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三、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

合集下载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201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2014)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从尽量减少散热面积考虑,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分流道宜采用的断面形状是圆形。

2.热固性塑料压缩模用来成型压缩率高的塑料,而用纤维填料的塑料宜用不溢式压缩模具。

3.对大型塑件尺寸精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成型收缩率误差。

4. 从成型工艺出发,欲获得理想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对温度、剪切速率和压力这三个条件的合理选择和控制。

5. 料流方向取决于料流进入型腔的位置,故在型腔一定时影响分子定向方向的因素是浇口位置。

.6. 注射模塑成型完整的注射过程包括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和脱模。

7. 注射成型是熔体充型与冷却过程可分为充模、压实、倒流和冻结冷却四个阶段。

8.对于小尺寸的注射模具型腔的壁厚设计应以满足型腔强度条件为准。

9.复位杆的作用是:为了使推出元件合模后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10.在压缩成型模具中,如果保压时间短;温度低;水分或挥发物含量大,无润滑剂或用量不当;模具表面粗糙度粗,会引起成型的主工缺陷是粘模。

11.普通流到浇注系统一般有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等四部分组成。

12.为了保证推出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灵活、平稳,每次合模后,推出元件能回到原来的位置,通常还需设计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装置。

13.在卧式或立式注射机上使用的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为使凝料能从其中顺利拔出,主流道需设计成圆锥形。

14.塑料模的合模导向装置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通常用导柱导向。

15.当模塑大型、精度要求高。

深型腔、薄壁及非对称塑件时,会产生大的侧压力,不仅用导柱导向机构,还需增设锥面导向和定位。

16.为了实现合模方向唯一性原则,导柱布置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称分布、非对称分布。

17. 导向孔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出来,另一种是加工导套,再将导套镶嵌入模板中。

18. 如果侧向力完全由导柱来承受,则会发生导柱卡死、损坏或开模时增加磨损。

19. 推出元件设置位置应避免损伤制品外观,或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

侧向分型与抽芯

侧向分型与抽芯


(2 ~ 3 )
,
(6—1)
(6)复位机构
对于斜销安装在定模、滑块安装在动模的斜销侧向分 型与抽芯机构,同时采用推杆脱模机构,并依靠复位杆使 推杆复位的模具,必须注意避免在复位时侧型芯与推杆 (或推管)发生干涉。 侧型芯与推杆(或推管)发生干涉现象——当侧型芯与 推杆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时出现重合部位S’,而滑 块复位先于推杆复位,致使活动型芯与推杆相撞而损坏。 为避免产生干涉,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将推杆布置 于侧型芯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范围内。 ②使推杆的推出距离小于滑动型芯最低面。 ③采用推杆先复位机构,即优先使推杆复位,然后才 使侧型芯复位。
动画10 斜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形式
4)斜销固定在动模,而滑块安装在定模
动画11 斜销固定在动模,而滑块安装在定模
6.2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滑块分型与抽芯机构适用于塑件侧孔或侧凹较浅、所 需抽芯距不大,但成型面积较大的场合,如周转箱、线圈骨 架、螺纹等。由于它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动作可靠,故应 用广泛。 6.2.1 结构形式 根据导滑部位不同,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可分为: 滑块导滑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滑杆导滑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1)滑块导滑的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滑块的作用: 1)成型——瓣合模合模,构成凹模、型腔; 2)分开,运动为两个方向的合运动,一为分型,另一 为推出塑件; 3)推出机构——推出塑件。
图6—31所示为利用 斜滑杆导滑的斜滑块内 侧分型与抽芯机构,斜 滑杆头部即为成型滑块, 凸模1上开有斜孔,在推 出板5的作用下,斜滑杆 沿斜孔运动,使塑件一 面抽芯,一面脱模。 斜滑杆导滑的斜滑 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由于受斜滑杆刚度的限 制,故多用于抽芯力较 小的场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单元五 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结构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单元五  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结构
图5-12 楔紧块的结构形式
第二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2.锁紧角的选择 楔紧块的工作部分是斜面,其锁紧角α′,如图5⁃13所示。
图5-13 楔紧块的锁紧角 a)滑块移动方向与合模方向垂直 b)滑块向动模一侧倾斜 c)滑块向定模一侧倾斜
第二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六、滑块定位装置的设计 滑块定位装置在开模过程中用来保证滑块停留在刚刚脱离斜导柱
第三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应用形式
干涉现象是指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致使活动侧型芯与推杆相 碰撞,造成活动侧型芯或推杆损坏的事故。侧向型芯与推杆发生干涉 的可能性出现在两者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的投影发生重合的条件 下,如图5-16所示。
图5-16 干涉现象
第三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应用形式
1.避免干涉现象的条件 图5⁃17所示为开模侧抽芯后推杆推出塑件的情况。
第一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2.液压或气动侧抽芯机构 液压或气动侧抽芯机构是以液压力或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进行侧向
分型与抽芯,同样亦靠液压力或压缩空气使活动型芯复位。 3.手动侧抽芯机构
手动侧抽芯机构是利用人力完成侧向分型或把侧向型芯从成型塑 件中抽出。
第一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二、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结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1.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是利用斜导柱等零件把开模力传递给侧型芯或 侧向成型块,使之产生侧向运动完成侧向抽芯与分型动作。 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组成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主要由斜导柱、侧型芯滑块、导滑槽、楔紧块 和侧型芯滑块定距限位装置等组成,如图5⁃1所示。 3.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注射模的工作过程如图5⁃1所示。

第5章 注射模基本结构与注射机

第5章 注射模基本结构与注射机

5.1 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5.1.2 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 5. 推出机构 推出机构是将成型后的塑件从模具中推出的装置。 推出机构由推杆、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板、主流道拉料杆、推 板导柱和推板导套等组成。
6. 温度调节系统 7. 排气系统 为了将型腔中的空气及注射成型过程中塑料本身挥发出来的气体排 出模外,必须开设排气系统。
5.3 注射模与注射机
5.3.3 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6. 开模行程的校核 (1)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 II. 对于双分型面注射模
S max ≥ H1+H2+a+(5~10)mm
式中 a —— 取出浇注系统凝料必须的长 度(mm)。
5.3 注射模与注射机
5.3.3 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6. 开模行程的校核 (2)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的校核 I. 对于单分型面注射模 S-Hm ≥ H1+H2+(5~10)mm
5.1 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5.1 注射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5.1.2 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成型部分、浇注系统、导向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 构、推出机构、温度调节系统、排气系统、支承零部件 1. 成型部分 成型部分是指与塑件直接接触、成型塑件内表面和外表面的模具 部分。 凸模(型芯)形成塑件的内表面形状,凹模(型腔)形成塑件的 外表面形状。 2.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熔融塑料在压力作用下充填模具型腔的通道(熔融塑 料从注射机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流经的通道)。 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穴等组成。 3. 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分为动模与定模之间的导向和推出机构的导向。 4. 侧向分型与侧向抽芯机构
5.3 注射模与注射机
5.3.3 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6. 开模行程的校核 (1)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的校核 I. 对于单分型面注射模 S ≥ H1+H2+(5~10)mm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九章 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第九章 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第九章注射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1抽芯机构的分类与结构一、抽芯机构的类型1、手动抽芯结构简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适合小批量生产。

2、液压或气动抽芯需另行设计,抽芯力大,抽芯距离长,受设备及模具体积限制。

3、机动抽芯利用注射机开模力,通过模具的特殊结构实现抽芯。

具有灵活、方便、生产效率高,容易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更需另加设备,用的最多。

机动抽芯主要形式有:斜销、弯销、斜滑块、齿轮齿条。

一、斜导柱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1、斜导柱在定模上,滑块在动模上如图(5-9)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注意:当推出机构采用复位杆复位时,若推杆(或推管)端面至活动型芯的最近距离h 与斜销倾角α的正切有tgα的乘积大于活动型芯与推杆在水平方向的重叠距离S (图9-7)即h.tgα>S。

则推杆可先于活动型芯复位。

不会发生活动型芯与推杆碰撞(干涉)的情况,否则就要(1)增大α角(2)采用先复位的附加装置。

图9-8、9-9、9-10、9-11 先复位机构2、斜导柱在动模上,滑块在定模上该结构一般无推出机构,斜导柱与滑块上的导向孔之间的配合间隙较大(C=1.6—3.6mm)可实现先抽动主型芯,再抽侧向型芯(图9-12)。

* 一般无推出机构。

3、斜导柱和滑块同在定模上在开模时必须先抽出侧向活动型芯,然后再使定模和动模分型。

(一般主型芯包紧力较大,侧向抽芯距离较小时用)图9-14 。

* 用在双分型面。

4、导柱和滑块同在动模上主要是通过推出机构实现斜销与滑块的相对运动。

由于滑块始终不脱离斜销,所以不需设滑块定位装置,适用于抽芯力不大,抽芯距离较小的均合。

* 用推件板卸料§2斜导柱与斜滑块设计一、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主要参考数的确定1、抽芯距S抽芯距等到于侧孔深度 S+(2——3)mm 余量即:S=S+(2——3)mm2、斜导柱的倾角α当抽拔方向垂直于开模方向时,为了达到要求的抽芯距S ,所需的开模行程H与斜导柱的倾角α的关系为: H=S.Ctgα如图斜导柱有效工作长度L 与倾角α的关系为:αsin S L = α↑ ,开模行程和斜导柱有效工作长度均可减小,有利减小模具的尺寸。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与答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与答案

0.按成型过程中物理状态不同分类,可分为压缩模、压注模、注射模、挤出机头;气动成型1.塑料中必要和主要成分是树脂,现在制造合成树脂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石油。

2.塑料一般是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

3.制备合成树脂的方法有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两种。

4.高聚物中大分子链的空间结构有线型、直链状线型及体型三种形式。

5.从成型工艺出发,欲获得理想的粘度,主要取决于对温度、剪切速率和压力这三个条件的合理选择和控制。

6.料流方向取决于料流进入型腔的位置,故在型腔一定时影响分子取向方向的因素是浇口位置。

7.牛顿型流体包括粘性流体、粘弹性流体和时间依赖性流体。

8.受温度的影响,低分子化合物存在三种物理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9.非结晶型聚合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物理状态有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10.结晶聚合物只有玻璃态、粘流态两种物理状态。

11.随受力方式不同,应力有三种类型:剪切应力、拉伸应力、压缩应力。

12.分子取向会导致塑件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顺着分子取向的方向上的机械强度总是大于其垂直方向上的机械强度。

13.内应力易导致制品开裂和翘曲、弯曲、扭曲、等变形,使不能获得合格制品14.产生内应力的—个重要因素是注射及补料时的剪切应力。

1.塑料的主要成份有树脂、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润滑剂、稳定剂。

2.根据塑料成型需要,工业上用成型的塑料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等物料。

3.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收缩性、流动性、压缩率、水分与挥化物含量、固化特性。

4.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有:收缩性、塑料状态与加工性、粘度性与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敏性、应力开裂、熔体破裂。

5.塑料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种。

6.塑料按性能及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增强塑料。

7.塑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8.塑料的填充剂有无机填充剂和有机填充剂,其形状有粉状.纤维状和片状等。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

表JX—2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课题: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教学目的、要求: 1.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2.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3.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工作原理教学重点: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教学难点: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工作原理授课方法:讲解拆装示范认知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实体模具教具教学后记:板 书 设 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复习导入:单分型面注射模工作原理?双分型面注射模工作原理? 引言:通过上节课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目的的学习,同学们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及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的结构基本结构、组成和特点 。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解:一、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当塑件侧壁有通孔、凹穴或凸台时,其成型零件必须制成可移动的,这样塑件才能顺利脱模。

带动型芯滑块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称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工作原理注射成型后开模,开模力通过斜导柱作用于侧型芯滑块,型芯滑块随着动模的后退在动模板的导滑槽内向外滑移,直至滑块与塑件完全脱开,侧抽芯动作完成。

这时塑件包在凸模上随动模继续后移,直至注射机顶杆与模具推板接触,推出机构开始工作,推杆将塑件从凸模上推出。

合模时,复位杆使推出机构复位,斜导柱使侧型芯滑块向内移动,最后楔紧块将其锁紧。

二、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将塑件留在定模一侧对成型更有利,此种装置制得的的塑件不是被推出而是被拉出脱模,设计这类模具要保证拉板在模具两侧对称布置,拉板长度设计应保证动定模之间的分离距离能使塑件顺利的从中取出,导柱应有足够的长度满足导向要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应用形式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应用形式

(2)楔杆三角滑块式先复位机构
工作过程:合模时,固定在定模板上的楔杆1与三角滑块4的接触先于斜导柱2与 侧型芯滑块3的接触,在楔杆作用下,三角滑块在推管固定板6的导滑槽内向下移 动的同时迫使推管固定板向左移动,使推管先于侧型芯滑块复位,从而避免两者 发生干涉。
(3)楔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杆式先复位机构
工作过程:合模时,固定在定模板的楔杆1推动摆杆4上的滚轮,迫使摆杆绕着固 定于动模支承板上的转轴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它又推动推杆固定板5向左移 动,使推杆2先于侧型芯滑块复位,避免侧型芯与推杆发生干涉。为了防止滚轮 与推板6的磨损,在推板6上常常镶有淬过火的垫板。
一、斜导柱安装在定模、侧滑块安装在 动模
斜导柱安装在定模、滑块安装在动模的结构,是 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模具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 它既可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注射模,也可用于结构比 较复杂的双分型面注射模。模具设计人员在接到设计 具有侧抽芯塑件的模具任务时,首先应考虑使用这种
形式。
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应用
单元五 侧向分型与抽芯 注射模结构
学习目的: 1、了解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2、掌握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具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会对
中等复杂程度的塑件进行侧抽芯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3、了解斜滑块、弯销、斜导槽等侧抽芯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会针对不同的塑件选用合适的抽芯机构
第三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 应用形式
在双分型面模具中的应用
设计注意事项:
侧型芯滑块与推杆在合模复位过程中不能发生“干涉”现 象。干涉现象是指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致使活动侧型芯 与推杆相碰撞,造成活动侧型芯或推杆损坏的事故。侧向型芯 与推杆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出现在两者在垂直于开模方向平面上 的投影发生重合的条件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合模工作过程: 在注塑机开合模机构带动 下,动模部分向右移动,复 位杆与定模接触停止运动, 带动推出机构复位; 斜导柱使侧型芯滑块向内 移动复位,最后侧型芯滑块 由楔紧块锁紧,开合模机构 继续向右施加锁模力,完成 合模动作。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为合模时斜导柱能顺利地 插入滑块的斜导孔中使滑块 复位,侧型芯滑块应有准确 的定位。 侧滑块定位装臵组成: 挡块5 滑块拉杆8 螺母6 弹簧7 垫片。
§5.2
注芯注射模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带动侧向成型零件进行 侧向移动的整个机构。 ——是常用的侧向 分型与抽芯结构形式。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组成: 斜导柱10 侧型芯滑块11 楔紧块9 挡块5 滑块拉杆8 弹簧7 螺母6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楔紧块的作用: 是防止注射时熔体压力 使侧型芯滑块产生位移, 楔紧块的斜面应与侧型芯 滑块上斜面的斜度一致。
斜导柱注塑模具
开模工作过程: 在开合模机构的带动下, 动模向左移动; 拉料杆将浇口套中的主流 道凝料拉出; 开模力通过斜导柱带动 侧型芯滑块在动模板4的 导滑槽内向外滑动,直至 侧型芯滑块与塑件完全脱 开,完成侧向抽芯动作。
§5.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
塑件包在型芯,随动模 继续左移,直到注射机顶 杆与模具推板接触(相对 向右),推出机构开始工 作: 顶杆带动推板和推杆固 定板,推杆固定板带动推 杆,推杆将塑件从型芯上 推出,塑件自然落下或手 工将取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