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
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一)高血压病及患者的体适能现状1.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 据1991年中国血压普查结果,总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呈现快速攀升的趋势。
一般来说,高血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但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之后则女性略高于男性;城市患病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
3.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
患者体适能状态包括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身体组成。
•当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可被诊断为高血压,根据病因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约占95%。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血压(mmHg)1级(收缩压140~159或舒张压90~99)2级(收缩压160~179或舒张压100~109)3级(收缩压≥180或舒张压≥110)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高危高危极高危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高血压病的体育康复•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对安静时血压的影响•运动过程中血压的变化•适应症与禁忌症•高血压的运动处方•注意事项•高血压病体育康复的效果评价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对安静时血压的影响理论和实践研究均证明,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安静时的血压,其可能的机制是:•运动产生的刺激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血管运动中枢,调整了其功能状态。
•运动使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升高,使血管产生扩张。
•运动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了血管的外周阻力,尤其是对舒张压的降低具有较大的意义。
•运动可改善情绪,与饮食控制相配合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这些都有利于减少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设计原则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设计原则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是控制血压、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在设计运动处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运动前评估在为高血压患者制定运动处方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这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运动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此外,还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运动习惯等,以便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风险。
对于血压控制不稳定、存在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暂时推迟运动计划,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评估和制定运动处方。
二、运动类型选择(一)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运动处方的核心内容。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快走和慢跑是较为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速度和距离。
游泳对于关节的压力较小,适合有关节疾病的患者。
骑自行车可以调节运动强度,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力量训练适当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但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动作和重量,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
可以选择一些轻量级的器械训练,如哑铃、弹力带等,进行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训练。
每个动作进行 2-3 组,每组 8-12 次重复。
(三)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减少肌肉紧张,预防运动损伤。
高血压患者可以进行瑜伽、普拉提或简单的伸展运动,重点关注颈部、肩部、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和关节。
三、运动强度控制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强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心血管风险;运动强度过低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处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措施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处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措施(一)运动的目的1.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及改善机体主要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
2.降低毛细血管、微动脉及小动脉的张力,调节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3.降低血粘度,提高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增强物质代谢的氧化还原和组织内的营养过程。
4.发展机体和血液循环的代尝机能,改善和恢复患者的一般全身状况。
5.减轻应激反应,稳定情绪,抑制心身紧张,消除焦虑状态。
(二)运动的种类与方法高血压病康复体育的运动类型选择要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
要避免在运动中做推、拉、举之类的静力性力量练习或憋气练习。
应该选择那些有全身性的、有节奏的、容易放松、便于全面监视的项目。
有条件的可利用活动跑道、自行车功率计等进行运动。
较适合高血压病康复体育的运动种类和方法有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健身跑、有氧舞蹈、游泳、娱乐性球类、效游、垂钓等等。
1.气功:以放松功较好,也可酌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
练功原则强调“松”、“静”、“降”。
要求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
意念的部位宜低于心脏位置,如丹田、涌泉穴等。
呼吸宜用顺呼吸法,不宜采用停闭呼吸法。
要适当延长呼气,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动作宜采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及躯干的交替和联合运动,切忌持续性紧张的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
气功练习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钟。
据报道,一次练功后可使收缩压下降2.1~2.4kPa,舒张压也有下降。
一般在练功两周左右后见效。
有报告,一组用药物治疗血压仍未能很好控制的病例,加用气功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在巩固期加用气功更为有效,常可使维持用药量减少1/3~1/2,并使血压维持平稳。
2.太极拳: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活动,思绪宁静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练完一套简化太极拳后,收缩压可下降1.3~2.7kPa(10—20mmHg),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安静时收缩压的平均值约比同年龄组老人低2.7kPa左右。
运动处方复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题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一、名词解释1、运动处方: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3、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4、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1分钟的活动,消耗毫升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梅脱。
5、体脂百分比:脂肪组织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6、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松性质的练习为主。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ETT: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统称为“运动耐量试验”1、是指由医生或体育工作者给锻炼者按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和心肺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用处方的形式,制订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
2、有氧运动:运动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功能的主要物质-糖可以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给人体长时间运动。
3、肥胖程度:是指一个人的实际体重占其同性别、同年龄组标准体重的百分比。
4、柔韧性的评定法:可分为简易评定法和仪器评定法。
仪器评有“坐位体前屈测试仪”、“各种量角器”和等速测试系统等。
5、功能能力: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
6、THR: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7、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重量的百分比。
8、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药物引起的肥胖3种。
其中单纯性肥胖,为减肥运动处方的适应症。
1、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2、有氧运动:运动时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
高血压的运动处方应该如何制定

高血压的运动处方应该如何制定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仅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合理的运动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运动不当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
在制定运动处方前,患者应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了解有无其他疾病或并发症。
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运动习惯、日常生活方式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
运动类型的选择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关键。
有氧运动是首选,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分 5 次进行,每次 30 分钟左右。
力量训练也可以适当进行,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力量训练时应避免过度用力和憋气,以免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可以选择较轻的重量,进行多组、多次的重复练习。
柔韧性训练同样不可忽视,如瑜伽、普拉提等。
通过伸展肌肉和关节,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减少肌肉紧张对血压的影响。
运动强度的确定要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
可以通过心率来评估运动强度,目标心率通常为最大心率的 50% 70%。
最大心率的估算方法为 220 减去年龄。
例如,一位50 岁的高血压患者,其最大心率约为 170 次/分钟,那么他的目标心率范围就在 85 119 次/分钟之间。
运动时间的安排也有讲究。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相对稳定的时间段进行运动,比如下午或傍晚。
避免在清晨血压高峰期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运动频率方面,每周至少运动 3 5 次,保持一定的运动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运动对血压的控制作用。
在运动过程中,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放松,避免突然开始或停止运动。
高血压运动处方

防止中老年人高血压运动干预方案一、高血压病的概念高血压病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异常所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病初期以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继而引起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损害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
其病理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全身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而造成血流阻力增大,致使血压升高。
有些患者的高血压仅仅是某些病症(如急性肾炎、肾动脉狭窄、肾盂肾炎、大动脉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只要疾病治愈了,血压便可降至正常。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为7.03%~11.19%。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脑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高血压病最后结果是70%为脑中风,20%为心脏病,10%为肾脏病变,成为主要致残疾病和死因。
引起高血压病的因素很多,如遗传,有家族史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无家族史者,是一种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另外还有一些人为因素,如食盐过高、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下降、性情急躁、个性较强、时间紧迫感过强者、吸烟饮酒者、运动不足等因素都是造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是一些可干预的因素。
二、高血压的分类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分类标准1、正常血压:血压在18.7kPa/12.0kPa(140mmHg/90mmHg)之间。
2、临界高血压:血压在18.8kPa~21.2kPa/12.1~12.5kPa(141~159mmHg/91~94 mmHg)之间。
3、高血压:血压超过21.3kPa/12.6kPa(160/95mmHg)为高血压。
三、运动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一)作用于大脑皮层和皮下血管运动中枢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常和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有关。
人处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常接受多种应激刺激,应激反应之一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引起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处方

高 血 压 患 者 的 运 动 处 方
黄聪敏 ,向召斌
( 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基础部 , 沈 辽宁 辽 阳 1 10 ) 10 3
摘
要: 根据 高血压病症的病理特 点, 制定 出适合不 同程度高血压 患者的运动处方。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6 0 ( 0 80 — 0 5 0 10 — 24 2 0 )2 0 3 — 1
则次数应增加。通常每周至少 3 4 的中等强度运动 。 -次
24 运 动 形 式 I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以下肢为主的步行、 踏车 、 上下楼 、 慢跑 等; 以上肢为主的运动有无支持的上举运动 , 上举负荷可逐渐增 加, 以及上肢在支持下的抗阻运动 。 如上肢组合训 练器 、 上肢功
率 计 ; 有包括上 、 还 下肢 同时参与 的运动 , 如游泳 、 划船训 练器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最主要部分 ,关系到运动的安全性
血管阻力降低 , 血压下降 , 减轻心脏负担。高血 压病患者步行一 般 以 8 / i一 2 步 /i 0步 m n 1 0 m n为宜 。若 自觉费力程度较轻或 自我
感觉较好 , 还可 以慢跑。不过最好步行 、 慢跑交替进行。走 、 跑的
关键词 : 高血压 ; 运动疗法 ; 运动处方
中 图分 类 号 : 8 4 G0. 5
据我 国卫生组织 2 0 0 4年初步调查统计 , 国高血压患者 已 我 超过 1 5 , . 亿 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表明, 3 运动可 以使血 压稳 定或下降 , 通过适宜 的运动 , 可使患者安静时 的血压下 降。 在定量运动负荷 时, 血压和心率增加 幅度减小 , 同时还可减少药 物降压 的药剂量。
展、 关节活动等 , 一般持续 5 i一 0 i。 m n 1mn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6.17
•【文号】国卫办医急函〔2024〕235号
•【施行日期】2024.06.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慢性病防控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
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急函〔2024〕2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高血压等4类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供推广使用。
各地要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加强对相关慢性病患者营养和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干预和指导,并加强慢性病防治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引导公众提高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健康意识,通过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有效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可基于文件内容,开发相应的营养和运动处方,用于临床指导。
附件:1.高血压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2.高血糖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3.高脂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4.高尿酸血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4年6月17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精品文档 欢迎下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注意事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 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Page 8
2.1运动处方的目的、作用 目的
配合药物控制血压,治疗或预防病情恶化
作用
康复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治疗
Page 9
2.2运动处方的适用条件
在没有ETT的禁忌症,并具有一下条件者,为高血压运动 处的适用者 1. 原发性高血压 2. 轻度或中度血压升高,轻度可以用二次复合实验;否则
3、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 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4、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 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 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5、动脉改变
6、眼底改变
Page 4
1.3常见并发症
冠心病
只能用GXT(在测试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压差 3. 无其他合并症
Page 10
2.3主要原则
总体原则:运动强度宜小不宜大,强调用中小强度,以放 松的练习为主。 1. 运动强度
一般范围:30%~74% 高血压处方范围:40%~50% 1. 持续时间
一般范围:30~60min 高血压处方范围:10~30s 1. 锻炼频率
分类
原发性
继发性
Page 3
1.2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 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 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 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2、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 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 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
脑血管病
心脏病
Page 5
Page 6
1.4血压层次
收缩压/mmHg
<130
130~1 39
140~1 59
160~1 79
>180.
舒张压/mmHg
<85
85~89
90~99 100~1
09 >110
Page 7
1.5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
西医疗法
中医疗法
运动保健疗 法
一般范围:每周3~7天 高血压处方范围:每周3天 1. 锻炼内容
一般范围:有氧运动等 高血压处方范围:动作的分解 循环练习8~15个,2~3测血压,原服降压药者,锻炼的同时 照常服药。
在进行力量练习时,注意节奏呼吸,不要憋气。
Page 12
高血压运动处方原则
2013级一班 何明浩
目录
高血压的临床介绍
病因 分类 常见并发症 治疗方案
处方制定原则
处方作用、目的 实用条件 主要原则 注意事项
Page 2
机理 临床表现 血压层次 注意事项
1.1病因、机理 、分类
病因&机理 高血压病指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动脉运动中枢调节
异常所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