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
效 果 存 在 差 别 ,甚 至 会 导 致裂 缝 生 成 ,最 终 影 响 结 构 的整 体 质 量 ,而 后 浇 带 的存 在则 可保 证 混 凝 土 的 自 由 收缩 而减 小 收 缩 应 力 ,混凝 土 的抗 拉 强度 则 可 满 足 抵抗 温度 应 力 的 需要 而
Zf O
232 ..底板 、侧 壁 混凝 土 浇筑
4结 语 .
为防止 雨水或养 护水进入 后浇 带 ,应在两 侧设 临时挡
墙 ,并在墙 两侧抹 防水砂浆 ,若后浇带紧靠外墙且其两端与 外墙 不在 同一平面则应将侧板保护墙移 至后浇带两端 :两侧 混凝 土浇筑完 毕并将 缝 内清理 干净后应 用木板 等物将其 覆
盖 ,并 在 四周 设 置 临 时 围 挡 围 护 以 防止 后 浇 带 内 钢 筋 被 污
稳 ;对 梁 底 或大 体 积 混凝 土 内后 浇带 则应 在 其 两 侧设 置 专 用模 板 和 支 撑体 系 以防 止 混凝 土 漏 浆 而导 致后 浇 带 连 接不 能 断开 , 对 有抗 渗 要 求 的地 下 室则 应 设 置止 水 带 或 以企 口模 板 来 防 止后
浇带渗水发生,对施工中保留的后浇带部位支撑则应待混凝土
前拆 除模板并及时对两侧 混凝土凿毛后用高压水冲洗 ;对施 工缝 内较为严 重的蜂 窝或空洞应及时修补 ,并对硬化 的混凝
土 表 面采 用 人 工 或机 械 凿 毛 处理 。
2 后 浇 带防 护 . 4

施工缝边沿周围模板上 的粘贴断面的泡沫塑料条来保证接缝 口
光 滑平 整 ,并 防止 漏浆 和 烂 根现 象 。
提 高结 构 的抵 抗 温 度 变化 的 能力 。 1 影 响因 素 . 2 影 响 因 素 包 括 : (1) 侧 的隔 断 做 法 ; ( 后 浇 带 内 两 2) 钢 筋位 置 ; ( 3)混凝 土 整体 连 接 ; ( 混 凝土 浇筑 时 间。 4) 2后 浇带 施 工技 术 .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住宅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住宅建筑需求来 实施该先进技术 , 从根本上保证了高层住宅建筑质量 , 以及 木 板 锯成 小 口, 并 用5 0 m m x l O O m m 的木 方通 长 进行 固定 。
整 个城 市 建筑 的 整体 建设 质 量 。


后 浇带 施工 技术
1 、 在 解决 建 筑沉 降差 方 面
众 所 周知 , 高层 住 宅建 筑行 业 近年 来 快速 发展 , 但 是不 少 施工 人 员 发现 , 人员还要保证整个建筑钢筋构架不被上述支撑所影响, 钢架支架的设计和铺 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解决在建筑中遇到的各种棘手 问题 ,只有借助于更先 设 也 要按 相关 规 范进 行设 置 。比如 , 板 的架立 筋 ≤ 8 , 为固定 板 钢筋 骨架 , 可 进、 更便捷的施工技术才能顺利解决更多难题 。 对此 , 本文将主要 围绕当前最 在后浇带边线外 1 0 0 m m处设置中l 2钢筋通长, 之后 , 架立中1 2钢筋支架 , 使 适用于高层住宅建筑施工 的后浇带技术 , 按照建筑施工要求 , 结合不同高层 板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精准无误。后浇带侧模可采用2 0 mm厚松木支撑 , 在松
2 、 建筑 施 工后 浇 带的二 次 浇筑 方 面要 点
从当前不少城市的高层建筑群 中可以发现 , 这种建筑群多数 以主楼加裙 房的相衬结构为建筑主体 , 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物主体 沉降的影响, 从而对建筑物实施后浇带技术。在后浇带技术的帮助下施工人
员将主楼部分和裙房部分分开 , 当建筑主体完工 , 一半 以上的沉降量完成后 ,
施 工技 术与应 用
浅谈高层 住 宅建筑后浇 带施 工技术
摘要 :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 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建筑行业中的施工技术近阶段在建筑施工 中起 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 引起 了许多专业领域人士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 城市高层住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而高层建筑 中最重要的其中一 点就是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技术, 施工人员必须从技术抓起 , 保证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群的质量和美观。本文立足现在社会的城市化发 展, 简单介绍 了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功能, 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 了高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先进施工技术——后浇带技术 , 为 今后高层住宅建筑的施工技术研 究提供研究数据。 关键词: 建筑; 钢筋; 混 凝土 ; 施 工技 术 ; 后 浇 带

后浇带施工工法

后浇带施工工法

后浇带施工工法一、引言后浇带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环节之一。

它位于楼板和楼板之间,是一层混凝土带,通常用来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后浇带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后浇带施工工法。

二、后浇带施工的一般步骤1. 测量与定位:在实施后浇带施工前,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工作,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

这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步骤。

2. 清理和准备:在施工区域清理完毕后,需要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除杂物、打磨墙体等工作,以确保混凝土能够牢固附着于墙体表面。

3. 安装支撑模板:在施工区域设置适当的支撑模板,以确保后浇带的浇筑高度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4. 铺设钢筋和安装模板边框: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网铺设在支撑模板上,并安装模板边框,以便浇筑混凝土时保持后浇带的形状。

5. 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逐层浇注至支撑模板之上,同时使用振动器和敲打器将混凝土均匀铺实,并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

6. 抹平和养护: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抹平和养护。

使用抹光机将混凝土表面抹平并进行养护,以保证后浇带的平整度和强度。

7. 拆除模板和清理:在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拆除支撑模板和模板边框,并清理施工区域,以便后续施工工序的进行。

三、常见的后浇带施工工法1. 手工施工工法:手工施工工法是较常见的后浇带施工方法之一。

它主要依靠工人的操作,通过人工振捣混凝土、抹平混凝土表面等来完成后浇带的施工。

这种工法操作简单,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适合工程量较小的情况。

2. 机械施工工法:机械施工工法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后浇带的施工,相比于手工工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常见的机械设备包括混凝土泵车、抹光机等。

这种工法适合工程量较大、工期较紧的情况。

3. 预制施工工法:预制施工工法指的是将后浇带预先制作好,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工法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但需要提前进行制作,需要充分考虑尺寸和安装的准确性。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什么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指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在构件相互交接处或梁柱节点处,设置钢筋模板、预留孔洞等,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个承托、连接主体结构的横梁或带状构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连接、加固、承重等作用,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牢固的关键一环。

具体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增加建筑构件的整体抗弯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小结构的挠度变形,增加结构的抗震性能。

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梁柱之间更好的连接,避免结构裂缝的出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1. 强化结构连接:后浇带是将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进行连接的重要部分,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结构的连接性和整体稳定性,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2. 节约材料和提高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浪费,避免重复浇筑,节省材料和人力资源,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筑工程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提升建筑质量:后浇带作为结构连接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设计和施工后浇带能够提升建筑的质量,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

4. 适应不同工程需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应用,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提高工程的整体效果和品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提升建筑质量,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势1. 提高施工效率: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再进行浇筑,避免了早期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同时也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程进度。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将其两侧端进行隔档,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向两侧溢出,
需要指派专人负责施 工 区 域 范 围 内 的 清 理 作 业,这 些
建筑底板的后浇带浇筑施工是后浇带施工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常在浇筑前需要设置 3 层钢丝网,并完成
铺筑,钢丝网的作用在于对侧模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还
均属于后浇带施工前期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同时在
后,然后再开展后浇带封闭式浇筑,主要是因混凝土完
成浇筑 2 个月之后,混 凝 土 构 件 出 现 的 收 缩 已 经 基 本
水平具有一定意义,也 有 利 于 混 凝 土 有 害 裂 缝 的 有 效
规避,使沉降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对后浇
定型,不会对后浇 带 封 闭 式 浇 筑 产 生 影 响。 而 后 浇 带
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 下 开 展 混 凝 土 灌 注,从 而 避 开 高
温天气浇筑后遇到低温天气造成后浇温度带形成。
混凝土;最后,对微膨 胀 混 凝 土 进 行 配 制,合 理 控 制 各
目前,很多建筑都是高层与低层错落相间,高层住
类材料的比例,一般来讲,水 ∶ 砂 ∶ 微膨胀水泥 ∶ 石子
宅楼或是公寓经常与 底 层 裙 房 同 时 施 工,在 这 种 情 况
成。在实际施工时,膨 胀 组 分 材 料 的 使 用 量 应 该 适 当
证禁止焊接操作,同 时 还 要 采 取 有 效 的 维 护 措 施 避 免
进行微调,从而使膨 胀 率 更 加 理 想,可 以 控 制 在 0.
1%
时产生的废弃物和污 水 混 入 施 工 区 域,以 免 对 后 浇 带
~0.
2% 之间。
得到保障。
必须进行蓄水养护,养护时间应该持续 1 周左右,从而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及施工工艺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 工规范,满足建筑功 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 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 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1总则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可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 内墙、顶板、楼层的楼板、房屋及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的 后浇带; 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止水钢板处箍筋做法
2、后浇带施工工艺标准
2.6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后浇带的留置
3.楼板面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楼板钢筋绑扎→焊短钢筋应于板
面筋和 底筋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钢丝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 →后浇带两侧 砼浇筑→后浇带处砼余浆清理→后浇带两侧砼养护→后浇 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侧先用短钢筋头(钢筋间距 400)与板筋点焊→绑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 钢丝 网放置在先浇砼一侧→钢板止水带安置→钢板止水带上侧短钢筋头点 焊及绑 扎双层钢丝网于钢筋头上→后浇带两侧砼施工→后浇带处砼余浆清 理→后浇 带两侧砼养护→后浇带盖模板保护钢筋。 注:若采用止水条时,模板采用木模支撑侧模,保证砼侧面平整、密实, 以使止水条与砼表面粘贴牢固,更好发挥止水条的止水效果。
1、后浇带设置的规范依据
1.2后浇带设置的若干要求:
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 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 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 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 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 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 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 为 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 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 700 ~1000mm 为宜。

后浇带施工方法和注意问题

后浇带施工方法和注意问题

后浇带施工方法和注意问题- 结构理论结合本人施工的某大厦,谈谈自己的体会,某大厦是一幢15层的高层建筑,建筑面积为12000M2,五层的裙楼,基础采用预制方桩,主体与裙楼采用地梁连接起来,不设沉降缝,主体和裙楼设后浇带连为整体。

一、施工要求后浇缝可做平直缝或阶梯缝,为了施工方便,同时也能满足规范要求,一般采用平直缝,某大厦正是采用平直缝,缝宽80CM,若有防水要求的部位,缝上做止水处理,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要示,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缝,对于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后浇缝要在主体完毕、沉降趋于稳定后浇灌。

后浇带砼采用补偿收缩砼,浇灌时的温度尽量与主体砼浇灌时的温度相近。

后浇缝属于刚性接缝,应优先采用补偿收缩砼。

某大厦采用掺有UEA的砼,它是补偿收缩砼,补偿收缩砼是膨胀砼的一种,即用膨胀来抵消砼的全部或大部分收缩,因而避免砼的开裂。

此外,补偿收缩砼还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较高的强度,所以它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结构抗渗材料。

做后浇带时要求:水泥标号和品种与两侧先浇筑的砼相同,砼强度等级比原浇筑的砼提高一级。

另外,膨胀剂掺量按水泥重量的百分数渗,养护条件、拌和及振捣工艺等必须先在实验室做出试验后,再做适当调整后应用到施工中。

二、材料及配合比的确定目前,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有UEA等膨胀剂,它在实际工程还是比较成熟的,在工程中它可以直接掺入搅拌机制成补偿收缩砼,UEA 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0%—12%。

UEA还能与高效减水剂复合应用,减少用水量,同时减少水泥用量,增大流动性,共同解决砼开裂问题。

当配制补偿收缩砼时,除应遵守普通砼关于原材料、配合比和拌合等方面的规定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是和配制一般混凝土不一样的地方:1、水泥用量对膨胀率的影响很大,所以水泥称量必须准确,误差不得超过1%,如果是直接掺加膨胀剂,则称量误差应更小,以保证设计规定的膨胀率。

2、补偿收缩砼的需水量较大,所以拌和水应比相同坍落度的普通砼多12%左右,但是增加水量会增大水灰比,使膨胀率减少和干缩增加,所以应在操作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少加水,或掺加减水剂以减少加水量,现在多掺加高效减少剂。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及施工注意事项摘要:后浇带施工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有不同的技术要点,施工人员对程序和技术要点的把握差异性,都会影响到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工程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和现场施工因素,也会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

项目技术和施工人员要全面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工序要点,了解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常见因素,合理规划施工程序,确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以严格执行施工程序、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为目标,落实后浇带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注意事项1后浇带概述1.1后浇带的概念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空气湿度等,容易产生裂缝,后浇带技术是一种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施工技术。

所谓的后浇筑带技术,是指在单个混凝土模块结构稳定后,将原始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临时划分为几个小模块,裂缝浇筑施工技术,施工设计师根据施工图纸规范的要求,将踏板、墙壁、梁体等部件,为了解决由于各种原因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

一般来说,施工时,设计师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计算,以确定后浇带的具体位置,并确定相应后浇带间距,从而实现传统大面积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功能。

1.2后浇带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都利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后浇带的砼配置及强度采用原砼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向水泥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从而增加后浇带的强度。

就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第一,沉降后浇带。

这种后浇带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第二,温度后浇带。

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因温度变化而发生开裂等问题。

第三,伸缩后浇带。

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避免混凝土材料发生收缩,产生裂缝。

2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2.1技术准备与材料准备后浇带不同特权的具体位置也不同,通常可伸缩后浇带固定在较大的单体结构上,如建筑物地下室、地下车库等,参数范围包括底板、墙壁和顶板;沉降后浇筑带保留在主要结构之间,如住宅建筑的主楼和车库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层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技术
摘要: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
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
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

本文主要对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讨论。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abstract: of the pouring belt is to point to in
cast-in-situ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of overall, only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emporary take shape retained the seam, and have the function of the digestive settlement contraction de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 retains the certain time, and then use concrete casting close-grained becom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ast-in-situ concrete;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后浇带的作用与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
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种:一是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
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二是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三是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后浇带缝宽,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须1 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
缩变形,但考虑施工方便,并避免应力集中,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 3 种;后浇带后浇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 2 周,有的要求不少于 6 周,以至更
长时间。

2.后浇带施工工艺
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 40 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 60 天。

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

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毫米以上。

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

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3. 后浇带施工要点
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
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 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空间;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应按规范
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 7 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 14 天;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

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 30 厘米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 30 厘米小于 60 厘米时,可做成阶梯
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 60 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
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不同水泥、水灰比、养护条件的混凝土,一般应控制在施工后 60 天进行。

如工期非常紧迫,也应在 2 周以上。

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再浇注后浇带。

4.后浇带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施工图。

施工,施工时应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

有些施工单位不按图施工,接口处不支模,留成自然斜坡槎,使施工缝处混凝土浇捣困难,造成混凝土不密实,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

如果是地下室底板还易产生渗水现象。

二是后浇带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污梁,保证钢筋不被踩踏。

有些工地后浇带不设围护,致使钢筋被严重踩弯、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

三是在后浇带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截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水泥薄膜、表面松动的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保持两侧混凝土湿润,一般不少于24 小时。

在表面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四是后浇带后浇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掺用微膨胀剂,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

有些
单位施工不按设计要求使用无收缩混凝土,用普通混凝土应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后浇混凝土用量较少,在后浇带旁人工拌制混凝土,随拌随浇,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五是后浇带跨内的梁反在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 75% 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顺序拆除。

5.结语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通过设置后浇带,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

由于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同时也减少了渗漏水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左晨光,仇伟东. 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5) .
[2]谭清.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 2009(12) .
[3]赵兴才. 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分析及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3)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