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常见方法文献综述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常见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常见方法一、前言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严重的水污染使水资源不能进入良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所以,污水处理的进程和深入已迫在眉睫。

目前,各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的水环境污染。

因此,根据城市规模,建立一套与自己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控制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方针、政策、标准和法规,同时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污水处理厂,就成为防止因水资源短缺而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是城市水处理控制、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工作。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

水源不足、水体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缺水问题更为突出。

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所的得到的水进行回用正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按照污水处理后的功能要求,污水处理分无害处理系统(即达标排放)和再生回用处理系统(即可供专指用户使用)两类。

城市污水处理应在安全环境下正常进行,而且要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目前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普通曝气法、 A B 法、 A /A /O法、氧化沟法、 S B R 法、 A /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

处理效果均可使出水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 -1996 )。

2 .1 普通曝气法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普通曝气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

传统普通曝气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

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 B OD5 ,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综述,探讨其发展现状、主要技术及未来趋势。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巨大,且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亟需发展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三、主要污水处理工艺1.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实现污水的净化,如格栅拦截、沉淀、过滤等。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

2.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等。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中和、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等。

4. 自然处理法:自然处理法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对污水进行净化,如稳定塘、人工湿地等。

这种方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受气候等因素影响。

四、主要技术及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

例如,膜生物反应器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等。

这些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五、未来趋势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将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另一方面,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和处理能力。

此外,还将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推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篇一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概述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主要技术,并对其工艺特点、运行机制、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和综述。

一、引言城市生活污水主要由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类污水组成,包括洗浴、洗涤、厨余及冲厕等污水。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发展历程及现状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从简单的物理沉淀到生物处理,再到现在的综合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技术不断升级和完善。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法以及它们的组合工艺。

三、主要污水处理工艺及特点1. 物理法:主要通过格栅、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操作简单,但去除污染物的效率较低。

2. 生物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它们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处理效率高且成本较低。

3. 化学法:主要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等过程,能够有效地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

4. 综合处理系统: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形成综合性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更全面地处理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

四、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机制不同工艺的运行机制各有不同。

以生物法为例,活性污泥法是通过曝气等方式提供氧气,使微生物在污泥中繁殖并吸附有机物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则是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利用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而化学法则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五、实际应用及效果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生物法因其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法则能够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简版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简版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污水处理文献综述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技术,旨在控制和减少污水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变得越来越关键。

该综述旨在从文献角度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包括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使用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床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与微生物接触,使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固定化床则是将微生物附着在固定的载体上,利用生物膜来去除有机物。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固液分离、沉降和过滤等。

固液分离通过将废水通过筛网或沉淀池,使固体颗粒和液体分开。

沉降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固体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体液分离。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砾等)过滤废水,去除悬浮固体和颗粒。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沉淀和中和等。

氧化通过投加氧化剂来使有机物氧化降解为无害物质。

沉淀通过投加沉淀剂使悬浮固体和颗粒物沉淀下来,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中和则是通过加入中和剂来中和废水中的酸碱度,使其达到中性。

新兴污水处理技术生物膜反应器(MBR)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处理和物理处理的技术,其中废水通过微孔过滤膜与微生物接触。

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水质产率,能够更好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固体。

MBR技术在最近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来实现物质的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纳滤和反渗透。

纳滤适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反渗透则适用于分离溶解于水中的物质。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无需化学药剂和操作简便的优点。

它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较少的副产物。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改进,对于改善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应用,分析其优缺点,为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城市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生活废水、雨水及初期径流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因此,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对于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1. 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如格栅截留、沉淀、气浮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处理效果有限。

2.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等。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成本较低,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方法。

3.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如中和、混凝、氧化还原等。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好,但成本较高,适用于特殊污染物的处理。

4. 自然处理法: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处理污水,如人工湿地、稳定塘等。

这种方法成本低,但对场地要求较高。

四、各工艺的优缺点分析1. 物理处理法:优点是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缺点是处理效果有限,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2. 生物处理法:优点是处理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缺点是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较大,对某些特殊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有限。

3. 化学处理法: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成本较高,易产生化学污泥。

4. 自然处理法:优点是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受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五、工艺改进与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未来,将更加注重工艺的环保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2024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范文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篇一摘要:本文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背景与意义,然后概述了目前主要的处理技术及流程,最后探讨了工艺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为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处理这些污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仅关系到水环境的改善,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研究并优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背景及意义城市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商业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不仅可以改善水环境质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及流程1. 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格栅拦截、沉淀、气浮等工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

2.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3.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处理的形态,如中和、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等。

4. 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对经过初级和二级处理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如脱氮除磷、高级氧化等,使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四、工艺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1. 工艺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到污水处理中。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改善活性污泥的吸附性能,提高生物膜法的处理效率;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

2.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保护。

一方面,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药耗;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处理和回用技术,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文献综述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文献综述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文献综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其中如何将污水处理好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污水处理厂要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合理、有效、经济处理以达标排放。

目前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A/O 法、A/A/O法、氧化沟法、SBR法、MBR法等。

本文将介绍A/A/O法、氧化沟法、SBR法及MBR法的组成和优缺点。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经济的稳定性就不能忽视环境保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重中之重则是城市水污染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所以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由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源源不断,其中一个重点与难点就是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环境的严重污染,这也成为了社会发展路途中的一个严重的阻力。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环保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福祉的问题。

为了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加强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对水体环境的保护,以创造更好的发展和生活环境,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加大力度。

为了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后能够正常运行,国家采取得颁发是在水价中加收排污费。

当时,100多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立项,按照我国水域分布特点和发达沿海城市及新增的发达区域集中污水处理能力要达到2000×104m³/d和“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城市都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目标。

目前,国内的600多个市级行政区中,大约有100多个城市有300多座不同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其中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大约10%,全国17000个建制镇,基本上没有排污处理工程。

目前世界上污水处理的局面是,排水系统逐步在发展和完善,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

减少城市污水中氮的排放对控制富营养化及改善水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效脱氮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的难点之一。

2、国内外研究现状现行主流的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主要可以按时间和空间分为2大类, 其一是属于按时间顺序分布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 典型代表是序批式反应器。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

污水处理文献综述引言:污水处理是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废水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污水处理文献,探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初始阶段,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工艺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去除,以减少后续生物和化学处理过程的负担。

物理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包括格栅、沉砂池和混凝沉降等过程。

这些方法的效率受到了容量限制和处理效果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改进废水格栅的过滤细度和增加沉砂池的面积,可以提高物理处理的效果。

二、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污水处理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并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和植物处理等。

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混合并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固定化生物膜则利用固定在介质上的微生物膜将有机物进行降解。

植物处理则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来净化废水。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生物处理方法,如厌氧颗粒污泥法和好氧颗粒污泥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和研究。

三、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絮凝剂和消毒剂,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病原体。

絮凝剂通过与污染物结合形成絮凝物,使其易于沉淀和去除。

消毒剂则能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絮凝、沉淀和消毒等。

然而,化学处理方法存在着药剂成本高、处理过程复杂以及与生物处理方法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化学处理方法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四、挑战与发展方向:尽管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废水中新型污染物的出现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如抗生素、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其次,废水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较高,如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处理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污水处理文献综述倪罗意环工07021.引言:21世纪是水的世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的加剧将对21世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严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10个,而在不少城市缺水的同时,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却逐年递增,近2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和产业密度向城市空间转移,生活水平和工业活动强度不断提高,水需求量也随之飞速增长,使许多城市供水紧张,城市水污染及水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并对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污水量以每年6. 5%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资金、能源等的限制,城市污水处理率还很低,仅为10%左右,并且现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仍有部分不能正运转。

城镇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有关部门出台技术政策,提出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达标排放的工业区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届时,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5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将不低于70%。

在此前提下,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建造城市污水处理厂被证实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而研究新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处理后的水和泥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使城市污水处理事业成为一种自然资源再生和利用的新兴工业,是解决水污染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重点在于降低能耗、改善出水水质、减少污泥量、简化与缩小处理构筑物的体积、减少占地、降低基建与运行费用、改善管理条件等.可以预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在水污染的研究和水污染的控制应用方面不断拓宽与加深,诸如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基础学科和理论,以及化工技术、生物技术、生态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控遥测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污水处理现状而言,污水处理技术市场需求相当大.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仍为重点,也是难点;工业废水治理开始转向全过程控制,单独分散处理转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质控制指标越来越严;由单纯工艺技术研究转向工艺、设备、工程的综合集成与产业化及经济、政策、标准的综合性研究;污水再生利用提上日程;中小城镇污水污染与治理问题受到重视. 因此采用高效、低能耗、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方便的处理工艺应是优选方案,它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为之奋斗的目标。

2.两种传统工艺①传统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自1914年由Arden和Lockett开创至今,已经过90年的发展与实践,在供氧方式、运转条件、反应器形式等方面不断得到革新和改进[2].最早出现的传统活性污泥法(CAS)属于推流式曝气池,由于靠近池子进水口的基质浓度高于出口端的基质浓度,而最初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这种需氧量的变化,结果造成了一些部位氧的不足.为改进供氧不均匀的缺点,1936年将均匀曝气的方式改为沿推流方向逐渐曝气的方式,大部分的氧量在基质去除相当快的进水端输入,而以内源代谢和衰减为主要反应作用的出水端仅需少量的氧,这也就是传统活性污泥法比较标准的形式——逐渐曝气活性污泥法(TAAS).活性污泥法的另一个变种——阶段曝气法于1942年出现.阶段曝气法(SFAS)又称多点进水法,进水分成几股,然后几股废水从曝气池的不同点进入,从而使需氧量的后分配均匀.在污泥同原水混合前,使污泥进行再曝气的另外一种发展形式.为了避免在推流式曝气池中因基质浓度梯度造成的微生物不适应,使微生物群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到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CMAS),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梯度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细菌絮体生长,不利于丝状菌生长的环境,污泥的沉降和密实性都很好,但是由于基质梯度的变化使系统容易受有毒物质的干扰.为了克服其他几种改进型式的缺点(必须处置大量的污泥,流程的运行控制要求严格),出现了延迟曝气法(EAAS),由于有一个完整的细胞平均停留时间,所以,稳定程度相当高,然而由于经济问题的限制,它仅用于废水浓度低的小型设施.另外,还出现了纯氧曝气法、深井曝气法等.总的说来,活性污泥法的主要优点是能以相对合理的费用得到优良的出水水质,这是因为排放之前细胞物质就从废水中去除;主要缺点是可控制性差.要达到期望的水质,往往需要复杂的操作技能,提高微生物对环境和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生化操作及运转管理的复杂性是革新活性污泥法的目的.②生物膜法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微生物来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但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处于悬浮生长的状态,所以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又称为悬浮生长系统.而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则附着在某些物质的表面,所以生物膜法处理系统又称为附着生长系统.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废水与生物膜的相对运动,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两相的物质交换,并在膜内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使废水得到净化.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是废水处理的2个主要方法,与微生物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它有以下优点[2]:由于存在许多硝化细菌,因此具有较高的脱氮能力;生物膜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包括好氧菌、厌氧菌、真菌和藻类等,使其在去除污染物方面具有广谱性;大量的微生物生长占据了整个反应器的空间,单位体积的生物量远比活性污泥法高,因此单位体积的处理能力也大;膜法中的微生物的食物链比活性污泥法长,产生的污泥大都被生物消耗,因此剩余污泥小;系统维护方便,能耗低,无须污泥回流;该系统的微生态复杂,对水力和有机负荷变化的承受能力强,操作稳定.3.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兴工艺的比较①AB法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Adsorption Bio-degradation)的简称,是联邦德国亚琛大学B.Bohnke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传统两段活性污泥法(Z-A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工艺,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在技术上有突破.AB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活性污泥法,具有一定的特色,BOD5,COD,SS,氮磷的去除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且可节省基建投资约20%、能耗15%左右.其突出的优点是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很强,对pH和有毒物质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缓冲作用,并能破坏络合化学污染物而去除COD和BOD5,特别适合处理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如纸浆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和印染等工业废水.另外,A段和B段可以分期建设,适合污水浓度高、具有污泥消化等后续处理设施的大中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污泥产量较高,不适合于有脱氮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工艺在我国一些城市已有应用,如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16)②SBR法SBR法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它是一项既古老又年轻的污水处理技术.世界上第一个间歇式运转的工艺是英国工程师Sim Thomas Wardle于1898年发现,1914年在英国的Salford市污水处理得到实际应用,后来由于该工艺运行方式操作烦琐,空气扩散装置容易堵塞以及认识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推广.近年来,由于电子工业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整个系统做到了自控运行,为活性污泥法的间歇式运行在技术上创造了条件.1979年以来,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主要变形工艺有间歇式循环延时活性污泥工艺(ICEAS)和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SBR工艺可以实现高浓度进水、高容积负荷和高去除率,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对氮、磷、硫的脱除效果好,特别适合浓度高、排放量小的各种工业有机废水,如化工、造纸、印染等,同时也适合应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水量水质波动较大的旅游城市的污水处理.如昆明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就采用ICEAS工艺,扬州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CAST工艺. SBR工艺缺点1.间歇运行,对自动化控制能力要求高;2.污泥稳定性没有厌氧消化稳定;3.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低;4.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5.除磷脱氮效果一般。

③UNITANK工艺Unitank是20世纪90年代比利时西格斯(SEGERS)公司开发的.从运行方式来看,它像是SBR法的一种变形和发展,具有SBR法和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一体化设计,不仅具有SBR法的主要特点,还可以像传统活性污泥法那样在恒定水位下连续运行.从构筑物形式来看,Unitank系统近似于三沟式氧化沟系统,它由3个矩形池组成,其中外边两侧的矩形池既可做曝气池,又可做沉淀池.中间一个矩形池只做曝气池.该工艺是一个较为灵活、高效的处理工艺,在世界各地已建成100多个,但在我国应用较少.Unitank属于低负荷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非常好.由于负荷低,一般不再设置初沉池,二沉池往往和曝气池组合为一;由于泥龄长、污泥较稳定,一般可以不再做稳定化处理而直接处理或应用,省去了污泥稳定化设施,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使运行管理非常简单,但是负荷低、泥龄长也使生化部分大大增加,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了能耗及运行成本.该工艺适合规模较小(小于2×105m3/d)、技术力量较薄弱的中小城市污水处理.④氧化沟(Oxidation Ditch)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状的沟渠而得名.氧化沟工艺属于悬浮生物处理技术,在机理上类似于延时曝气工艺,常见的氧化沟有Carrousel氧化沟、交替工作式氧化沟、Orbal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或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低;污泥产生量少,污泥的性质稳定;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对高浓度的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稀释能力;污泥停留时间较长,硝化反应容易进行,通过调节供氧量,可获得较高的脱氮效率.氧化沟工艺是我国目前采用较多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之一. 氧化沟工艺缺点1.周期运行,对自动化控制能力要求高;2.污泥稳定性没有厌氧消化稳定;3.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低;4.脱氮效果进一步提高需要在氧化沟前设厌氧池。

⑤A20(Anaerobic/Anoxic/Oxic)"I-艺对于有除磷脱氮要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传统上往往考虑首选A20工艺.A20工艺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在完成硝化、反硝化以及生物除磷过程对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在不同的池子区域分别设置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A20工艺应用较为广泛,历史较长,已积累有一定的设计和运行经验,通过精心的控制和调节,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出水水质较稳定,在国内外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常有采用.但A20工艺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表明为:需分别设置污泥回流系统和内回流系统,尤其是内回流系统,共设计回流比往往在200 ~3o0 左右或更大,这将增加投资和运行能耗.而且内回流的控制较复杂,对管理的要求较高.(2)针对上述不足,改良的A20工艺、UCT(University of Capetown)-V_艺、倒置的A20工艺及多点进水的A2O工艺等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或在某一方面使运行效果有所改善.尽管这类工艺流程较长,控制较复杂,投资略高,但相对成熟可靠,处理效果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