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眩晕诊断及鉴别

眩晕诊断及鉴别
1)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眩晕最常见病因,这是 因为椎动脉在解剖上有三个重要特点:(1) 正常人大约2/3两侧椎动脉管径不等,甚至 单侧缺如。(2)两侧椎动脉走行在一个骨 性管道中,50岁以后发生颈椎病易造成椎动 脉迂曲。(3)椎动脉极易发生动脉硬化。
41
42
前庭功能检查
自发性眼震 诱发性眼震
视眼动前庭反射
位置性眼震 姿势反射
43
自发性眼震
眼震的快相为眼震的方向 眼震的慢相是前庭功能相对低下侧,即
前庭障碍/病变侧
垂直性、斜动性、持续粗大眼震 为中枢性
摆动性眼震为眼性
44
视眼动反射
扫视试验 平衡跟踪试验 移动性眼震
20
眼球震颤的方向、分级和类型
●眼球震颤的方向 依其快相而定。 ●眼球震颤的分级 I°、II°、III° ●眼球震颤的类型:
水平型 多见于耳性、前庭神经性和核性病变, 持续时间较短。 垂直型或旋转型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长期存在
21
倾倒的临床 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倾倒系因眩晕和眼球震颤导致病人对 外物和自身体位(向眼震快相侧)倾 倒的幻觉,大脑受此幻觉影响所引起 的体位向眼震慢相侧倾斜或倾倒的错 误矫正所致
48
其次为诱发因素
无明显诱因:前庭神经元炎、PCI、MD 行走加重:双侧前庭神经病、多感觉神经损害 头位改变(重力方向):BPPV 转头:前庭阵发症(非颈性) 咳嗽、压力或声音变化;外淋巴瘘、SSCD 特定场合、应激:精神源性(phobic
postural vertigo) 激素改变等:偏头痛性眩晕
能为病毒感染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病变部 位在前庭神经末梢、前庭神经元、前庭神 经。 临床特点: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

生堡全型匡娅盘盍2Q螋生12旦筮!鲞筮!;魍垡蝤翌』璺塑旦塑:旦丝!畦型!Q鲤:!生:!。

塑!:!兰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袭涛:目前以头晕为主诉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头晕常包括4种情况:第1种是眩晕,第2种是晕厥,第3种是走路不稳,第4种是不典型头晕。

下面主要针对眩晕的诊断与鉴别进行讨论。

眩晕是因为前庭神经核及其传导通路的病变,导致身体与外界环境发生相对运动的一种运动错觉,当病人闭眼时感觉自己的身体在飘动,上下左右,或者床在摇晃;睁眼时会感觉周围物体在移动。

从内耳前庭感受器一直到大脑皮层的颞叶,任何部位的病变都会产生眩晕症状。

前庭神经进入脑桥前与耳蜗神经、面神经相汇,进入脑桥后分开,并经4条通路传递信息:第l条到小脑,然后到大脑,这是产生眩晕感的通路;第2条通路到脑干的呕吐中枢,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第3条通路支配同侧内侧纵柬及对侧的外展神经,使眼球缓慢地向对侧运动;第4条通路是前庭脊髓束,使肢体朝对侧运动。

眩晕的所有的症状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解剖结构找到其功能位置,进而解释所有临床症状。

眩晕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病变大部分是在内耳和内耳道里,常称为周围性眩晕。

进入脑桥、大脑的前庭神经通路的病变一般不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称为中枢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症状非常重,眼球震颤一般只有水平方向的,没有垂直眼球震颤。

中枢性眩晕症状比较轻,眼球震颤可以有各个方向的,可出现锥体束征、偏身麻木、面神经病变等异常表现。

很显然,在诊断眩晕前首先应该与另外3种头晕进行鉴别。

“晕厥”是因为脑灌注不够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

常表现为眼前发黑、意识丧失,几分钟就好了。

如果没有发生晕厥,称为晕厥前表现。

常涉及4个方面的疾病:①心源性: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vb力衰竭、低血压等。

②动脉源性:较大的脑动脉分支严重狭窄或梗阻。

③迷走反射性异常:如年轻女性站立时间过长,排尿性晕厥等。

④血液成分异常:如低血糖、一氧化碳中毒、贫血等。

“走路不稳”往往是神经系统有器质性病变,如脑血栓、帕金森病、小脑疾病等导致运动异常。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

眩晕的诊断与鉴别

城市常住老年人中,9%被查出患有BPPV
病因:迷路退行性变、迷路震荡耳石脱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位于椭圆囊内的“耳石”,
因为年老、外伤、感染或 者其他内耳病变而脱落,
进入半规管而引起BPPV
球囊内也有“耳石”, 即使脱落以后也不会进 入半规管,所以不会引起BPPV。正常情况下,“耳石“ 通过”DARK CELLs“(暗细胞)吸收,或者自然溶解。
3、前庭神经元炎vestibular neuronitis
有自发眼震,多向健侧。呈水平旋转型,快相向 健侧 不伴耳聋及耳鸣。 无中枢症候。 变温试验显示病变侧前庭功能减退或缺失。 血清病毒抗体可有异常。 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头位改变时症状加重者常合并BPPV 平衡障碍,易于向患侧偏斜
后循环缺血的定义
自主神经系统性
内科疾病(贫血,心脏病等)
非前庭性
精神病,非前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妇科病及其它
鼻性/牙齿/眼性
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鉴别
周围前庭性
性质 程度 时间 眼震与眩晕程度 听觉障碍 植物神经 倾倒(闭目难立) 意识障碍 脑干症候
前庭功能试验 诱发试验潜伏期
定位诊断
中枢前庭性
多向一侧移动感或旋转性 较轻 较长,数周或数月 不一致 ,眼震重 不明显 不明显 倾倒方向不定, 与头位无一定关系 可有 多有
一、眩晕的解剖学基础 及发病机制
前庭系统的构成 眩晕的鉴别诊断
圆囊 椭圆囊
外周 中枢
半规管
前庭神经 前庭中枢
前庭神经核
神经通路
前庭系统
本体感觉
视 觉
平衡三联
三、临床常见的眩晕
1、梅尼尔病(Meniere disease)

简述眩晕的鉴别诊断

简述眩晕的鉴别诊断

简述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或感觉旋转等不适感。

鉴别诊断眩晕的关键是确定是真性眩晕还是非眩晕性症状,并进一步确定其原因。

首先,要确定是否是真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由于内耳或前庭系统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迷路炎等。

其次,要排除非眩晕性症状。

非眩晕性症状包括头昏、头痛、头重、不稳定等,可能是由于颈椎病、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引起的。

进一步,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进行鉴别。

病史调查包括症状出现的频率、趋势、持续时间等信息。

体检可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耳鼻喉科检查、眼科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等。

有时候,需要进行辅助检查来确定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眼震检查、前庭功能测试、内耳听力测试、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

最后,根据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进行诊断。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或推荐患者到相应的专科就诊。

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概述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描述为一种旋转、晃动或不稳定的感觉,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和失衡感。

眩晕并非疾病本身,而是多种不同病因导致的症状。

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管理眩晕至关重要。

常见眩晕病因
1. 前庭系统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前庭神经炎
•梅尼埃病
2. 内耳疾病
•氧气不足
•过度疲劳
•荨麻疹
•消化不良
•耳蜗炎
3. 中枢性疾病
•中风
•脑瘤
•颅内感染
•头颅外伤
眩晕的分类
眩晕可根据其持续时间、频率、诱发因素和伴随症状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 持续性眩晕 - 阵发性眩晕 - 位置性眩晕
眩晕的鉴别诊断流程
1. 病史采集
•病时程、症状特点、诱因
•既往病史、家族史
•吸烟酗酒史、药物史
2. 体格检查
•眼部检查
•头颅神经检查
•平衡功能检查
3. 辅助检查
•头颅MRI/CT
•前庭功能检查
•听力检查
4. 确定诊断
眩晕的治疗
眩晕的治疗取决于基础疾病,常见治疗方法包括: - 物理治疗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预防眩晕的措施
1. 规律作息
2. 饮食健康
3. 避免过度消耗
4. 避免药物滥用
结语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正确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合专业医生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患者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眩晕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本篇文档对眩晕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眩晕(Vertigo)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 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观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 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错觉),病人感外境(外物) 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翻滚、浮沉等,常 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 倾倒)、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 血压的改变,而成为一症候群。
能状态) 头颅颈椎CT、MRI、 MRA、BAEP(脑干诱发
电位--了解听神经传导路功能变化 )等
(四)鉴别诊断
1、首先区别前庭系统性眩晕还是非前 庭系统性眩晕;
2、前庭系统性眩晕应鉴别周围性和中 枢性;
3、进一步诊断应结合各疾病的临床特 点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诊断流程 眩晕(旋转、浮沉、移动)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小脑出血或梗死
血管性
脑干梗死或出血

后循环缺血

其他

枢 性
小脑病变

脑干肿瘤

脑干脑炎
非血管性 多发性硬化
颅颈结合部畸形
前庭阵发症
癫痫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前 庭
眩晕


瘫痪

眩 晕
中枢神经体征
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
脑神经受损
(一)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血管性
小脑出血或梗死 脑干梗死或出血
本体感觉性如脊髓空洞症、慢性酒精中毒、糙 皮病、恶性贫血、脊髓梅毒等;
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 动脉硬化、心功不全等)、贫血、尿毒症、药 物中毒、内分泌疾病(DM、甲亢、甲减)、 感染性疾病(发热)、缺氧性疾病、肝炎、神 经官能症、恐高症、失眠、焦虑症等。

头晕与眩晕定义、分类、眩晕鉴别要点、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体格检查及治疗

头晕与眩晕定义、分类、眩晕鉴别要点、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体格检查及治疗

头晕/眩晕定义、分类、眩晕鉴别要点、发病机制、诊断、评估、鉴别诊断与转诊、体格检查及治疗定义头晕:(非眩晕性)头晕,是指空间定向能力受损或障碍的感觉,没有运动的虚假或扭曲的感觉,即无或非旋转性的感觉。

眩晕:(内在的)眩晕,是指在没有自身运动时的自身运动感觉或在正常头部运动时扭曲的自身运动感觉。

涵盖了虚假的旋转感觉(旋转性眩晕)及其他虚假感觉,如摇摆、倾倒、浮动、弹跳或滑动(非旋转性眩晕)。

前庭症状分类除眩晕、头晕症状外,还包括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

分类按照解剖部位划分的头晕/眩晕疾病分类:既往在病因学诊断方面,国内较多采用既有解剖部位又有疾病性质的分类,分为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和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眼源性、本体感觉性、全身疾病性和颈源性)。

临床常以脑干前庭神经核为界,将前庭系统划分为前庭周围系统和前庭中枢系统,对应不同的临床表现,分别称为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和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

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与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鉴别要点1.前庭周围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周围器官和第八对颅神经病变引起,患者眩晕程度常较重,但平衡障碍程度轻,常急性起病,持续时间短,常伴明显的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不伴其他中枢神经症状和体征,无意识障碍。

2. 前庭中枢性头晕/眩晕:主要为前庭中枢性结构病变引起,包括前庭神经核以上传导通路(常为脑干、小脑或前庭皮层及皮层下白质)。

患者眩晕症状相对较轻,但平衡障碍明显。

如为占位性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起病缓慢,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少见,耳鸣和听力下降少见,病情进展可伴脑干、小脑症状和/或体征,如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复视等。

如为急性脑血管病(如后循环梗死或脑干小脑出血),常为急性起病,伴随前述症状体征,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眩晕:由于各种原因损伤维持平衡的其他系统,如眼部和颈部本体感觉系统,患者表现多为头晕和姿势性症状。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药物处理执业药师 (2)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药物处理执业药师 (2)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药物处理执业药师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对于执业药师来说,鉴别诊断眩晕的关键是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并采用适当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和药物处理方法:1. 平衡障碍性眩晕:这种眩晕通常是由内耳问题(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内耳炎)或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抗晕动药物、镇静药物)和物理疗法(如平衡训练)。

2. 血管性眩晕:这种眩晕常与血压波动有关,可能是由于血管收缩或扩张引起的。

治疗方法可以包括调整药物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和采取缓解症状的临时措施。

3. 药物性眩晕: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可能引起眩晕。

检查患者的药物史并与医生协商,提出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

4. 环境因素引起的眩晕:例如运动引起的晕动病或晕船。

此类眩晕可以通过调整活动或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如晕动病药物)来缓解症状。

执业药师在处理眩晕症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注和倾听,了解他们的症状和体验。

2.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包括病史、药物史和辅助检查(如视力和听力检查)。

3. 根据鉴别诊断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建议,包括合适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

4. 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理解他们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及如何管理和预防眩晕发作。

5. 向医生提供药物治疗建议,并在必要时与医生协商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对眩晕症状的鉴别诊断和药物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采用合适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方法,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物治疗建议和教育。

另外,与医生的合作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有效的眩晕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腹嵴放大图
胶质的嵴帽
毛细胞
医学ppt
18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半规管壶腹嵴生理功能
• 三个半规管相互垂直,头或身体 做前后、左右、上下的成角运动 时半规管内内淋巴液发生流动, 刺激壶腹嵴内毛细胞,通过前庭 神经传入通路使大脑感知三维空 间的运动。
• 三个半规管司理人体的成角运动 及加、减速度运动中的平衡功能。
医学ppt
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
25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神经内听道段解剖
• 前庭神经和蜗神经组成位 听神经(第Ⅷ对颅神经),经 内耳孔入颅腔.
内听道
位听神经穿过内听道
医学ppt 内听道内前庭神经与其他颅神经关系26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脑干前庭神经核
• 前庭神经终止于脑桥和延髓的前庭神经核群(二级神 经元)。前庭神经核群发出上、下行纤维到达小脑、 脊髓等结构。
(耳石膜)
神经上皮(支持细胞+毛细胞)
(毛医细学胞ppt) (前庭神经末梢) 21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背侧
球囊囊斑体部
球囊囊斑角部 椭圆囊囊斑
前侧
右耳囊斑位医置学示ppt意图
外侧
22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三者耳石膜 相互垂直
头部静止
头前倾后仰
椭圆囊囊斑 球囊囊斑体部 球囊囊斑角部
头前后直线运动
眩晕的解剖、生理及临床 诊断和治疗
医学ppt
1
主要内容
• 一、前言和概述 • 二、解剖和生理 • 三、诊断方法和流程 • 四、眩晕疾病介绍 • 五、眩晕治疗概述 • 六、结语
医学ppt
2
一、前言和概述
医学ppt
3
眩晕—让医生感到“头晕”
医学ppt
4
眩晕—让医生“头晕” 的临床症 状
• 患者主诉的共性是“头晕”或“头昏”,但症状实质 存在差异,如何评价这些症状及其意义? 一例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诉反复出现头昏脑胀、 昏沉不清醒感。 一例高血压患者突发视物旋转,感自身和/或外物在 旋转、浮沉或翻滚。 一例高血压患者只是感到自身摇晃不稳,但无旋转感。
保证人体在任一动态、静态瞬间新的平衡和任一体 位中的视力清晰。
医学ppt
31
三、诊断方法和流程
• (一)眩晕及相关症状解释 • (二)病史采集 • (三)体格检查 •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 (五)定位和定性诊断原则
医学ppt
32
(一)眩晕及相关症状解释
当前庭系统受到损伤、人为强烈刺激或两侧功能不
医学ppt
11
(二)前庭神经的解剖概述
• 前庭神经起自内耳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一级神经 元),其周围突分布于三个半规管的壶腹、椭圆囊和 球囊,感受身体和头部的空间移动。
• 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和蜗神经一起经内耳孔入颅腔, 终止于脑桥和延髓的前庭神经核群(二级神经元)。
• 发出的纤维一小部分经过小脑下脚止于小脑的绒球及 小结。由前庭外侧核发出的纤维构成前庭脊髓束,止 于同侧前角细胞,调节躯体平衡。
• 病史收集除病人合作外,更取决于医生对眩晕病了解 的深度及其问诊技巧。
• 病人就诊时眩晕发作大多已停止,阳性体征不多,眩 晕的诊断多依据病人的回忆或旁人的描述而作出。
• 由于医生提问暗示性、旁人代述的主观性,对病史中 的可疑或矛盾处需要反复加以核实。
• 严重眩晕正发作的病人常无法询问,可简要而重点的 病史询问后先对症处理,病情缓解后再作常规的病史 收集。
• 来自其他前庭神经核的纤维加入内侧纵束,与眼球运 动神经核和上部颈髓建立联系,调节眼球和颈肌反射 性活动。
医学ppt
12
前庭神经及投射通路
颞上回前庭投射区
内侧纵束 (调节眼球和颈肌反射性活动)
小脑绒球及小结 前庭神经核群
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细胞
三个半规管壶腹嵴和椭圆囊、球囊囊斑 医学ppt (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医学ppt
30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总结
凡人体头位和姿势的改变均可刺激相互垂直的三 个半规管壶腹嵴和三个囊斑耳石器,毛细胞受刺激产生 的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脑干、小脑、大脑、脊髓 等神经结构,通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引起反射性的 眼球、颈部、躯干和肢体肌张力变化以维持平衡和视 力清晰。
41
(三)体格检查
听觉功能检查 • 部分眩晕病人存在耳蜗病变,检测听觉有无异常和确
定耳聋的性质。音叉试验常用,辅以电测听和听觉诱 发电位。
医学ppt
42
(三)体格检查
半规管平衡功能检查
• 2 诱发现象的观察
(1)旋转法:患者端坐于旋转椅,头保持一定角度和头位, 目的是相应的半规管处于水平位,以每两秒钟转一圈的速度 向左/右旋转10圈后突然停止。观察有无眼震、倾倒和错定物 位等症状。根据具体表现判断前庭功能减退、消失或亢进。
错觉,以及大脑受此错觉影响所引起的错误矫正所致。 患者闭目指物偏向前庭功能低下一侧。闭目站立或行 走时躯干向前庭功能低下一侧倾倒。 • 自主神经症状
为前庭迷走功能亢进所致。常见的有恶心、呕吐、 心动过速、血压低下、肠蠕动亢进、便意感频繁。
医学ppt
36
(二)眩 晕 的 病 史 采 集
• 完整的病史是获得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平衡协调(尚未代偿)时,常引起下列症状:
眩晕
眼球震颤
错定物位和倾倒
自主神经症状
原发反应症状:直接由前庭反射引起,如眼震的慢
相、躯干和双上肢的同向偏斜、恶心和呕吐等。
继发反应症状:受大脑继发纠错引起,如眼震的快 相、眩晕、错定物位和躯干倾倒。
医学ppt
33
(一)眩晕及相关症状解释
• 眩晕:表现为自身或/和外物按一定方向旋转、翻滚、左右移动或上下浮沉, 是典型的运动幻觉。
43
(三)体格检查
囊斑耳石平衡功能检查
• 1静态平衡功能检查 (1)伸臂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立位,闭眼。头前倾30度,
医学ppt
8
(一)平衡四联系统
• 生理状况:人体在空间中的自身定向和平衡, 主要通过视觉系统、肌腱关节本体感觉系统、 前庭感觉系统和小脑系统等功能上的合作,并 在大脑皮层的统一协调下共同完成(见后图)。
• 病理状况:上述四者中的任一系统或/和大脑皮 层感觉中枢发生病变时,将导致四者的神经冲 动不能在大脑协调一致,从而导致眩晕和头晕。
半规管的解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
三个半规管空间相互垂直
医学ppt
半规管空间位置与颞骨岩部关17系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半规管壶腹嵴细微解剖
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前庭神经纤维
• 每个壶腹内有一个嵴状隔横跨 其中,即壶腹嵴。
• 壶腹嵴由含支柱细胞和感觉细 胞的神经上皮组成,毛细胞的 纤毛较长并突入嵴帽内。嵴帽 是一种胶质膜。
• 内侧纵束:起于前庭神经核, 止于运动眼肌的核团、副神经 核、颈髓前角细胞。功能:转 头、转眼的协同运动和 眼肌 的前庭反射(如眼球震颤)。
• 前庭脊髓束、前庭红核小脑脊 髓、前庭网状脊髓束、前庭迷 走神经束功能为调节身体平衡。
医学ppt
29
(四)前庭神经传导通路解剖
前庭感觉皮层投射区
颞上回前庭投射区
医学ppt
37
(二)眩 晕 的 病 史 采 集
• 必须明确是头昏、头晕或眩晕,否则一开始就将诊断 引入歧途。
• 对眩晕起病诱因、起病形式、进展情况必须清楚,有 助病因诊断。
• 眩晕相伴症状详加了解,有无耳鸣、耳聋、面瘫、吞 咽困难、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等,以及症状的先后关 系。
• 对既往的检查、治疗和疗效情况详加分析,将对以后 的检查和诊断方案考虑十分有利。
医学ppt
椎动脉 环枢椎关节
40
(三)体格检查
• Dix-Hallpike检查:是确定后 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 晕的常用方法。
• 如图所示(左侧后半规管耳 石症)检查法:患者坐于检 查床,检查者位于患者后方, 双手扶头,迅速移动头位至 悬头位(约45度)和头左偏 45度。观察眼震和眩晕。
医学ppt
医学ppt
34
(一)眩晕及相关症状解释
• 前庭性眼球震颤:不自主的一种节律性眼球颤动,先 向一侧慢慢转动(慢相运动),然后急速转回(快相 运动)。一般以快相为眼震方向。
Frenzel眼镜(20 D的凸透镜) 用于眼震观察
医学ppt
35
(一)眩晕及相关症状解释
• 错定物位和倾倒 系因眩晕和眼球震颤导致患者对外物和自身体位的
三个半规管壶腹嵴
医学ppt
15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半规管的解剖
• 三个相互垂直半环状结构。 据所在空间位置分为:外 (水平)半规管、上(垂 直)半规管和后(垂直) 半规管。
• 每个半规管的一端膨大部 分为壶腹,内含壶腹嵴,为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纤维
三个半规管
医学ppt
壶腹
16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头位变化—耳石膜牵拉毛细胞
凡头和身体姿势的任何改变,如前后、上下 和左右的直线运动和重力作用均可牵拉/压迫 刺激囊斑(耳石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 使大脑感知人体三维空间的运动。
医学ppt 体位改变—耳石膜压迫毛细23胞
(三)前庭感受器的解剖和生理
前庭外周感受器
成角运动 平衡外周感受器
重力及直线运动 平衡外周感受器
医学ppt
9
(一)平衡四联系统
大脑
前庭系统
小脑系统 医学pp视t 觉系统
本体感觉系10 统
(一)平衡四联系统
前庭神经通路
前庭性眩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