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线性分析表

合集下载

MSA测量系统分析(稳定性偏倚线性)

MSA测量系统分析(稳定性偏倚线性)
区间
下限 上限
测量值
124
0.5
59.9832
59.963 60.003
结果分析——计算法1:
偏倚接受准则: A、 对测量重要特性的系统,偏倚%≤10%时可接受 B、 对测量一般特性的系统,偏倚%≤30%时可接受; C、 偏倚%>30%时,此测量仪器不可接受。 结果分析——计算法2:
如果0落在偏倚的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内,过程小组可以假设测量偏倚在a=0.05的 水平上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假定实际使用不会导致附加变差源。
编号:LZ/QR 7.1-41-00-F0708010
量具编号
Gage type: >>>> 150mm/0.02mm
量具类型
Date: >>>> 2010/4/22
Concl us结i: 论:
日期
■不可接受
X-Bar
σ重复
σb
偏倚 % Bias
d2=
59.9832 0.0461 0.0092 59.9832 21691.69% 2.3260
g d2* Sq.Rt.n 统计的t值 6σ过 程变 t14,.975=
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 Report (Bias)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偏倚)
Date:
>>>> 2011/4/20
日期 Performed 操By作: 者
>>>>
Part No.:
>>racteristi 被c M测e参as数ured:
>>>> 60
25 2.326
6507.5057 0.2765 2.14479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



量具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 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 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 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 测量值总变差。

偏倚:指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量具,测量同 一零件之相同特性多次数所得平均值与采用更 精密仪器测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平均 值之差,即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 差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准确度” 线性:指测量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的 变化。

2 数据处理 2.1 极差计算
(1)分别计算每个操作者对 各个r次测量的极差 aj , Rbj , Rcj ; j 1,2,......,N ; R (2)计算每个操作者的平均 极差Ra , Rb , Rc ,......,Rm ; (3)总平均极差R Ra Rb ... Rm ) / M ; ( (4)计算控制限UCLR RD4 LCLR RD3
当再现性(EV)变差值大于重复性(AV)时 .



测量系统R & R分析(均值——极差法)


这里介绍常用的均值—极差法,用来研 究测量系统的双性:R & R。 研究R & R的前提是测量系统已经过校 准,而且其偏倚、线性及稳定性已经过 评价并认为可接受。
以下举一典型情况说明此方法



1 确定M名操作者A、B、C……,选定N个被 测零件,按1、2、……,编号。被选定零件尽 可能反映整个过程的变差。 1.1 测取数据:A以随机顺序测取所有数据并 记录之,B、C在不知他人测量结果的前提下, 以同样方法测量各零件的数据并记录之。 再以随机顺序重复上述测量r次(如2~3次)。

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假设——假设上面提到的一些参数(时间、风速、湿度、照度等)均是准确 可靠的,温度计校验合格,操作方法合理,“我”具备测量技能,……
Why? 为什么要进行MSA
※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否则,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此时 便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人机法环
§ ISO/TS16949:2002 附录A A.1控制计划的阶段
适当时,控制计划应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样件:对样件制造中将进行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 述。如果顾客要求,组织应有样件控制计划。 试生产:对样件制造后,全面生产前将进行的尺寸测量、材 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试生产被定义为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样 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一个生产阶段。 生产:在批量生产中,对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 有和测测量动量作系产统生时的就形应成该开文始件进的行M描SA述,。伴随着零部件过程开发,同步进行 多每次个MS零A分件析应,并有根一据个分析控结制果计进行划测,量但系是统改在善很,多最终情于况批下量生,产系前列输出控制 一计个划“合可格以的覆测量盖系采统用”,通并用固过化到程《生生产产控的制多计个划》似中零。件。控制计划是 质量策划的一项输出。 §

原料
测量过程
结果
不好
§ ISO/TS16949:2002 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
差,应进行统计研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 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应符合顾客关于测 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
When? 什么时候进行MSA
理解MSA
What?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

最新全套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最新全套MSA知识讲解及MSA分析样表

理解MSA
What? 什么是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对某具体事物赋予数字(或数值),以表示它们对于特定
特性之间的关系。
◆测量系统——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
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 假设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究。此要求应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所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 应符合顾客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手册的要求。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也可
使用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 §
When? 什么时候进行MSA
§ ISO/TS16949:2002
附录A A.1控制计划的阶段 适当时,控制计划应覆盖三个不同的阶段: 样件:对样件制造中将进行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如果顾客要求, 组织应有样件控制计划。 试生产:对样件制造后,全面生产前将进行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 述。试生产被定义为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样件制造后可能要求的一个生产阶段。 生产:在批量生产中,对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形成文 件的描述。 每个零件应有一个控制计划,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系列控制计划可以覆盖采用
测量室温的测量系统构成如下:
经测量,现在 的室温为 17.5℃
◆量具(仪器)——摄氏温度计 ◆标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水的结冰点定义为0℃,沸点定义为 100℃,温差的1/100即为1℃; ◆操作(方法)——将温度计放置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5min后,平视目测, 读取温度示值,估读至0.1℃。 ◆夹具——温度计挂钩+平整的墙面(用以限制温度计自由度的任何工具) ◆软件——无 ◆人员——我 ◆环境——风速、湿度、照度 ◆假设——假设上面提到的一些参数(时间、风速、湿度、照度等)均是准确 可靠的,温度计校验合格,操作方法合理,“我”具备测量技能,……

MSA测量系统分析全套表格模板(全公式未加密)

MSA测量系统分析全套表格模板(全公式未加密)

1、2、3、4、5、线性GRR计数型Kappa分析MSA测量系统分析全套表格模板稳定性偏倚Excel原件可在本文档左侧回形针处取出再现性Kappa=(Po-Pe)/(1-Pe)A*参考 交叉表A01总计Po:0.95Pe:0.51B*参考 交叉表B01总计Po:0.97Pe:0.51C*参考 交叉表C01总计Po:0.96Pe:0.5130期望的数量26.4636.5463数量38487期望的数量数量60363一致性好6666Kappa 一致性好判定误发期望的数量638728 4.76%可接受2.30%可接受 4.76%可接受3.45%可接受可接受5.75%可接受01参考总计62063871501C0.90有效性判定重复性检查总数匹配数漏发A A B 评价人评价人%B 93.33%可接受判 定判定0.9383.33%2530 3.17%36.5450.4687数量638715090.00%可接受0.92A C 一致性好150期望的数量B 期望的数量36.9651.0488数量6387150期望的数量26.0435.9662数量38588期望的数量6387数量60248.7284150数量6387150期望的数量35.28数量28284总计01Kappa 判 定A*B 0.89一致性好C 3027A*C 0.93一致性好参考B*C 参考总计可接受期望的数量27.7238.280.90一致性好数量615Page 11 of 11。

线性和偏倚分析

线性和偏倚分析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概述使用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可评估测量设备操作范围内的精确度。

选择覆盖量具操作范围的部件。

每个部件必须有一个参考值。

例如,一名工程师要评估量具的线性和偏倚。

该工程师选择5 个表示测量预期极差的部件。

每个选中的部件均通过布局检查进行测量以确定其主要测量值。

一个操作员使用量具随机测量每个部件12 次。

在何处可找到此分析要执行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请选择统计 > 质量工具 > 量具研究 >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

何时使用备择分析●要在具有交叉数据的情况下完整分析测量系统,请使用交叉量具R&R 研究。

●要在具有嵌套数据的情况下完整分析测量系统,请使用嵌套量具R&R 研究。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的数据注意事项要确保结果有效,请在收集数据、执行分析和解释结果时注意以下准则。

每个参考部件必须具有已知测量值参考值是参考部件的已知标准测量值。

在测量系统分析过程中,将参考值用作主值进行比较。

例如,您使用已知重为0.025 g 的参考部件校准天平。

应按随机顺序收集数据如果不随机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可能会有误导性。

选择表示测量实际或预期极差的部件。

跨测量实际或预期极差选择部件,可以评估您的量具是否对量具测量的所有部件大小具有相同准确度。

一个操作员应执行所有测量单个操作员应测量所有部件和所有仿行,这样来自不同操作员的量具变异才不会成为因子。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示例一位工程师想要评估用于测量轴承内径的测量量具的线性和偏倚。

该工程师选择了五个表示测量预期极差的部件。

按布局检查测量每个部件以确定其主测量值,然后由一位操作员随机测量每个部件12 次。

该工程师之前使用方差分析法执行了交叉量具R&R 研究,确定该总研究变异是16.5368。

1.打开样本数据,轴承直径.MTW.轴承直径.MTW2.选择统计 > 质量工具 > 量具研究 > 量具线性和偏倚研究。

3.在部件号中,输入部件。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线性)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方法(线性)
3
g mg ∑ ; X - (∑ X) / mg ∑
2 2
h. 截距 b = ∑ Y / mg - a * (∑ X / mg) ; i. 线性拟合优度 R 2 = a 2 j. k.
s= Y - b∑ Y - a∑ XY ∑
2
X ∑ Y ∑
2 2
- mg * (
2
) 2 ]s
1
⑥ 作图(EXCEL 的 XY 散点图)包括: a. 95%置信区上限 ;
2
b. 95%置信区下限 ; c. 回归直线 ; d. 偏倚点 ; e. 偏倚平均值 ; f. 偏倚 0 线; ⑦ 分析: a. 若“偏倚 0 线”完全在拟合线置信区间以内,则测量系统可被 接受;否则不接受; b. 若 R 数值过低,则表明线形模型对于数据是不合适的。 c.
t a ≤t ( gm -2,1-α/2)
2
且 tb
≤t ( gm -2,1-α/2)
, 则测量系统对所有的参考值具有相同
的偏倚。这个偏倚必须为 0,该线性才可被接受。 不可接受情况下进行原因分析: --仪器需要校准,缩短校准周期; --仪器、设备或夹具的磨损; --维护保养不好-空气、动力、液体、过滤器、腐蚀、尘土、清洁; --基准的磨损或损坏,基准的误差-最小/最大; --不适当的校准(没有涵盖操作范围)或使用基准设定; --仪器质量不好-设计或符合性; --缺乏稳健的仪器设计或方法; --应用了错误的量具; --不同的测量方法-作业准备、载入、夹紧、技巧; --随着测量尺寸不同, (量具或零件)变形量不同; --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 --错误的假设,应用的常数不对; --应用-零件数量、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测误差(易读性、 视差) 。 以上具体请看《测量系统分析》 (第三版)的 P92-P96。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测量系统可分为“计数型”及“计量型”测量系统两类。

测量后能够给出连续性的测量数值的为计量型测量系统;而只能定性地给出测量结果的为计数型测量系统。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包括(Bias)、稳定性(Stability)、(Linearity)、以及重复性和再现性(Repeatability&Reproducibility,简称R&R)。

在测量系统分析的实际运作中可同时进行,亦可选项进行,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测量:是指以确定实体或系统的量值大小为目标的一整套作业。

我们通常用分辨力、偏倚、稳定性、线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等评价测量系统的优劣,并用它们控制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波动,以使测量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有效测量的十原则:1.确定测量的目的及用途。

一个尤其重要的例子就是测量在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在进行最终测量的同时,还必须包括用于诊断的过程间测量。

2.强调与顾客相关的测量,这里的顾客包括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

3.聚集于有用的测量,而非易实现的测量。

当量化很困难时,利用替代的测量至少可以提供关于输出的部分理解。

4.在从计划到执行测量的全程中,提供各个层面上的参与。

那些不使用的测量最终会被忽略。

5.使测量尽量与其相关的活动同时执行,因为时效性对于诊断与决策是有益的。

6.不仅要提供当期指标,同时还要包括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

对现在及以前的测量固然必要,但先行指标有助于对未来的预测。

7.提前制订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展示的计划。

8.对数据记录、分析及展示的方法进行简化。

简单的检查表、数据编码、自动测量等都非常有用,图表展示的方法尤为有用。

9.测量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可用进行阶段评估。

其中,可用性包括相关性、可理解性、详细程度、可读性以及可解释性。

10.要认识到只通过测量是无法改进产品及过程。

基本概念:3.稳定性:测量系统保持其位置变差和宽度变差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4.偏倚:观测平均值(在重复条件下的测量)与一参考值之间的差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