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技术综述
污水处理技术综述

污水处理技术综述一、绪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问题变得愈发严重,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各种新技术相继涌现。
这篇文章主要对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最早被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之一。
主要是利用氧化、还原、沉淀等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转化,达到净化的目的。
但是,化学处理技术的污泥产生量大、处理成本高、操作条件繁琐等问题,使得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由于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经济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技术。
四、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固液分离、膜分离等方式,将污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分离。
其主要缺点在于无法将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只是将其分离出来,所以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五、吸附处理技术吸附处理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将吸附剂与污水接触,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将污染物附着在吸附剂上,并随着吸附剂的分离而得到清洁水。
但是,这种技术的吸附剂选择极为重要,若吸附剂选择不当,其处理结果可能反而更糟糕。
六、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是以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污水处理技术。
通过电解池、电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降解。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污泥产生少等优点,但基于电化学反应本身的特性,该技术也存在能量消耗大、金属消耗等问题。
七、预测未来污水处理技术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涌现,高效、经济、环保是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比如,新型材料的应用、生物技术与膜技术的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融合,将会在未来的污水处理技术中起着关键作用。
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
近些年来,各种污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本文将对当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
一、生物法生物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它是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和矿物质的过程。
生物法包括生化法、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等。
1.生化法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将废水通过生物反应器(反应釜)中的一种生物负荷中,利用微生物将其中的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2.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将污水通过装有活性菌层、过滤介质的滤池中,将其中的污染物分解。
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因为需要设立滤池,所以占地面积较大。
3.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利用菌群降解废水的有机物。
这种方法处理速度较快,处理效果也很好,但是需要对菌群的控制比较严格,负荷也不能过大。
4.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作用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人工湿地能够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人工湿地需要设立比较大的面积,投资成本较高。
二、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力学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易行,处理效果也比较明显。
物理法包括SBR法、MBR法、过滤法等。
1.SBR法SBR法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搅拌活化和分离固液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污水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省去了添加沉淀剂等一些化学处理方法。
2.MBR法MBR法是一种利用膜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就是将污水通过膜的过滤,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分离。
这种方法不仅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比较好,而且对处理后的污水有比较高的再利用价值。
3.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对污水进行过滤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法通常分为压滤、砂滤、空气滤等不同的过滤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砂滤。
水处理技术资料

水处理技术资料1. 概述水处理技术是一系列的处理方法,旨在改善水质以满足特定用途的需求。
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及其原理和应用。
2.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使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氯化铝、硫酸铁和聚合铝等。
沉淀法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和有机物等。
3. 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水处理方法,通过将水通过过滤介质,如砂石、活性炭和陶瓷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
不同的过滤介质具有不同的过滤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方法,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将水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5. 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将水中的离子与固体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发生交换,达到去除水中的溶解离子的目的。
离子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软化水、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和处理含盐废水等方面。
6.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光能和催化剂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常用的光催化剂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
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无二次污染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7.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通过活性炭对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氯和臭味等进行吸附去除。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广泛应用于水质净化和脱色等领域。
总结:水处理技术是为保证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而必需的。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包括沉淀法、过滤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光催化技术和活性炭吸附法。
这些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方法,以提高水质和保护环境。
水处理技术论文3篇

水处理技术论文第一篇:水处理技术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水处理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水处理技术是针对自然水源中存在的各种物质成分和微生物而设计的技术,目的是使水资源符合人们的各种要求。
本文将从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水处理技术的种类、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以净水为目的,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去除与净水目标不符的杂质,提高水资源的水质,达到令人满意的水质标准。
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初级处理、深度处理和高级处理。
初级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包括筛分、砂滤等。
深度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无机杂质和微生物,包括活性炭吸附、半透膜过滤等。
高级处理则是在深度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水质要求,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氧化等。
二、水处理技术的种类水处理技术的种类非常多,常用的主要包括:自来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污水处理等。
其中,自来水处理主要是针对自来水厂采集的河水、湖水、地下水等进行的水质处理,以使其水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中水回用处理主要是对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后回用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污水处理主要是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环境中,以达到环境容量的要求。
三、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半导体制造等方面。
其中,饮用水是水处理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水处理过程包括预氧化、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以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制药工业、食品工业等则是应用水处理技术制取所需的水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需要通过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以避免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对水资源消耗的增加,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重要。
各种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完善,势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处理综述

水处理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
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
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随着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氮、磷等营养盐问题和国家环保局对污水排放标准一步步提高,沿用了许多年传统的“一级处理”及“二级处理”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高浊度和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处理工艺流程长,系统庞大,而且还散发大量臭气。
运营者要想达到最新排放标准,需要从新再投入高额的资金扩建原有污水处理系统,加大占地面积使用和高额的污水处理设备及高额后期维护费用,然而,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回用技术系统(如活性炭过滤、微孔过滤、渗透膜净化等技术系统)投资高、后期维护运行费用高,太多的运营者难以承受。
以下来我们详细介绍几种水处理工艺:中文名SPR深度净化污水处理系统目录1概念▪基本概念▪相关概念2处理工艺▪催化电解▪机械处理▪污水生化3三级处理4方法原理5排污标准▪沉淀过滤▪硬水软化▪活性炭▪去离子法▪反渗透法▪超过滤法▪蒸馏法▪紫外消毒▪声波处理▪生化法▪离子交换6处理方式7油的测定▪概要▪注意事项8正渗透▪新途径▪渗透吸附▪纳米薄膜▪蛋白质膜9水藻处理▪水藻属性▪处理方法10处理设备▪软水机▪纯水机▪净水机▪纳滤膜机11设备挑选12优化方案13设备14生活水15锅炉水1概念编辑基本概念水处理设备英文:water treatment简单讲,“水处理”就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
水处理技术综述

水处理技术综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带来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给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水处理技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会就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
第一章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水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杂质、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水源的净化、废水的处理等多个领域。
在水处理的基本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步骤:预处理、净水、消毒和再处理。
其中,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的大量悬浮、沉淀和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
而净水则是为了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菌类、氨氮、总磷等难以去除的物质;消毒则是为了达到杀灭细菌等杂质的目的。
最后再处理则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净化处理了的水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利用。
第二章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水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四个主要分类方法:1. 生物水处理技术生物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膜反应、微生物代谢等生物作用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方式。
这种水处理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和一般性工业废水等。
2. 物理水处理技术物理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了过滤、吸附、沉降、气浮和超过滤等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利用了不同的物理原理,如颗粒大小、密度和分子速度等,来实现水处理的目的。
3. 化学水处理技术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品,如氯气、次氯酸钠、硫酸铁等,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水处理技术适用于水质污染较严重、有机物及总磷和氨氮较高的水处理。
4.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工艺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膜过滤方式,可以达到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水处理技术总结范文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资源,但随着人类的迅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水的治理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水处理技术作为目前最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手段之一,其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水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水处理技术进行总结。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物质将水中多余的离子、悬浮物或胶体颗粒从水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调整水中某些无机物质的浓度和pH值,使这些物质形成不易溶于水的沉淀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种方法经济、简单、可靠,对于一些低浓度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泥土颗粒等比较有效。
二、生物净化法生物净化法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以及微生物膜技术等。
好氧生物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生物法之一,通过一定控制条件下的生物氧化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并改变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来抑制细菌生长。
厌氧生物法则是利用厌氧微生物代谢中产生的复杂物质代替空气等媒介进行分解反应,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微生物膜技术则是将厌氧或好氧微生物固定在一定载体上构成生物膜,形成新的净水流程。
三、吸附法吸附法是指将固体吸附剂与水中污染物起到相互吸附的作用,使污染物分子从水中向固体吸附剂表面转移的方法。
常见的固体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天然沸石等。
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发达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化学活性等优点,在多种污染物治理中都有优异的性能,具有吸附效果好、使用简便、多用途等特点。
而离子交换树脂则可对水体中的离子交换实现重吸、解吸,并可回收利用,是治理高浓度金属离子及放射性核素污染的一种有效技术。
四、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指应用过硫酸盐、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或还原剂,使得氧化还原体系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被氧化、降解、还原或沉淀的方法。
其中过硫酸盐具有效率高、速度快、投剂量小的特点,适合在工业废水、化学废水等处置上。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引言:污水处理是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废水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污水处理文献,探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初始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工艺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去除,以减少后续生物和化学处理过程的负担。
物理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混凝沉降等过程。
这些方法的效率受到了容量限制和处理效果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废水格栅的过滤细度和增加沉砂池的面积,可以提高物理处理的效果。
二、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污水处理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并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和植物处理等。
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混合并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固定化生物膜则利用固定在介质上的微生物膜将有机物进行降解。
植物处理则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来净化废水。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生物处理方法,如厌氧颗粒污泥法和好氧颗粒污泥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三、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和消毒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病原体。
絮凝剂通过与污染物结合形成絮凝物,使其易于沉淀和去除。
消毒剂则能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沉淀和消毒等。
然而,化学处理方法存在着药剂成本高、处理过程复杂以及与生物处理方法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化学处理方法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四、挑战与发展方向:尽管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废水中新型污染物的出现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如抗生素、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其次,废水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较高,如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处理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各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水处理技术在工业、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从水处理工艺、水处理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阐述了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对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水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处理水处理技术国内外水处理发展现状1.引言随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了地球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等污染问题,使人类面临地球环境恶化和可用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
地球水资源虽丰富,但其中海水约占97%,冰川水约占2%,地面和地下淡水的总量仅占总水量的0.63%[1-2]。
世界许多地方淡水资源贫乏,而水污染进一步减少了可用淡水资源,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必须对水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而正确掌握和合理利用现有水处理技术并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水中一些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质的过程,是为了适用于特定的用途而对水质进行的调理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
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应用产业。
按照水体的来源,水处理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自然水体进行处理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即给水处理)。
另一类是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使其中的污染物浓度达到自然界能承受的范围,再将其排放回大自然中(即污水处理)。
目前,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等;化学法包括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絮凝法等;生物方法则包括需氧法,厌氧法等。
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从中选择多种组合成能够达到处理要求的工艺流程。
2.水处理技术应用领域水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海水与苦咸水淡化、工业用水处理、中水回用、市政废水处理及饮用纯净水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简介海水与苦咸水淡化以及工业水处理技术两个方面。
2.1海水与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技术也称海水脱盐技术,是分离海水中盐和水的过程。
图1 [3]列出了海水淡化法的不同分类,其中除溶剂提取法和气体水化物法外,大多数已实际应用。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闪蒸法和反渗透法。
图1 海水淡化方法的分类国际海水淡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各种海水淡化技术共存互补、并行发展。
多级闪蒸的研发重点是新材料的应用、级间抽汽和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反渗透海水淡化的研发重点是高性能反渗透膜、新型预处理技术的开发和传统预处理技术的完善、大型高压泵与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与完善等。
这些研发形成了各种海水淡化技术共存互补的格局;(2)工程规模日趋大型化。
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使国际海水淡化工程不断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海水淡化厂的规模已从最初的几百吨/日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吨/日,且单台设备的产水量迅速增加;(3)成本日趋降低。
技术进步、规模大型化以及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使海水淡化的成本逐步降低;(4)海水淡化与资源利用逐步形成产业链。
海水淡化工程与发电厂相结合,利用电厂余热回收淡水和进行后续卤水综合利用,正在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
2.2工业用水处理工业水处理[4]包括循环冷却水处理、锅炉给水处理、油田水处理、工业和城市废水处理等。
在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70-80%,其中冷却水又占工业用水的80%左右。
工业用水处理[5]技术主要包括膜分离法、絮凝法、氧化法以及综合处理法。
膜分离法被公认为20 世纪到21 世纪中期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
它具有无相变、常温操作、能耗低、设备简单、卫生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絮凝法主要用来降低水的浊度、色度等感观指标,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工业用水处理应用最广泛的絮凝剂为无机高分子型絮凝剂,具有凝聚性好、絮凝体形成速度快、密集质量大、沉降速度快等优点,而且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价格低廉。
它在技术上经历了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从单组份到多组份、从一般功能到特殊功能或多功能的发展过程,品种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氯硫酸铁、聚合氯化硫酸铁铝等。
由于工业水的复杂性,任何单一的技术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必须注意开发和应用水处理的综合技术, 进行集成化研究,如化学-物理结合,化学-生物结合,物理-生物结合等,以谋求高效、低耗、环保的新型处理技术[6]。
3. 水处理国外市场概况从技术方面讲,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包括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超声水处理、绿色水处理剂和臭氧氧化等。
其中,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蒸馏法为主。
反渗透法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污水处理在发达国家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如日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对污水处理给予了较大的投资,特别是新加坡并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是采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
国外对污水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建造污水处理厂,实践证明建造污水处理厂是解决水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污水处理厂最多的国家,平均5000 人就有1座污水处理厂,国外城市都在为污水处理普及率达到100%而努力,推广低能耗高性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提高水处理排放的标准[7]。
4.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4.1 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水处理引进吸收了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絮凝加药的自动化水平,开始了提高水质和微污染水源处理技术的发展,消毒剂广泛使用并呈多样化趋势,供水管网水质实现了自动检测,常规水处理技术得到加强[8]。
目前,对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水源污染的生物预处理技术及臭氧活性炭等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在向实用化发展中,小型膜处理设备也已应用于高品质饮用水处理系统之中。
目前我国工业循环水处理上主要以投加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为手段来控制水的腐蚀、结垢和微生物黏泥。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缓蚀剂20世纪60年代以采用铬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由于毒性大,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到环境保护的限制逐渐为磷酸盐所取代。
然而,近年来由于磷的随水排放又引起了水域富营养化而产生“赤潮”公害,各国已纷纷提出禁磷或限磷要求[9],因而有机系列的钼系、钨系、硅系等无公害水处理缓蚀剂相继得到开发并逐渐推广应用。
阻垢剂方面,曾用木质素、淀粉类及腐植酸类,目前应用最广的为有机磷酸盐和高分子聚羧酸类。
杀菌剂方面早期如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等最为普遍,后来又发展了二氧化氯等[10]。
然而氯消毒后产生的副产物THM3(三卤代甲烷)现已确认为致癌物质,因而目前使用的杀菌灭藻剂已扩大到臭氧、过氧化氢等非含氯的氧化型杀菌剂以及以季铵盐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为代表的非氧化型杀菌剂。
在废水处理上,目前主要采用中和、沉淀、曝气、生物处理、混合稀释和过滤等手段,处理的目的是基本满足排放水质的要求,但总体处理率并不高。
5.2 当前我国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缺少完整学科的支持表现在:一是当前水处理技术与工程的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早期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内容已不符合“将水质不合格的原料水加工成符合标准的产品水”的现代水处理观念,原来给水处理与废水处理所存在的明确界限已消失了,并且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学科的知识不能满足水处理实践的要求。
二是参与水处理工作的主体力量是早期的给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和化工专业的人员,尚没有能全面掌握给排水和废(污)水处理技术真正意义上的水处理技术与工程专业人员,原有的专业设置格局并未随水处理实践而变化[11]。
三是水处理越来越摆脱原来注重结构工程,依赖水力学的传统内容,形成了以改造原有水质的工程特质,特别突出了“水质” 的概念,所解决的问题成了如何在水流条件下,发挥水处理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最佳水处理效果。
很明显,水处理的发展正向着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水处理效果的方向发展,需要从相关学科中汲取精华,并以独特的形式去发展,原有的基础学科已支撑不了水处理技术和工程的发展。
(2)缺少先进水处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的水处理技术发展缓慢并且相对落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比较大的,这从水的利用水平上可见一斑。
据估计,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到40%[12]。
水处理技术落后,水处理产业弱小,研究力量薄弱,导致水的有效利用水平低下,使得在有限的水资源使用上不能发挥水处理技术应有的作用。
节约用水技术不发达的现状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缺水形势的恶化。
从企业竞争状况分析,国内水处理企业众多,但经营理念严重滞后,市场观念淡漠,研发动力和能力不足,营销手段单一,信息化水平低,低层次和非市场因素层面的竞争异常激烈,从而加剧了我国企业水处理技术的落后。
(3)水源污染严重全国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水库、湖泊由于富营养化藻类滋生而污染严重。
近些年,随农药用量的增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水体污染有由点向面、由干流向支流扩展的趋势。
水源污染增加了水源选择的难度和处理难度。
5.展望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其处理过程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环境、材料、化工等多种学科,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开发出能耗低、操作简单、运行经济、安全高效、没有二次污染的方法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率先应用于航天工业的高技术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已经显示出其强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由于反渗透工艺对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盐、微生物、热源、胶体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发展与推广很快,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医药、化工、电子等领域。
从市场方面考虑,考虑到技术发展的缓慢,国际大公司开始重视技术服务,甚至包括向客户提供与水相关的完全解决方案,水处理相关的技术服务已经成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对我国而言,行内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开发的重视和投入,建立水处理技术完整学科的支持,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重视先进经营理念的学习和引进,加强技术服务水平,从而强化自身的竞争水平。
参考文献[1] 黄维生.浅谈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J].西南给排水,2005,3(5):18-22.[2] 季泰.我国水污染状况与防治[N].城市地质.2007,22(12):132-137.[3] 阮国岭,冯厚军.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0):86-90.[4] 刘秋改.工业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与技术进步[J].机械管理开发,2005,(2):50-51.[5] 贾亮,李真.磁化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23(1):59 -64.[6] 杨文忠,唐永明.循环冷却水处理新化学药剂的发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0,3 1(6):1-4.[7] 邱建华,浅谈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J].江西化工,2012.[8] 时桂杰.光催化氧化处理水中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8,(3):1-4.[9] 王翠,史佩红.电化学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4,21(1): 49-53.[10] 吴桐,姜创,刘军海.污水处理絮凝剂的研究现状[J].化工科技市场,2009.[11] 张育新,康勇.絮凝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02,21(011),799-8 04.[12] 杨威.美国水处理化学品市场现状与展望[J].工业水处理,1998,189(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