150)在二孩全面开放的政策下,高龄经产妇日益增多,相较于正常产妇,高龄经产妇的难产率、剖宫产率更高,并且高龄经产妇的坐骨、耻骨、髂骨已经处于骨化状态,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极易出现妊娠合并症,为了确保高龄经产妇可以顺利分娩胎儿,提高高龄经产妇的分娩结局,需要加强妊娠期护理。

本文主要对高龄经产妇妊娠期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1常规护理医院内部在二胎政策的背景下,需要搭建二胎门诊对高龄经产妇进行高危妊娠检查,详细询问产妇的年龄、妊娠史、疾病史,早期发现高龄经产妇可能出现的妊娠风险,针对不宜进行妊娠的产妇,应该将妊娠风险告知产妇,在获得产妇以及同意下进行流产处理,如果产妇可以继续妊娠,应该对妊娠状态进行严密的监护。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告知高龄经产妇定期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做好唐氏筛查、畸形筛查等工作,在孕20-36周期间每隔28天进行检查,超过36周应每隔7天检查一次,针对存在妊娠合并症的高龄经产妇应该增加检查次数。

2心理护理许多高龄经产妇已经具备生育经验,由于初次妊娠中产检无任何异常情况出现,所以高龄经产妇在妊娠期间对产检的重视度不足,针对高龄经产妇这一心理状态,应该向其讲述高龄妊娠风险以及产检的必要性,使其严格依照医嘱进行产检。

除此之外,部分高龄经产妇在再次妊娠中担忧孩子性别,尤其期盼男孩,这就导致产妇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心理情绪,尤其害怕分娩出女性婴儿,这时医护人员影响向产妇以及家属宣传男女平等的理念,并且要告知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理解,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

另外,高龄经产妇常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胎儿窒息等合并症,在这些疾病的影响下,产妇尤其担忧母婴安全,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医护人员在患者出现负面心理情绪时,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沟237护理园地/HULI YUANDI通,据不完全统计,超过70%的高龄经产妇采用剖宫产手术,这时医护人员可以向其讲述剖宫产流程、剖宫产成熟性,使产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04-08T16:29:53.6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期作者:梁柳华关伟丽梁江霞[导读]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产妇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几率不断上升。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产二区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目的:研究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各项检查和管理的高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

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

结论: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能明显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二胎政策;高龄产妇;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49-02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产妇的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孕妇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几率不断上升。

根据临床研究,高龄产妇不仅会导致产妇自身罹患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等疾病的几率上升,还会导致其出现宫缩无力而难产的几率上升,并且发生产后感染和产后贫血的几率较高。

同时,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胎儿生产困难的情况,并且会导致胎儿窘迫症的发生率上升,新生儿窒息和畸形的发生率也会明显上升[1]。

本研究对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39.84±1.42)岁,孕周在35~40周,平均(36.79±1.75)周,产妇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21例,大专56例,本科13例,其中职员19例,技术人员14例,工人27例,农民20例,家庭主妇10例,个体户9例,国家公务员1例。

试验组产妇年龄36~44岁,平均年龄(39.46±1.56)岁,孕周在33~41周,平均(36.62±2.83)周,产妇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22例,大专54例,本科19例,其中职员33例,技术人员24例,工人17例,农民14例,家庭主妇5例,个体户5例,国家公务员2例。

两组产妇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产妇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在其分娩前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对胎儿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等。

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在孕期对疾病知识、心理干预、饮食营养、运动、日常生活护理、胎儿监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具体如下。

1.2.1疾病知识教育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恶心、呕吐和水肿等不良反应,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很容易导致其心理状态发生变化。

因此在产妇分娩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首先要为孕妇及其家属讲解高龄产妇可能会发生胎儿功能发育迟缓和早产等危险因素,让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相关因素。

同时,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妊娠期检查的重要性,让其能够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针对妊娠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变化,为产妇及其家属讲解识别的方法及应急处理措施。

另外,指导产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各种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就诊,确保正常妊娠。

1.2.2心理护理高龄产妇的对怀孕的期待较高,其在实际的妊娠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多的欣喜,但由于身体原因,其也会经常感觉到恐惧和不安,担心妊娠期间发生各种不良症状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或出现胎儿畸形,同时会担心分娩时出现难产和出血,导致其心理状态不利于正常妊娠。

另外,一些产妇会担心妊娠对自己的事业造成影响,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针对高龄产妇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必须要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措施。

其中首先要详细了解产妇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家属给予关爱与支持,医护人员和医院社工的介入心理辅导,及时给予每个产妇个性化的护理。

对于存在恐惧心理的产妇,应告知其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一般能有效避免对胎儿的影响,帮助其消除恐惧心理。

在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中发现高龄产妇均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与焦虑。

对于抑郁和焦虑的产妇,应为其详细讲解高龄产妇妊娠的相关知识,让其对自身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并为其讲解高龄产妇成功分娩的案例,让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2.3饮食营养、运动、日常生活护理在高龄产妇妊娠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对其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的干预。

其中首先要对产妇的饮食结构进行干预,让产妇注意营养均衡,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并且要保证食物热量充足,补充足够的矿物元素,并且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对于高龄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可以请营养科医生给予专业的饮食指导。

孕期检查中高血压的高龄产妇,饮食上要低盐多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同时,要知道产妇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其中主要是保证足够的睡眠。

另外,要鼓励产妇多开展简单的运动,帮助其更好地调节身体状态。

对于妊娠后出现的不适或难而控制的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1.2.4胎儿监护妊娠16周开始感觉到胎动,妊娠28周由医护人员教会自数胎动,妊娠32周后每周行胎儿无激惹试验(NST)动态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障母胎安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主要是观察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妊娠期糖尿病、早产、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见表。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高龄产妇数量因二胎政策的开放而不断增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高龄产妇的身体各项技能相对较差,其妊娠风险相对较大,其中不仅是产妇自身发生各种合并症的几率较高,胎儿出现早产、窒息、巨大儿等各种不良事件的几率也很高[2]。

针对高龄产妇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其孕期各项指标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确保血糖、血压、血脂、胎儿监护等各项指标处于正常水平时,才能让其妊娠顺利完成[3]。

针对二胎政策开放后的高龄产妇,其一般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导致其正常妊娠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主要是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首先要给予其全面的健康教育,让其对高龄产妇的认知得到提升。

同时要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确保其心理状态良好[4]。

另外,要给予其生活指导,尤其对孕期饮食营养、运动、作息、胎动等方面的指导,从而保障顺利度过妊娠、分娩及母胎生命安全。

本研究对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产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二胎政策下高龄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飞英.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09):100-102.
[2]周朝霞.围产期护理模式干预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212-214.
[3]陈瑶,王建英,莫志怀,曹建用,张悦霞. 二胎政策下产科护理风险管理[J].全科护理,2017,15(24):3039-3041.
[4]高芙蓉.助产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5,31(24):142-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