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合集下载

项目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项目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

项目二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塑料模中斜导柱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分析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对点之矩、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方程2.会对斜导柱抽芯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并计算塑件的脱模力和抽芯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任务1.分析斜导柱侧抽芯机构中侧型芯、导柱和滑块的受力2.计算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脱模力和抽芯力模块一导柱的受力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塑料模中斜导柱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分析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基本性质、力对点之矩和受力分析2.会对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进行受力分析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任务分析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图2-1)中侧型芯、导柱和滑块的受力。

三、解决任务(一)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图2-1 斜导柱分型抽芯原理图1-楔紧块 2-定模座板 3-斜导柱 4-销钉 5-侧型芯 6-推管7-动模板 8-滑块 9-限位挡块 10-弹簧 11-螺钉图2-1表示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工作原理。

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因而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图中与模具开合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导柱3固定在定模座上,滑块8可以在动模板7的导滑槽内滑动,侧型芯5用销钉4固定在滑块8上,开模时,开模力通过斜导柱作用于滑块上,迫使滑块在动模导滑槽内向左滑动,直至斜导柱全部脱离滑块,即完成抽芯动作,制品由推出机构中的推管6推离型芯,限位挡块9、弹簧10及螺钉11组成滑块定位装置,使滑块保持抽芯后的最终位置,以确保再次合模时,斜导柱能顺利地插入滑块的斜导柱孔,使滑块回到成型时的位置。

在注射成型时,滑块8受到型腔熔体压力的作用,有产生移位的可能,因此用楔紧块l来保证滑块在成型时的准确位置。

(二)侧型芯的受力分析当塑料制品收缩包紧侧型芯时,脱模的受力情况如图2-2所示,型芯有脱膜斜度。

图2-2 脱模时型芯的受力F m—制品与侧型芯之间的摩擦力;F y—因制品收缩产生对侧型芯的正压力;F —克服包紧力和摩擦力F m造成阻碍所需的脱膜力;α—脱拔模斜度。

侧抽机构设计

侧抽机构设计
是带动侧芯做抽拔与复 位动作的执行零件,并 将来自型芯的侧向负荷 传递给锁紧楔。
4.锁紧楔:
保证滑块工作时的准确位置,并承受滑块传递来的 注射负荷。
5.其它:
滑块的定位、运动导滑机构等。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4页
(二) 侧抽机构中有关的技术参数: 1.抽拔距s:
2.斜导柱:
把模具开模方向的运动转变成抽拔方向的运动,同时 在模具的开、闭过程中与滑块配合,将开模动力传递 给滑块,完成侧芯的抽拔与复位。
!!注意:它只完成侧芯的抽拔和复位动作,而不 应承受注射时物料作用于侧芯的负荷。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3页
3.滑块: .滑块:
为了完成塑件脱模,侧芯应抽拔出的距离。
s=t+(2~ s=t+(2~3)
2.斜导柱倾角α:
斜导柱和模具中轴线的夹角。
α=(15 ~ 25)o
3.最小开模距Hmin: .最小开模距H
开模时为保证侧抽成功,模具应打开的最小 距离。
Hmin=s .ctgα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5页
(3) 材质和配合: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9页
2. 滑块:
是执行侧芯抽拔的零件,设计时要解决以下问题: (1) 滑块与侧芯的连接: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10页 10页
(2) 滑块的导滑:
主 讲 :梁 军
2011年12月 2011年12月9日 第 11页 11页
注意: A、B处配合,H7/g6; 每块压板需两销子两螺钉; C处应留有间隙; 抽拔结束时,滑块在模内应有足够的保留长度。

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顶形式(整体式和二段式)
斜顶倾角
斜推杆的倾斜角度取决于侧向抽芯距离和推板推出的距 离H,计算公式如下: tanα=S/H 其中:S=倾向凹凸深度S1+(2~3)mm 斜推杆的倾斜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在推出过程中斜推 杆会受到很大的扭矩的作用,从而导致斜推杆磨损,甚至卡 死或断裂。 α一般取3°~15°,常用角度8°~10°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
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
斜导柱在动模,滑块在定模
斜导柱滑块同在定模(弹前模)
斜导柱滑块同在动模
斜导柱在动模固定板,滑块在动模推件板
机动式分型抽芯机构
(一)弹性元件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二)斜导柱侧向分型机构
(三)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矩形导柱) (四)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五)T型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六)斜推杆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锁紧块(铲鸡)
锁紧块又叫锲紧块,其作用是模具注塑时锁紧滑块, 阻止滑块在胀型力的作用下后退。在很多情况下它还起到 合模时将滑块推回原位,恢复型腔原状的作用。因为它要 承受注射压力,所以应选用可靠的固定方式。
锁紧块倾角
锁紧块的斜角β等于滑块斜面角度,应比斜导柱倾角α大2°~3°
锁紧块的固定
锁紧块的反锁
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注射机上只有一个开模方向,因此注射模也只有一个开 模方向。但很多塑料制品因为侧壁带有通孔、凹槽或凸台, 不能直接从模具内脱出,模具上需要增加多个抽芯方向。这 种在制品脱模之前先完成侧向抽芯,使制品能够安全脱模, 在制品脱模后又能安全复位的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从广义来讲,它也是实现塑件脱模的装置。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单地讲就是与动、定模开模方 向不一致的开模机构。其基本原理是将模具开合的垂直运动, 转变为侧向运动,从而将制品的侧向凹凸结构中的模具成型 零件,在制品被推出之前脱离开制品,让制品能够顺利脱模。 实现将垂直运动转变为侧向运动的机构主要有斜导柱、弯销、 斜向T形槽、斜推杆和液压油缸等。

难点斜导柱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难点斜导柱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3)斜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要点
正确选择主型芯位置
§6.4 其他类型的侧抽芯注射模
3)斜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要点
开模时斜滑块的止动
§6.4 其他类型的侧抽芯注射模
3)斜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要点
斜滑块的倾斜角和推出行程
斜滑块的倾斜角可比斜导柱的倾斜角大一些,一般 在≤30°内选取 斜滑块推出模套的行程
立式模具不大于斜滑块高的1/2 卧式模具不大于斜滑块高的1/3
§6.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
斜导柱长度的确定
L l1 l2 l4 l5 D tan ha S抽 (5 ~ 10)mm
2
cos sin
§6.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
斜导柱的受力分析
§6.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
斜导柱直径的确定
斜导柱直径(d)取决于它所受的最大弯曲力(F弯)
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 斜滑块分型与抽芯机构 其它侧抽芯机构
§6.1 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2、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组成 斜导柱 侧型芯滑块 导滑槽 楔紧块 型芯滑块定距限 位装置
§6.1 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6.1 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6.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
楔杆摆杆式先复位机构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楔杆摆杆式先复位机构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楔杆滑块摆杆式先复位机构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连杆式先复位机构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2、斜导柱安装在动模、侧滑块安装在定模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2、斜导柱安装在动模、侧滑块安装在定模

斜导—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斜导—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1)开模定位
(a)、一般采用钢珠定位 )、一般采用钢珠定位
用钢珠卡位, 用钢珠卡位,保证每次 开模时滑块准确到位 时滑块准确到位. 开模时滑块准确到位.
(b)、弹簧定位装置 )、弹簧定位装置
(2)合模定位
用楔紧块定位, 用楔紧块定位,保证每 合模时滑块准确到 次合模时滑块准确到 位.
e. 材料: T8/T10/20﹟渗炭 要求淬火硬度达到HRC55以上 材料: 要求淬火硬度达到HRC之间间隙配合,精度一般选H8/f7,其余面应留有0.5 滑块和导滑槽(压条)之间间隙配合,精度一般选H8/f7,其余面应留有0.5H8/f7,其余面应留有0.51.0mm的间隙 的间隙. 1.0mm的间隙. 导滑槽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2 56,为了节省材料和便于更换 导滑槽的硬度应该达到HRC52-56,为了节省材料和便于更换,可在滑动易磨面 HRC52为了节省材料和便于更换, 上镶加耐磨板. 上镶加耐磨板.
楔紧块的楔角一般取a =a+ =a+( 。~3 楔紧块的楔角一般取a’=a+(2。~3。)
斜楔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合模时滑块能准确到位。 斜楔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合模时滑块能准确到位。 ▲问题:合模和开模时,分别怎麽保证滑块的准确到位的? 问题:合模和开模时,分别怎麽保证滑块的准确到位的?
4、滑块的定位: 滑块的定位:
斜导— 斜导—滑块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一、常见形式
1.外抽滑块 1.外抽滑块: 外抽滑块:
2.内抽滑块 2.内抽滑块: 内抽滑块:
二、零部件设计要点 1、斜导柱的设计
a.截面形状 圆形(常用) a.截面形状: 圆形(常用)和矩形 截面形状: b.斜角的确定 理论受力计算宜取22.5 但在实际设计中一般取15 b.斜角的确定: 理论受力计算宜取22.5°但在实际设计中一般取15~20 斜角的确定: 22.5° 15~ c.截面尺寸的确定 依据受力分析计算所得,经验值( 圆形): c.截面尺寸的确定: 依据受力分析计算所得,经验值( 圆形): 一般模具取 截面尺寸的确定: 直径12 18mm;大模取直径20-30mm;小模取直径 12大模取直径20 小模取直径8 直径12-18mm;大模取直径20-30mm;小模取直径8-16mm d.长度的确定 依据公式: L=(固定部分台肩直径/2)*tanā+安装板厚 d.长度的确定: 依据公式: L=(固定部分台肩直径/2)*tanā+安装板厚 长度的确定: 固定部分台肩直径/2)*tanā+ /cosā+抽芯距/sinā+(5~ 抽芯距/sinā+(5 实际设计中无需计算, Proe中凭经 /cosā+抽芯距/sinā+(5~10)mm 实际设计中无需计算,在Proe中凭经 验取定后再利用干涉检验验证. 验取定后再利用干涉检验验证.

毕业设计-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设计一、引言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是模具中常见的一种,主要用于注塑成型中需要抽芯的零件的模具,抽芯机构模具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可以缩短产品制造周期,降低产品成本。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的设计方案。

二、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的设计原理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活动模板、固定模板、执行器、斜导柱和抽芯杆。

1. 活动模板活动模板是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的主要零件之一,它与固定模板一起用于将塑料材料注入成型中,然后通过活动模板的移动来脱离,最后得到成形零件。

在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中,活动模板设置了抽芯孔,以实现抽芯的功能。

2. 固定模板固定模板是模具的另一个主要零件,它与活动模板相对固定,用于支持模具中其他零件的运动,通常使用钢板加工制造,以保证模具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中的必要部件。

在抽芯过程中,执行器通常是一个液压或气动元件,驱动抽芯杆的运动。

4. 斜导柱斜导柱也是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中的必要零件,它是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之间的连接部件,即活动模板上的斜导孔和固定模板上的斜导柱一一匹配,保证活动模板的平移运动。

5. 抽芯杆抽芯杆是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的关键结构部件。

它是从活动模板底部穿过抽芯孔并与执行器相连的。

通过执行器的作用,抽芯杆将抽芯模具抽出模具,从而完成抽芯功能。

三、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的设计步骤1. 确定模具产品尺寸和形状首先,需要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确定模具的大小和结构。

在确定模具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功能和使用寿命等因素。

2. 设计模具结构模具结构是模具设计的关键部分,通过模具结构的设计,可以确定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各个部件的布局。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模具的刚度和耐用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模具的重量和制造成本等因素。

3. 设计抽芯机构抽芯机构的设计是整个斜导柱抽芯机构模具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引言一、斜导柱侧向分型的意义和要求1.斜导柱的位置应该具有合理的设计和布置,使得嵌套件与注塑件能够在开模时顺利分离,避免卡死和损坏。

2.斜导柱的数量应该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而言,两对斜导柱就能够满足大部分模具的要求。

3.斜导柱的倾斜角度应该根据模具的开模力大小和嵌套件的形状来确定,一般而言,角度为3-10度。

二、抽芯机构的设计原则抽芯机构是指在注塑模具中用于取出内部被模腔包围的注塑件或者核心的一种机构。

抽芯机构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抽芯机构的动作应该稳定可靠,不应该出现抖动和滑动的现象,否则会影响成型件的质量。

2.抽芯机构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简单、易操作,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3.抽芯机构的结构应该紧凑,不占用过多的模腔空间,以便于成型件的顺利流动。

4.抽芯机构的材料选择要正确,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其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三、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合设计1.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位置关系: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位置应该被合理地安排,以确保嵌套件与注塑件之间的顺利分离。

一般来说,斜导柱和抽芯机构应该尽量靠近模具的侧面。

2.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数量关系: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数量应该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数量应该保持一致,一个斜导柱对应一个抽芯机构。

3.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夹角: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夹角应该根据模具的开模力大小和嵌套件的形状来确定。

一般而言,夹角为3-10度。

4.斜导柱与抽芯机构的动作配合:斜导柱和抽芯机构的动作应该配合紧密,以确保模具的开模效果。

抽芯机构应该能够顺利地取出内部被模腔包围的注塑件或者核心。

结论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合理的斜导柱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开模效果,避免卡死和损坏。

同时,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结合设计也是模具设计的一项难点,需要充分考虑因素,确保各个部分的配合紧密,以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

怎样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的斜导柱

怎样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的斜导柱

冲模的A型导柱:工序10 下料。

工序20 车外圆,留磨削加工余量0.4~0.5mm,车端面及头部圆角和锥度,切断。

工序30 热处理。

渗碳淬火,渗碳层深度0.8~1.2mm,淬火硬度58~62HRC。

工序40 (无心磨床)磨外圆,留研磨余量0.01mm。

工序50 (专用圆盘式导柱研磨机)研磨外圆至尺寸。

工序60 检验。

冲模的B型导柱:工序10 下料工序20 车外圆,留磨削余量0.4~0.5mm,车端面及端头圆角,打中心孔。

调头,车外圆,留磨削余量0.4~0.5mm,车端面及头部锥度倒角,并保证长度L至尺寸,切槽,打中心孔。

工艺30 热处理。

渗碳淬火,渗碳层深度0.8~1.2mm,淬火硬度58~62HRC。

工序40 研磨中心孔工序50 (外圆磨床)磨外圆至尺寸,调头磨外圆,留研磨余量0.01mm。

工序60 (车床)研磨导柱外圆至尺寸。

工序70 检验。

以上工艺供参考,各厂是有差异性的。

标准答案怎样设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的斜导柱?斜导柱是斜导柱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中的关键零件,其主要作用是使型芯滑块正确地完成开闭动作,它也决定了抽芯力和抽芯距的大小。

斜导柱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斜导柱的截面形状、斜角、截面尺寸、长度及安装孔的位置等内容。

(1) 斜导柱的截面形状常用的斜导柱的截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圆形截面加工方便,易于装配,是广为应用的形式,其头部常做成球形或維台形;矩形截面能承受较大的弯矩,虽加工较难,装配不便,但在生产中仍有使用。

(2) 斜导柱的截面尺寸1)圆形截面的斜导柱直径d (mm)式中N——斜导柱所受的最大弯曲力(N);L——斜导柱的有效长度(mm);[a]——斜导柱的许用弯曲应力(MPa)。

2)矩形截面的斜导柱,截面高为h(mm),宽为b(mm),且b = 2/3h,则有式中 N、 L、 [δ]同上式。

(3) 斜导柱的斜角a斜导柱的斜角是斜导柱的轴线与其开模方向之间的夹角,是该抽芯机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与开模所受的力、斜导柱受到的弯曲力、抽芯力及开模行程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s2+(2 ~ 3)mm
s2 = R − r
2
2
2、抽芯力的计算
对于侧型芯的抽芯力,往往采用如下公式进行估算:
Fc = chp ( µ cos α − sin α )
FC—抽芯力,N; FC—抽芯力,N c—侧型芯成型部分的截面平均周长(m); 侧型芯成型部分的截面平均周长(m h—侧型芯成型部分的高度(m); 侧型芯成型部分的高度(m p—塑件对侧型芯的收缩应力(包紧力),其值与塑件的几何形状 及塑料的品种、成型工艺有关,一般情况下模内冷却的塑件,p 及塑料的品种、成型工艺有关,一般情况下模内冷却的塑件,p =(8 ~ 12)×106 Pa,模外冷却的塑件p =(24 ~ 39)×106 12) Pa,模外冷却的塑件p =( 39) Pa; Pa; µ—塑料在热状态时对钢的摩擦系数,一般µ = 0.15 ~ 0.2; 塑料在热状态时对钢的摩擦系数,一般µ 0.2; α—侧型芯的脱模斜度,(°)。 侧型芯的脱模斜度,(°
单元五 侧向分型与抽芯 注射模结构
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 1、了解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的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 2、掌握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具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会对 掌握斜导柱侧抽芯注射模具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 中等复杂程度的塑件进行侧抽芯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3、了解斜滑块、弯销、斜导槽等侧抽芯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了解斜滑块、弯销、斜导槽等侧抽芯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会针对不同的塑件选用合适的抽芯机构
第二节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 设计与计算
一、抽芯距与抽芯力的计算
1、抽芯距的计算 、 侧型芯从成型位置到不妨碍塑件脱模位置所移动的距 离称为抽芯距,用s 离称为抽芯距,用s表示。为了安全起见,侧向抽芯 距离通常比塑件上阻碍塑件脱模部分大2 3mm。 距离通常比塑件上阻碍塑件脱模部分大2 ~ 3mm。
二、斜导柱的设计 1可以设计成锥台 形或半球形。 形或半球形。Θ=α+(2~3) ( ~ )
θ
应大于斜导柱倾斜角度
材料:T8A、T10 A、20钢渗碳处理。 材料: 热处理要求硬度≥55 HRC,表面粗糙 度值Ra≤0.8 µm。 精度: 精度:斜导柱与其固定的模板之间采用 过渡配合H7/m6。滑块上斜导孔与斜 过渡配合 导柱之间可以采用间隙配合H11/b11, 或在两者之间保留0.5 ~ 1 mm的间隙。 在特殊情况下,间隙可放大至2 ~ 3 mm。
课堂小结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应用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