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版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孕产妇中医保健记录表

1.未见异常2.异常
□
妊娠异常情况
1.妊娠呕吐2.妊娠血虚3妊娠便秘4.胎动不安□/□/□/□
健康调护
1.饮食调养
2.正言行
3.情志调摄
4起居有常5谨慎用药□/□/□/□
产后异常情况中医保健技术
1儿匕痛:用山楂30克红糖15克2产后乳汁蓄积:可用如意金黄散用米醋调开外敷,随干随换3产后多汗:可用浮小麦30-50克煎水代茶饮4产后便秘:穴位按摩,双手各一指以适当压力按压迎香穴5-10分钟
舌苔
1.薄白2.薄黄3.白腻4.黄腻5.少苔或无苔6.干燥7.剥脱8.水滑9.灰10.黑或黑腻□/□
其他
1.枯2.老3.嫩4.胖5.瘦6.齿痕7.裂纹8.芒刺9.委软10.强硬11.歪斜12.颤动13.吐弄14.短缩15.其他
□/□
闻诊
听声音
1.未见异常2.高亢3.低怯4.重浊5.沙哑□
闻气味
1.未见异常2.异常:□/□
问诊
寒热
1.未见异常2.无风寒3.畏寒4.潮热5.微热□/□
出汗
1.未见异常2.自汗3.盗汗□/□
疼痛
1.有2.无□
疼痛性质
1.胀痛2.刺痛3.绞痛4.窜痛5.掣痛6.灼痛7.冷痛8.重痛9.空痛10.隐□/□/□/□
疼痛部位
1.头部2.颈肩部3.胸部4.胁部5.胃脘部6.下腹部7.腰部8.背部9.四肢10.周身11.其他部位:□/□/□/□
孕产妇中医保健记录表
姓名:性别年龄丈夫姓名
检查日期
责任医师
中医四诊合参
望诊
望神
1.得神2.少神3.失神4.假神5.神志异常□
望色
1.常色2.白色3.黄色4.赤色5.青色6.黑色□望形Biblioteka 体态1.体壮2.体弱□
中医妇科问诊表

日期:年月日中医妇科问诊表姓名:年龄:职业:地址:电话:以下资料请如实仔细地尽量填写,以便诊断。
如不会填或不方便填写的内容可不填,医生在必要时再单独询问,患者资料将保密处理。
请以目前或最近的情况来填写。
选择题在答案下画线,可单选或多选,如选择其他项,请写出实际情况。
1.请写出主诉内容、不适情况(症状)、大约起始时间、自估起因等:2.初潮年龄()周岁,月经周期()至()天,行经时间()至()天经期(提前/大致准确/推迟/时早时迟),约()天至()天时间,已经持续()个周期月经流动情况(极快似崩/较快/适中/较缓慢/断断续续/其他)3.经量的多少(很多/较多/适中/较少/很少)经血的颜色(暗黑/紫暗/深红/正常/鲜红/淡红/其他)经血的气味(很臭/较臭/不明显/其他)经血的质地(浓稠/较粘稠/正常/较稀/清稀)月经有无血块排出?(),血块大小(很大/较大/较小/很小)血块排出后感觉(舒服很多/差不多/其他)4.行经期间的反应:如果字母项选择“是”则下面不用填,否之续填。
A.行经前乳房不胀不痛吗?()行经前乳房只胀不痛吗?()很胀/一点胀/轻微()持续多少天()行经前乳房又胀又痛吗?()很胀痛/一点胀痛/轻微()持续多少天()B.行经前乳头是否触痛吗?()很痛/一点痛/轻微()持续多少天()C.行经前腹部不胀不痛吗?()行经前腹部只胀不痛吗?()很胀/一点胀/轻微()持续多少天()行经前腹部只痛不胀吗?()很痛/一点痛/轻微()持续多少天()行经前腹部又胀又痛吗?()很胀痛/一点胀痛/轻微()持续多少天()D.行经时腹部不胀不痛吗?()行经时腹部只胀不痛吗?()很胀/一点胀/轻微()持续多少天()行经时腹部只痛不胀吗?()很痛/一点痛/轻微()持续多少天()行经时腹部又胀又痛吗?()很胀痛/一点胀痛/轻微()持续多少天()E.停经后腹部不胀不痛吗?()停经后腹部只胀不痛吗?()很胀/一点胀/轻微()持续多少天()停经后腹部只痛不胀吗?()很痛/一点痛/轻微()持续多少天()停经后腹部又胀又痛吗?()很胀痛/一点胀痛/轻微()持续多少天()F.腹部胀或痛时,用手按压的感觉是(舒服一点/更痛/无明显感觉)腹部胀或痛时,用热物敷是(舒服一点/更痛/都差不多)腹部有无空堕感?()G.行经期间身体(怕冷/发热/牙出血/鼻出血/暗疮增多,经后减少/头痛/头晕/腹泻/胸闷欲呕/痰多/足跟痛/手心或足心热/午后发热/烦躁易怒/无/其他)H.有无腰痛?()有无腰酸?()酸痛时间是(经前/经时/经后/无)腰酸痛的程度如何?(严重/较重/一般/轻微/无),耳鸣声(很大/较大/较小/很小/无)5.白带量(很多/较多/一般/较少/很少)白带异常持续()天白带颜色(红色/红白相间/黄绿/深黄/淡黄/正常/乳白/淡白/其他)白带质地(豆腐渣状/泡沫状/浓稠/较稠/适中/较稀/清稀/其他)白带气味(恶臭/腥臭/较臭/正常/其他)阴部(发痒/发热/发肿/痒痛/正常/其他)6.是否已婚?()结婚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次数()人流手术次数()已生孩子()个,孩子健康状况(),上一次怀孕到现在()年吃避孕药多久(),其他避孕方式()性欲(偏强/正常/较淡/无),房事(偏多/正常/偏少/无)7.自觉容不容易上火?()平时饮水喜(热水/适中/冰冻水)自觉身体(偏怕冷/正常/偏怕热)程度(很重/较重/轻微)睡觉时手指和脚趾是否冰冷不温?()身体是否怕风吹?()面色(面红发热/眼红/两颧潮红/萎黄/暗黑/淡白/青色/正常/其他)8.平时心理状况(愉快/悲伤/压抑不畅/喜叹气/烦躁易怒/思虑多/易受惊怕/正常/其他)有否两胁胀或痛?()有否感觉胸中有闷气难舒?()9.平时身体状况(多动好动/身倦乏力/身体沉重/劳累过度/下肢酸软/少气懒言/头晕眼花/感觉心慌/手心或足心热/午后发热/体弱易病/较多痰/恶心欲呕/健康少病/无特殊/其他)平时出汗情况(不活动也出汗多/睡后出汗很多醒后汗停/正常/其他)体型(很胖/较胖/适中/较瘦/很瘦),体型比病前(胖了/瘦了/差不多)10.食欲(吃多快饿/吃得多/正常/较差/见食物反感)喜吃或多吃(辛辣/煎炸/酸食/甜食/肉类/补品/清淡/生冷食物/无特殊偏好/其他)11.每天约睡()小时,白天精神(困倦/稍差/正常/充沛/其他)睡眠(很难入睡/易醒/较难入睡/正常/极易入睡/好睡多睡/其他)做梦(较多做梦/多做恶梦/梦中惊醒/醒后失眠/较少做梦/无梦/其他)12.小便次数(很多/较多/正常/较少/很少/晚上较多)小便量(很多/偏多/正常/偏少/很少)小便颜色(深黄/淡黄/正常/白色透明/白色浑浊/其他)排尿情况(急迫/顺畅/断断续续/不易排出/尿道发热/尿道热痛/余沥不尽/其他)大便次数(),大便量(很多/偏多/正常/偏少/很少)大便质地(干硬/正常/湿软/粘稠/稀烂/近水状),大便气味(恶臭/腥臭/正常/其他)13.舌体颜色(有瘀点/紫暗/深红/偏红/正常/淡红/淡白/淡紫/其他)舌苔颜色(深黄/淡黄/正常/淡白/其他)舌苔量(很多/较多/正常/偏少/光滑无苔/其他)口感(口苦/口甜/口酸/口臭/口淡无味/正常/其他)口感(口干/口渴/渴而欲饮水/渴而不欲饮水/正常/口润多液/其他)14.请简述在医院做过的相关检查和诊断情况:15.之前有无患过类似或相关的疾病?有无患过重大或慢性疾病?16.请写出其他异常的情况:。
【复试硬知识】中医妇科学辨证论治超全表格(附常用54方)

【复试硬知识】中医妇科学辨证论治超全表格(附常用54方)中医妇科辨证论治表黄色部分是病+方速记歌诀最后还有妇科病常用方歌汇总,记得去看!01月经病02带下病03妊娠病04产后病05妇科杂病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歌诀1、一贯煎(《柳州医话》):一贯煎用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2、四物汤:四物归芍与地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症之时可变通。
3、八珍汤: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4、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5、失笑散: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6、活络效灵丹:活络效灵主丹参,当归乳香没药存;癥瘕积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7、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8、金铃子散: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9、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泄热逐瘀自能康。
1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11、止带方(《世补斋》):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1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13、少腹逐瘀汤: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14、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15、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兼理脾,肝郁血虚脾气弱。
16、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宫寒,止带调经腹痛退。
17、左归丸(《景岳全书》):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活血化瘀养血
桃红四物汤/通瘀煎
6、经期延长
气虚
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举元煎
血热
养阴清热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固经丸
血瘀
活血祛瘀、止血调经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桂枝茯苓丸
7、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一阴煎
湿热
清热利湿、固冲止血
清肝止淋汤
血瘀
化瘀止血
逐瘀止血汤
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十四、绝经妇女骨质疏松
肾精亏虚
补肾填精髓
左归丸
阴虚内热
滋阴清热、补肾强筋
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
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二仙汤
脾肾两虚
益肾健脾
大补元煎
带下病
脾虚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
肾阳虚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
阴虚夹湿
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知柏地黄丸
湿热下注
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止带方
肝经湿热下注
脾气虚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归脾汤
8、闭经
肾气亏损
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加减苁蓉菟丝子
肝肾虚损
补益肝肾、养血通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
养阴清热调经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
健脾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四君子汤和苍附导痰丸
寒凝血瘀
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
9、崩漏
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肝肾阴虚
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知柏地黄汤
五、阴疮
热毒
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龙胆泻肝汤
寒凝
温经散寒、除湿消疮
阳和汤/托里消毒散
六、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
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
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仙方活命饮
2慢性盆腔炎
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膈下逐淤汤
寒湿凝滞
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虚
补肾调经
固阴煎
肝郁
疏肝解郁调经
逍遥散
肝郁肾虚
补肾疏肝调经
定经汤
四、月经过多
气虚
补气摄血固冲
举元煎/安冲汤
血热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
血瘀
活血化瘀、止血
失笑散加味
五、月经过少
肾虚
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归肾丸/当归地黄饮
血虚
养血益气调经
滋血汤/小营煎
痰湿
化痰燥湿,理气调经
芎归二陈汤/苍附导痰丸
身痛逐瘀疡
肾虚
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养荣壮肾汤
五、产后恶露不绝
气虚
补气摄血固冲
补中益气汤加艾叶炭、阿胶
血热
养阴清热止血
保阴煎
血瘀
活血化瘀止血
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六、缺乳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通乳丹
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下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
七、产后抑郁
心脾两虚
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泰山盘石散
肾气不足
补肾健脾、固冲安胎
表格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清热凉血调经
清经散
肝郁血热
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
阴虚血热
滋阴清热调经
两地汤
脾气虚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归脾汤补中益气汤
月病经一、月经先期二、月经后期
血虚
补血益气调经
大补元煎?
血寒
虚寒
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金贵要略》
人大全良方》汤
气滞
理气行滞调经
乌药汤
痰湿
血虚
养血安胎止痛
当归芍药散加制首乌、桑寄生
虚寒
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胶艾汤
气滞
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逍遥散
血瘀
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
未破损期
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宫外孕2号方
已破损期
休克型
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生脉散合宫外孕1号方
不稳定型
活血祛瘀,佐以益气
宫外孕1号方
包块型
活血祛瘀消症?
宫外孕2号方
顺经汤
8经行口糜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汤/上下相资汤
胃热熏蒸
清胃泻热
凉膈散
9经行风疹块
血虚
养血祛风
当归饮子
风热
疏风清热
消风散
10经行情志异常
肝经郁热
清肝泻热、解郁安神
丹栀逍遥散
痰火上扰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生铁落饮
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安神定志
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
11经行感冒
风寒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荆穗四物汤
一贯煎/滋水清肝饮
胃虚痰滞
健脾祛痰、活血止痛
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元饮
血热
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保阴煎/当归散
血瘀
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五、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
祛瘀下胎
脱花煎/生化汤
胎堕不全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脱花煎+人参、益母草、蒲黄
六、滑胎
脾肾虚弱
补肾健脾、养血安胎
安奠二天汤
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气滞
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天仙藤散/正气天香散
十、妊娠眩晕
阴虚肝旺
育阴潜阳
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钩藤、龟板、何首乌
脾虚肝旺
健脾化湿、平肝潜阳
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虚弱
调补气血
八珍汤
十二、妊娠痫证(子痫)子冒
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适时中止妊娠
十三、妊娠小便淋漓
阴虚津亏
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知柏地黄丸
心火偏旺
血热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清热固经汤
肾阳虚
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右归丸
肾阴虚
滋阴益肾、固冲止血
左归丸合二至丸/滋阴固气汤
脾虚
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固本止崩汤/固冲汤
血瘀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止血汤/将军斩关汤
肾气虚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加减苁蓉菟丝子
十、痛经
气滞血瘀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阳虚内寒
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导赤散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加味五苓散
十四、妊娠小便不通(转胞、胞转)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格

医学专业三级学科分类表一、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人体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免疫学二、临床医学:(一)内科学(心血管病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血液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感染性疾病学、精神病学)(二)外科学(一般外科学、神经外科学、胸外科学、心血管外科学、泌尿外科学、骨外科学、烧伤整形外科学、外科学其他学科)(三)麻醉学(四)妇产科学(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助产学、胎儿学、妇产科手术学)(五)保健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老年医学)(六)理疗学(七)儿科学(八)眼科学(九)耳鼻咽喉科学(十)口腔医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十一)皮肤性病学(十二)精神病学(十三)急诊医学(十四)核医学(十五)肿瘤学(十六)护理学三、预防医学与卫生学:营养学、毒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传生病学、媒介生物控制学、环境医学、职业病学、地方病学、社会医学、卫生检验学、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放射卫生学、卫生工程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四、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解析学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职称评聘各样表格中学科(专业)请以此为规范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 1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基础医学 100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放射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精神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医学 1002 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口腔医学 1003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二级学科代码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 1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件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学 1005 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中西医结合 1006 中西医结合基础4 / 5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学 1007 生药学药物解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中药学 1008☆中药学二级学科代码5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瘀通络
通窍活血汤
痰湿中阻
燥湿化痰、通络止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5经行发热
肝肾阴虚
滋阴清热、育阴清热
蒿芩地丹四物汤
气血虚弱
补益气血、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
化瘀清热
血府逐瘀汤
6经行身痛
血虚
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当归补血汤
血瘀
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趁痛散
7经行吐衄
肝经郁火
清肝调经
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
滋阴养肺
顺经汤
8经行口糜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
知柏地黄汤/上下相资汤
胃热熏蒸
清胃泻热
凉膈散
9经行风疹块
血虚
养血祛风
当归饮子
风热
疏风清热
消风散
10经行情志异常
肝经郁热
清肝泻热、解郁安神
丹栀逍遥散
痰火上扰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生铁落饮
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安神定志
甘麦大枣汤合养心汤
11经行感冒
风寒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荆穗四物汤
安奠二天汤
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泰山盘石散
肾气不足
补肾健脾、固冲安胎
补肾固冲丸
肾阳亏虚
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肾气丸
肾精亏虚
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育阴汤
八、胎萎不长
气血虚弱
补益气血养胎
胎元饮
脾肾不足
补益脾肾、养胎长胎
寿胎丸合四君子汤
血寒宫冷
温肾扶阳、养血育胎
长胎白术散
十、妊娠肿胀
脾虚
健脾行水
白术散加砂仁/健脾利水汤
清肝止淋汤
血瘀
化瘀止血
逐瘀止血汤
脾气虚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归脾汤
8、闭经
肾气亏损
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加减苁蓉菟丝子
肝肾虚损
补益肝肾、养血通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
养阴清热调经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
健脾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四君子汤和苍附导痰丸
寒凝血瘀
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肾虚
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真武汤/肾气丸
气滞
理气行滞、化湿消肿
天仙藤散/正气天香散
十一、妊娠眩晕
阴虚肝旺
育阴潜阳
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钩藤、龟板、何首乌
脾虚肝旺
健脾化湿、平肝潜阳
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弱
调补气血
八珍汤
12、妊娠痫证(子痫)子冒
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利尿、适时中止妊娠
13、妊娠小便淋漓
阴虚津亏
表格版中医妇科学表格版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阳盛实热
清热凉血调经
清经散
肝郁血热
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
阴虚血热
滋阴清热调经
两地汤
脾气虚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二、月经后期
血虚
补血益气调经
大补元煎
血寒
虚寒
扶阳祛寒调经
温经汤《金贵要略》
实寒
温经散寒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艾附暖宫汤
气滞
理气行滞调经
温经汤《妇人》
9、崩漏
血热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清热固经汤
肾阳虚
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右归丸
肾阴虚
滋阴益肾、固冲止血
左归丸合二至丸/滋阴固气汤
脾虚
补气摄血、固冲止血
固本止崩汤/固冲汤
血瘀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止血汤/将军斩关汤
肾气虚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加减苁蓉菟丝子
十、痛经
气滞血瘀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膈下逐瘀汤
一贯煎/滋水清肝饮
胃虚痰滞
健脾祛痰、活血止痛
四物汤合二陈汤
2经行泄泻
脾虚
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参苓白术散
肾虚
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健固汤合四神丸
3经行浮肿
脾肾阳虚
温肾健脾、化气利水
苓桂术甘汤合肾气丸
气滞血瘀
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八物汤加泽兰益母草
4经行头痛
血虚
养血益气
八珍汤酌加枸杞何首乌
肝火
清热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风热
疏风清热、和血调经
桑菊饮
邪入少阳
和解表里
小柴胡汤
十二、绝经前后诸症
肾阴虚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左归饮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板
肾阳虚
温肾扶阳
右归丸
肾阴阳俱虚
阴阳双补
二仙汤合二至丸
十三、经断复来
脾虚肝郁
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安老汤
肾阴虚
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知柏地黄丸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易黄汤
血热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止带方
肝经湿热下注
清肝利湿止带
龙胆泻肝汤
湿浊偏盛
清热利湿、疏风化浊
萆薢渗湿汤
1、带下过多
2、带下过少
肝肾亏损
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左归丸
血枯瘀阻
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小营煎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橘皮竹茹汤/苏叶黄连汤
二、妊娠腹痛(胞阻)
痰湿
化痰燥湿, 理气调经
芎归二陈汤/苍附导痰丸
血瘀
活血化瘀养血
桃红四物汤/通瘀煎
6、经期延长
气虚
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举元煎
血热
养阴清热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固经丸
血瘀
活血祛瘀、止血调经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桂枝茯苓丸
7、经间期出血
肾阴虚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减一阴煎
湿热
清热利湿、固冲止血
阳虚内寒
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金匮》温经汤
寒凝血瘀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汤
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圣愈汤/黄芪建中汤/养血和血汤
肾气亏损
补肾益精养血
调肝汤/益肾调经汤
湿热瘀阻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清热调血汤/银甲丸
十一月经前后诸证
1经行乳房胀痛
肝气郁结
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逍遥散
肝肾亏虚
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知柏地黄丸
心火偏旺
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导赤散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加味五苓散
乌药汤
痰湿
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肾虚
补肾调经
固阴煎
肝郁
疏肝解郁调经
逍遥散
肝郁肾虚
补肾疏肝调经
定经汤
4、月经过多
气虚
补气摄血固冲
举元煎/安冲汤
血热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
血瘀
活血化瘀、止血
失笑散加味
5、月经过少
肾虚
补肾填精、养血调经
归肾丸/当归地黄饮
血虚
养血益气调经
滋血汤/小营煎
血虚
养血安胎止痛
当归芍药散加制首乌、桑寄生
虚寒
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胶艾汤
气滞
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逍遥散
血瘀
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三、异位妊娠
未破损期
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宫外孕2号方
已破损期
休克型
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生脉散合宫外孕1号方
不稳定型
活血祛瘀,佐以益气
宫外孕1号方
包块型
活血祛瘀消癥
宫外孕2号方
益阴煎
湿热瘀毒
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
十四、绝经妇女骨质疏松
肾精亏虚
补肾填精髓
左归丸
阴虚内热
滋阴清热、补肾强筋
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
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二仙汤
脾肾两虚
益肾健脾
大补元煎
带下病
脾虚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完带汤
肾阳虚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内补丸
阴虚夹湿
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知柏地黄丸
湿热下注
四、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
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滋肾育胎丸
气血虚弱
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胎元饮
血热
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保阴煎/当归散
血瘀
活血化瘀、补肾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5、堕胎,小产
胎堕难留
祛瘀下胎
脱花煎/生化汤
胎堕不全
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脱花煎+人参、益母草、蒲黄
六、滑胎
脾肾虚弱
补肾健脾、养血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