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检测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精)

第一单元测试(共100分)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gě)碧.透(bì)峥嵘.(róng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篱.墙(lí)彷.徨(páng)默默彳亍(chìchù)..C.河畔.(bàn)青荇.(xìng)漫溯.(shùo )星辉斑斓.(lán)不安(niǔní)D.火钵.(bō)纤.绳(qiān )飘泊.(bó)忸怩..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咒语凌侮长篙斑斓B.舵手荆棘花辨万户侯C.榆荫荡漾寂廖浮藻D.艳影凄宛呕歌寥阔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味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D.品位贯注揣摩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笔名南湖。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B.词最初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故有人称之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又叫“长短句”。
C.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如《我爱这土地》;“太阳”的意象则蕴含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
D.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作,闻一多先生收到这首诗后说这首诗给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使观众深受教育。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doc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2)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
(3分)(3)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3分)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4分)(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小题)(6分)(1)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3) ,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4)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黄怒波——山顶的诗意任秋阳黄怒波再次向珠峰进发。
这一次,他想将冰岛购地的种种波折与烦恼统统“忘掉”,“我都跟山神磕头告别了,又忍不住要回去了”。
源于诗歌的冰岛故事黄怒波在冰岛投资一波三折,而源头,竟然是诗歌。
在北大读书的时候,黄有一个同屋同学,冰岛人,“冰岛羊多,毛衣特别大、漂亮,他妈妈知道有我,也给我寄了一件毛衣,印象极深刻”。
多年后,黄的这位冰岛同学,妻子成为冰岛执政党主席以及外交部长。
金融危机期间,冰岛几近破产,黄和他的同学说:“那么多年,我忘不了这个毛衣……我现在有钱了,捐你一百万美金,建一个中冰诗歌基金,搞亚洲和北欧的诗歌对话。
”结果,黄再去冰岛的时候,总统出来接见,“把诗歌谈完以后,总统亲自跟我谈应该来这儿投资投旅游……把我忽悠的。
他们喝黑狮酒,这个酒给我灌多了我就答应了”。
2011年8月,黄和冰岛有关部门签了一个购地协议,以880万美元购买了冰岛6位农民的300平方公里土地,约占冰岛0.3%的国土面积。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高一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第一单元测评AWord版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第一单元测评AWord版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评A(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倩.影(qiàn)青荇.(xìng)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B.漫溯.(suò) 笙.箫(shēng)忸怩.不安(ní) 金碧.辉煌(bì)C.彳.亍(chì) 颓圮.(sǐ)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D.长篙.(gāo) 斑斓.(lán)生死攸.关(yōu) 自怨自艾.(yì)解析:A项,“栉”应读“zhì”;B项,“溯”应读“sù”;C项,“圮”应读“pǐ”。
答案:D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销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B.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糅碎在浮藻间C.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扭扣D.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解析:A项,“销”应为“消”;B项,“糅”应为“揉”;C项,“扭”应为“纽”。
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一名有上进心的学生,就应该做到学习时对外界的任何影响都充耳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书本中。
B.退休后,老纪丢下了公司烦琐的事务,一个人游山玩水,无牵无挂,尽享天伦之乐....。
C.服装设计师告诉记者:一般人都不敢随便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怕一不小心就搭出一股俗气味道。
D.一曲终了,我知道自己很多地方都弹错了,因此忸怩不安....地看着导演,等着他的批评。
解析:A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不能用作形容人专心,没有听见。
B项,“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生活的乐趣。
与语境不符。
C项,“大红大紫”,形容显赫、得意。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1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一、基础测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佝偻(gōu1óu)荡漾(yàng)橘子洲(jú)B.笑涡(wō) 纤绳(qiàn)深邃(suì)岁月稠(chóu)C.屏息(bǐng) 眷属(juàn)青荇(xìng)怅寥廓(liáo)D.漪沦(yī) 火钵(bō)竞自由(jìng)答案:B2.下列诗句节拍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C.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D.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答案:D3.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诗的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立”以下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B.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铺垫了气氛。
然后,诗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
C.下阕先用“携”“忆”两字过渡,由描绘旧地重游,转入对想象中生活的回忆。
而一个“忆”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铺叙。
D.最后“记”以下三句,同上阕一样,是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答案:C4.对《再别康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三节“招摇”二字写出青荇为引人注意而极力向人展示美丽的神态,“甘心”两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B.诗的第一节,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C.诗歌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富有特点的意象,避开了俗世的一切,造出一种清新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导学号89950108( )A. 卷帙浩烦似是而非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 急功近利浓墨重采革故鼎新讲信修睦C. 一厢情愿胡搅蛮缠步履匆匆悬壶济世D. 义奋填膺扼腕叹息遍体鳞伤千疮百孔答案C(A卷帙浩繁;B浓墨重彩;D义愤填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导学号89950109( )A.那位著名的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这可谓不刊之论啊﹗B.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答案A(A.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B.误用对象。
不忍卒读: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C.望文生义。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D.不符合语境。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导学号89950110( )A.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试卷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漫溯(sù)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飘泊(bó)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油纸伞意气风发B.惆怅芬芳万户候枯燥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荆棘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解析:A项,沧-苍;B项,候-侯;C项,和-合。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________的客观物象。
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2)吟诵唐诗宋词,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文学________,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陶冶和审美愉悦。
(3)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________是语言,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
(4)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________,因而被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
A.情意修养媒介剧变B.情感休养媒体巨变C.情意修养媒体剧变D.情感休养媒介巨变解析:(1)情意:感情心意。
“情意”比“情感”范围大。
(2)“修养”指态度与涵养;“休养”指休息调养。
(3)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检测温馨提示:测验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3分)1. 选出加红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A. 长篙(hāo) 漫溯(sù)彷徨(páng)挥斥方遒(qiú)B. 河畔(pàn) 青荇(xìng) 颓圮(jǐ) 浪遏飞舟(è)C. 百舸(kě) 慰藉(jiè)忸怩(niǔ)亘古不变(gèn)D. 舵手(duò)憧憬(chōng)火钵(bō)残羹冷炙(zhì)2. 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2分)A. 仇怨迷茫哀怨冷寞B. 笙箫意气斑澜凄惋C. 窗扉苍茫青苔天伦D. 保姆踟蹰涌现沉淀3. 选出对加红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①漫江(满江)碧透②粪土(视……如粪土)当年万户侯③百舸(泛指船只)争流④鹰击(搏击)长空⑤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⑥峥嵘岁月稠(平常)⑦挥斥方遒(遒劲有力)⑧激扬(激动)文字A. ①④⑤⑥⑦B. ①②⑤⑥⑦C. ①②③⑤⑦D. ①④⑤⑥⑧4. 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D.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5. 填入下面诗句中的空缺处使上下句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2分)朋友,不要说地上有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_______________,把阴影永远留在你身后。
A. 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B. 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C. 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D. 迎着太阳走,抬起你的头6. 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 “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 “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7. 对藏克家《三代》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A. “在土里洗澡”,“在土里流汗”,“在土里埋葬”,犹如三个特定镜头,叠映交错,生动地展现了旧中国农民终生艰辛而代代贫困的生活图景。
B. 孩子——爸爸——爷爷,以时间为序,使结构层递而进,从孩子的些许欢愉,到父辈的牛马艰辛,再到祖辈的悲惨结局,对三代人的命运的描写,浸透了诗人同情的泪水。
C. 本诗的构思平中见奇。
诗人从农民对土地的依托,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关系中获得灵感,从生活中选材,用概括性语言来刻画形象。
D. 本诗的句式特点明显:既错综又整齐。
诗人把三个主谓句切开,排列成六行,产生鲜明的视觉感受,再以相同的节拍,增强诗句的韵律,又产生了和谐的听觉感受。
8. 对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创作于1929年10月)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A. 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B. 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
C. 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 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来抒发感情,表现主题。
9. 对郑愁予的《错误》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A. 诗的第一节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清丽而婉伤之情已溢于其间,诗人用莲花来象征那位女子,又将自己敏感的情绪变化比作莲花的开落。
B. 诗中选取了东风、柳絮、青石的街道、春帏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柔媚典雅的意象,为江南女子罩上了一层忧郁、含蓄而略带神秘的色彩。
C. 诗的最后一节也只有两行,但饱含着丰富的内蕴和情感,“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可谓妙笔生花。
D. 这首诗在总体格调上是低沉的、忧伤的、含蓄的,缠绵的情意和朦胧的意象留给我们很多美的回味。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携来百侣曾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香一样的忧愁。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1分)(一)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后面的小题。
(13分)(首)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尾)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 诗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
(2分)2. 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特征。
(4分)3.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
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
你有什么看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狄金森的作品《篱笆那边》,完成后面小题。
(6分)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如果,他能爬过!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这是一首描写童心而又明白如话的小诗。
一个雀跃于大自然的孩子,为一个甜美的念头所牵动,想着篱笆外面红红的草莓。
如果孩子按着自己的愿望行事,一定要爬过去。
B. 但是长辈常把上帝放在嘴边来呵斥孩子。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这真是充满童稚的绝妙猜想。
“他”即指上帝。
C.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既是孩子为自己冒险寻找借口,又是用来蔑视上帝是不敢爬过去的。
D. “我可以爬过”与“草莓,真甜”之间的思路跳跃,就很耐人寻味,似乎是一位犹豫不定的孩子在那里自言自语,凡是孩子十分感兴趣的动作与东西,就会不知不觉的流露出来。
2. 《篱笆那边》之中的形象是多元的,又是相对明确的。
下面对诗中“篱笆”、“草莓”、“爬过”三个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篱笆”指代法律的限制,“草莓”指代物质的满足,“爬过”指代不良的行为。
B. “篱笆”指代社会的禁忌,“草莓”指代人生的欲望,“爬过”指代不那么正规的行为。
C. “篱笆”指代世俗的约束,“草莓”指代生活的目标,“爬过”指代随意的行为。
D. “篱笆”指代生活的艰辛,“草莓”指代人生的欲望,“爬过”指代随意的行为。
3. 下列对于《篱笆那边》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诗歌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内容为寄寓思想感情的载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顿悟。
B. 诗歌的哲理内容表现得相当含蓄,在揭示人生和社会之间存在矛盾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C. 作者通过一个“骂”字,暗示了本诗的主旨在于揭示上帝凶狠、无情的特征。
D. “脏了围裙”一句,是诗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这是“我”想要爬过篱笆却又有所顾忌的原因所在,显然这一词句有特定的象征内涵。
(三)读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完成后面小题。
(12分)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1. 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______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________的神态。
(2分)2.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今天,我们感受了徐志摩的离情别绪,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不觉来到我们身边。
月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
你最喜欢怎样的告别情感和告别方式?请用不超过50字把它描述出来。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表达(6分)依照下面一段话的语言形式(连用三个比喻),在下面的横线处写一段话,使句意前后贯通。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仿写:中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啊!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