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法之句子改错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修改病句的原则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修改病句的原则
掌控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
务求全句改得妥当,防止以错改错。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
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处所有错误,就改什么处所;是什么样的错误,就用相应法子来改。
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缘由进行修改。
(二)尽可能维持句子的原意。
每个病句,一般都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表达出来的曲解了原意的过错意思。
矫正病句时,应尽可能分析并掌控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可能维持原意的条件下,将过错的处所加以造当的修改、调剂。
切忌违抗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接替原句,或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
这样做,常常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矫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擅长应用多种法子进行修改。
每个病句,几近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缘由。
这样,同一个病
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法子。
至于用哪一种法子来修改更为适合,这就要看病句自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份残缺的)删(过剩的)
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扼要)
调(不搭配、不照顾的)
总结:咱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剂语序的法子来修改就尽可能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可能维持句式或陈说者对象一致。
语文丢分知识点总结

一、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拼写错误包括词语拼写、错别字、生僻字等。
学生在写作文、填词语填空等环节中,常常出现拼写错误,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拼写错误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积累词汇,注意录取错别字和生僻字,提高拼写能力。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语法错误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结构、语法虚词等方面的错误。
学生在写作文、改错题等环节中,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语法错误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积累语法知识,提高语法水平。
三、表达不清表达不清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表达不清包括语意不明、逻辑混乱、表达啰嗦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文、填词语填空等环节中,常常出现表达不清的问题,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表达不清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表达清晰的能力。
四、文笔不佳文笔不佳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文笔不佳包括文采不佳、表达平淡、语言呆板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写作文、作文写作、填词语填空等环节中,常常出现文笔不佳的问题,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文笔不佳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积累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
五、字迹潦草字迹潦草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字迹潦草包括书写潦草、字体不工整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书写答题卡、作文写作等环节中,常常出现字迹潦草的问题,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字迹潦草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练习书写,提高字迹工整的能力。
六、考题不全面考题不全面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考题不全面包括理解不全面、答案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答题时,常常出现考题不全面的问题,导致丢分。
为了避免考题不全面造成的丢分,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多细心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七、考试心态不好考试心态不好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丢分知识点。
考试心态不好包括紧张焦虑、临场发挥差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在考试中,常常因为心态不好而导致丢分。
语文改错知识点总结大全

语文改错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法错误1. 主谓一致错误: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在数和人称上不一致,如“他们是好朋友”中的“他们是”应该改为“他们是”。
2. 动词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和语境不符,如“他昨天去了商店”应改为“他昨天去商店”。
3. 名词性从句错误:句子中的名词性从句使用错误,如“他不知道他去哪”应改为“他不知道他去哪儿”。
4. 并列句错误:句子中的并列句使用错误,如“他喜欢唱歌跳舞”应改为“他喜欢唱歌,跳舞”。
5. 形容词误用:句子中形容词使用错误,如“这个书是好看的”应改为“这本书很好看”。
6. 连词误用:句子中的连词使用错误,如“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应改为“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7. 介词误用:句子中介词使用错误,如“他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应改为“他对音乐兴趣很浓厚”。
二、标点错误1. 逗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逗号使用错误,如“昨天,我们去了动物园”应改为“昨天我们去了动物园”。
2. 句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句号使用错误,如“他是一位医生。
”应改为“他是一位医生”。
3. 引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引号使用错误,如“他说:“我爱你”。
”应改为“他说:“我爱你”。
”4. 冒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如“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学习、锻炼、休息”应改为“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学习、锻炼、休息。
”5. 感叹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感叹号使用错误,如“你真是太棒了!”应改为“你真是太棒了。
”6. 问号使用错误:句子中的问号使用错误,如“你明天去学校吗?!”应改为“你明天去学校吗?”三、拼写错误1. 汉字拼写错误:句子中的汉字拼写错误,如“他去打篮球了”中的“打篮球”应改为“打篮球”。
2. 字词通用:句子中的字词使用错误,如“他买了一台新的电视机”中的“台”应改为“台”。
3. 复合词错误:句子中的复合词使用错误,如“他们相互之间合作”中的“相互之间”应改为“相互合作”。
4. 专有名词错误:句子中的专有名词拼写错误,如“他们去了巴士站”中的“巴士”应改为“巴士站”。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上册病句修改知识点专项练习

六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上册病句修改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病句修改1. 修改病句。
⑴劳动中,大家的热情很活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春天的公园里,我们可以看到鲜艳的迎春花和悦耳的鸟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这次联欢会上表演节目的有男同学、女同学、中队长王明和李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清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我怀着愉快,喜悦的心情到少年宫去参加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②猫头鹰、燕子、蝙蝠、喜鹊都是益鸟。
③根据上级的指示,学生反复每天做两次眼保健操。
④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演唱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3.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不超过四处)(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
它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
即使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
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这百年校庆之际,“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共举“百年清华”盛典。
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清华”二字心存感慨,皆可一诉感想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
4. 修改病句。
1.每个星期六,都要风雨无阻地乘车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城这彩色的秋林啊,终于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句式转化、仿写、修辞、语法、改错、修辞)及答案(通用)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及答案(通用)一、按要求写句子。
1.外祖父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苻的东西。
(改为“把”字句)2.船长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他就开枪了!(改为直述句)3.吾矛之利,于物皆陷也。
(改为双重否定句)4.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仿写拟人句二、按要求写句子。
1.门是故乡明,我想W看到我故乡的月亮。
(改为感叹句)2.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勾起了他小吋候踢球的美好回忆。
(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3.所有人的眼睹都IJ不转睛地看着严监生伸出的那两个手指。
(修改病句)4.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你嬴。
”(改为转述句)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改写反问句)2.人的聪_与恩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成陈述句)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4.伟大的祖W是非常芙丽、富饶的。
(感叹句)四、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修改病句〉2.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W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缩写句子)3.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己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
”(改写为第三人称转述句)五、按要求修改句子。
1.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仿写修辞手法写句子)2.母亲望着我。
(扩句)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够多吗?(改为陈述句)4.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改为肯定句〉5.他进了饭厅,U光被餐桌上的那旨诗吸引住了。
(改为把字句)6.儿子骄傲地宣布:“我己经学会了看病。
打了退烧药,现在我已经好多了。
”(改为转述句)六、按要求写句子。
1.牛郎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
(改为“彼”字句)2.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它,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3.姑娘j梳她饫的黑尖发,i跟卞郎谈话。
改错技巧语文答题方法是什么

改错技巧语文答题方法是什么改错技巧语文答题方法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2.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3.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高考语文改错题技巧一、压缩法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采用压缩法,删去枝节,留下主干,就会很快发现其中的问题。
例如: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这个句子“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中“塑造人格力量”动宾搭配不当,应作修改。
二、化解法对一些语句内在关系复杂的句子,可采用分解成小步聚的形式加以化解。
例如: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外,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这个句子,我们可把“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拆开来,再分别搭配,即为“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努力发展节约用水”,就比较容易看出后半句的搭配问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型归纳及答题方法

语言文字运用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语文、英语等科目中,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考试中,针对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归纳及答题方法,对于提高考生的答题效率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归纳及答题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的归纳语言文字运用题型主要包括语法填空、词汇运用、改错、选词填空、翻译等多种题型。
每一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要求,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练习。
1. 语法填空: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和语法规则,在指定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整个句子通顺、准确。
这类题型考察了考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 词汇运用: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搭配规则,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使句子表达准确、地道。
这类题型考察了考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改错:要求考生在句子中找出并改正错误的地方,使句子表达准确、通顺。
这类题型考察了考生对语法和词语用法的掌握能力。
4. 选词填空: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使整个句子通顺、意思连贯。
这类题型考察了考生对词语用法和语境的理解能力。
5. 翻译: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句子,进行正确、流畅的翻译。
这类题型考察了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答题方法针对不同的语言文字运用题型,考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答题方法,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题目,并且达到较高的准确率。
1. 语法填空: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上下文,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语境。
根据句子的语法和逻辑关系,在知识储备和语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使整个句子通顺、准确。
2. 词汇运用:考生在答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词语的搭配规则,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空格。
此时,考生应该根据所学的词汇知识和语感,在不同词语之间进行准确的选择,并且保持语境的连贯性。
3. 改错:考生在答题时,需要仔细阅读句子,找出并改正句中的错误,要求考生对语法和词语用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句式转化、仿写、修辞、语法、改错、修辞)(带答案)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带答案)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屋顶尤其难刷,蘸/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2.他疋到了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他难以回转身来。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3.周瑜大吃-•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4.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木中攀缘、穿行。
(仿写.补充完整。
)云朵在天空飘荡,就像O二、按要求修改句子。
1.八次单元考试卷子彼我们复习过了。
(被字句转把字句)2.语文书中的课文被我们学完了。
(被字句转把字句)3.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被我们背完了。
(被字句转把字句)4.跳绳和踢毽子被我学会/。
(被字句转把字句)5.课文中的生字被我弟弟抄写了一次。
(被字句转把字句)6.小芳彼-•阵铃声惊醐了。
(被字句转把字句)三、句子加工厂。
1.哥哥嫂子待他很小好。
(改成反问句)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3.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改为夸张句)4.王母娘娘十分愤怒。
织女私自下天庭和+郎成亲。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四、按要求写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缩句)2.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片云在天边浮着。
(用加点的字写句子)3.将军对战士们说:“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改为转述句)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会有保障。
(修改病句)五、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I•里,前后左右1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改为双重否定句)2.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改为转述句3.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做笔记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4.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修改病句)六、按要求写句子。
1.蝴蝶6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改为陈述句)2.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天上午刮了一天的风。 (“一上午”等于“一天”?这显然是错误的。) 南京是我国六大古都。 (“六大古都”应包括6个城市,而“南京” 才是一个城市,这怎能等同起来呢?)
12.关联词使用不当
指的是前后两个分句和所用关联词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改法:记常见关联词,照样使用。 例如:
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成绩再好”是一种假设,后一分句“也”表 明结果;全句应为假设关系复句,“虽然”应改 成“即使”。) 我们全班同学不但尊敬李老师,而且其他班级的 同学也尊敬他。 (“不但……而且”….”连接主语不同的两个 分句,“不但”应放在第一分句的主语之前。)
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老师像狐 狸”有讽刺的意味,不合适。) 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牺牲在孟良崮战役 中。(张灵甫是反面人物,而“牺牲”一词有 褒义,不恰当。) 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星期到美国去了。(缺少主语) 寒冷的冬天。(缺少谓语) 同学们参加。(缺少宾语) 他笑得。(缺少补语)
2.用词不当
指句子中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也许是因为词义范围不当,或是 轻重不当,或近义词使用不当,或应用对象不合适。例如: 改法:换合适的词 例如:
小明助人为乐,大家都在赞颂他。(大词小用。) 来客人了,冷静的草原热闹起来了。 (词使用范围不当。“冷静”一般形容人的感情、 情绪,不能形容环境。) 我家洗衣机坏了,王叔叔一会儿就把它治好了。 (使用对象不恰当。“治”一般用于人或动植物、 环境,机器应该是“修”好了。)
13.修辞不当
句子中修辞手法应用不当,如比喻不贴切、夸张过分等。 改法:改关键词 例如:
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潮水般地涌向终 点。(“八名运动员”怎能形成“潮水”般的 气势?太夸张,况且把运动员比成野马也不太 合适。) 大海蓝得像蓝墨水一样。(比喻不恰当。)
14.褒贬不分
写句子时,不注意人物的身份、立场,用词不当,感情色彩错 位。 改法:改关键词 例如:
9.不合情理
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 改法:改合理 例如:
荷花在春风中点头微笑。 (“荷花”开在夏季,怎能在“春风”中点头? 不合乎自然规律。) 农民们 冒着凛冽的寒风 在田里 收割麦子。 (在寒冷的冬天,哪里会有成熟的麦子呢?)
10.归类不当
把不属同类的、同一性质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而造成逻辑混乱。 改法:删除 非同类 或错误归类 例如:
小雁和小纹 放学后 到她家写作业。 (“她”指的是谁?到底去谁的家?)
7.前后矛盾
指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不统一,自相矛盾。 改法:删除或修改矛盾的词 例如:
全班同学都已到齐,只有小强,一人未到。 (“已到齐”和“”一人未到”相矛盾。) 我估计 那钱 一定 是他偷的。 (“估计”表示猜测,不能肯定;而“一定” 则语气相当肯定,两者相矛盾。)
3.搭配不当
这里的搭配不当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词语搭配不当,另一 种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改法:换合适的搭配 例如: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远大的理想。树立 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秋天的北京”和 宾语“季节”显然搭配不当,地点怎能是时 间呢?)
4.词序混乱
武夷山风景优美,景色秀丽。 (“风景优美”与“景色秀丽”是一个意思,可省 略—一个。) 眼前的一切使他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往事”即指过去发生的事,和“过去的”重 复。) 他想起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6.指代不明,概念模糊
句中所用代词(如我、你、他、这、那等)指代不明确,造成意思 不明确,含糊不清。 改法:换明确的词 例如:
指句中词语没按一定顺序序排列,使句意表达不清楚。 改法:改变顺序 例如: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陆续”应放在“有人”前面。) 展览室里展出了各种各样同学们做的模型。 (“各种各样”是“模型”的修饰词,应连在 一起,放在“同学们做的”后面,作宾语。)
5.重复哕嗦
指句中使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显得累赘。 改法:去掉 例如:
语文语法之句子改错帖吧-蚂蚁堂QQ群237925995
修改病句时要注意:
1. 缩句,先判断主干,再判断支干。 2. 不能改变原意。 3.做最小范围的修改。 4. 改完重读检查。
病句的类型及修改
1.句子成分残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句子的一个成分,使句意表达不清楚。 改法:补完 例如:
书包里装着 语文书、数学书、练字本、音乐书 等书籍。 (“练字本”不属于“书籍”类。) 柜台上摆满了黄瓜、西红柿、冬瓜、西瓜、茄子 等蔬菜。 (“西瓜”属于水果类,不是蔬菜。) 柜台上摆满了黄瓜、西红柿、西瓜等蔬菜。
11.大小概念并列
对句子中词语概念的范围划分不清,以至概念模糊,句意不明。 改法:删除 错词 或 修改范围 例如:
8.一个动词两个宾语
在句子中主语的一个动作却出现了两个动作对象,以致动宾搭 配不当。 改法:删除多的或添上动词 例如:
爸爸急急忙忙地穿上衣服和领带。 (“衣服”是“穿”,“领带”却是要“系”或 “打”,不能“穿”。) 休息时,我喝了一瓶 汽水和苹果。 我喝了汽水和苹果。 (“喝”只能针对“汽水”,而不能是“苹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