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3、体积百分数:各组分体积总和为100。 这对于以体积计算成本有利。
4、生产配方:按生产设备每一次投料量计算各组分需多少。 此表示法便于生产操作
表3-3(P107)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 的配方实例
表3-4(P108)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 的配方实例 表3-5(P109)几种橡胶的基本配方
稳定体系 热稳定剂、抗氧剂
1~2
性能体系 加工体系
增塑剂、补强剂、增韧剂、防老剂、 2~5
发泡剂、着色剂
增塑剂、润滑剂
1~2
成本体系 填充剂
1~2
四、配方的表示法
1、重量比:以聚合物的量为基准(100份)。 此表示法最常用(论文、科研)
2、重量百分数:以配方的总重量为100,各种份占多少。 便于配料,计算成本
2、性能配方:基本配方 + 性能体系
针对某种性能要求:往往提高某一(些)性能。
3、实用配方:性能配方 + 加工体系、成本体系
要考虑原料的来源、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要全面 考虑。
基本配方、性能配方、实用配方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基本配方首先提出一组配合剂及其基本用量,一般 采用传统使用量,并且尽可能简单。
总之,既要符合使用性能,又要适应加工性能。
配方的制定是一个经验加理论的过程: 初始工作人员:要反复修改多次才得到一个配方; 经验工作人员:可能一次性得到合理配方; 现在已发展到用计算机进行配方设计
二、配方制定过程
基本配方
性能配方
实用配方
1、基本配方:主体 + 交联剂 + 稳定体系
实验所添加的配合剂的合理性,包括种类、用量(要 求用量稳妥)。
例:橡胶基本配方: 生胶:100phr;硫:0.5~3.5phr;促进剂:0.5~1.5phr ZnO:1~10phr;Hst:0.5~2.0phr;防老剂:0.25~1.5phr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1、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画图说明。

2、 配方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几种?简述每种方法的具体含义?二种。

3、 配方设计中因素和水平的概念是什么?4、 单因素变量的配方设计方法有哪些?爬山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5、 多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有哪些?写出正交表的表示方法,说明正交表L 4(23)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6、 高分子材料密度的估算。

无定形高分子的密度()()3/298cm g V M igi g ∑=ρ 式中 M ——重复结构单元的摩尔质量,g/mol——组成重复结构单元各个基团摩尔体 积之和,cm 3/mol 。

结晶性高分子的密度ρc (298)=1.13ρg (298)7、 高分子材料的T g 、T m 估算。

M Y i gig ∑=T式中 ∑i gi Y——摩尔玻璃化转变函数之和,K·g / mol• 在熔点(T m )估算时要考虑的因素与估算T g 时基本一致,但基团的贡献值不同。

8、 高分子材料熔体的热膨胀率及其在挤出温度时的密度估算。

摩尔热膨胀可表示为:低于T g 时 E g ≈4.5×10-4V ω(cm 3/mol·K )高于T g 时 E l ≈10×10-4V ω(cm 3/mol·K )式中 V ω ——分子的范德华体积贡献值,cm 3/mol 。

热膨胀率: e g =E g (298) /M (cm 3/g·K)e l =E l (298) /M (cm 3/g·K)因此,温度T 时的摩尔体积为:V l (T )=V g (298)+E g (T g -298)+E l (T-T g )ρ (T)=M/V(T)。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3.3 高分子材料配方表示方法
(1)相对质量份数表示法
以主体成分树脂的加入量为基准(100质量份), 配方中其他组分以树脂的含量为参照,以其占树脂 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phr: per hundred resin)。
(2)质量百分含量表示法 将整个配方各组分的总质量定为100分,配方中
各他组分以总质量为参照,以其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来表示。
(2)改善成型加工性能
有些树脂加工性能不好,需要加入加工助剂
如PVC,其熔点和分解温度接近,加工时容易分解, 加入增塑剂,降低熔点,加入稳定剂提高其分解温度, 拓宽加工温度。
如LLDPE,熔体粘度大,导致难以加工出合格制品, 常加入有机含氟弹性体,低分子蜡等加工助剂,以改 善其加工性能。
(3)降低成本
塑料配方的计量表示法比较实例
原材料
⑧助剂的毒性
大部分助剂都有毒性或低毒性。对于同食品及药品 接触的塑料制品,要求无毒或低毒时,选择的助剂也 应无毒。如对稳定剂而言,要选择无毒时,一般选 Ca/Zn等无毒稳定剂品种。
环保:镉(CLeabharlann ):<100ppm ;铅(Pb):<1000ppm ;汞(Hg):
<1000ppm; 六价铬(Cr6+):<1000ppm 溴含量<1000ppm
• 配方设计是制品设计的核心部分,只有好的配方设 计,再加上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等要素的配合,才 能获得好的制品。
3.2.2 配方设计目的 (1)改善树脂的内在性能
功能化:阻燃性;抗静电性;导电性;阻隔性; 高性能化:降解改性;增强;增韧;耐老化性;
耐磨;耐热; 改善外观; 发泡:降低成本,降低比重,隔音,隔热
• 制品设计必须贯彻 “实用、高效、经济” 的原则, 即制品的实用性应强、 成型加工工艺性应好、生产 效率要高、成本要低,可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第三章成型用的物料及其配制

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第三章成型用的物料及其配制

芳基仲胺类:Ar2NH结构,大多数有颜色。深色制品,橡 胶工业。
O C OR
C OR O
用作主增塑剂,DOP最常用。
②二元脂肪酸酯
辅助增塑剂,低温性能较好,并可对塑料起一定 的润滑作用,与PVC相容性较差,且价格较贵。
O
O
RO C (CH2)4-8 C OR
③磷酸酯
(RO)3 P O
脂肪族的磷酸酯如:TBP、TOP与PVC相容性很 好,耐寒性、阻燃性很好,但热稳定性较差,常用 于低温使用或需阻燃的PVC制品中。磷酸与酚类缩 合成的磷酸酯TCP,耐寒性较差,但电气绝缘性良 好。
1.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
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能、配料和加工性能。
2.颗粒结构和粒度
疏松型:易于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低, 时间较短;
紧密型:不易吸收增塑剂,配制时所需温度较高, 时间较长。
粒度主要影响混合的均匀性,粒度大与其它添加剂 接触少,容易造成混合不匀现象,颗粒大,不易塑 化或塑化不完全。过细的粒子易造成粉尘飞扬和容 积计量的困难。
(3)化学稳定性高,对光、热稳定性好;
(4)无色、无臭、无毒、不燃、吸水量低; (5)水、油、溶剂等中的溶解度和迁移性小,介
电性好; (6)制品外观和手感好,耐霉菌、污染、价廉等。 相容性和低挥发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2.增塑剂的损失 (1)挥发度; (2)游移;
增塑剂从已增塑的聚合物中向与它接触的另一种 聚合物中迁移的现象。
DOP 100 DBP 81 DOIP 103 DOA 97 TXP 102 TCP 112 氯化石腊(40%Cl)220
6.PVC常用的增塑剂 几乎都是酯类。 邻苯二甲酸酯类,成本低,性能均衡。
三、稳定剂 在成型加工和使用期间为了有助于材料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形分子易于结晶,故密度,熔点,结晶度和硬度方面都高于 前者。
支化破坏了分子的规整性,故结晶度大大降低。
2021/2/11
21
3. 交联( network polymer) 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连接成一个空间三维网状结构
形成条件:若在缩聚反应过程中有三个以上的官能度的单体 存在;或在加聚过程中有自由基的链转移反应;或双烯类单 体中第二键的活化等都能生成的高分子。
2021/2/11
15
高分子的强度与分子量密切相关
C B


A
聚合度
A 点是初具强度的最低聚合度,A点以上强度随分子链迅速增 加
B 点是临界点,强度增加逐 渐减慢
C 点以后强度不再明显增加
不同高分子初具强度的聚合度和临界点的聚合度不同, 如
2021/2/11
16
➢ 物质结构的多层次性:
1)链结构单元的近程有序 ① 高分子链的化学组成: 碳链高分子 杂链高分子(C与O、S和N等元素形成共价键) 元素高分子( C与Si、B、P等元素形成共价键) 梯型和双螺旋型高分子 ② 侧基和端基 ③ 支化和交联(支化表现为多个端基)
2021/2/11
13
➢ 分子量和分子尺寸的多分散性:
一般高分子主链的单键都可内旋转,由此引起高分子 在空间有无数种排布(构象)。
3
2
4
1
C-C键的内旋示意图
2021/2/11
14
乙烯类高聚物的构型(全同立构)
因此,即使分子量相同的分子链,其构象不同,分子尺 寸也不相同。这可以理解为同一分子在不同的时刻可能具 有不同的尺寸,也可理解为分子量相同的不同分子之间在 同一时刻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上述性质决定了所谓高分子 的分子量和分子尺寸只能是某种意义上的统计平均值。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1
高分子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制样条件 ——成型方法 注射成型时,料筒和模具温度越高,试样分 子取向程度越低 ——试样形状 薄的试样,由于表面层所占比例较大,其 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也比厚试样大
2
高分子材料制品性能的影响因素
外界因素 ——温度 ——湿度 ——使用环境
17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平分法 ——适用于在实验范围内制品有一定物理性能 指标,以此标准作为对比条件,并且预先知 道该因素对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 ——每次试验都是取在试验范围的中点,然后 根据试验结果去掉试验范围的一半直到逼近 最佳点
18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分批试验法 ——均分分批试验 ---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安排每批试验,比较结果, 留下好的试验范围,再做下一批试验,找到 理想试验范围 ---试验总时间短且快,但试验次数多 ——比例分割试验 ---试验点按照一定比例安排
作为包装袋薄膜原料配方 应该如何变化?
作为透明的微波炉饭盒配 方应该如何变化?
作为阻燃的装饰材料配方 应该如何变化?
抗氧剂1010 0.5 碳酸钙 30
22
高分子制品设计
婴儿奶瓶 ——无毒,耐热,热传导性低,透明 塑料拖鞋 ——轻便,耐磨,柔软,便宜 药用胶囊 ——软胶囊 ——硬胶囊
16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黄金分割法 ——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 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若用G来表示 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 ——在试验范围内的0.618处及对应点0.382 分别做实验 ——比较结果,舍去坏点以外的部分 ——每次可去掉试验范围的0.382,用较少的 试验迅速找出最佳变量范围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 第3章 混合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 第3章 混合

2

V H
1 2
增加时,2 下降
黏度比大,变形速率小,混合质量下降
共混体系各组分选择时的黏度相近原则
高黏度的少组分混合到低黏度的多组分中——比较困难 低黏度的少组分混合到高黏度的多组分中——相对容易
二、分散混合
定义:将呈现出屈服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时,要将它们分散, 应使结块和液滴破裂,这种混合称为分散混合。
一、添加剂的属性 1. 添加剂的形态
指添加剂颗粒的形状。 添加剂的不同形态,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与改性效果。 例:添加剂颗粒纤维状对增强改性有利。
2. 添加剂的粒度 指其颗粒的具体尺寸。 添加剂的粒度大小不同,对混合物体系的改性效果大不
相同。
例 1: 对 于 冲 击 改 性 , 作 为 分 散 相 橡 胶 平 均 粒 子 为
各组分流变性不均匀,即少组分的黏度与多组分的黏度有差异。
流变性不均匀流体在平行平板混和器中的混合
11 22 13


2

V H

1

1


2
1





少组分的剪切速率是黏度比和少组分占据的间隔分数 的函数。
<<1 2
当 1
(一) 统计学上的混合指标
(1)平均粒径 (2)总体均匀度 (3)分离尺度 (4)分离强度
(二) 视觉检测法(对比样本法)
ASTM推荐的方法,是定性的视觉法。
将观察到的试样切口情况与一组标准照片比较,评定炭 黑分散等级,其结果可用数值来表示。 将炭黑的分散情况与5张标准照片相比较,然后评定等 级。 共有5个视觉等级。等级为5时表示这样的分散状态使某些重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分析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分析

工艺设计
结构设计及模具设计
样品试制
如 不 合 格, 反 馈, 修 改 设 计
性能测试
成本核算
产出合格制品,编写设计说明书等技 术文件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方法
(1) 配方中用量的表示方法 (2)配方设计方法 单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多因素变量配方设计方法
典型配方
影响橡胶、塑料配方的性能因素
经过交联,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 抗撕裂强度、回弹性、定伸强度等上升,伸长 率、永久变形下降,耐热性、高温下的尺寸稳 定性和耐化学药品性能提高。
品种与选择
(2) 偶联剂
偶联剂——将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 的作用偶联(结合)起来的物质。有时也用来处理玻 璃纤维的表面使其与树脂形成良好的结合,故也称为 表面处理剂。 有机硅烷类 钛酸酯类 偶联剂 有机铬类偶联剂
锆类偶联剂
其他偶联剂(高级脂肪酸、醇、酯、 多异氰酯酯等)
其它助剂
着色剂 (色料): 使塑料着色的一种添加剂 防静电剂
阻燃剂
其它
发泡剂
开口剂
防雾剂
再生活化剂
塑炼(素炼)促进剂
根据制品用途,确定制品应 具有的性能、参数指标
形状造型设计
配方设计
制品设计的一般流程
原料选择
样品初步设计
配方设计
自由基捕捉剂
(3) 抗氧剂
抗氧剂——可抑制或延缓高分子材料自动氧
化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在橡胶工业 中抗氧剂也被称为防老剂。 用量:塑料 0.1%~1%,橡胶1~5份
类型
链终止型
预防型
(4) 生物抑制剂
生物抑制剂或防生物剂——聚合物制品在贮存、 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老鼠、昆虫、细菌、霉 菌等的危害,抵御、避免和消灭这类情况发生 的物质。 用量一般为0.1%~5% 抑菌剂(杀菌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发剂用量 0.4%
1.3507 0.6507 2
反应温度 100 ℃
1.6316 0.2102 2
反应时间 60min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PP电缆: PP 100 抗氧剂 0.5 抗紫外剂 0.5 CaCO3 5 190℃,挤出---〉拉伸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鞋底:
SBS 100 PS 50 改性剂、提高强度、耐磨性、耐撕裂 CaCO3 20降低成本、提高耐磨性、拉伸强度、 硬度 防老剂 SP 1.0 抗氧剂164 1.0 7#机油 35 ——软化剂 ZnSt 0.5 ——稳定剂、润滑剂 着色剂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制品的性能是受制样条件,测试条件及 外界因素等影响的绝对值。掌握高分子材 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的程序、配方设计 原则和步骤。掌握正交设计法。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 程序p101图3-1:实用、高效、经济 样品的初步设计:配方、工艺、结构、 模具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 • 高分子材料制品的主要性能p102 表3-1 • 配方表示方法的类型和作用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配方设计 分批试验法 抛物线法 分数法
正交设计法 中心复合试验计算法
多因素变量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配方设计实例
MAH 用量 引发剂用量 反应温度 位级 % ℃ %
反应时间 min
1 2
2 4
0.2 0.4
90 100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40 60
3 4
6 8
0.6 0.8
110 120
80 100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实验号 1 2 3 4 MAH 用量/ % 1 2 3 1 引发剂用量/ % 1 1 1 2 反应温度/ ℃ 1 2 3 2 反应时间/ min 1 2 3 3 接枝率/ %
0.2936
0.4748 0.5060 0.5725 0.4967 1.0127 0.3543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配方表示方法的类型和作用 以高分子化合物质量为100份,其它组分以相对于 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来表示,应用在工业生产、 科研论文和报告。 以混合料总质量为100份,各组分以质量分数表示, 应用在财务的成本核算及定价。 以混合料的体积为100份,应用在按体积计算成本 时。 生产配方,即按设备的生产能力,计算出各组分每 次投料的质量数。此法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 配方设计方法 单因素变量、多因素变量
5
6
2
3
2
2
3
1
1
2
7
8 9 Ⅰ Ⅱ
1
2 3 1.2204 1.5246
3
3 3 1.2744 2.0819
3
1 2 1.8594 2.0014
2
3 1 1.7444 1.8418
0.5531
0.9541 5.2178
Ⅲ R 较优水平 因素主次
2.4728 1.2524 3 MAH量6%
1.8615 0.8075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